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燒糧

得到秦軍火燒陽曲的消息,完顏和尚已是被氣的直哆嗦,再到聞聽孫文晉等竟然率兵回救陽曲,又在路上遇了突襲,傷亡慘重,十餘萬人馬,不但沒救到陽曲,還在半路被人殺了個落花流水,完顏和尚大怒之下,腦袋上的青筋都崩了起來,不過卻沒有被氣昏了頭,一邊命人嚴令孫文晉率兵來太原,一邊派出探馬,這一次,卻是不遺餘力,務要找出秦軍蹤跡的。。。。。。。。

待到孫文晉率兵來到太原,完顏和尚親往軍中觀瞧,這一下,更是險些氣歪了鼻子,十餘萬漢軍精銳,半月不見,士氣之低落,幾如殘兵敗將,一羣領兵將領,更是各個如喪考妣。

再一想到,失了陽曲大倉的糧草,太原守軍這一個冬天又要難熬幾分,完顏和尚怒發如狂,立斬太原知府孫文晉,懸頭以示衆軍,若非獨吉思忠相勸,死的絕不止孫文晉一個,要知道,秦人一萬騎軍,是從他眼皮子底下北上的,接着便告於諸部,小心提防,而今怎麼着,卻還是被人鑽了空子,把狼孟變成了森羅地獄,更是一把火,幾乎將陽曲燒了個精光。

本來已經紮好了的口袋,卻已經露出了幾許縫隙,再要這麼下去,別說聚殲秦軍於太原城下了,便是能保個不輸不贏之局,可不是就要謝天謝地了嗎?

到了這個時候,完顏和尚氣惱之餘,也是滿心的無力,與獨吉思忠私下數說,國事艱難至此,卻無人堪以重任,奈何?

漢軍糜爛,女真契丹猶疑,無人有爲國效死之心,國事維艱,蹣跚舉步,又能到得幾時?

當然,對於心性堅忍,百折不回的完顏和尚來說,這也只是在面對摯友,心有沮喪之時說的一些牢騷話而已,不用獨吉思忠怎麼相勸,第二日便已恢復如初,還是那位剛毅果決的金國名將。

翌日,長順軍也來了消息,壽陽爲秦軍所圍,不過讓完顏和尚鬆了一口氣的是,耶律洪名不像孫文晉那麼愚蠢,率兵駐守壽陽,並未與秦軍野戰,只死守壽陽不出,等待太原援軍。

完顏和尚略略放心,但實際上,壽陽長順軍卻也指望不上了,口子是越來越大,不過不管其他如何,如今如今太原兵力大增,面對城下秦軍,卻已佔了絕對優勢,若慶榮軍能截斷秦軍後路,等到秦軍兵疲,想要退兵之際,那時便是秦軍的末日到了。。。。。。。

完顏和尚隨即下令,新來太原的雜胡營於城西紮營,虎衛軍,寧德軍兩部出城東,其他各部於城南整兵,就等秦軍拔營之際,揮兵上前,即便不能勝之,也要將其拖死在太原城下,到了這個時候,其實完顏和尚心裡也沒了底,雖說兵力佔優,但是不是能一戰而勝,也只有老爺才知道了。

觀此戰局,完顏和尚心裡惆悵,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金強軍竟然已經沒落至此,連對陣漢人軍伍,也只能坐而觀之,不敢上前溺戰,那裡還有祖宗半點威風?

當然,最讓人擔心的還是糧草,這個就不用細說了,大金國庫空虛,太原大同兩處又是四戰之地,糧草一旦。。。。。。。。可如何是好?

越是擔心什麼,就越來什麼。。。。。。。。。。。

。。。。。。。。。。。。。。。。。。。。。。。。。。。。。。。。。。。。

“完顏和尚沒死,完顏和尚沒死,老哥,你說,這王八蛋怎麼就能沒死呢?”

