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鏖兵(六)

兩翼被金人騎兵突破,前陣被金人步卒分割,從天空望下去,如潮水一般的金兵漫過山野,將秦軍前陣碾的支離破碎,秦軍中軍,已經完全暴露在金兵攻擊之下。

當第一個騎兵衝出秦軍陣列,眼前突然一空,他驚喜的發現,原來已經穿透了那令人着惱的古怪陣列,不由大喜,但他隨即發現,隔着不過十幾二十步,黑壓壓的秦人軍陣佈滿視線之內,已經嚴陣以待,這一回,是完全的步軍防禦陣型,密密麻麻的長槍搭在拒馬上,好像佈下了一片荊辣叢林。

不過到底是金人少有的精銳,此時更已殺的紅了眼睛,沒有任何猶豫,雙腿夾緊戰馬,努力的讓速度已經慢到幾乎無法忍受的戰馬在短短距離之內,繼續提升速度,嘴裡發出莫名的嚎叫,義無反顧的向秦軍中軍發起了攻擊。

當他一頭撞在這荊辣叢林上面,毫無意外的被伸展出來的長槍刺穿,挑落馬下,座下汗水,冰雪混雜,與其朝夕相伴,如同家人一般的戰馬,也哀鳴的被長槍毫不留情的刺翻在地的時候,越來越多的騎兵衝了出來,隨在他身後,吶喊着撞向秦人中軍。

長槍入肉的噗噗聲,聽上去讓人毛骨悚然,一時間卻幾乎蓋過了其他所有聲音,血霧開始瀰漫,對於金人騎兵來說,這是噩夢的開始。

穿透秦軍兩翼的金兵騎軍速度已經大大減緩了下來,在這個時候,遇到嚴陣以待的長槍拒馬,儼然便是騎兵的夢魘,久經訓練的戰馬在這樣沒有速度慣性加成的時候,本能的產生了恐懼,揚起前蹄,任憑主人催促不斷,還是變得焦躁而又躊躇不前,剛剛升起的速度一下子便緩慢了下來。

衝出來的金人騎兵雖然依舊兇悍,渾身浴血,顯得更加殺性〖勃〗發,但隨着越來越多的騎兵擁堵在秦軍中軍陣前,騎兵的優勢已然被消弱了下來,長槍攢刺中,一排排的騎兵被刺殺下馬,一匹再戰馬哀鳴着倒地,鮮血迅速的染紅了地面,更將一杆杆長槍變成鮮紅色,看上去妖異而又殘酷。

殺戮在繼續,屍體在堆積,金人騎兵在開戰以來,遭受到了最慘重的傷亡,一個個栽倒在秦軍陣前。

更讓人恐懼的是,被他們拋在身後的秦軍兩翼,在經過騎軍衝擊之後,一隊隊小股的秦軍迅速匯合在了一起,他們根本沒有去管已經形同崩潰的前陣,一旦聚合在一起,回身便綴着金人騎軍的尾巴壓了回來。

一層層,一疊疊,迅速清理陷入陣中的金人騎兵,一個個女真契丹騎士在刀砍槍刺中,栽落到馬下,隨即便被斬殺,弩箭在空中飛舞,不時有騎兵慘叫着被射下馬來。

可供騎兵騰挪的空間被擠壓,被縮小,女真,契丹,漢軍騎士們吼叫着,揮舞着手中的長刀,將一個個敵人砍翻在地,但這個時候,他們絕望的發現,戰馬已經被擁堵在了一處,幾乎進退不能,身邊都是同伴,卻兇險的好像怒濤中的輕舟,大片的騎軍被圍堵在一起,被弱小的步卒一層層的錄離下來。

寬有一百餘步的距離之內,大量的金人騎兵蝟集在一處,抵抗着秦軍步卒瘋狂的進攻,傷亡在不斷增加,秦軍兩翼步卒在開始時,抵抗顯得安靜而又微弱之後,此時終於變得瘋狂了起來,隨處可見秦軍士卒悍不畏死的翻滾到馬蹄之下,揮舞着手中的刀刃,砍斷一匹匹戰馬的馬蹄,即便自己被踩的骨斷筋折,也在所不惜。

