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樓臺(二)

石臨風而立,景色盡收眼底。

這日月爭輝樓他是頭一次上來,在樓上的佈置自不必提,雕樑畫棟,鬥角飛檐,在他眼中自然是古色古香,滿是一種來自於這個時代的古老而又華美的氣息。

尤其是木製爲主的建築,能有四層之高,建的又是如此寬敞宏大,在整個長安也難以尋到這樣的高樓了,憑欄臨風,登高望遠,比起後世動輒數十百十層的高樓來,雖然有些微不足道,但在此時此刻,卻是有一種別樣的感受的。

“大人,可要坐下歇歇?喝杯茶水。。。。着牆壁而站的衛士湊了上來,輕聲問道。

轉頭看去,卻是覺着有些眼熟,他向來認人都有過目不忘之能,只一回想,便想起了在哪裡曾經見過此人了。

“趙。。。的漢子他是見過的,當初太子謀逆,內衙衛士爲其收買,圍攻乾元殿,其中就有這個趙飛燕在裡面的。

乾元殿上浴血搏殺,就此人在最後關頭,倒戈一擊,讓太子徹底失去了翻盤的機會,後來更是此人帶領內衙衛士抄的太子府,據說也是毫不留情,將太子府抄了個乾乾淨淨,毫無疑問,此人是個小人,陰狠毒辣,加上很有些見風使舵的本事,更是小人中的機靈人物兒。

聽趙石叫出他的名字,趙飛燕臉上立時露出了受寵若驚之色,微微躬着身子,笑的分外諂媚,“大人竟然還記得小人?小人這福氣可是不淺,不過小人見到大人可是腿肚子有些軟,還記得當初在乾元殿上,大人威風凜凜,有若天神的樣子。。。。那事兒的弟兄,之後可是連大人的名字也都不敢提呢。

今日一見,大人還是風采如昔,當真讓小人有些膽寒,不過大人當初對小人有不殺之恩,再造之德,小人雖是怯於大人威嚴,這個禮卻是不得不見的。”

這人嘴巴到也好使,奉承起人來卻是直搔癢處。

但趙石卻並不吃這一套,轉過了頭去,“你在這裡是。。。。。。。

趙飛燕卻是越地恭謹。“小人本來是隨韓文魁韓大人在西山陵寢值守。如今換了差事。做了魏王殿下地貼身親隨。今日陛下召魏王殿下入宮。小人也就隨了來。所以纔有幸能見到大人。”

如此趙石到是恍然。這個趙飛燕經了那次事之後。卻是得了信任。也可以說是倒了黴。以前看守太子。如今卻輪到了魏王。表面上看來是信任有加。但這可都不是什麼好差事。做好了是理所當然。但只要出了紕漏。這條性命卻是難保。

趙飛燕說到這裡。卻是越湊越近。聲音低地不能再低地說道:“聽旁人說。大人府上收留了一位內衙地大人物。這位身上可是有些麻煩。照小人看。大人應早做處置。不然那些人報給了陛下。與大人很是不利地。”

趙石心裡一驚。對方卻是將腦袋又縮了回去。低着頭。好像方纔地話根本沒說過一般。趙石自然知道他說地是誰。清虛道士。

他前世時沒少和一些秘密部門地人打過交道。毋庸置疑。他不喜歡這些活在陰影中地傢伙。那些傢伙也不怎麼喜歡他們這些渾身都是硝煙味地人。但這並不妨礙他了解這些人。一羣比野狗還難纏地傢伙。沒有道德準繩地約束。爲達目地不擇手段。其實和他們那些同樣活在黑暗中地人是很有些共同點地。。。。

據他的判斷,內衙這些人應該也好不到哪裡去,和他們糾纏在一起,總要沾上些腐爛的味道,道士和和尚算是例外吧?

清虛道士幾乎是大搖大擺的進了他的府邸,這事根本別想瞞過有心人的眼睛,他府內人等的來歷極雜,尤其是宮裡幾次賞賜下來的宮女,還有景王府轉過來的僕役,這其中誰知道有沒有內衙的眼線?

不過他也明白,就算是知道其中的關節,也是不能隨便處置的,這是一個心照不宣的事情,監視和被監視心知肚明,卻又相互依存,關係奇特而又合情合理。

收留了道士,自然會有些麻煩,但說起來,內衙好像很是不如後世的錦衣衛來的威風,有些麻煩估計也是有限,大不了在李全壽或是當今聖上面前說上那麼一句,估計也就沒什麼後患了。

尤其是內衙的保密工作好像做的並不到位,眼前這人在魏王府,竟然還能打聽到這個消息。。。。

下,卻是問道:“內衙如今的統管太監是不是姓曹?

趙飛燕臉上掠過一絲喜色,事情沒有趙石想象的那麼複雜,當初參與太子謀逆一案的內衙侍衛們如今都不怎麼好過。

他們這一部人,自王靈鼻死後,便成了後孃養的孩子,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不然他是川中人士,對川中風物瞭若指掌,大秦攻川,也就不可能放着他這樣的人不用的,還能用他們這些人看管太子,軟禁魏王,不過是如今內衙人手太緊,不得已而爲之罷了。

不過他在內衙日久,爲人又很圓滑,交下的朋友便也不在少數,他這人又一門心思的想擺脫如今的境遇,有事沒事便鑽營上一番,一些消息也就瞞不過他。

如今再見到趙石這位朝廷新貴,卻又起了些心思,若能和這位正紅的紫的大人結下些善緣,好處嘛,以他的眼界如今也看不出來,但總歸比沒有好的。

見這句話說出來,對方果然上了心,心中自然一喜,趕緊回道:“如今小人等正是受宮裡的曹公公轄制。”