蔫狼挪了挪身子,想離這個自從聽到完顏和尚沒死的消息,就變得和娘們一樣嘮叨的傢伙遠些,心裡卻道,你問我,我問誰去?我這裡也糾結着呢,這消息是咱們傳出去的,現在看來,明顯是中了人家的計了。

這等大事上出了錯,誰不糾結?回去會不會掉腦袋還在兩說之間,就說衆人被困在這裡已經一個多月了,怎麼出太原城都沒個計較,又哪裡談得上其他?

而城外大軍已到。。。。。。。。。想到大帥那好像刀子一樣的眼睛,蔫狼心裡就哆嗦,他孃的,這都是什麼事兒啊,前次有些偷懶也就算了,這一次出來,自己可沒半分得過且過的心思,怎麼到了了來,犯下的事情比上次還大?這要是因爲他們傳出的探報有誤,而至大軍兵敗於太原,蔫狼壓根就不敢想,回去之後,等着他們的是什麼?

抽筋扒皮,還是抄家滅族?蔫狼耷拉下腦袋,很能上去踹死身旁這個罪魁禍首。

“孃的,這些兔崽子怎麼還不回來?”黑小子蹭的一下站起身來,嘟囔着,焦躁的好像困在籠子裡的猛獸一般。

蔫狼嚇了一跳,忍不住狠狠瞪了一眼劉啓升,“你給我老實待會兒,成不成?”

黑小子反瞪,不過接着就好像泄了氣的皮球,悶聲蹲了下來,四周或坐或臥的一羣年輕人,也不再是那麼多嘴多舌了,都成了悶頭葫蘆,廢園中一片安靜。

蔫狼緊了緊身上的破袍子,不由嘀咕了一句,“這天兒是越來越冷了,不成,咱們還是得想辦法出去。。。。。。。。。。”

黑小子到不覺着冷,皺着濃濃的眉毛,好像根本沒聽到蔫狼說什麼,又開始千篇一律的嘟囔開了,不過半晌過後,眼睛一瞪,用肩膀碰了碰蔫狼,咬着牙道:“老哥,要不。。。。。。咱們今晚進到對面,宰了那狗孃養的,怎麼樣?”

立時便將蔫狼唬了一跳,趕緊開口勸這個已經有些瘋魔了的小子,“不成不成,咱們這點人,一旦露了行跡,別說近人家的身了,跑都跑不出來,咱們死就死了,要是能對大帥那邊有所助力也就罷了,就怕咱們死在這裡,卻於事無補,豈非白死了不是?你靜下心來想想,老哥說的是不是這個理?”

“那你說怎麼辦?哼,出去要被大帥砍腦袋,耗下去,有個屁用?再者說了,咱們這輩子咱們還不出太原城了?”

“沉住氣,咱們出是要出去的,但總得立些功勞纔好,完顏和尚身邊守衛森嚴,咱們靠近不得,但旁人呢?旁人不成,但太原糧倉呢?不行的話,咱們乾脆冒充丁壯,也能混入軍中去,再相機行事,豈不比行刺完顏和尚來的好些?”

“探起來太難了,沒個準信兒,不能動手。”

一本正經起來的黑小子,有一種難言的銳利感覺,就像一把隨時準備揮出去的刀,桀驁而又陰沉,蔫狼沒怎麼吃驚,因爲這些年輕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氣息存在,經過大風大浪的他知道,這就是所謂的殺氣。

“這是個慢功夫,咱們不能急,一急就要出錯,老哥我榮華富貴還沒享過幾天呢,可不想交代在這裡,你們更年輕,以後日子更長,別動不動就想拼命。”

黑小子終於勉強笑了笑,笑容中多了幾許誠懇的味道,“都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哥見多識廣,咱們就聽老哥的,等等再說。”

蔫狼笑了笑,心裡知道,這個黑小子一直沒怎麼瞧得起他這個上官兼前輩,現在遇到個大坎,有些沉不住氣,卻也終於低下了那顆驕傲不馴的腦袋。。。。。。。。。

“大帥領兵就在外面,這一仗總是要打的,等到打起來,其實就是咱們的機會,別瞧咱們人少,用對了地方,終究能讓金狗吃不了兜着走,且。。。。。。你瞧,咱們一直沒聽到攻城的動靜,這就清楚了,大帥英明神武,已經看穿了金狗的計謀,一定不會讓金狗得逞了去,只要咱們打起精神來,給金狗來上一下狠的,待到回到大帥面前,咱們那人我最清楚,賞罰分明是不假,但也顧念情分,老哥我跟了大帥十多年了,你們這些年輕人又都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只要有功勞在身,斷不會掉了腦袋,你說是不是?”

