第787章 宣旨

宣旨的是個太監,趙石也見過,畢竟這些年常於宮中行走,宮中大大小小的太監雖多,但管事的其實也就那麼幾個,而能來河中宣旨,地位不會太高,但總不至於太低就是了,自然是熟面孔。

但宮中錯綜複雜的關係等閒人哪裡弄的明白?也就是臉熟而已,談不上什麼瞭解。

這位凍的臉青脣白的大太監表現的也是中規中矩,與各人不遠不近,板着一張臉,照本宣科的宣讀聖旨。

開始也沒什麼出奇的,都在人意料之中,歌功頌德之言,撫慰衆軍之詞,華麗是華麗,卻也就那麼回事,朝廷敘功,也少有在聖旨上細說的。

之後便是詔大將軍趙石回朝敘功,其他諸將封賞,還要等兵部行文,這都是題中應有之義,也不細說。

出人意料的地方在後面,觀軍容使段德遷河中撫慰使,總理河中政事,禮部侍郎王正清遷河中督察使,協理河中政務。

晉杜山虎爲鎮聲將軍,兵部郎中,河中處置使,總理河中軍務。

設河中鎮軍,張鋒聚任汾州指揮使,河中鎮軍副指揮使,鎮守汾州。

大將軍趙石卸猛虎武勝軍指揮使一職,由副指揮使種懷玉接任,種懷玉晉揚威將軍,河中鎮軍副指揮使,率兵鎮臨汾。。。。。。。。。

段德可謂是驚喜交加,沒想到峰迴路轉,最終竟是得了天大的好處,一地撫臣,就這麼落在了自家頭上,事前一點風聲也沒有,頗有大爲常理的地方。

一般說來,像這樣的地方大員,必定是先進京述職,面見陛下,得聽教誨之後,纔會由中書行文任命。而今卻是拉壯丁般將他推了上去,不但官位晉了半品裡面的好處可不是一句兩句能說的明白的。

河中雖然殘破,又有金人虎視眈眈,但越是這樣的地方。纔是施展才乾的好地方。

他這裡心中驚喜。幾乎不能自抑,而王正清那邊,雖緊緊繃着一張臉,但眼角眉梢的喜色。卻並不比他少了,只是這邊廂卻多出了幾分不甘和無奈罷了。

王家要是本是主政河中,奈何,卻讓段德適逢其會得了這麼個大便宜,唉。世家大族,表面光鮮,但在朝野之間如履薄冰的艱辛,外人哪裡又能明白?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世家子弟,在景興一朝,想要興旺門楣,卻又談何容易?

不過場中除了他們兩人,其他加官進爵的卻疏無半點喜色。雖未露出半點憤憤不平之色出來,但目光卻都瞅向了跪在頭裡的大將軍趙石。

可不是嘛,論起功勞來,在場中人,誰又能比得上趙石?但這。。。。。。。旨意。卻是趙石在河中的權柄剝了個乾乾淨淨,也許回京之後另有封賞,但旨意中的猜忌之意卻是清清楚楚,這些人都是趙石心腹。心裡哪裡舒服得了?

趙石此時雖面無表情,但心頭也已升起了幾分怒火。隱隱的,一絲不祥的預感也如影隨形般縈繞不去。

再回想起這一路至今,擁立之功立下,卻立馬被遣去潼關,幾番生死,立功還朝,接下來平蜀之戰,卻只得了個傳旨欽差的名頭,到也算適逢其會,盡心竭力,才立下了平蜀大功。

但接下來呢,卸了羽林左衛指揮使一職不說,在長安一呆就是數載,還掛了個狗屁的羽林中郎將的虛銜,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將武學建成,又逢戰事,還未出徵,武學祭酒的職位就交給了旁人,不說中間還有平定羽林左衛兵變之功,到了潼關,嘿,卻只能是一路偏師。。。。。。。。。

而今血戰數場,終是佔了河中,更逼得金人遣使求和,可就這麼輕飄飄的一張紙,就削去了自己所有權柄,真真是讓人心寒到了極處,好好好,咱就回長安瞧瞧,什麼在等着自己。。。。。。。。

宣旨太監也感覺到了氣氛不對,加快了語速,其實也就剩下最後幾句了,是要大將軍趙石護送金人求和使節回京。

等到唸完了聖旨,將聖旨託着交到趙石手中,臉上笑的已經和花兒似的了,並一把摻住趙石的胳膊,“大將軍勞苦功高。。。。。。。地上涼,快起來,快起來。。。。。。。”

說着也不顧身份,彎下腰,爲趙石撣了撣膝蓋上的塵土。

趙石如今城府日深一日,雖心裡不舒服的厲害,卻還是笑了出來,一把抓住對方的肩膀,硬生生將這位大太監給拎了起來。

“這個可不敢當,公公怎麼稱呼?”