更有悍勇的,奮不顧身的跳躍而起,任由兵刃刺穿自己的胸膛,卻還是將馬背上的騎兵撲下,身後的同袍,瞪着通紅的眼睛,亂刃齊下,將糾纏中的人皆跺成肉泥。

徹底的瘋狂,讓最悍勇的金兵勇士也膽寒不已,領兵官們聲嘶力竭的呼喊着,讓自己手下的兵卒脫開身來,不要跟步卒纏戰,繼續向前,但實際上,此時金人騎軍已經勢竭,他們還在向前涌動,但速度已經慢到了讓人無法忍受的地步,毫無疑問,兩翼騎兵,已經陷入了苦戰當中。

金兵步卒要慢上許多,他們在努力的擴大着缺口,圍殲已經陷入己軍軍陣的秦兵,對於兩翼騎兵的窘境,卻也無法顧及太多。

在秦軍前陣步卒的亡命阻攔之下,虎衛軍步卒承受了堪稱慘重的傷亡,女真,契丹將領們終於忍不住,習慣性的讓麾下士卒放緩了攻擊,並命身後漢軍快速向前,自己則陸續退下,獲得了短暫的喘息之機,漢軍士卒逐漸成爲了主角。

而當他們終於開始面對秦軍中軍的時候,兩翼的騎兵卻已經傷亡慘重,舉步維艱了。。。。。。。。

近三十萬大軍的決戰,只要開戰,對於當世的領兵將領來說,指揮的作用,便已可有可無了,戰陣之上,瞬息萬變,哪裡還會讓人從容佈置,而傾力一擊之下,便如開弓之箭,再無多少迴旋的餘地。

而在這般時候,秦軍的優勢之處,終於顯露了出來,國武監充斥于軍中的低級軍官們,對於手下士卒的控制,以及對於形勢的判斷,盡皆牢牢佔據上風。

所以,在前陣近乎奔潰的時候,兩翼猛虎武勝軍兵卒迅速分出人手,擋出金兵步卒對於兩翼的衝擊,剩下的兵卒,則近乎瘋狂的開始圍剿這些頓足不前的金兵騎軍,根本不用什麼軍令,分工是如此的明確,幾近於本能,配合之默契,也非是當世任何一支軍旅可以比擬。

但局部的優勢,在這個時候,卻還並不能決定戰事的走向,金兵依舊佔據着上風,這個毫無疑問,隨着大隊的金兵漫過前陣,直接面對秦軍中軍,兩翼無可避免的也受到了波及,龐大的人數上的優勢,讓金兵步卒可以從容的對兩翼秦軍做出攻擊,來支援陷入苦戰的騎兵。

隨着金兵中軍持續壓上,猛虎武勝軍兩翼開始變得搖搖欲墜,疲憊,傷痛,寒冷,即便猛虎武勝軍士卒拼命抵擋來自金兵中軍的攻勢,也是無濟於事,陣列在慢慢的變形,就像一隻充氣的球皮,被向外擠壓,步步後退,根本無法站定腳跟,一個個秦軍戰士栽倒下去,陣列變得越來越是稀薄,每一次亡命的反撲,都會被人多勢衆的金兵壓制粉碎,最終湮於無形,但神奇的是,即便如此,兩翼秦軍看上去隨時都有可能崩潰開來,但隨着戰事的進行,卻始終不曾真個潰敗,軍陣越來越單薄,卻總有士卒不顧生死般補上缺口。

他們已經承受了騎兵的衝擊,步軍的碾壓,傷亡早已超出了潰敗的底線,但就是如此,兩翼的秦軍軍陣依舊矗立不倒,他們就像世上最堅硬的頑石,任憑風吹雨打,任憑浴血風霜,終究也不曾粉身碎骨,終究也不曾將自己的後背或者其他軟弱的地方暴露給敵手。

兵刃折斷,就用兩翼被金人騎兵突破,前陣被金人步卒分割,從天空望下去,如潮水一般的金兵漫過山野,將秦軍前陣碾的支離破碎,秦軍中軍,已經完全暴露在金兵攻擊之下。

當第一個騎兵衝出秦軍陣列,眼前突然一空,他驚喜的發現,原來已經穿透了那令人着惱的古怪陣列,不由大喜,但他隨即發現,隔着不過十幾二十步,黑壓壓的秦人軍陣佈滿視線之內,已經嚴陣以待,這一回,是完全的步軍防禦陣型,密密麻麻的長槍搭在拒馬上,好像佈下了一片荊辣叢林。