黑小子連連點頭,狀似心悅誠服,但心裡話,雖說你跟了大帥這麼多年,但大帥狠下心腸的樣子估摸着沒見過幾次吧?咱們這次算是讓大軍到了險地,再多的功勞估計也不會來個功過相抵,大帥發起火兒來,難保不會砍了咱們,誰知道呢?

不過這位老哥有句話說的到是不錯,立下些功勞回去,總歸比空手回去強,但說到底,看現在這情勢,不拼命怎麼行?

兩個人又嘮了兩句,外面有了動靜,不用黑小子說話,一羣看上去有些呆呆的年輕人立馬警惕了起來,犄角旮旯的隱起了身形,不過翻牆進來的一看就是自己人,到外面查探的回來了。

劉啓升趕緊將人叫到跟前。

“外面是個什麼情形?”

“西邊的雜胡營出城了,就上午的事兒。”

“要打起來了?”

“不清楚,回來的路上看了看,巡街的金兵少了很多,怕是真要打起來了。”

蔫狼插話,“再等等小五兒他們,說不定是好事兒。”

又過了大約有一個多時辰,又有兩人陸續迴轉,虎衛軍,寧德軍也出城了,其他各部都在往城南調,一羣年輕人立馬緊張了起來,這是要打大仗了,也不知大帥那邊怎麼樣,要是。。。。。。。衆人的心都拎了起來。

“好機會。”

瞅着有些騷動的年輕人,蔫狼穩了穩心神,這些年輕人膽子太大,也容易熱血上頭,他可真不想跟着這些傢伙進留守府轉一圈,那不叫什麼九死一生,那就十死無生,他不是什麼死士,沒有把自己搭進去的念頭,只要有一線生機,他就不會想去送死。。。。。。

果然,幾個已經張開了嘴巴的年輕人又都閉上了嘴。

“你們畫的那些東西呢,拿出來。”

黑小子趕緊將手繪的地形圖送上,這是一個多月來,七七八八湊起來的,看上去粗略之極,但國武監生員出品,卻也堪稱當世頭一份兒。

蔫狼將東西鋪開在地上,盯了半晌,擡手指點着,“這裡,這裡,還有這裡,大軍調撥,難免混亂,趁着天色還早,都去探一探。。。。。。。。”

“糧倉,馬廄?”

“沒錯。”蔫狼很有氣勢的揮了揮手,“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了糧草,金狗還打個什麼仗?馬廄。。。。。。。也去探探,我估摸着,裡面的馬不會太多了,畢竟要打起來了,馬要是還在那裡,還打個屁啊?所以,最要緊的,還是這幾處糧倉。。。。。。。。”

“嗯,老哥說的有道理。。。。。。。。”黑小子點頭,指着城東一處道:“這裡是太原最大一處糧倉,一直由虎衛軍看着,咱們人手太少,不去碰它,就這裡了。。。。。。。”

蔫狼順着他的手指看去,讚賞的點頭,“西邊的這兩處糧倉,糧秣軍械也是不少,燒了它,咱們就能趁亂出城,城內起了大火,大帥那裡若是退兵,也能輕易一些,咱們就算有交代了,你們說呢?”

