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爭執

勤政殿外殿,太監宮女們來來往往的忙碌着,這樣的御前議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隨着冬天的到來,戰事暫且平息,御前廷議越發的頻繁了起來,不再是一個兩個大臣陸續進去,多數時候都是人數衆多的大議,如果是在宮中日久的老太監,老宮女,就能察覺到,大秦這又是到了多事之秋了,而平常的宮人卻只會以爲,大秦對外用兵,自然就是這把情形,沒什麼好奇怪的。

當然,他們怎麼以爲的,都無關緊要,對於他們來說,每次大議之後,皇上多數會留羣臣宴飲,這纔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必定要準備的妥妥鼻當,不能出半分差池才行,不然的話,陛下每次議事之後,都恨是疲憊,心情還狠不好,誰要在這個時節出了岔子,一旦惹得龍顏震怒,那不是找死是什麼?

所以外殿中雖說人來人往,卻沒一點動靜,宮人們都小心翼翼的,走路也都墊着腳尖,唯恐聲響大些,被管事的太監女官們呵斥。

靜悄悄中,隱約從內殿方向傳來一陣激烈的爭吵,聲音很大,饒是能工巧匠們費盡了工夫,就想做到內外隔絕,但因爲聲音太大,還是隱約的傳到了外殿宮人們的耳朵裡。

所有人都定了一下,有的臉色已經有些發白,有城府的,身子僵了僵,便即若無其事,好像什麼都沒聽到一般。

幾個管事的太監和女官悄悄的相互對視,估計心裡也都拎了起來,自從勤政殿落成到現在,這樣的爭吵,還是頭一次,能不讓人揪心?

正在化們猶豫着是不是讓宮人們先歇歇,別一個不慎遭了池魚之殃的工夫,勤政殿總管,御前掌禮大太監徐公公已經快步從內殿行了出來,年輕的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在內殿門口,向外揮了揮手,井身就又回去了,外殿的宮人們卻如蒙大赦,隨後便在管事太監和女官的率領之下,潮水般退了出去。

相比外間宮人們的惶恐,勤政殿內殿之中的爭吵卻越發的激烈了起來。

爲的不是旁的,正是河中戰事。

中書與樞密院在河中戰事上的分歧無疑是巨大的。隨着兵部尚書李承乾入中書,爲參知政事,兼理兵部諸事,看似樞密院未有被波及半分,實際上,樞密院的職權卻被消弱到了歷代最低。

其實,有鑑於前朝樞密院權重,到了唐末,樞密之權,重於宰相,宰相自此失職,甚至於連皇帝廢立,皆出樞密這樣的事情都不稀奇了,加之與藩鎮勾連,內外相應,也一度成爲了藩鎮割據之禍的署魁禍首。

有鑑於此,大秦立固之初,雖也常設樞密院諸職,樞密使更一度被稱之爲樞相。然前車之鑑不遠,哪裡又會走回老路上面去?

於是,廢節度使之職。之後又嚴禁樞密院干涉朝廷政務等等,而樞密使之職雖多由武人任之,其位,卻在中書之下,再不能與中書分庭抗禮,而在職位品級上,也劃分的明白,樞密院之長,樞密使爲正三品,而掌中書事的同門下平章事,卻爲朝中唯一的二品大員,領袖百官,權重朝野。

之後又以兵部分樞密之權,相互掣肘,這般下來,樞密院雖還略獨於百官之外,卻也再無復當年鼎盛之時的景象了。

到得後來,又有反覆,因用兵頻密,政軍糾纏,相互推諉,有礙於征戰,屢有輔相兼掌樞密之事生,便如當初同門相平章事楊感兼樞密使事,而在正德一朝,樞密院職權略有恢復,不但力壓兵部,還漸漸與中書拮抗,權柄略重。

待至景帝登位,楊感去職,樞密院又有更迭,十餘年過去,因大秦漸漸強盛,屢用兵於外,雖楊感已去,但樞密院權柄愈重,樞密之職,全然以武人充之,文臣根本無法於樞密院立足,即便李承乾掌兵部,得景帝寵信,竭力與樞密相抗,但大勢所趨,漸有無力之相。

假以時日,樞密院重與中書分庭抗禮,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就在這個時節,兵部歸於中書,也就是說,兵部一下子帶走了樞密院很大的職權,轉而成了中書轄下,政軍一下子又混淆了起來,於長遠看來,之後難免會漸漸演變回以文臣而領軍務的老路上去,于軍隊有害無益。