不過到底是金人少有的精銳,此時更已殺的紅了眼睛,沒有任何猶豫,雙腿夾緊戰馬,努力的讓速度已經慢到幾乎無法忍受的戰馬在短短距離之內,繼續提升速度,嘴裡發出莫名的嚎叫,義無反顧的向秦軍中軍發起了攻擊。

當他一頭撞在這荊辣叢林上面,毫無意外的被伸展出來的長槍刺穿,挑落馬下,座下汗水,冰雪混雜,與其朝夕相伴,如同家人一般的戰馬,也哀鳴的被長槍毫不留情的刺翻在地的時候,越來越多的騎兵衝了出來,隨在他身後,吶喊着撞向秦人中軍。

長槍入肉的噗噗聲,聽上去讓人毛骨悚然,一時間卻幾乎蓋過了其他所有聲音,血霧開始瀰漫,對於金人騎兵來說,這是噩夢的開始。

穿透秦軍兩翼的金兵騎軍速度已經大大減緩了下來,在這個時候,遇到嚴陣以待的長槍拒馬,儼然便是騎兵的夢魘,久經訓練的戰馬在這樣沒有速度慣性加成的時候,本能的產生了恐懼,揚起前蹄,任憑主人催促不斷,還是變得焦躁而又躊躇不前,剛剛升起的速度一下子便緩慢了下來。

衝出來的金人騎兵雖然依舊兇悍,渾身浴血,顯得更加殺性〖勃〗發,但隨着越來越多的騎兵擁堵在秦軍中軍陣前,騎兵的優勢已然被消弱了下來,長槍攢刺中,一排排的騎兵被刺殺下馬,一匹再戰馬哀鳴着倒地,鮮血迅速的染紅了地面,更將一杆杆長槍變成鮮紅色,看上去妖異而又殘酷。

殺戮在繼續,屍體在堆積,金人騎兵在開戰以來,遭受到了最慘重的傷亡,一個個栽倒在秦軍陣前。

更讓人恐懼的是,被他們拋在身後的秦軍兩翼,在經過騎軍衝擊之後,一隊隊小股的秦軍迅速匯合在了一起,他們根本沒有去管已經形同崩潰的前陣,一旦聚合在一起,回身便綴着金人騎軍的尾巴壓了回來。

一層層,一疊疊,迅速清理陷入陣中的金人騎兵,一個個女真契丹騎士在刀砍槍刺中,栽落到馬下,隨即便被斬殺,弩箭在空中飛舞,不時有騎兵慘叫着被射下馬來。

可供騎兵騰挪的空間被擠壓,被縮小,女真,契丹,漢軍騎士們吼叫着,揮舞着手中的長刀,將一個個敵人砍翻在地,但這個時候,他們絕望的發現,戰馬已經被擁堵在了一處,幾乎進退不能,身邊都是同伴,卻兇險的好像怒濤中的輕舟,大片的騎軍被圍堵在一起,被弱小的步卒一層層的錄離下來。

寬有一百餘步的距離之內,大量的金人騎兵蝟集在一處,抵抗着秦軍步卒瘋狂的進攻,傷亡在不斷增加,秦軍兩翼步卒在開始時,抵抗顯得安靜而又微弱之後,此時終於變得瘋狂了起來,隨處可見秦軍士卒悍不畏死的翻滾到馬蹄之下,揮舞着手中的刀刃,砍斷一匹匹戰馬的馬蹄,即便自己被踩的骨斷筋折,也在所不惜。

更有悍勇的,奮不顧身的跳躍而起,任由兵刃刺穿自己的胸膛,卻還是將馬背上的騎兵撲下,身後的同袍,瞪着通紅的眼睛,亂刃齊下,將糾纏中的人皆跺成肉泥。

徹底的瘋狂,讓最悍勇的金兵勇士也膽寒不已,領兵官們聲嘶力竭的呼喊着,讓自己手下的兵卒脫開身來,不要跟步卒纏戰,繼續向前,但實際上,此時金人騎軍已經勢竭,他們還在向前涌動,但速度已經慢到了讓人無法忍受的地步,毫無疑問,兩翼騎兵,已經陷入了苦戰當中。