“奴婢王誠,表字定言,若大將軍不嫌棄,直呼奴婢表字便是。。。。。。”一邊諂笑說着,一邊動了動肩膀,但只覺對方一隻大手如鐵鉤般抓住自己肩頭,紋絲沒動,眼底不由閃過幾分懼色。

早就知曉這位大將軍的兇名,在宮中也見過幾次,也從未敢上前搭過話,這次來河中宣旨,本就是宮中諸人眼中一等一的苦差,也就是他這人老實,才被大家夥兒推了出來,途中也打定主意,什麼宣旨欽差,可斷斷做不得準兒,尤其是在那位大將軍的面前。

但這聖旨。。。。。。。。。唉,老天爺保佑,這位大將軍千萬別將一腔邪火兒發在他身上纔好。

之後設宴便是爲宣旨欽差接風,這位王公公更是絲毫不敢拿大,膽戰心驚間,是酒到杯乾,不一乎,就將自己灌的爛醉,連臨行前陛下囑咐的敦請大將軍上路的話都沒敢說,直接昏天胡地的被人擡了下去安置。

接着段德,王正清兩人也以不勝酒力爲由退席,趙石揮退衆將,只留下幾個心腹說話。

“大帥,今後如何,我等唯你馬首是瞻便是。”

本有許多話要說,但最終,杜山虎還是隻來了這麼一句,兩人多年相交,不必多說什麼,其他人也是點頭。

“我到不擔心這個。。。。。”趙石搖頭笑了笑。軍中派系林立,自古皆然,而現如今他南征北戰也有十幾個年頭了,在軍中根基已成,削奪權柄?哪裡是那麼好奪的?除非將他的舊部一網打盡。不然的話。只是職位變更,卻是無濟於事。

“大帥,可是京中出了什麼事情?沒聽說啊。。。。。。。可惱的是,卻便宜了那姓段的和姓王的。莫不是他們暗中使壞,嘿,之後定叫這兩個老王八好看。”種懷玉義憤填膺。

張鋒聚也是咬牙切齒,“大哥,要不咱們幾個一起上書朝廷。議和就議和,咱們也不管,就說河中新定,有匪人作亂,離不得大哥。。。。。。。”

趙幽燕馬上火上添油,陰着一張臉便道:“幾個金狗就在眼前,不如。。。。。。。”同時做了個下切的手勢,接着道:“如此,金人必有異動。也好讓那些心懷莫測之人清楚,河中若是沒了大帥,誰來也不成。。。。。”

不過,不等趙石斥責幾人如同悖逆般的胡言亂語,已經有個怯怯的聲音道:“幾位將軍想陷大帥於不義否?大帥率我等浴血敵前。功勞有目共睹,若行此陰私之事,以保自身權位,於國爲不忠。於那些戰死將士爲不義,如此不忠不義之事若是做下。置河中諸軍於何處?又置大帥一世英名於何處?”

衆人怒目看去,卻是居於衆人下首的一個年輕人。

“張鈺。”趙幽燕咬着牙吼了一聲,“你個吃裡扒外的王八蛋。。。。。。。。”猛的站起身來,就要上去飽以老拳。

“夠了。”趙石皺眉,喝止趙幽燕。

“大帥,朝廷之上定有小人作祟,若大帥就這麼回去,旁人還道我河中軍中無人,日後欺壓起來,豈不更是變本加利。。。。。。”有人抗聲道。

什麼叫驕兵悍將,這才叫驕兵悍將,他們不是對朝廷有了不臣之心,不過一旦羣情激奮,這些百戰而還的傢伙們顧忌確實比那些文人要少上許多,而且什麼事情都乾的出來,話趕話的,熱血上頭,什麼後果就都不顧了。

自古以來,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不必贅述什麼。

“你們。。。。。。。你們想陷大帥於死地。。。。。。。。”那邊廂的年輕人也是漲紅了臉,他在這些人當中,資歷最淺,跟隨趙石時日也是最短,平日裡,本沒有他說話的份兒,不過這個時候,卻是倔強的揚着頭,絲毫也沒有認錯的意思。

“都給我閉嘴。”趙石重重一拍桌案,“瞧瞧你們出的餿主意,還不如個年輕人看的明白,歲數都活到狗身上去了,你們想幹什麼?想謀反不成?”

他心頭本就煩亂,這時被衆人吵的更是不耐,冰冷的目光在衆人臉上掃過,瞧的衆人一個個低下頭去,再不敢擡起來,纔算作罷。

“河中這裡不同旁的地方,民心遠未到安定的時候,只不過金人欺壓太甚,這才讓初來的咱們立定腳跟,但之後嘛,還得看穿衣吃飯,肚子吃不飽,衣服穿不暖,河中就依舊不是咱們大秦的河中。。。。。。”

“金人損兵折將不假,遣使求和也不假,但女真人是個什麼德行?一旦兵精糧足,翻臉定然比翻書還快,你們這些人留下來,要把河中守好了,這才能對得起此戰死難的將士。。。。。”

“你們爲我鳴不平的心思我明白廷有自己的章程,再說了,讓我回朝敘功,這功還沒敘呢,你們鳴的哪門子不平?”