圍在一處的年輕人們互相看了看,不覺同時點頭。

黑小子站起身來,“宜早不宜遲,我親自去探探西邊,小五兒,你再辛苦一趟,帶兩個兄弟去瞅瞅這兩處馬廄。。。。。。。。。”

頓了一頓,他們這些人,不用怎麼激勵士氣,什麼時候該幹什麼,就像天上打雷,地上流水般自然,但這個時候,黑小子還是覺着應該說些什麼。

“兄弟們,咱們一路上沒少殺了金狗,但那都是小打小鬧,回去便是說給人聽,也沒什麼大意思,這遭不一樣,這裡是哪裡,這裡是他孃的太原城,城裡十幾萬金狗,咱們要是能在金狗的老巢裡點上一把火,榮華富貴先不提,大帥虧待不了咱們,就說回去了,估計即便是十幾年,二十年後,咱們老了,記起這一遭來,也能覺着自己沒白活,你們說是不是?”

“放心吧,咱們理會得。”

年輕人們紛紛應和,熱血開始上頭,這些可以說是軍中翹楚的年輕人,多數已經有了將生死拋之於度外的覺悟。

蔫狼開口,“今晚,就在今晚,趁着城內有些亂,咱們孃的,放火之後,大家往城北走,出不出得去太原城,就看老天爺了。”

年輕人們點頭,沒人多說什麼,誰都明白,一旦火起,若不能趁亂出城,多數就得被金人搜出來,下場不問可知。

黑小子嘴脣抿出一道堅毅的弧線,心裡卻在可惜,要是這次人來的多些,非得。。。。。。。能將太原城鬧個天翻地覆?

天色將暮之時,探查的人陸續回到廢園之中,一如蔫狼所料,外面大軍調撥,有些亂,正是行事的好時機。

破釜沉舟,卻也不能失了謹慎,等到天色黑下來,十幾個人,分成兩隊,劉啓升,蔫狼各帶一隊,瞧瞧翻出廢園,往城西方向潛了過去。

其實,太原城內糧倉在唐時皆位於太原城外,這些官倉中的糧草除了供給太原城百姓之外,其餘全爲軍用,實際上,其中一多半,皆爲太原駐軍軍屯,而唐時朔方軍的糧草輸運,也有很大一部分要在太原大倉中調撥。

而到得唐末,契丹人南下,佔據太原,這裡也是北地糧草重鎮,經過屢次擴建,太原城外城更形闊大,因遼人殘暴,漢人義軍此起彼伏,一些糧倉漸漸歸於城內,到得金人西進,圍太原,太原外圍的糧倉在金人鐵騎之下,被摧毀殆盡。

而到女真立國,以大同爲西京,太原糧秣聚集的壓力也被大同分擔了出去,糧草少了,城外大倉也就沒必要重建,於是,太原城糧草也就轉到了城內大倉存儲。

實際上,劉啓升等人探聽的情形還是略有不明,城東大倉之糧草,才爲軍用,城西糧草,皆爲府倉,一部分供給城內百姓,一部分則爲歷年存留,只有四分之一左右,則爲太原左近幾支漢軍的軍糧。

另一個意外便是,城西糧倉的糧草並不多,按理說,城西糧倉中的糧草應該比東城糧倉多出不少,但實際上,漢軍各部吃空餉的太多,加之官吏貪墨,倒賣糧食,等等齷齪門道,所以城西兩處大倉的糧食,也只剩下三分之二不到,很有一些糧倉中是空的,而陳米更是佔了其中半數,這裡面的門道不用細數,金國到現在,處處的窟窿,這也只不過是金國官場的一個縮影罷了,連完顏和尚,獨吉思忠這樣勵精圖治的金國重臣,對這樣的情形也是無可奈何,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就遑論其他人等了。

真要牽扯起來,不論太原,還是西京大同,甚或是上京,一大批的金國官吏都得掉了腦袋,要不怎麼說積重難返呢?就是這麼個意思了。。。。。。。不然,獨吉思忠何至於千里迢迢專來太原,阻完顏和尚出兵?爲的哪般,還不是爲了大軍一動,糧草就可能跟不上,只因這不是太原一處的問題,金國各處官倉,皆是如此,太原這裡還算好的,擱在別處,很可能糧倉中報說的糧食,根本就沒有,糧倉都是空的。