但就此時看來,這卻是必然的結果,一來,可避免樞密院職權過重,效法前朝故事的亂事發生,二來呢,大秦的驕兵悍將,一旦領兵在外,便如脫繮野馬般,不易操縱,加之軍中派系林立,日積月累之下,盤根錯節,結黨之勢,愈演愈烈,漸漸已經讓人無法容忍,照這般下去,疆土越大,割據之禍也就越近。

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因爲大秦立國日久,君王再非什麼馬上皇帝,垂拱而御天下,對於隨着開疆拓土,征戰天下,變得越來越驕橫的將軍們的控制力,遠不如開國之君那般來輕易,其中涉及的,遠非一句話兩句話能夠說明白的,而這種東西,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於雄心勃勃的景帝來說,這十餘年間,幾乎每時每刻都能感受的到,自然不會聽之任之,所以說,未雨綢繆,乃題中應有之意,只在早晚而已。

而如今樞密院與中書衆臣吵的雖然是河中戰事,其實根子上,就是這個了,武人與文臣之間的拖爭,不在於對錯,只在於權力多少而已,河中戰事,甚或於說趙石趙柱國,不過是正好碰到了槍口上罷了。

中書省的大臣們雖多數還是就事論事,但隱隱間,卻也有着藉此時機,插手于軍中任免大權的意思,這恰恰也是樞密院的大人們最難以忍受的。。。。。。。。。。。

所以,情形就有些怪異了,兩邊意思差不多,都以爲河中戰事不應與金人多做糾纏,力保金人大軍不得南下便是,換句話說,兩邊的不是各持己見,所持大意其實是一樣的,嚴令趙石退兵回解州,好在今歲河洛之戰時,保得大軍後路不失。

但分歧之處在於,對於河中秦軍偏師的處置上,中書諸臣以爲,趙柱國有陣前抗令之嫌,應立即招其回京,交有司嚴查議罪等等,其實,若是在南唐,後周,甚至於金國,這樣的建言很是平常,但大秦這裡,卻實屬頭一遭。

陣前換將,大秦開國百年,從未發生過,不說的遠的。便說平蜀之戰,大將軍吳寧率軍徵蜀,致使十餘萬秦軍困頓蜀中,損傷慘重,就算在那樣一個時候。也沒有換將之議,只是派了援軍入蜀罷了,而議罪之時,也是在平蜀之戰結束之後。

項莊舞劍志在沛公,這裡沒有一個是心思不夠用怕,立馬就有人想到,一旦趙柱國被召回京,此例便開,將來軍前諸事,豈非便可任由他人指手畫腳?

所以,此議一出,立即招致樞密院幾位重臣的激烈反駁,樞密副使種從端鬚髮皆張,更是直斥提此建言的新晉中書侍郎王若輔書生之見,聽之無益,事涉軍務,諸命當出樞密雲雲,其實就差當面說,中書衆臣,皆不諳軍務,說的話都是廢話了。

中書人是多了,在有些事上變得開始意見不一,很難再像從前般,政出如一,但在此事上,顯然中書諸人已經商議過了的,只是由王若輔提出來而已,所以,即便樞密院這邊反應激烈,卻也堅執己見。

互不相讓之下,可不是越吵聲音越大,最終,連很少說話的魏王李玄道也很是說了兩句,連景帝都沒想到的是,大秦有史以來,文武官員之間的碰撞,就這麼突然之見迸發了出來。

實際上,歸根結底,還在於太心急了些,都說爲政要緩,戒急再忍,看似簡單,卻實乃金玉良言,尤其是在國家大事上,更是如此。

尤其是,如今情勢,遠非太平時節可比,隨着國力日強,秦人朝堂上下,野心漸起,在這個時候,驟然加速變革,導致的遠遠不是表面上那般,朝堂有所震動而已,內裡更是牽涉到不知多少人的利益。

而這一次看似小小的爭議,其實卻夾雜着隨着朝堂官制漸漸完善,文臣們對於權力更加飢渴的因素在裡面,而此時此刻,插手于軍中大將之任免,顯然就是一個試探,換句更直白的話來說,對於開疆拓土,一統天下之功,文臣們能不心動?但此等貪天之功,卻多出於武將之手,文臣們以前也只能無奈的看着罷了,而今一旦變革來臨,中書下轄兵部,這樣的志向便再難以抑制了。

其實爭的還真不是大軍兵權,而是文臣也欲留名青史,分功於武將,怎麼做?太簡單了,將領任免之權罷了,當然隨之於後,必然便是以文臣而御武將的局面。

但偏偏這個時候,大軍征戰無日,也正是武臣們權柄正盛之時,一旦文臣伸手,武臣們又哪裡願意束手就縛?

