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逝去

長安折府後宅一處院落前面,黑壓壓的人羣聚集在這裡,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不時有人加入進來,讓人羣越來越是龐大。

濃郁的‘藥’香從院落裡飄出老遠,院落裡不時跑出人來,傳遞着消息,人羣中不時能夠隱隱聽聞到壓抑的哽咽聲,悲傷和凝重的氣氛瀰漫在人羣當中。。。。。。。

是的,大秦重臣,鎮北大將軍,前太子少保,折木清,輝煌如史詩般的一生在景興四年秋日,終於漸漸走到了盡頭。

院落不遠處的一處‘花’廳當中,羽林中郎將趙石靜靜坐在椅子上,來的太急,也只回府略略梳洗了一番,形容之間,自然算不得整潔。

而廳中也並非只他一人,還有宮中來的一位太監總管,禮部‘侍’郎大人也在百忙之中‘抽’身而出,趕了過來,滿臉是汗的一口口灌着茶水,手有些抖,看上去有些緊張焦灼。

陪着他們幾個人的則是已經被削職爲民的折木河,這位因牽連進奪嫡之爭,而在七年前的慶陽兵變當中,爲平息朝野爭議,而成了替罪羊的折家另一位大將軍,楞仲的望着廳外,神‘色’衰敗,彷如得了老年癡呆的普通老人般,絲毫也沒有陪客的自覺的坐在那裡。

但其他幾個人此時哪裡顧得上計較這些?都不時將目光投向廳外,等候着那突如其來,卻又在意料之中的消息。

趙石一路趕回來,又在這裡等候了一個多時辰,卻沒有多少不耐,折木清就要死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有些錯愕,更讓他不解的是,折木清說要見他,那位初見之時,威嚴而又堅毅的老人,在臨死之前,不想見親近的兄弟,疼愛的子侄,不趁着還有**氣兒,向心腹之人‘交’代遺命,卻只要見他,一個可以說毫不相干的後生小子,讓他不由有些費解。

他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去做,有千般的念頭等着他去一一實現,但大將軍折木清這個名字代表着什麼,他還是清楚的很的,大秦軍中第一重臣,與楊感一文一武,支撐起大秦天下數十年,如今雖已年邁,權柄也遠非當年可比,但在大秦軍中的威望依然不作第二人想,這樣一個人臨死相召,他想不來都不成。

不過來雖來了,但要說有多悲痛,多惋惜,甚或是有多榮幸,那就扯淡了,人總歸是要死的,誰也逃不脫,只要不是自己的血‘肉’至親,不論是大將軍,還是販夫走卒,在他看來,都沒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地方只在於,大將軍讓他不得不跑上一趟,旁人卻多數沒這個權力罷了。

在等了一個多時辰之後,瞧着魂不守舍,如喪考妣的折木河,他心裡甚至惡意的在想,折家並非不可替代,大將軍折木清也是如此,大將軍折木清一去,替代折木清的,甚或是折家的又將是誰?或者,以那位陛下的‘性’情,折木清這樣的人還會不會再出現一個兩個?就算出現了,還能不能像折木清一般,得個善終?

他的目光也瞟向廳外,瞅着折府那連綿不絕的屋宅,以及那來往匆匆的僕從,折家在京師的子侄陸續趕來,有的甚至連官服都沒來得及脫掉,來的人都靜靜的肅立在院落外面,嫡系的一支自然在最靠近‘門’口的地方,外面是庶出的,旁支的,輩分高的,輩分低的,看似隨意,卻次序井然,一絲不‘亂’,漸漸的,隨着得到消息的人越來越多,院落外面觀望的人也越聚越衆。

當然,這其中除了折家子弟之外,也就是廳內幾個人是親自前來,其他的不過都是派人過來探問消息的,, 不過人生一世,臨到了來,能驚動如許多的人,也算沒白活,也許過得幾日,長安就要迎來一場盛大的葬禮了吧?趙石心下輕輕喟嘆了一聲。

不過這等感慨也只是一閃而過,接着便想,折大將軍這個時候要見他,到底是爲了什麼呢?不是要‘弄’出一副託孤的戲碼來吧?

接着便暗自搖頭有些自嘲的否了,折家如此大族,根基深厚,豈會要他一個外人小子來幫扶什麼?那到底是爲了哪般,他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他浮想聯翩之際,那邊院落的‘門’口傳來一陣‘騷’動,一個四十出頭的中年人出現在‘門’口,等在‘門’邊的人涌動了一下,幾個頭髮‘花’白的老者圍着他,在低聲問着什麼,他只是不停的搖頭,然後說了兩句什麼,那邊幾個老者不由都轉頭向‘花’廳方向望了過來,中年人趁機脫身,除了幾個老者,其他人就算心急想知道里面的消息,卻沒人敢於在中年人身前放肆,立即紛紛讓路。