金兵步卒要慢上許多,他們在努力的擴大着缺口,圍殲已經陷入己軍軍陣的秦兵,對於兩翼騎兵的窘境,卻也無法顧及太多。

在秦軍前陣步卒的亡命阻攔之下,虎衛軍步卒承受了堪稱慘重的傷亡,女真,契丹將領們終於忍不住,習慣性的讓麾下士卒放緩了攻擊,並命身後漢軍快速向前,自己則陸續退下,獲得了短暫的喘息之機,漢軍士卒逐漸成爲了主角。

而當他們終於開始面對秦軍中軍的時候,兩翼的騎兵卻已經傷亡慘重,舉步維艱了。。。。。。。。

近三十萬大軍的決戰,只要開戰,對於當世的領兵將領來說,指揮的作用,便已可有可無了,戰陣之上,瞬息萬變,哪裡還會讓人從容佈置,而傾力一擊之下,便如開弓之箭,再無多少迴旋的餘地。

而在這般時候,秦軍的優勢之處,終於顯露了出來,國武監充斥于軍中的低級軍官們,對於手下士卒的控制,以及對於形勢的判斷,盡皆牢牢佔據上風。

所以,在前陣近乎奔潰的時候,兩翼猛虎武勝軍兵卒迅速分出人手,擋出金兵步卒對於兩翼的衝擊,剩下的兵卒,則近乎瘋狂的開始圍剿這些頓足不前的金兵騎軍,根本不用什麼軍令,分工是如此的明確,幾近於本能,配合之默契,也非是當世任何一支軍旅可以比擬。

但局部的優勢,在這個時候,卻還並不能決定戰事的走向,金兵依舊佔據着上風,這個毫無疑問,隨着大隊的金兵漫過前陣,直接面對秦軍中軍,兩翼無可避免的也受到了波及,龐大的人數上的優勢,讓金兵步卒可以從容的對兩翼秦軍做出攻擊,來支援陷入苦戰的騎兵。

隨着金兵中軍持續壓上,猛虎武勝軍兩翼開始變得搖搖欲墜,疲憊,傷痛,寒冷,即便猛虎武勝軍士卒拼命抵擋來自金兵中軍的攻勢,也是無濟於事,陣列在慢慢的變形,就像一隻充氣的球皮,被向外擠壓,步步後退,根本無法站定腳跟,一個個秦軍戰士栽倒下去,陣列變得越來越是稀薄,每一次亡命的反撲,都會被人多勢衆的金兵壓制粉碎,最終湮於無形,但神奇的是,即便如此,兩翼秦軍看上去隨時都有可能崩潰開來,但隨着戰事的進行,卻始終不曾真個潰敗,軍陣越來越單薄,卻總有士卒不顧生死般補上缺口。

他們已經承受了騎兵的衝擊,步軍的碾壓,傷亡早已超出了潰敗的底線,但就是如此,兩翼的秦軍軍陣依舊矗立不倒,他們就像世上最堅硬的頑石,任憑風吹雨打,任憑浴血風霜,終究也不曾粉身碎骨,終究也不曾將自己的後背或者其他軟弱的地方暴露給敵手。

兵刃折斷,就用入了活力,在軍官將校的激勵之下,攻勢一下便犀利了起來,更是壓的秦軍步步後退,幾乎無法站穩腳步。

可以想見的,秦軍己經到了生死關頭。

張鈺已經分不清臉上的雪水還是汗水他並沒有身先士卒,親自帶兵上陣,他只是騎在馬上,調度着各處秦軍所部。

那支金兵騎軍突入中軍的時候,他便已經看到,立即便命人傳令,一路封堵,但女真騎兵的悍勇,還是出乎他的意料這數百金兵,雖然時事都有人被砍殺下馬,但還是一路摧枯拉朽般,深入到了秦軍腹地,直奔帥旗方向而去,並動搖了中軍士氣。

張鈺已經紅了眼睛,平日裡頗爲沉靜的他開始變得越來越焦躁但他只能眼睜睜瞧着,敗了,這個念頭從他腦海中劃過,一時間,年輕的他面如死灰,恨不能立時拔劍抹了自己脖子,大帥將如此重任託付於他,但在這個關頭卻還是。。。。。。。

