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人來

(月票再來幾張?不用多,反正也進不去一百,保住別出一百五十就行了,謝謝啊。。。。。。)

得南十八等人相助,進度可就不是他一個人琢磨能比的了的了,一個多月,各種章程就陸續‘弄’了出來,有人掌筆,洋洋灑灑數萬字,用小楷錄下,看得趙石眼暈。

一人計短,加上這麼幾位幫忙,可以說,成敗利鈍,幾個人只要略一商議,寥寥數語之間,便能清楚其中利害,其聰明才智,人情世故,實非趙石所能及的。

不過趙石最大的長處卻是這幾個人想也想象不到的,雖還沒到每出一言,就讓人震驚莫名,冥思苦想的地步,但一些框架陸續的拿出來,還是讓他們心中驚異,每每皆要揣摩上些時候,才能說出其中關節來的。

趙石到是省心了下來,只需提出自己的見解,無非都是照貓畫虎,將後世的許多規章制度搬出來,讓幾個人來查缺補漏,但互爲短長之下,效果着實是不錯。

直到半個多月之後,條理慢慢清晰起來,趙石那些凌‘亂’的念頭都被整理的有條不紊,再加幾個人你一言無語的補充,一個在趙石眼中,適合於這個時代,又比較先進的建學路子終於呈現了出來。

參與的幾個人都有些欣慰,也覺得益良多,都覺這裡的一些條陳拿出來,未必不能適用於科考學政上面,尤其是其中的幾條,更是讓他們覺着可以普及天下,乃是大大的善政。

比如有這麼一條,武學生員“結業”,也就是出師之前,皆要入各處軍旅“實習”半載,之後據其官長所述,給予評覈,算作之後任職的憑證。

只這一條,就可以省卻許多識人善用等許多麻煩,若才幹不足,也好事先做出評判,不但維護了武學的名聲,也可讓武學所出生員得些歷練,不至於初到軍中,便手足無措,沒有頭緒。

推而廣之,若那些科考的舉子們也能如此,便不至於出現那種只會做得一手錦繡文章,實務之上卻一竅不通的草包出來。

而條陳之中,將武學科目細化成各種名目的方式也讓幾個人眼前大亮,試想,科考雖也分‘門’別類,各有所重,但舉子們卻多是孔孟‘門’徒,孔孟之學,當官,做人,包羅萬象,自然是一篇大文章。

但舉子們學是學了,也各有偏重,有的長於詩詞,有的做的一手好文章,有的‘精’於算學,有的則在刑律之上深有造詣,如此等等等等,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弟子卻是五‘花’八‘門’,多數不是老師所能控制的了的。

而最讓人頭疼之處在於,也只有爲官數載,有了機會施政於民,這時才能看出各人的才幹到底在哪個上面,可以說,和軍人們差不多少,也是一邊學,一邊幹,有些人歲數老大,各處職位都流轉了個遍,才知道自己實在只是個師爺的命,你說可笑不可笑?

如果能於縣學府學之上,就細分‘門’類,找專‘精’於此的夫子進行教授,讓生員自擇‘門’類,或數科,或一‘門’,出來之後,可要比那些既寫得文章,又‘精’通詩詞,還學涉其他的“大才”們要好用的多了。

不過雖說驚喜連連,許多條陳都讓人回味不已,但也不是一點意見也沒有,相反,有時幾個人爭的很‘激’烈,引經據典,劍拔弩張,到了這個時候,趙石就成了看客,因爲幾個人說的話,大意他還能琢磨琢磨,但只要一涉及子曰詩云的,他就兩眼一抹黑,根本不知所謂了。

不過爭論之中,也就能看得出幾個人的特點來了,南十八善於揣摩人心,尤其是在政務上,每每皆有獨到之見解,所以,在趙石看來,南十八對他的幫助是最大的,因爲武學從初建,到完善,皆離不開朝廷的支持,甚至有可能捲入朝廷政爭之中,那麼,一些規制就不很適宜,容易引人攻訐,而南十八就能屢屢敏銳的發現這些,做出很好的應付,實非旁人能及。

陳常壽和南十八比起來,雖也堪稱見解獨到,但文人氣息濃了些,圓滑足夠,卻缺決斷,但對於如何教授生員上面,最上心的反而就要數他了,將這個時代讀書人那種不爲朝臣,便爲師長的思想境界表現了個淋漓盡致。

