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恩賞

我說趙大人。。。。一片的暗紅,張澤的臉已經皺成了一個個兒了,方纔他也是着急,再加上天色暗,還沒怎麼注意到這些,心裡頭只想着是出大事了,景王在鞏義縣那麼遠的地方遇刺便鬧的滿城風雨的,一個三品大員楞是失了蹤,這下可好,堂堂天子腳下,皇城城門之外,皇孫又好懸沒讓人給殺了,方纔他也沒敢細看,只是匆匆瞄了一眼,但地上的那些血跡和零碎可騙不了人,可見當時之危急,可以想見的,朝野震動是免不了的了,要說這事是不是太子殿下乾的?

滿腦子想着這些東西哪裡還能顧及其他,但之後就覺出不對來了,身旁這位渾身都是腥臭難聞,便是方纔拉了這位手一下,這也是他常年的習慣使然,能勞動他親自傳旨的,哪個不是朝廷上顯赫之人?這一拉手,可不就顯得親近許多嗎?

但過後他就後悔了,這手上溼膩膩的,偷偷湊在鼻子底下一聞,有些腥味,再借着點點的星光一看,這胃裡可就開起了大會,翻江倒海的沒了安寧,將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差點把皮都搓下來,再仔細一瞧趙石,好嘛,渾身好像血洗出來一般,也仗着身邊還有兩個打燈籠的小太監給他壯膽兒,不然肯定得是一聲鬼啊叫出口來。

一路膽戰心驚到了這裡,這時皇上宣見,穿着這身衣服進去驚了駕怎麼辦?

“趙大人你看是不是換身衣服再進去?你自己沒受傷吧?”這個時候纔想起對方受沒受傷,張澤到也沒有覺得臉紅。心裡更是沒有刻意巴結的念頭。在宮裡已經呆了大半生,數十個年頭下來,也見多了像趙石這般的朝廷新銳,書生們那句話是怎麼說來着,對了,那個叫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焉。焉不焉地他不管,他這心裡也有自己地看法的,在大殿之上。這人的手段他也見識過了。這樣的人在他看來,年輕氣盛,不知收斂。還是寒門出身,早晚得讓人收拾了。

再一個,他跟隨當今聖上日久,自以爲對皇帝的心思拿捏的還算不錯,別看說了幾句好話。又是賞賜啊之類的,那個羽林左衛是什麼好去處了?不說那些羽林大爺們好不好管。就說得罪了太子殿下,就沒這人好果子吃,太子這樣地身份,不好找兄弟的麻煩,收拾你個小小武官還不是舉手之勞?這些事情聖上能看不出來?但話裡話外沒有一句的提點,又將人放在火堆上烤,沒準就是又送了個像李嚴祿這樣地替死鬼上去。

既然作如此想法,這態度上其實便也隨意了許多,不然就衝着對方這一身血跡,好看不好看,是否君前失儀都是次要地,進到大殿之上,讓皇上看了,第一個便是拼死護衛世子脫險的功勞,這不就是個天大的彩頭?但趙石和他們這樣地人接觸是第一次,也沒感覺到對方態度上有什麼不妥之處。上下打量了自己一番,確實覺得有些不妥當,但殿裡又出來了一個小太監,一個勁兒的催促,趙石這纔跟着進了大殿之中。

乾元殿,乃皇上處置國事之處,也就是後世人們常說的御書房了,本來宴飲所在設在後宮的,一得了這個消息,正德皇帝大怒之餘,立時起駕乾元殿,接見外臣,一干王爺大臣也便跟着來到了這裡。

趙石進去之後眼睛微微一掃,景王,太子都在其中,其他的人他在壽元殿上也都見過,坐在上座地自然便是正德皇帝了。

行禮完畢,正德先是上下打量了趙石一番,心中怒火到是稍微平息了,不過還是不大不小吃了一驚,再看在座衆人,也都是愕然的居多。

見了趙石這一身上下地鮮血,任是哪個也知道在遇刺的時候應該是多麼的驚險,景王心中更是慶幸,也就是這人跟在兒子身邊,不然這喪子之痛該如何消受?眼睛更是在太子身上掃了一下,此時他已經認定了這些刺客是太子派出來的,就算太子不知道,也應是太子一黨中人所爲,心中的痛恨實是難以用話語來形容,皇位之爭最是兇險不過,父子兄弟之情早就已經放在了一邊,但這般當街刺殺的還是頭一次聽說,想到這些,惱火之餘,已經打定主意要在父皇面前跟這位太子三哥好好掰扯掰扯了。

