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心思

安城中現在已經家家張燈,戶戶結綵,至於灑掃街道日也都做過了,甚至有的人家會在街道旁邊搭上一個堪子,焚香以祝,和過年差相彷彿。

不過這也是有原因的,若是每年都過上兩個新年,估計誰也受不了,今年當今正德皇帝正好在位二十九年,正德皇帝三十歲登位,到如今年紀正在五十九歲上,國人風俗,逢九逢十都是一個關口,都是要大肆慶祝的,可以想見的,明年正德六十大壽之期時,這熱鬧更是有的看的。

每年這個時候,朝廷都會在皇城進行演武,今年卻又不同,武舉由當今聖上親審,這演武一事也便改在了城東獵場,往年演武平民百姓難得一見,皇城所在本來就不是什麼人都能進得了的,但今兒個好像還能飽飽眼福,等到趙石等人來到街道之上的時候,人流已經不少,百姓們扶老攜幼,其中時不時的還能看見幾個一閃亮麗的女子迤邐而行,着實熱鬧非凡。

順着人流出了長安城,不出數裡,人流便被擋住,一些穿着嶄新軍服的軍士持兵列隊,將人羣迎頭攔住,就像是潮水碰到了礁石,絡繹不絕的人流向兩邊散了開去。

看幾人騎馬而來,一個軍官模樣的漢子排衆而出,打量了衆人幾眼,眼睛卻是一亮,還沒等衆人表明身份,先自笑了,來到趙石馬前便是躬身行禮,“趙大人可還識得楊勝否?”

趙石記性極佳。看了這人便想起來了的,這時他人情世故已經懂得頗多,立即翻身下了馬來,抱拳道:“原來是楊大人在這裡,當日能上城牆一觀長安勝景,還沒有謝過楊大人,改日請你出去喝酒。”

他這幾句話卻是說地頗爲爽直,到也很和這些軍漢的胃口。果然楊勝一聽之下便是大喜。哈哈一笑道:“還是趙大人爽快。固所願也,不敢請爾,當聽候大人邀約。”說到這裡,還躬身行了一禮下去。

隨後向後揮了揮手,他手下的軍兵立即讓開了道路,“勝職司所在,不能與大人詳談了。改日再行相聚,大人請。”

趙石也不多話,朝他拱了拱手,上馬和衆人繼續前行。

“這人是誰?大人,今天來的大臣不少,我們若是這麼都放過去,恐怕有些說不過去啊,現如今景王那裡正盯得緊呢。別光顧着套交情。弄得和李嚴祿似的……

楊勝回手就給了他一巴掌,笑罵道:“你個兔崽子好一張烏鴉嘴,老子心裡有數着呢。剛過去那人就是景王府的護衛都頭,要奪武狀元的人物,還能有什麼差了?”

那人倒吸了一口涼氣,“原來是那頭幼虎,看上去歲數也不算啊,長的也是普普通通,怎麼聽人說這人單手能擎天,腳下一跺,地都顫悠呢?說地跟個妖怪似地……

“放屁,那是神仙,還來奪什麼武狀元?行了,少在這裡跟我唧唧歪歪,叫弟兄們都驚醒着些,你小子就說對了一句話,景王殿下那裡不好糊弄,若是讓他地人看見咱們在這裡閒磕牙,沒準就把咱們弄大理寺去收拾。”

“您放心好了,弟兄們心裡都清楚着呢,今天就算是看見紫袍的,也得驗明正身才讓他過去,不過……呢,景王府的護衛都頭你是怎麼認識的?還要請你喝酒,到時候可別忘了兄弟們。”

楊勝聽了一橫腦袋,“滾,就你們這個樣子去了,還不得說我御下無方?不過酒一定少不了你們的……說,那人的話卻正搔在他的癢處,臉色中稍露自得之色,心裡更是加了一句上去,這次差事辦下來,也該倒騰倒騰,挪個地方了,整日給人看門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再說趙石几個行了半里多遠,又是一道臨時建地關卡,如此這般,連過數道,可謂是層層環衛,戒備森嚴。