李博文有些偏‘激’,總是到處挑‘毛’病,吵的最兇的也是他,就像一個挑剔的不得了的美食家,吃飯的時候總要挑挑揀揀,再好的東西,都要挑出些‘毛’病來才甘心,趙石看,這人估計是青‘春’期還沒過,讓逆反心理給折騰出‘精’神病來了。

孫文通最務實,說起來也有些可笑,這人出身蜀中,按理說,蜀中文人尚空談,文章詩詞皆有可取之處,但要論起實務來,說的多,做的少,多數皆是誇誇其談,不得要領,不然蜀國也不會亡的那麼快。

而孫文通此人卻是個蜀人中的異類,是在願意在細節小事上下功夫的人,人雖醜了些,但趙石卻是越看越順眼,孫文通說話最少,但只要開口,就多數是在點子上,其人‘性’子還倔強非常,輕易不肯就範,一旦爭論起來,便不干休,所以和李博文爭的最兇的反而就是他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四個人一起反對的,照趙石預想,武學開課,先只兩年爲一期,所選生員,皆出軍旅,這個上面,和之前差不多,算作是一種試探,看看成效如何,而和先前不同的是,武學此次再開,卻不會同時選錄童子入學,從小教起的好處顯而易見,一張白紙般的小兒,比之‘成’人的優勢在哪裡,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但依之前看來,這些童子太過耗費時日,五年是短的,十年寒窗還差不多,雖爲長遠之計,卻與武學不利,武學想要站穩腳跟,在這個時候,必須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手段做法,找到一個穩妥而又快速的關節,那麼,從軍數載的軍人也就成了首選,也容易讓朝堂的大臣們甚或是陛下接受。

這到是沒什麼,幾個人都贊成,但趙石接下來卻是主張每年下來,十個人裡面,必定要汰弱留強,裁汰去兩到三人,讓那些入了武學的生員們時刻警醒,到了這裡絕對不是吃乾飯來的,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從武學站直腰板走出去,而不是灰溜溜的捲鋪蓋滾蛋。

在後世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這個實在算不得什麼驚人之舉,但用到此時,卻‘激’起了幾個人一致反對。

所謂有教無類,泱泱大政,怎能如此粗暴卑劣?子不教,師之惰,若學生不成器,就趕走了事,師生之間,豈不反目成仇?世間哪有如此道理?傳出去,老師的名聲還要不要了?一日爲師終生爲父知不知道,哪有因爲兒子不成材,父親就翻臉趕人的道理?最多。。。。。。最多也只就是聽之任之,不聞不問啊。。。。。。。

文化的根本‘性’差異在此刻也便顯‘露’無疑了,還好,因爲趙石的身份在那裡,幾個人說話還是留了些分寸的,不然文人張口開罵,那趙石這個提議,只能去與畜生同列了的,君臣,父子,師生之間,皆屬三綱五常之列,就好像後世的殺人罪一般,你只要犯了,你就算有天大的理由在,也只能被專政了事,作爲這個時代不可觸碰的底線,若是有所觸犯,結果真真是人人得而誅之的。

就像是兒孫不孝,在這個時代老子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到衙‘門’去告發,只要有那麼一個兩個的旁證,甚至有時連旁證都不需要,縣令就能大筆一揮,判個流放都是輕的,多數時候是要打你個半死,再枷號示衆,不整你個奄奄一息,外加身敗名裂就不算完,不然的話縣令自己都要吃掛落。

哪裡會如後世般,不孝的人太多,治都治不過來。。。。。。。。

話題扯的有些遠了,回到正文。

不管幾個人有多開明,對於新鮮事物接受能力有多強,反正幾個人一聽之下,都將腦袋搖的好像要掉下來一般。

南十八當即便道:“若有頑劣,當可罰之,卻萬萬不可逐退,此例若開,實爲。。。。。。。大帥更將爲衆矢之的,萬萬不可。。。。。。。”

他這裡說的還算委婉,李博文說起話來,顧忌則向來就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此舉實爲綱常敗壞,禮樂崩頹之議,還請大人收回此議,今後也斷不可輕示於人,不然,禍無日矣。”

至此,趙石也算明白了,這個事好像和裁汰羽林軍是兩碼事,要真的不能幹,於是從善如流,開始退而求其次,辦法有很多,沒到非要撞南牆那個地步不是?

於是,武學的茅廁清潔什麼的就有了人選,實在不行,髒衣服,臭襪子之類的也要有人來洗不是?