太子臉色也是難看之極,聽見趙石和李全壽在城門之外遇襲的時候,他這腦子裡就轟的一聲,不用想的,這事若不能查出個子午牟酉的,肯定得算在他的頭上,父皇盛怒之下,再加上有心人在旁邊煽風點火,這事情可就大了。

就算是他,現在也十有八九認爲是自己下面什麼人乾的

在心裡想着這事該怎麼撇清,嚴查當中該怎麼弄個替在父皇面前該怎麼分說,七弟那邊又該如何如何了,紛繁複雜的念頭在他腦海中轉來轉去,想的頭都疼了,心裡更是不住唸叨,希望這些人都死個乾淨利落纔好,事情還能拖得一時,也好從容週轉,要不然。。。。。着實駭了他一跳,心中更是暗恨,這人怎麼就不死了?這幾年的不順好像都有這人蔘與其中,這次怎麼就又讓他逃過了?想到這裡,不免有些咬牙切齒。

趙石往這裡一站,就已經攪的這些朝廷大佬們心神不寧,朝廷有多長時間沒有發生這樣的大事了?近幾年卻是接二連三的生出事端,倒賣軍糧軍械案還沒有塵埃落定,如今一個三品大員還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羽林衛還鬧出許多事來,這下可好,景王世子又有人惦記上了,當街刺殺,這皇位之爭到了這個地步兒。是不是有些過頭了?衆人偷眼看了上首的正德皇帝一眼。心裡都是念叨,皇上又是個什麼心思?任由下面這幾位王爺胡鬧,這還得了?

正德臉上此時已經帶出了深深的疲憊之色,略一擺手,讓趙石站起來,“趙石護得全壽安全,浴血不退。忠心難能可貴,來人,記着。賞趙石黃金千兩。綢緞百匹,允其宮中帶刀行走之權,可隨意出入皇城內外。嗯,再在宮中挑幾個年齡適當,品行端莊之宮女,削了宮籍,權作朕自家給他地賞賜。

還有。傳太醫過來給趙石看看傷到哪裡沒有。。。。。”

看了趙石這一身血衣,衆人也是知道。這個賞賜肯定是跑不了地,不過如此重賞還是出乎了衆人意料之外,一天之間,賞賜不斷,除了官職爵位之外,一處皇莊,金珠馬匹,好像還有美女數名,估計景王那裡賞下的東西也不會輕了,這回倒好,除了黃金綾羅之外,還直接賞賜下了宮女,這等的恩寵可是國朝所未有,但下面的人互相瞅了瞅,雖心中都覺不妥,但這個當口上誰也不願意站出來觸黴頭的。

還是楊感輕咳了一聲,站起來躬身道:“皇上,趙石雖是護主之心可嘉,本來賞賜什麼也不爲過的,但以老臣看來,姑且不論他擔不擔得起,他纔多大年紀?一天之內數賞於其人,與其並無好處,再說主使之人還不清楚,諸人都是操勞在外,還沒個結果,此時是否不宜恩賞太重?否則諸軍皆出怨言,恐怕不好措置。。。。。”

他這話說的委婉非常,但在座衆人皆是人精一樣地人物,心下都是暗自點頭,這番話重點不在該不該賞,而是賞的太重,宮中帶刀行走,便是折大將軍也是戰陣之上生死了幾個來回纔得到的殊榮,這人不過是殺了幾個刺客,護住了景王世子平安,現在賞了這些,再立下功勞該怎麼賞法?