只此一事,金國之腐朽就已可見一斑了的。。。。。。。。。

而劉啓升等人到了太原纔多少日子?自然不會知道這些,不過就算知曉,到了這個時候,也不會再改了主意。

不說這個,單說黑小子帶着七個人,一路有驚無險,直到深夜,才潛到了西城一處大倉所在,再等一會兒,蔫狼帶着人也到了。

一羣人藏在暗處,往大倉方向觀瞧,這裡人真的不少,燈火通明間,來來往往運送糧草的人不算太多,卻也絕對不能說少。

大戰在即,各部糧草調撥一直都在進行,尤其是今晚,大軍出城,各部請調糧草的,更是繁忙。

不過話說回來了,人多是多,但也確實夠亂,人喊馬嘶之間,軍兵,民夫混成一團,沸沸揚揚,直若鬧市一般。

“混進去容易,怎麼把糧倉都點了有些難。。。。。。。”

“嗯,像這樣的大倉,燒起來太容易了,不過一旦走水,救火的傢伙什準備的肯定也不會少,所以這火頭一定要多,讓他們照顧不過來,只要真個燒起來,神仙來了也只有乾瞪眼的份兒。”

“說的不錯,老哥,你看咱們是分頭行事,還是在一塊兒,點了這處,再奔下一處?”

“還是分頭行事吧,火一旦燒起來,金狗必有防範,下一處怕就沒那麼容易了,分頭行事好些。”

“成,那我帶人去下一處,定好了,大約一個時辰之後,咱們同時動手,我看之後咱們也不用會合了,立即帶人去城北,能不能出去,各安天命,你看這麼着可成?”

“好,小子保重,咱們過些時候再見。”

劉啓升抱拳,“老哥也要珍重,這一趟若能出去,咱們就是過命的交情。。。。。。”

蔫狼重重點頭,“到時老哥定要請幾位兄弟痛飲一番。”

兩撥人分開,蔫狼這裡又耐着性子等了有一會兒,這才一揮手,一條條黑影從陰暗處摸了過去。

這裡的守卒本就已經忙的昏頭轉向,又值深夜,值守軍兵都在打着瞌睡,誰也沒有想到,會有人在太原城內縱火。

黑暗之中,一條條黑影如入無人之境般進了來,悄無聲息的放倒幾個守卒,換了衣服,舉着火把,大搖大擺的巡視各個倉房,火油之類的東西在這個地方不好找,但架不住乾草多啊。i

夜晚之間,七八個人在混亂的大倉左右忙碌着,沒人發覺,沒個倉房陰暗之處,都被放上了一堆堆的乾草。

直到第一縷火苗着起來,有人撕心裂肺的大喊,“走水了。。。。。。。。”

整個大倉,瞬息間便靜了一靜,接着便是混亂,二十多處火頭,接連燒起,本來便已入冬,天乾物燥的時節,藉着凜冽的寒風,火頭越燒越大,風借火勢,火借風勢,不一時,火頭便已連成一片,再充足的準備,面對這許多火頭,也只有徒呼奈何的份兒了。。。。。。。。。。。

而半晌過後,從這裡望去,靠北的大倉紅彤彤一片,火頭也着了起來。。。。。。。。

從天空望去,整個太原西城,濃煙滾滾,通紅的火舌不時竄起,展示着自己傲然的身姿,將所有遇到的東西,都納入自己的懷抱。

火光映照之下,人如螻蟻,分散奔逃,再過半個多時辰,太原上空,已經被濃煙所籠罩,不論城內城外,所有人都驚駭的瞅着變得通紅的天空,以及那一發不可收拾的火頭兒。

開始時,所有城內望見這等駭火的軍兵將校都是一個念頭,趕緊救火,但隨後,將軍們卻已經醒悟了過來,一邊急令人傳報上官,一邊安撫軍心,謹守城池,防秦軍趁機攻城,而這麼一來,大火更是一發不可收,直到第二日晚間,兩個大倉燒無可燒之際,火頭才漸漸弱了下來。。。。。。。。。。。