想起那位被自己打了個半死的大太監,想想當年在景王府那些經常出現在景王身邊的人物,如今好像都達了起來,齊子平是整個東征大軍的後勤總管,只要拿下川中,以後前途自是不可限量的,而這個曹太監也已經成了內衙的大總管,寵信之重自然是不言而喻,而王虎如今也是羽林右衛的副都指揮使了,再加上一個自己,簡直就是人人顯貴,一個都沒落下。

至於那些當年景王府裡的幕僚侍衛,外放的外放,留京的留京,也都有了出身,要這麼看來,當今這位皇帝陛下,對待舊人到也着實不錯。

只是這位曹總管嘛,卻是暗地裡給他找過些麻煩的,可能是還記得當初被打的吐血的事情,不過太監心眼兒小,他到也不覺得有什麼意外。

沉吟了一下,卻是覺得還是找李全壽將這事了了爲好,從內衙奪個人下來,應該不算太難,想在此事上做文章的,他也不怕,這等知恩圖報的事情,到了哪裡,也佔住了道德的制高點的,不過回去之後,卻還得找道士詳談一下,瞭解些內衙的規矩爲好。

正思索間,樓上已經有人高聲道:“宣趙石覲見。”

趙石假意整了整身上的官服,卻是朝趙飛燕點了點頭,低聲道:“有事可來尋我。。。:

那邊廂趙飛燕心中已是大喜,不過瞅了瞅在這一層伺候的幾個小太監,心中警覺,只是躬了躬身,便又面無表情的束手立在了那裡。

上得樓來,卻是見魏王李玄道垂着頭坐在下,半年不見,這位曾經領兵千萬的大將軍卻是好似衰老了許多,不過也是,任誰到了這般境地,也好不到哪裡去。

對於這位魏王,他沒什麼好感,東征之役,這位魏王殿下頗多私心,行事便也失之公允,更是置京兆軍於險地,雖說這位殿下以皇子之尊,督軍陣前,不畏生死,膽氣雄豪,在指揮打仗上才能也是卓著的很,頗多讓人敬服之處,但趙石心胸卻並不寬宏,會去佩服一個欲要置自己於死地之人。

不過對於這位殿下,到也沒多少恨意,恩怨兩字用在魏王這樣的人身上並不合適,和那位陰柔狠毒的太子不同,魏王到還算得上光明正大,趙石也算是看透了,奪取皇位的鬥爭實在不用定義其好壞,純粹是勝王侯敗寇,而如今,太子和魏王先後敗北,都成了籠中之鳥,除非這位陛下死了,不然這兩個人別想再有復起的機會了,如此,也便無恩怨可談了。

“見過陛下,魏王殿下。”

躬身施禮已畢,便垂手肅立於一旁,看着臉色變幻不定的魏王,心中卻是微微有些奇怪,也是暗自凜然,不是又要叫自己來處置這位魏王吧?

卻聽景帝李玄謹悠然的聲音響起,“趙石,朕命你選二百勇健之士,隨於魏王身前伺候,魏王府邸之安危朕就交給你了,不得有半點疏忽,不然魏王這裡饒的了你,朕卻是唯你是問的。”

“還有,魏王今後將入樞密參議軍事,你以後也可儘自隨行前往,你也是朝廷大將了,又曾在魏王麾下效力,以後要向魏王多多討教。。。。。:宮去了。

第1254章 突擊(二)第543章 準備第202章 嚴苛(四)第640章 國武(四)第236章 血夜(四)第2章 變故第1075章 分封第1173章 入宮第1241章 西涼(五)第762章 歸人第483章 金州第1392章 佛會第686章 小敘第458章 童生第63章 殺戮第1487章 商量第142章 出行(一)第1438章 舊情第1384章 向西第333章 山匪(三)第1411章 相談第1203章 訓誡第1443章 文樓(三)第817章 天香第1311章 君臣(三)第501章 雲涌(一)第714章 無題第1361章 結果第804章 安排第125章 打鬥第1561章 碰撞第90章 馬球第134章 先生(五)第297章 先鋒第1023章 決定第805章 種氏第19章 血戰(六)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260章 佈置第719章 開端(八)第1497章 內訌第330章 鏖戰(四)第848章 巾幗第157章 比鬥(三)第808章 打動第560章 劫後第502章 雲涌(二)第1435章 驟聞第1545章 空文第1466章 參劾第860章 爲誓第600章 來人第1101章 中心第264章 拜會(二)第1482章 人事第534章 詭異第33章 驚議第1367章 禁軍第812章 公主第111章 夜宴(二)第697章 道人第417章 家事第1296章 交易第115章 遷陵第551章 夜戰第1374章 雄心第1270章 元康第322章 兩軍第1182章 權爭第1039章 自信第726章 解州第310章 心結第843章 大軍第1144章 君臣第157章 祝壽(七)第929章 姿態第1394章 兩喪第699章 田賦第566章 謀算第833章 平靜第1369章 結巴第495章 風起(四)第1355章 踏青第1183章 兵部第488章 老道第1433章 謀算第1383章 衝鋒第378章 豪傑(二)第224章 馬匪第1034章 相爭(二)第1394章 交底第1522章 長亭(四)第86章 風雲(四)第1420章 書信(二)第221章 校場(二)第417章 家事第178章 壽筵(五)第373章 北行第901章 猛虎第1119章 盟約(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