所以說,根子上還是景帝太心急了些,狡兔未死,卻想將走狗烹在半熟,那哪成?

所以,這番爭競也就輪到景帝頭疼了,而這樣的爭議,算起來,自臘月開始,聽到也不止一回了,從王佩,到趙石,中書諸人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樞密院這邊也沒閒着,屢屢爭執不休。

王佩也就罷了,敗軍之將,怎麼處置都不爲過,若是以往,王佩這次回來,估計多數也得和吳大將軍一般,保個爵位,回鄉養老去了,但中書這裡說話了,王佩應削官罷職,以贖喪師辱國之罪,話說的雖不錯,但樞密院這邊一聽,本來沒什麼話說,只等陛下處置便是,聽了中書這般說法,立即便有人上書,力保於王佩。

在大秦朝堂之上,這樣的作爲,真的就太可笑了,景帝並不昏聵,旁邊更無搬弄是非之小人佞臣,爲反對而反對,真的是一目瞭然,此等亂言,怎麼會讓景帝舒心?之後處置起來,也就簡單了。

上書那位當即被貶去了蜀中,中書這邊沒等高興,王佩的處置下來了,卻是輕拿輕放,仍留原職,所幸的是,沒人挨板子罷了,估計唯一得了好處的,就屬王佩了,

本來已經準備回鄉養老,沒想到的是,峰迴路轉,卻是得了這麼個結果,可不是邀天之幸嗎?

等到了趙石,又是爭來吵去,朝堂上的動盪,遠出於意料之外,怎能不讓人頭疼。此時,景帝心裡,未嘗沒有些後悔之意,當初同門下平章事李圃便曾建言,祖宗之法,或可廢之,或可改之,然中書者,國家之要害,羣臣之並腦,不可輕動。。。。。。。。衆臣之志,當與陛下同,然世事無常,萬事行之艱難,雖矢志不移,卻有細故生於青萍之末,何也?人之志同,行則各異,或大勢所趨。或逼於無奈,如此種種,遂觀之大異焉。。。。。。。。。。世間事。成,則協其力也,敗,則分而化也,無外於此乎。。。。。。。。。

。。。。

如此云云,說的可謂不少,然卻覺深有暮氣,不喜,遂罷之,如今想來,卻是字字珠璣,皆有深意。。。。。。。。。。。

但事情已經做了,悔之無益,也只能細查其中利弊,加以彌補而已,於此事上,用不得強,朝臣爭競,強自止之,只能適得其反,所以,也就更需要些圓滑的手段。。。。。。。

景帝蹙着眉頭,雖清楚前後關節,但心中還是隱有怒氣,因爲王佩也就罷了,趙石卻乃皇親國戚,又素爲他所信重,這裡誰人不知?如今卻拿趙柱國來說事,當他不在嗎?

都是些混賬,心中暗罵了一句,卻又想到,中書人多了,卻也再非以往,便拿此事來說,有人曾上書,爲趙石說話,而樞密院也是如此,深惡趙石的人也不是沒有,只是大勢在前,都不敢明說罷了。

這本是每一個帝王都喜聞樂見的,但景帝嘴角還是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這些臣子啊,各個心有七竅,只顧着自身榮華富貴,哪有半點爲國效死之心?

這也許是千秋以來,每一個帝王都曾想過千遍萬遍的問題,自然也沒有什麼確切的〖答〗案,所以,景帝也不過是觸景生情罷了,若真個是各個無私,許是又該想了,天下間哪有這許多不爲自身之人,假的吧?