武舉時建的那些籬笆等物什都已經挪走,獵場中以前被驅趕到一處的動物也大多放了出來,此時正是秋高草肥之時,間或能看見鹿羣野兔之屬在不遠處來回跑動,使這獵場多了幾分生機。

越是往裡面走,人羣反而漸多,除了來回警戒宿衛的兵士之外,還有四處遊蕩的舉子,以及一些各部官吏匆忙的走過,傳令的聲音更是不絕於耳,不過這些都跟趙石等人沒有多大的關係,在最後一道關卡時就已經有兵部禮部地幾個人等在了那裡,聽到趙石地名字,又驗過憑證之後,便帶着他們慢慢向前行來,並將演武的程序跟趙石他們說了個清楚,這人生怕說的不夠清晰,一路上就沒停下嘴巴,可謂是殷殷切切,千叮萬囑了。

先是演武

纔是武舉決勝,到了晚上,信任武狀元和一干武進士加壽筵,同時接受皇帝地諭旨官封,說到這些,這位兵部小官兒是滿臉的豔羨,今次由於武舉乃是皇上親審,所以和往年則有很大的不同,這些正德五十九年的武狀元武進士都可以說是天子門生,百年不遇的際遇,確實叫人豔羨非常。

趙石關心的卻不是這個,今天晚上的那次較量才真正可以說是生死攸關,他和秦克簡想的到是差不多,殺什麼人不重要,他也不會幼稚到找什麼非得殺這人不可的理由,這人是太子的人,而命令是景王下的,這便已經足夠,不過至今也沒見到秦克簡本人,信息太少,卻讓他心中的把握少了幾分。

這些自然是不能跟旁人說的,一邊思索着對策,一邊聽着旁邊那人的嘮叨,神情看上去彷彿有些不屬。那小官也不以爲意,在他想來,任誰聽到要面見君顏,都得癡楞一陣兒,再加上眼前這位還不是武狀元,今天地比武纔是關係到未來前程的大事,雖說如今羽林左衛倒黴到家,一干人等都在刑部大牢裡呆着。但乖乖。副都指揮使。那還不是一步登了天了?心有旁騖,自己的話自然便有些聽不進去了。

到是杜山虎跟趙石時間最長,也最是瞭解趙石,看他如此模樣,多少有些奇怪,就算當年慶陽兵變時立了那麼大的功勞,也不見他和平日有什麼不同。一個武狀元自然也不會如此費心的,莫不是……臉上的神情可就有些古怪起來了,因爲他想到早上的時候李全壽偷偷跟自己說的那些話了。

這位小王爺年紀雖小,但知道地事情可不少,還有個說不清好壞地習慣,什麼事情都不願藏在心裡,總要找個親近地人說出來爲止。今天早上碰見杜山虎之後。就偷偷摸摸的跟他說了幾句,事情有些齷齪,但卻是他從父王和母妃那裡偷聽來的。意思嘛,當時杜山虎是不信的,李金花李將軍和趙石之間不清不楚,這事從何說起?

兩人見面的時候,一個已經二十歲出頭,一個才十一二歲,而且身份相差十萬八千里,更是在軍中,之後趙石回到鞏義縣,李金花在慶陽府當了將軍,更是連一面也沒再見的,不清不楚?這位小王爺可真敢瞎掰。

不過現在嘛……都是遇事冷靜,做事有條不紊,從沒出現過走神兒地情況,說不準還真是……情還是不要沾邊的好,李全壽是小王爺,他可不是,到時老杜的骨頭可沒旅帥的拳頭硬扎。

一行人來到獵場中間,這裡已經佈置一新,高臺也從新裝飾了一番,黃綢爲頂,香木爲牆,文武百官各留座次,一切都已經佈置停當了的。

這次沒有等上多久,不過這排場卻要比武舉開始時還要大的多,文武百官,除有職司實在離不開的都隨駕同行,光太監宮女的隊伍就有千餘衆之多,御駕之旁,還夾雜着一些頭有髮辮,穿着迥異地胡人,加上隨護地軍兵,儀衛,這隊伍也就顯得更加龐大了起來。

還隔着數裡之遙,外面百姓山呼萬歲的聲音就已經傳了過來,舉子們都聚在了一起,也有千餘人之多,各個都有些緊張,便是杜山虎這樣的人也是跺腳搓手,揚頭張望,這樣地場面平常人就算是一輩子也可能見不到一次的,有些悸動也是難免。

李全壽跳了跳腳,重施故技,大聲道:“老杜,咱們再打個賭,你說父王是騎馬過來還是坐轎過來?”