“再說,我今年二十有五,等得起,早晚有重回河中的那一天,到得那時,嘿,你們卻被金狗打的灰頭土臉,是對得起我呢,還是對得起今日死難的萬千將士?”

“嘿,都忘了大帥的年紀了,末將等一定守好了河中,等大帥回來,帶着咱們殺他狗孃養的。”種懷玉諂笑符合。

“這就對了。。。。。。。”趙石也笑了起來,指點着種懷玉道,“朝廷用人還是有分寸的,你們瞧,不怕死的張佩官在汾州,膽小怕死的種清哲躲在後頭。。。。。。”

這時氣氛徹底輕鬆了下來,張鋒聚也呵呵一笑,打趣道:“處置使府一定是設在解州,那杜猛林又算什麼?”

山虎一翻白眼兒,不過轉過來,便正色道:“大帥何日啓程,用什麼人,一起吩咐了吧,今夜大帥若是不累,末將想與大帥再喝上幾杯。”

趙石微微點頭,旁人那裡,即便是張鋒聚也無二話,這是要私下交代些事情了。

“木華黎,張鈺。”

“末將在。”

“你們兩個各挑一千人出來,記得,不準挑精銳,嗯,就從受了傷,但不重的人裡挑,不要分秦人,還是河中人,也不要分猛虎武勝軍,還是禁軍,只要願意跟着回去順道養傷的,都成,不過。。。。。。。事先都說好了,這一戰下來,大家功勞都是鐵打的,誰也搶不走,在河中老實呆着,加官進爵不在話下,但跟我回去,可就說不準了,讓他們自己想好了,你們兩個也是,都想清楚了,明白嗎?”

“末將明白。”

“大帥,不如讓王覽,趙幽燕這兩個小子跟着,他們都是老人兒。。。。。。。”

“不用,他們兩個這次也能弄個將軍噹噹了,跟我回去做什麼?都在這裡帶兵,再者說,王覽傷重,現在還躺牀上呢,虧你說的出口。”

張鋒聚訕訕閉嘴,但心頭的憂慮卻只有更甚的份。。。。。。。。。

他哪裡知道,此時趙石心裡已經有了些打算,若說之前還只是預感,現在旨意一到,他心中的擔憂好像就已經被證實了,朝中定然已經生變,只是長安中的自家人沒有發覺罷了,只盼這場風波來的晚些,不要讓人猝不及防纔好。。。。。。。

“至於什麼時候走,年關之後再說。。。。。。。。”趙石摸着下巴緩緩道。

第1207章 少年第1398章 戰爭(二)第165章 心思第848章 巾幗第1章 聚會第448章 武學(一)第582章 戰後(三)第956章 二月第1035章 獻策第605章 入宮第681章 相遇(四)第62章 追蹤第443章 樓臺(二)第635章 定計第1412章 遷徙(二)第270章 進京第741章 請見第1004章 所見第1104章 商人(七)第1027章 豐厚第152章 熟人第473章 打聽第1502章 訓誡第1498章 內外第101章 捉賊(五)第1288章 思鄉第49章 定軍(二)第89章 較技第713章 開端(三)第943章 刺客(三)第43章 書吏第2章 變故第1066章 深意第1511章 婚姻第795章 見駕第1390章 河洛第1403章 女人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1108章 盟約(三)第789章 家書第714章 無題第242章 勸語第338章 遇敵(三)第238章 血夜(六)第1064章 秋獵第1435章 驟聞第308章 聚殲(三)第302章 斬獲第211章 年關(四)第249章 長史第941章 刺殺第539章 善後第1002章 戰場第88章 衝突第865章 歸去第763章 入甕(一)第134章 先生(五)第1393章 安撫第1511章 婚姻第1186章 種家第380章 風雪(三)第1395章 虎牢第111章 夜宴(二)第742章 勤政第411章 獎懲(十五)第117章 夜談第1379章 伏戰第1406章 目的第1257章 韋州(三)第207章 嚴苛(九)第1420章 壓服第635章 定計第1559章 包圍第1007章 戰果第1199章 指點第1077章 分封(三)第530章 艱途(六)第1199章 指點第1116章 盟約(十一)第1115章 盟約(十)第384章 來客第1513章 請假第1195章 年關第1256章 韋州(二)第1272章 兩軍第863章 收官(二)第1080章 分裂第675章 尋源第833章 平靜第322章 兩軍第895章 路途第1474章 大案(二)第953章 狎妓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八十九章 新鮮三第1101章 中心第55章 奴才第442章 樓臺第1428章 稍定第935章 賢能第804章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