中年人走的很急,大步出了人羣,往‘花’廳方向趕了過來。

瞅見他急急而來,廳中幾個人紛紛變‘色’,折木河更是一個‘激’靈,站了起來,趙石三個人也起身向那邊看了過去。

“家父醒過來了,請得勝伯過去。”中年人氣也不喘一口,進了‘花’廳,便急急道。

其他幾個人都身子一垮,心也隨着鬆了下來。

趙石微微點頭,眼前這中年人他也見到過,叫什麼不清楚,卻知道此人是折木清幼子,在兵部爲官,官好像不大,如此而已。

趙石也不多話,隨着他徑自出廳,穿過人羣,進了院落。

院落不小,院子裡卻已擠滿了人,這纔是折木清這一支嫡出的子孫們,匆匆一瞥,怕不有幾十號人,卻比外間安靜的多,見到趙石隨中年人進來,都眼巴巴瞅着,卻沒人說話。

沒在院中停留,徑直進了裡面,裡面還是院落,不過人就少的多了,只幾個三十多歲,最年長的也不過四十左右的折家子弟候在這裡,見趙石進來,卻是紛紛拱手爲禮,卻不多話。

閒話少說,進了正房,立即有折木清次子上來客套了兩句,幾個一閃華貴的‘女’人在旁邊悄聲哭泣,三個御醫院的太醫中出來一位,悄聲提點,“中郎將大人,進去之後,只聽着就是,大將軍。。。。。。已時日無多,順着些就好。”

“大將軍的病情。。。。。。。。”趙石試探的問了一句。

那邊嘆了口氣,搖了搖頭,低聲道:“老朽等無能,大將軍舊患發作,已是。。。。。。回天乏術了,現在只靠着老參吊着,這次醒轉過來,‘精’神到好。。。。。。不過恐怕。。。。。。。。”

趙石微微頷首,只看院子內外的情勢,估計也就在這幾日了的,不然折家內外也不會如此。

也不多做猶豫,在幾個人注視當中,一條簾子,已經進了臥室。

臥房當中,還燃着香料,夾雜着濃郁的‘藥’味兒,味道可夠人受的,許是得了吩咐,沒別的什麼人,只一‘婦’人伴在‘牀’邊,也不知是折木清的夫人還是妾室。

而統領千軍萬馬,戍守大秦邊塞三十餘載的鎮北大將軍折木清安靜的半靠在‘牀’頭,虛弱的蒼白爬滿刀瘡處處的臉頰,本來寬大非常的骨架雖遮掩在被褥當中,但也能看得出,瘦的很是厲害。

英雄遲暮,病骨支離,只一雙稍顯渾濁的眸子還殘留着些不怒而威的氣息。

。。。。。。。。。。。。。。。。。。。。。。。。。。。。。。。。。。。。。。。。。。。。。

“餘十四歲隨父從軍。。。。。。。。。父親那年曾雲,將軍百戰死,沙場十年歸。。。。。。。。大丈夫從軍報國,不求揚名於世,但求馬革裹屍還。。。。。。。。語出不詳,乃有預兆。。。。。。。那一年,西賊犯邊,‘精’兵強將,我軍勢窮,家父率衆奮勇趨前,斬西賊貴戚,提首而還,遂退西賊,然。。。。。。。。家父身披數十瘡,得勝之時,血盡而歿。。。。。。”

“痛失慈父,回想折家歷代宗祖,多折於西北戰陣,餘憤恨滿‘胸’。。。。。。。。誓於西賊血戰到底。。。。。。。承明十一年,大軍西征。。。。。。。餘年十七歲,隨軍西向。。。。。。三十萬大軍,盡我大秦熱血男兒。。。。。。餘力請爲大軍鋒矢,然以年紀不準,滿心不甘。。。。。。。。”

“承明十二年,大軍糧草斷絕。。。。。。西賊漫野而來。。。。。。終於不可收拾,狗賊任得敬軍前反叛,投了西賊,數十萬大軍一朝間土崩瓦解,遺屍遍野,十不歸一。。。。。。”

“餘率殘部血戰而歸。。。。。種大將軍戰死,程將軍戰死。。。。。。。兩位大將軍,四位副將,四叔,五叔,還有二哥,六弟。。。。。。都沒回得來,韓燧韓將軍爲我徵西大軍第一悍將,回來的時候,卻也斷了一條胳膊,人也只剩下了一口氣。。。。。。。”

“那一戰,慘啊。。。。。。。。延州兵馬盡付一炬,幾乎成了空城。。。。。。。諸將驚慌失措,殘兵敗將,各執己見,爭執不休。。。。。。。”

“餘率部歸來。。。。。。。。憤恨難當,借折家威勢,斬殺‘欲’棄城而逃之將校十數人,其中僥倖逃回來的折種兩家子弟五人。。。。。。其後多有詬病老夫冷血無情,但那等時候,卻哪裡容得有半點心軟。。。。。。。餘。。。。。從不後悔。。。。。。。。”