“這都是臣份內之事,當不得如此賞賜,還請陛下收回成命。”見景王在那裡朝自己直眨眼睛,趙石心中也有所悟,再聽楊感這麼一說,看看周圍大臣們地眼神,他便是再不通情理,也知道今日這賞賜是要不得地。

正德皇帝勉強露出些笑容,緩緩站起身來,走到桌案前面,眼光閃爍,“無妨,朕就是要人都知道,勤勞王事,忠心於國,便會有恩賞賜下,如今這朝堂上暮氣沉沉,多少人就知道盯着上面的官位,一腔的心思都用到怎麼明爭暗鬥上面去了,正事卻不知幹上一件出來,你們看看趙石這一身血衣,這樣地人不賞,你們讓朕去賞誰?

朕新得猛將,乃大秦幸事,可惜他還沒上戰陣,卻在這京師之地染了一身的血回來,這是朕的恥辱,這是大秦的恥辱。。。。。。”

說到這裡,正德皇帝腳步更疾,胸膛起伏,眼神也變得有些嚇人,他這些話可是說的極重,其他人都還罷了,只是太子李玄持這裡卻有些吃不住勁了,感覺這些話句句都是針對他來地,身子不安的動了動,眼神飄忽,向下面地大臣望了過去,但看過去的一張張臉都是戰戰兢兢的,心中更是懼怕的厲害,身子在位置上不安的動來動去,卻也找不到言辭辯解上幾句,當真好像坐在油鍋裡一樣了。

但正德皇帝話鋒一轉,“這次的事情一定要嚴查到底,是什麼人,存的是個什麼心思,便是你們滿京師一個個人去問,也要給朕問出個結果來,要是有人怠慢,朕這裡就不能容了他。。。。

“陛下。。。都是一驚,皇上如此震怒的時候

話是一句連着一句,連德高望重,向來得皇上信重的個大紅臉,還有哪個不怕死的敢出來說話?

說話的自然是趙石了,他在這裡聽了半天,知道這些大臣,尤其是這位皇帝陛下都想得左了,他也是沉思了良久,這個事情是不是能利用一下,給那位太子殿下點麻煩,但隨即就已想到,這些女真人形貌太過特殊,好像也是倉促發動,並沒有作多少掩飾,肯定不一時便能查個清楚的,倒不如在他嘴裡說出來。還爽快一些。

也不管那些大臣驚愕的目光。直接說道:“陛下,臣仔細看過了,這些人不是女真人,便是西夏人,不過以臣看來,到是女真人地可能多一些,其實也不用勞師動衆。只要派人去驛館看看兩國使臣哪個不在了,就什麼都清楚了地。”

“呃?你可確定?”他這麼一說,其實正德皇帝就已經有些信了。那些女真使臣在趙石比武之後就都辭退了出去。他刻意冷淡這些使臣,也沒多話便準了的,到是那些西夏使臣剛走不久的。沒成想這些金國使臣竟然有這麼大的膽子,這些胡人當真是。。。。。

大殿之中沉靜良久,接着便是一陣舒氣聲,幾個大臣尷尬的相互瞅了瞅,卻又都自失的一笑。轉過了頭去,心裡唸叨着。這樣最好,這樣最好,要真的牽扯出幾個王爺來,這朝廷也別想再安寧下去了,非鬧翻了天去不可,他們這些人是站在哪邊合適?還是作壁上觀?這都是勞心費力地事情,一個不留神還有滅頂之災等着,這也快過年了,這事一出,誰也能睡個安穩覺?這下好了,原來是那些胡人亂來,事情簡單明瞭,想來這個趙石也不至於在這事上亂說話的,十有八九是真的了,接下來該議地就是這些怎麼對待這些使臣,皇上地怒氣也有了發泄的地方,看樣子還能過個安穩年的,想到這些,這些大臣年歲也都是不輕,這個一波三折地壽筵當真是考驗了他們的心臟結不結實,鬆了一口長氣之餘,卻又都起了同仇敵愾之心。

正德皇帝也是大怒,小小使臣竟敢行刺大秦世子,真真是狗膽包天,不過這心裡也未嘗沒有幾分的輕鬆,若真是查到幾個兒子頭上,之後該怎麼處置?就說天家無情,真到遇到這等事的時候,他也得斟酌再三的,他如今地想法和那些大臣到也有些相似,不是這幾個兒子就好,事情便也簡單多了。