但隆隆的戰鼓聲驅散了他所有在自怨自艾,鼓響則進,此乃軍中之鐵律,張鈺猛的扭頭,望向帥旗方向大雪之中,隱約可見那雄壯無比的身形依舊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裡,中軍帥旗在那身影頭上,迎着寒風,迎着大雪,烈烈招搖。

只是一瞬間又彷彿時光過去很久,但當他再回過頭來的時候,年輕的面龐上漲紅如血本來清澈的眸光也變得如同野獸般兇狠,好像有火焰在其中挑動。

“傳我軍令全軍向前,退後者斬。”他抽出腰間風刀,高高揚起,高呼下令的同時,已經催動座下戰馬,帶着身邊親衛,一路向前,而他的身後,中軍統兵將旗迎風招展,而將旗前移,在軍中意味着什麼,那還用問嗎?

“全軍白前,全草向前。。。。。。。。。”

“退後者斬,退後者斬。。。。。。。。。”

戰鼓聲中,傳令聲此起彼伏,而在隆隆作響的戰鼓聲中,已經有些恐慌的士卒本能的握緊冰冷的刀槍,在軍官嘶啞的喝令聲中,向前涌動。

。。。。。。。。。。。。。。。。。。。。。

。。。。

。。。。。。。。。

完顏和尚高踮一處土丘之上,渾身上下,已經染做潔白,但他還是一動不動,目光透過風雪,緊緊盯着前方戰陣最要緊之處。

眼見金兵終於破開秦軍前陣,緊皺在一起的眉頭終於鬆緩了些,待到兩翼騎軍頓兵於秦軍中軍陣前,傷亡越來越大,他的眉頭又皺了起來,目光如刀鋒般冷厲。

而再到步軍攻勢漸緩,他再也忍不住,冷聲下令,督戰隊上前,督促各軍死命向前,不得後退半步,並將身邊備軍全都派了上去,再不留任何後手。

兩軍廝殺膠着的時候,他焦躁的像一頭困在籠中的猛獸,恨不能立即提馬上前,親自率兵死戰,是的,在如此慘烈的大戰面前,他根本無法做到平靜如水,任何人都做不得,若是擱在十年之前,他必定親領精銳上前,親自用手中彎刀,爲大軍打開勝利之門。

但現下,他老了,再無復當年之勇悍,他只能在這裡眼睜睜瞧着,既懊惱于軍前帶兵將領的無能,又惱恨於自己的無可奈何,是的,即便是他,在這個時候,能做的也絕不如軍前一個帶兵百戶來的多些,只能將身邊最後的家底也填入那個血肉屠場。

兩軍廝殺過了近兩個時辰,他便知道,金兵全勝的機會開始變得越來越渺茫了,一個不好,可能潰敗的就是自己,他有些不願相信,也不敢相信,一直應該屈居於劣勢的秦軍竟然如此的頑固,竟然能將戰事拖到現在。

秦軍前陣已經被己軍淹沒,卻還有秦軍在不停死戰,給金兵制造着麻煩,而兩翼。。。。。。。。兩翼秦軍不但未曾被騎軍沖垮,而且還將騎軍後路堵住,硬抗住金兵步軍的進擊,到現在也不曾崩潰開來,讓金兵根本無法傾力進攻秦軍中軍。

完顏和尚心中不詳的預感越來越是強烈,其中甚至夾雜着一絲絕望,從軍數十載,心志如同鋼澆鐵鑄一般的他,從未有像這一刻般無力過,這種感覺也從來不曾在他心間出現過,但卻就是這麼莫名其妙的,在這個時候出現了。

直到古塔阿明不耐,終於親自率部破入秦軍中軍,一路所向披靡,深入秦軍中軍,直向對方帥旗方向殺去,致使秦軍中軍動搖的時候,冷靜如完顏和尚,也不由攥緊拳頭,揮舞了一下,默道了一聲,勝了。。。。。。。