是夜,太原大火,數十萬石糧草,付之一炬,大火着的太過突然,守倉軍兵,以及各部拉糧的軍兵將校還有徵發之丁壯,死於大火者,不計其數。。。。。。。。。。。。

更可怕的是,死傷到在其次,陽曲,太原兩場大火兒,可謂是燒的金人焦頭爛額,大軍糧草捉襟見肘,不久之後,太原十數萬百姓之家,也鬧起了糧荒。

太原城這一場大火,也趁勢點燃了太原城下的戰火,讓遲遲未曾正面交鋒的兩軍,終於開始了真正的較量,決戰提前到來。。。。。。。。。

而這個時候,無論秦軍,還是金兵,都未曾真個準備妥當,這場預料之外的大火,讓兩軍主帥都是措手不及,奈何,兩軍主帥又都是決斷非常之人,於是乎,一場堪稱慘烈的大戰在這個冬天,在太原堅城之下,就此拉開了帷幕。。。。。。。。。。。。。。。。。

(七千字,算是大章節,求,求訂閱,又一次高潮終於到了,雖然很快就會過去,但照有些書友的話來說,戰爭場面總是讓人熱血沸騰,不怕這樣的場面少,就怕沒有,阿草的血液同樣的燃燒,寫起來應該會很順,敬請大家支持。

最近阿草又有些懶了,總覺着有些累,不過大家請放心,這個月更新十多萬字還是可以的,讓阿草有些奇怪的是,阿草越是努力更新,推薦反而越來越少了,大上個月吧,阿草斷更了不少天,卻有大推薦支持着,收入反而看上去比上個月還要多,真是讓人無語了,這麼下去,阿草真的有些動力不足啊,呵呵。。。。。。。。。。

順便向鬧書荒的朋友推薦一本不錯的書,端午正陽寫的舵爺,寫的真不錯,阿草不是託,大家去瞅瞅就知道了,雖然寫的還少,要養養再說,但阿草可以這麼說,比排名頭幾位的書,一點都不差,誠心推薦,不要錯過啊。。。。。。。。)RO

第765章 入甕(三)第1349章 周枋(二)第411章 獎懲(十五)第407章 親族(二)第1265章 韋州(十一)第40章 陰謀第1359章 結親第39章 慶陽第1486章 算賬第1473章 大案第134章 先生(五)第1339章 惱怒(二)第1222章 殘暴第226章 進京(一)第1371章 醉酒第754章 離間第783章 議和(五)第1430章 書信(二)第1536章 村落第491章 青龍第171章 厚禮(一)第584章 諸事第973章 圍獵第119章 雲涌(十九)第494章 風起(三)第467章 插曲第453章 條陳(二)第776章 鏖兵(九)第1086章 震撼第1394章 交底第1308章 獻捷第382章 豪傑(六)第311章 邸報第675章 尋源第373章 氈帳第1423章 校場第627章 衆謀第986章 清除第1152章 拜會(二)第615章 勾畫第1049章 私話第905章 獻計第1174章 宮飲第453章 條陳(二)第1534章 遼東第1370章 旅程第1383章 談商第408章 親族(三)第1336章 努力第257章 變起(三)第1394章 交底第657章 講學第293章 小勝第978章 使者第721章 開端(十)第1286章 考量第1041章 對戰第1360章 聖心第367章 決定第537章 來臨第757章 獻計第1400章 商隊第298章 夜襲(一)第857章 大事第1080章 速度第1514章 緣由第1018章 說服第63章 殺戮第592章 自污(二)第1140章 府中第326章 盜匪第386章 狂戰(二)第225章 謀算第1400章 商隊第1304章 論政第1494章 入城第607章 夜談(二)第322章 兩軍第102章 夜執第1444章 文樓(五)第1475章 閨語第1208章 初戰第1430章 書信(二)第784章 議和(六)第86章 風雲(四)第1266章 韋州(十二)第407章 獎懲(十二)第151章 殺人第1418章 碰撞第1369章 結巴第839章 老頭第989章 將軍第133章 先生(四)第1133章 壓服第825章 樞密第1314章 君臣(六)第1203章 訓誡第582章 戰後(三)第1332章 對議第106章 反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