這就是帝王心思,率常人可沒有這等煩惱。

閒話少說,景帝轉日掃羣臣,同門下平章事李圃,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好似就要睡着了一般,而那邊樞密使汪道存面無表情,好像什麼都沒聽到,什麼都沒看到,只眯着一雙眼睛,正襟危坐,如同木胎泥塑一般。

直到景帝目光瞧過來,那邊李圃卻立即“驚醒”汪道存也正了正身子,饒是景帝知道,兩人都有苦衷,像這等局面,很是不合適兩人開口,要知道,不管兩人持何意見,無非都是兩種結果。

一個就是,雖息了紛爭,卻惡了同僚,威望受損,一個呢,就是兩人也是各執己見,爭執不休,那無疑是更壞的結果,文武之首,一旦撕破了臉,之後就再難調和,於國事實在不利,這也正是兩人自始至終,皆不發一語的緣故了。

但瞧着兩人這個樣子,即使景帝心中頗爲惱怒,也不禁露出幾分苦笑出來,難做的可不只他這個君王,看這兩位,不定也頭疼成什麼樣子呢?這般一想,卻是心中鬱悶稍減了。。。。。。。

李圃臉一紅,稍露出些羞慚之色,不過這真的不能怪他,中書一下多了那麼多的人,這沙子摻的卻是太狠了些,他這個同門下平章事一下也有些慌了手腳,他有威望不假,但這些人當中,有李承乾這樣的皇帝寵臣,更有戶部溫老尚書那樣的老臣,更有京中豪門世家之首腦,哪裡能一下子梳理的過來?羣議洶洶,倉促之下,他真的是想攔也攔不住,只能閉口不言,待得日後,慢慢整飭了。

汪道存比他煩惱少些,在樞密院中一言九鼎,但卻從不認爲,文臣能干涉樞密院軍務,更何況是大將軍的任免,議罪?做夢去吧,難不成渡河北上,幾乎盡佔河中之地的趙柱國之後還成了罪臣不成?

所以對於下面的爭執,他是真的不關心,吵的再厲害,還得陛下決斷,趙柱國是什麼人?陛下還真能召他回京議罪?他是一萬個不信。

。。。。。。。。。

要不怎麼說呢,出身行伍之人,心思就是太過簡單了些,他只看到了文臣欲插手軍務,卻未想到,文臣之所以如此,可並非是要於此事上爭出個什麼結果來,而是要表明個寸步不讓姿態,開個先例是更好,不成的話,也要讓這些武夫們知道,今時不同與往日,以後大軍出征,甚或是大軍調撥,也能插嘴不是?溫水煮青蛙,這個典故雖然大家夥兒都不清楚,但道理卻同,只要寸步不讓,總有一日,能壓得住這般武夫就是了。

第1122章 盟約(十七)第767章 燒糧第1438章 舊情第421章 明尊(二)第1383章 衝鋒第172章 厚禮(二)第141章 勸導第470章 秘聞第913章 屠殺第1064章 秋獵第730章 大防第521章 戰報(一)第538章 催敵第82章 突破第526章 賊窩第254章 夫婦第1137章 相見第738章 行路第261章 府中(一)第1500章 運氣第64章 京官第262章 練兵第1002章 戰場第855章 中書(三)第1157章 拜會(七)第1393章 安撫第1296章 交易第34章 太子第1273章 霹靂第1259章 韋州(五)第1420章 書信(二)第160章 羣戰第1067章 強弱第1546章 挑撥第1380章 價碼第1251章 陸相(二)第34章 太子第512章 雲涌(十二)第680章 相遇(三)第93章 應答(一)第16章 血戰(三)第1237章 西涼第1522章 長亭(四)第494章 風起(三)第582章 戰後(三)第45章 說笑第1191章 廷議(三)第1274章 白晝第546章 兄妹第388章 回京(三)第560章 劫後第1294章 城歡第211章 年關(四)第1152章 拜會(二)第114章 盛怒第275章 爭強第1451章 揪心第277章 初到第924章 騎兵第1080章 分裂第1374章 推心第147章 出行(六)第1218章 無力第155章 比鬥第544章 父子第1561章 碰撞第1425章 問話(二)第1057章 激鬥第997章 榮耀第1010章 螟蛉第1404章 邀請第386章 回京(一)第1425章 問話(二)第693章 重遇(一)第二百九十二章第603章 孩子第1025章 投誠第1313章 君臣(五)第35章 支使第160章 襲寨第1402章 糾結第31章 內亂第440章 演武(二)第128章 選擇第1055章 宴請(二)第1326章 消息(二)豪三百零一章潰敵二第202章 嚴苛(四)第1494章 入城第1424章 問話第375章 遇匪(一)第190章 相交第264章 拜會(二)第140章 來訪(三)第418章 聖旨第1426章 論妃第710章 開端(一)第270章 進京第209章 年關(二)第803章 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