“傳旨給羽林中郎將費倫,讓他親自帶兵圍了金夏兩國使者的住所,不能放走了一個,嚴查其中人等,看看是不是少了些人,之後速速來報。

你們也議議,若此事當真是他們所爲,該怎麼處置。。。。。。。。詳細地情形。

其實也沒什麼可說的,趙石直接將遇襲前後說了一遍,最後卻道:“陛下,照臣看來,這些女真人既然做下了此事,此時恐怕到了驛館也已經遲了,現在該是立即封鎖成安各個城門。。。。也是遲了的,不若趕緊派出一隊驍騎,出城去追,或許還能追上,不然。。。

這些事情衆人自然能夠想到,但心下卻也明白,這個趙石今晚看樣子想不得聖心也是不可能了,小小年紀,驍勇至此不說,方纔遇襲,如今前前後後就能處事得當,所說也是條理清晰,這份鎮定如恆的心性也最是難得。

果然,正德皇帝面露嘉許之色,他之前也是急怒攻心,未曾想到這一點,但隨後便即也明白了過來,於是點了點頭,不過隨即又搖了搖頭道:“你到是想的仔細,不過。。。。算得什麼?若什麼時候能讓金國的皇帝在朕面前俯首。。。。。。。。

嗯,再傳一道旨意給費倫,若是沒有找到人也就算了,傳出消息讓各郡府嚴查來往人等,但不得擾民,京師諸軍各回駐地,沒有爲了幾個人便大費周章的道理。”

說完轉頭看向趙石,“來人啊,領趙卿家去太液池沐浴更衣,速傳太醫過去給他治傷,準備好酒送過去,今晚趙卿家便宿在宮裡了,等明日再行出宮便是。

還有,之前的賞賜都作數,嗯,再給你加上一個乾元殿前值守的銜兒,不過沒有朕的傳喚,你不用來這裡當值。。。。說回來,你自己也不可起了嬌縱之心,勤謹任事,要做出些爲人稱道的事情來,才也不枉了朕這般賞你,你可明白?”

第568章 絕情第1340章 入府第386章 回京(一)第610章 出城(一)第1099章 驚懼第55章 奴才第991章 小戰第848章 巾幗第92章 少年第954章 自薦第286章 探子第574章 去意第1499章 暴烈第824章 天妖(完)第488章 老道第255章 變起(一)第1217章 左廂第711章 妹夫第1470章 稱病第925章 部衆第二百九十二章第420章 明尊第1071章 奪旗(二)第962章 突襲第521章 戰報(一)第115章 遷陵第1265章 韋州(十一)第656章 銀子第614章 靈光第1163章 下風第859章 餘波第778章 道途第1337章 邀約第1201章 祭祖(二)第1150章 國策(完)第372章 歸來第461章 草包第726章 解州第1404章 邀請第503章 雲涌(三)第1225章 蠻王第800章 頒賞第1337章 邀約第1213章 攻城第863章 收官(二)第1063章 秋深第622章 紅鸞第124章 頑劣(四)第1399章 烽煙第1406章 目的第586章 宴飲第769章 鏖兵(二)第614章 靈光第89章 較技第835章 京軍第1284章 興慶第1050章 諸事第734章 臨汾第448章 武學(一)第966章 衝鋒第347章 許諾(二)第1392章 佛會第399章 獎懲(四)第501章 雲涌(一)第534章 插曲第1051章 諸事(二)第1128章 安置第7章 徵兵第713章 開端(三)第932章 震懾第964章 降順第959章 狂熱第94章 應答(二)第1298章 論罪第748章 攻城第124章 頑劣(四)第1465章 家宴第1412章 明遠第1342章 談鋒第412章 李府第1039章 自信第497章 軼事第1208章 初戰第1203章 訓誡第1216章 棄軍第1464章 難題第923章 安定第1112章 盟約(七)第589章 大將第439章 演武(一)第290章 弒君第1515章 開端第388章 回京(三)第682章 相遇(五)第1507章 展示第202章 嚴苛(四)第1559章 包圍第1020章 安達第1066章 深意第810章 相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