在此時此刻,他已經顧不得傷亡幾許,將士死傷多少,也顧不得此戰過後,太原精銳還能剩下多少,他只知道,終於將要戰勝了對面那個頑強而又狡詐的敵手,他甚至盤算着,應該將身邊最後這點人馬派出去,兜到秦軍陣後,趁對方兵敗,截住那個傢伙的退路,只要捉住了那個傢伙,這一戰,損傷再重,也是值得的。。。。。。。

但沒等他臉上的笑容持續多久,秦軍特有的戰鼓聲終於在開戰之後奏響,對面秦軍的中軍在戰鼓聲中,那些許混亂不一時便平息了下來,拼死一搏,幾個字立時浮現於完顏和尚心間,他臉上的笑容立即被陰霾所代替,心中的悸動,讓他渾身發寒,不自禁的打了幾個冷戰。。。

。。。。。。。

。。。。。。。。。。。。。。。。。。。。。

。。。。。。。。。

“傳令,放他們進來。。。。。。。。”同樣站在高處的趙石,眼睛緊緊盯着已經到了不遠處的金兵騎兵,有力的手掌,漸漸握緊手中的陌刀,胸中的殺意越來越盛,幾乎難以抑制,多少時候未曾親手殺敵了?又有多少時候不曾親手沾染血腥?

果然,這一戰還是有親自動手的機會的,只是險了些,但與以前那些兇險比起來,這一次卻算不得什麼。

慶陽百里處,長安皇宮之中,潼關之外夕陽如血,汾水河畔箭落如雨,草原風雪紛飛之夜,土丘之上孤身力戰,興元三十里坪亂匪如同蟻聚,劍門關內刺客天矯如神,多少的生死關頭,多少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一路走來,眼前這一戰,雖然是他平生所經歷的最爲慘烈的一戰,甚至要比當年數十萬大軍激戰於汾水河畔還要慘烈上幾分,但對於他來說,兇險卻遠不如那以往那幾次兇險。

震耳欲聾的戰鼓聲中,他手持陌刀,迎着漫天的風雪傲然而立,而此時,只剩下二百餘的女真精騎才突破了最後一層障礙,來到了這土丘之下。

爲首的女真大漢渾身如同血洗,猙獰的面龐上,一雙殺氣四溢的眸子猛的往土丘之上望了過來,嘴角綻開一絲獰厲的微笑。。。。。

。。。。。。。

第1143章 貴客第745章 春來第569章 陌生第1378章 政治第834章 信箋第1148章 國策(四)第478章 圍城第1521章 長亭(三)第1092章 終結(五)第897章 交底第231章 父子第1346章 聚會第405章 論人第1190章 廷議(二)第1013章 女眷第1371章 醉酒第856章 中書(四)第218章 偶遇第九十一章第289章 戰略(二)第1137章 相見第239章 血夜(七)第474章 飛燕第1052章 拖延第1393章 驚悚第1443章 文樓(三)第41章 傷勢第127章 分說第1133章 壓服第978章 使者第942章 刺殺(二)第1165章 遠見第378章 豪傑(二)第1431章 整編第1543章 激戰第474章 飛燕第499章 不安第917章 序幕第268章 絕情第1491章 路遇第339章 遇敵(四)第264章 拜會(二)第1416章 商議第649章 偶遇第1062章 天下第383章 商人第1章 聚會第490章 勞軍(二)第940章 收穫第20章 戰後第1427章 夜談第648章 完工第1146章 國策(二)第792章 家聚第322章 兩軍第212章 年關(五)第141章 勸導第1068章 舞者第549章 軍法第906章 王子第8章 煩惱第896章 悄臨第577章 激戰第417章 家事(二)第216章 年關(九)第573章 窮途第1338章 惱怒第538章 催敵第379章 豪傑(三)第1413章 明遠(二)第1448章 相遇第1365章 想法第521章 戰報(一)第721章 開端(十)第629章 人來(二)第204章 嚴苛(六)第683章 相遇(六)第1363章 進言第761章 驚濤第968章 洪流第1109章 盟約(四)第463章 洞房第1564章 相議第265章 拜訪(三)第985章 開始第173章 厚禮(三)第534章 插曲第278章 關下第1110章 盟約(五)第1413章 明遠(二)第552章 接戰第259章 女真第902章 勇烈第939章 道士第776章 鏖兵(九)第1511章 婚姻第530章 艱途(六)第927章 部衆(三)第1196章 縣事第1441章 文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