體罰什麼的都是小菜兒,最重要的是‘激’起生員的羞恥之心,在這個上面,估計在場的四個人加起來,也不會是他的對手的。

此中的爭論不再細數,到得六月中時,洋洋灑灑數萬言的備言武學事折,終於結了尾,幾個可謂是殫‘精’竭慮的幕僚都回去悶頭大睡,一個多月下來,耗費的‘精’力是巨大的。

這本應該是個羣策羣力的事情,卻都壓在幾個人頭上,可真讓人有些受不了,若非趙石‘胸’有成竹,一些事情隨口就來,不然的話,別說只這幾個人,便是再招個百十來人,也不會在這麼短的時日內就‘弄’出個子午卯酉來的,即便如此,到得最後,四個人也是人人臉‘色’憔悴,眼圈都帶着黑青,就好像房事過度的癆病鬼似的,等到‘弄’個完全,立馬作鳥獸散,各自休憩去了。

只留下‘精’力過人的得勝伯大人自己在書房之中,皺着眉頭,苦思冥想還有沒有疏漏的地方。。。。。。。

又過數日,趙石終於開始打算入宮了,不想,就在這個時候,卻是有人來訪。。。。。。

。。。。。。。。。。。。。。。。。。。。。。。

如‘玉’樓,取的是美人如‘玉’的意思,位於彩‘玉’坊東南,長安里正經的煙‘花’繁盛所在,到得晚間,車水馬龍,熱鬧的好比白日裡的東市一般。

而在彩‘玉’坊東南這一片,如‘玉’樓雖不能說是首屈一指的,也差不了多少,前‘門’正臉兒,兩層的樓宇,看着像是酒樓飯莊,其實不然,後面一大片的宅子,還有左近的幾處“靜室”,那可都是如‘玉’樓的產業。

囊中頗爲羞澀的,可以在前面叫姑娘,大富大貴的,纔會在後面院落的安靜出招待,若是身份貴重,派人來事先知會了,這樣的人物才能去到“靜室”,當然了,從酒菜,到陪‘侍’,那才真叫一分錢一分貨,到什麼地方,享受怎樣的招待,皆是大大不同,一個ji家青樓,分作幾處,有的地方,即便是你有再多的銀子,也別想入‘門’一步。

這般一來,按照後世的話說,那就是從低檔,到高檔,一應俱全,想‘吟’詩對句,便一定有滿腹詩書的才‘女’相陪,想觀歌舞以悅身心,也自有那歌聲繞梁,舞姿爛漫的歌姬相伴,如此種種,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人家做不到的,青樓這‘門’學問,綿延幾千年,登峰造極之處,絕對不在後世就是了。

如‘玉’樓作爲箇中翹楚,其深厚的底蘊就不用多提了。

而此時此刻,華燈初上,也正是一天裡青樓生意最紅火的時候,邀朋喚友來這裡開席暢飲的不在少數,人來人往之間,前面的‘門’臉外面,也足可以用車水馬龍來形容的。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的二樓上面,幾個客人卻是於周圍燈紅酒綠的景象有點格格不入了。

四個人,都是衣着“不凡”,都是一身短打,穿着胡靴,一人一個包袱,看樣子到像是外地客商多些,但你只要仔細看就明白,這明白錯的有多離譜。

這四個大漢一個個面貌兇惡,身體強壯的和牛犢相仿,手腳長大,眼神一瞟,就能讓人感覺一股兇悍之氣撲面而來,這麼看上去,到和打家劫舍的強盜有一比的了。

不過在旁邊伺候茶湯的小廝卻是不管這些,分外的殷勤周到,連那管事的龜奴也一會兒跑上來一次,生恐怠慢了這幾位“凶神”。

當然,這可不是嚇的,青樓楚館,打開‘門’做生意,自然不會怕那些惡客,有的是手段應付,而像如‘玉’樓這麼大的生意,更是沒多少顧忌,只要是‘花’銀子找樂子的,就是大爺,管他是殺人放火的強人,還是打家劫舍的班頭?

所以,這幾位一上來就是一錠二三兩金子扔過來的豪客,雖然長的兇了些,也沒叫姑娘陪酒,但眉眼通挑的龜奴小廝,卻是一點不敢怠慢。

這幾個人明顯是在等人,爲首的大漢穩穩坐在那裡,有一口沒一口的喝着茶,剩下的幾個人都不時朝樓下張望,伺候的小廝也不着急,知道這是正主還沒來呢,只要等來了,還愁人家不在這裡大把的‘花’銀子?不然酒樓多了,來如‘玉’樓幹嘛?