“待得各路人馬回來,其中有人還想奪我兵權。。。。。。餘狠下心來,又殺百餘人,這才鎮住了軍心。。。。。。。。不過最終也只數千兵馬罷了。。。。。。。。西賊乘勝而來,驕狂不可一世,卻終在延州城下吃足了苦頭。。。。。。。。。”

“圍城半年。。。。。。餘隻率衆死守不退。。。。。。。那一戰啊。。。。。延州城內城外,幾成赤壤,屍骸遍佈,烏鴉漫天,你。。。。。。見過那等地獄景象嗎?餘見了,而且還是那地獄中殺的最兇最狠的一個。。。。。。。。哈哈,殺的痛快,老子根本就沒想活着,自然比旁人兇,別旁人狠了。。。。。。但終究是活了下來,之後西賊再瞅見老子的戰旗,無不聞風喪膽,未戰先怯上三分。。。。。。。。。。”

“可惜,那一戰過後,西夏人再不敢大舉而來,我大秦。。。。。。卻也再沒力氣西進了。。。。。。。”

“一晃已是這許多年過去。。。。。。。那許多同袍的屍骸還躺在西征路上,餘卻只能眼睜睜瞧着,不甘啊。。。。。。。。。”

“餘一生征戰,卻只有那一戰,說起來讓人自豪自傲,卻又憤懣不甘。。。。。不甘心啊。。。。。。真的讓人不甘心。。。。。。”

“若有朝一日。。。。。。。。城頭,上一炷。。。。。。拜祭。。。。。。英靈。。。。。了了餘。。。。。一生之願。。。。。。。”

之後言辭,斷斷續續,已是不知所云,老人眼睛也慢慢閉上,再未睜開。。。。。。。

出了臥室房‘門’,趙石心裡終於起伏‘激’‘蕩’,不能自己,原是一生心結,臨終只想找個人來傾訴罷了,既沒什麼天大的好處,也沒什麼臨終授命。。。。。。。。。。

身後房中傳出哭聲,外間的人立時一擁而入,接着哭聲大作,趙石抿着嘴‘脣’,佇立良久,這才恭恭敬敬的向着房‘門’方向,抱拳一禮。

這一拜,拜的不僅僅是房中那已經逝去的,一生勇烈的老人,還有那份相惜之情,那些話沒對旁人說,更沒對子侄兄弟說,卻偏偏叫來了他,顯然,在老人心目之中,他這個後生小子的份量可不如他想的那般輕。

一禮過後,趙石也不再多留,徑自出了折府。。。。。。。。。。。

景興四年秋,鎮北大將軍折木清逝,爲大秦這個欣欣向榮的秋天添上了一抹揮之不去的悲情。。。。。。。。

(別在書評區‘亂’罵,阿草就算不想聽不好聽的,但也從來沒動用過禁言什麼的功能,也從沒刪過書友的帖子,請大家心平氣和些,別‘弄’的和潑‘婦’似的,不然阿草真要動手了啊。。。。。。。。。)

第19章 血戰(六)第1109章 盟約(四)第824章 天妖(完)第124章 頑劣(四)第1026章 收降第115章 遷陵第957章 幕僚第1421章 建軍第1524章 前事第405章 論人第1534章 遼東第1301章 沈鶴第二百九十二章第506章 雲涌(六)第896章 悄臨第276章 爭強(二)第1355章 偶遇第690章 新鮮(四)第83章 風雲(一)第1077章 分封(三)第408章 親族(三)第103章 先生第1234章 山匪(二)第223章 成軍第184章 恩賞第344章 突圍(三)第231章 父子第1334章 款待第1431章 整編第488章 老道第547章 夫妻第848章 巾幗第1419章 書信第671章 伴駕第84章 風雲(二)第829章 皇權第762章 歸人第335章 消息第844章 圍營第1248章 西涼(十三)第506章 雲涌(六)第13章 遭遇第1422章 黃四第298章 夜襲(一)第1161章 李府第641章 武學(五)第1043章 決戰第4章 親事第154章 祝壽(四)第965章 長遠第413章 離京第943章 刺客(三)第836章 竹林第1164章 惱火第五 卷萬里征途會英豪第430章 遊園(三)第29章 平涼第227章 進京(二)第411章 獎懲(十五)第1275章 戰果第941章 刺殺第1226章 西北第787章 宣旨第1485章 師徒第1375章 大夫第802章 傳話第838章 秘聞第1177章 女人第18章 血戰(五)第389章 絕頂第1434章 縱談第1402章 商隊(三)第1391章 膨脹第1147章 國策(三)第638章 國武(二)第1152章 拜會(二)第382章 倒黴第1490章 行路第930章 忠誠第322章 兩軍第1147章 國策(三)第1074章 王庭第1028章 交戰(一)第644章 瑰寶(二)第160章 羣戰第538章 催敵第1561章 碰撞第1346章 聚會第269章 思慮第1054章 宴請(二)第862章 收官第1282章 天狼(三)第1496章 名氣第1219章 攻守第1336章 努力第2章 親戚第1175章 麻煩第1224章 豪情第647章 用心第1065章 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