“怎麼人還沒來?”其中有人‘性’子有些急,等了半晌,不由粗聲粗氣的嘟囔開了,地道的西北延州口音。

爲首的大漢咧嘴笑,開口卻是地道的長安官話,“老五,急什麼?這樓子老子有些時候沒來過了,以前沒銀子,隔個一年半載才能來逍遙一次,也只能在外面幾個宅子廝‘混’,現如今有了些銀子,卻他孃的沒處去‘花’了,你們說說,這都是什麼事兒啊?”

其他幾個人都笑的和雄夜叉似的,“當。。。。。。。四哥,這次既然他孃的來了,是不是請兄弟們開開葷,咱可多少年沒見過細皮嫩‘肉’的婆娘了啊。”

幾個人一陣鬨笑,那小廝也一邊填着茶,一邊眉開眼笑,瞅瞅,果然是沒猜錯吧。

那爲首的大漢豪爽的擺手,大笑道:“成,老子做東,兄弟們儘管樂呵,別明日裡爬不起來就都好說。”

那邊幾位呲牙咧嘴的,立馬錶現的像是一羣讓‘尿’憋急了的猴子,有些坐不住了,有人更是大吼,“這茶淡出個鳥來,不若上酒,咱們邊喝邊等。”

那爲首的大漢卻是瞪起了眼珠子,凶煞之氣毫無顧忌的‘露’出來,讓那小廝手一哆嗦,險些沒把茶壺給扔了,心道,乖乖,好大的煞氣。。。。。。。。。

那邊大漢已經訓斥上了,“喝喝喝,就知道喝,喝死你個球囊的東西,正事兒還沒辦呢,喝個屁啊?給老子老實盯着外面,錯過去了,老子閹了你們個王八蛋。”

其他三人好似經過嚴格訓練的猴子,老實的沒了個聲兒,眼珠子卻瞪的老大,好像要吃人似的往樓下望了去。

那爲首的大漢卻斜過眼來看小廝,眼珠兒轉了轉,大咧咧的道:“老子要間靜室,銀子好說,姑娘要最好的,最好能來個彈琴的,我那兄弟最喜歡聽琴了。。。。。。。。。”

第1218章 無力第1325章 消息第1439章 做歌第385章 狂戰(一)第994章 戰前第99章 捉賊(三)第1538章 交易第197章 孤僻第237章 血夜(五)第1552章 戰爭第1388章 深謀第60章 山賊第1030章 交戰(三)第1534章 遼東第229章 暗流第580章 戰後(一)第1383章 談商第944章 大笑第512章 雲涌(十二)第1017章 封號(二)第505章 雲涌(五)第281章 歸來(二)第816章 內衙(三)第48章 定軍(一)第109章 茶飲第530章 艱途(六)第157章 祝壽(七)第131章 先生(二)第1091章 終結(四)第172章 厚禮(二)第1396章 敵人第562章 話題第1195章 年關第575章 戰機第1392章 不滿第983章 賞賜第543章 準備第516章 雲涌(十六)第376章 遇匪(二)第157章 祝壽(七)第127章 分說第1041章 對戰第1010章 螟蛉第952章 辛苦第1412章 遷徙(二)第953章 狎妓第830章 截殺第1410章 佈局(二)第189章 府中第1256章 韋州(二)第138章 來訪(一)第1442章 文樓(二)第1232章 匪類第130章 先生(一)第297章 先鋒第228章 進京(三)第741章 請見第1206章 進攻第708章 戰略(一)第1508章 將來第194章 故人(四)第150章 陌刀第807章 玩笑第1310章 君臣(二)第1143章 貴客第29章 平涼第1381章 進軍第1099章 驚懼第690章 新鮮(四)第571章 孤行第1471章 盛會第1421章 種因第369章 始末第1392章 佛會第1442章 文樓(二)第1344章 大坑第693章 重遇第1009章 功勞第713章 開端(三)第843章 大軍第945章 來歷第1200章 祭祖第1118章 盟約(十三)第1219章 攻守第834章 信箋第1087章 瘋狂第997章 榮耀第347章 許諾(二)第751章 崎路第265章 拜訪(三)第808章 打動第219章 詰問第757章 獻計第772章 鏖兵(五)第386章 回京(一)第296章 裂痕第544章 父子第55章 奴才第893章 閉門第153章 相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