杜山虎隨口應道:“這下你可難不倒我了,這次王爺一定是和聖上一起坐御攆過來。”

李全壽卻是得意一笑,“這次你又錯了,父王一定會騎馬過來,快舉我起來。”

杜山虎唯有苦笑將他舉了起來,李全壽雖是有些精靈古怪,但身爲景王世子,有些小性子是難免的,之前胡作非爲的事情杜山虎也聽別人說過,不過混的熟了之後,卻是知道這位小王爺對親近之人卻是極好,也不是個蠻不講理的主兒,還很能觀望風色,到是沒有傳聞中那麼可怕,再加上他刻意放低身段,所以到了現在,相處的到是不錯。

不過隨即這位得意的小王爺便犯了老毛病,將頭伸到趙石這邊,聲音也是壓的極低,“告訴你個事情,你可不能跟旁的人說啊,我父王沒事從不坐轎,前些天那是沒辦法,今日就算是皇爺爺也得騎馬,何況我父王了?這是祖上定下來的規矩。

不過旁人都道父王尚武,嘿嘿,他們卻不知道,我父王一旦坐轎就暈的厲害,那天也是強

的府,回來之後就吐的唏哩嘩啦,所以說啊,我父王馬,對了,這個事情隱秘的很,你可不要跟旁人說。”

趙石楞了楞,嘴角卻是已經露出了笑意,大人物有大人物的苦惱,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心事,現在的生活確實要比前世豐富多彩地多了,這個事情後世的史書上是不是會寫一句景王自小尚武?肯定是了的。後世之人誰又會注意到這些小事?而自己呢,也會不會在史書上留上一筆?若今晚這關過不了,估計也便不會有人知道了,自然也不會有人呆着沒事寫上一句某某年某某月,新科武舉狀元趙石死於某某人之手。

心裡想的有些雜亂,精神反而越加的振奮,經歷了那許多生死一線的艱難,對生死之事卻也看得透徹。心中並沒有多少恐懼之情。反是有些期待。

車架在眼前走過。他隨着衆人山呼吾皇萬歲也沒有半點的遲疑,反是覺得這樣的場面,這樣地人羣,若是沒有這樣排山倒海地呼嘯之聲卻是有些不正常地,只有如此,方能顯出威勢,只有如此。才讓人覺得站在當中那些走過的隊伍中的位置才讓人羨慕,不得不說,以他如今的心境,卻是越加的融入了這個時代當中去了。

正德皇帝終於坐了下來,山呼萬歲之聲漸漸停歇,環視了場中一圈,又在那幾個西夏金國使臣的臉上一一掃過,金國來的使臣叫完顏進明。好像是金主地一個弟弟。由於消息閉塞,並不能對此人的過去了如指掌,便是金國的內政也頗多不知的。再加上金國朝政比起大秦來要混亂的多,動輒便是殺這個殺那個的,便是二三品的重臣也是說殺就殺了,聽說前些時那位金主即位之初便是鬧的血雨腥風,大臣皇室殺了個遍,據報只姓完顏地就殺了百十多個,大臣就別提了,照正德皇帝看來,幾乎是血洗了整個行臺尚書省,丞相就殺了兩三個,後來估計是沒有人用了,於是乾脆廢止了尚書省。

那時候他還沒有即位爲帝,不過對金主地做法還是有些不解,殺來殺去的,姓完顏的反而好像更多了,那時地他還不知道,完顏一系是女真一部,後來當了皇帝,有些關係的都姓完顏,要是真個把完顏殺沒了,皇帝估計也就不是他們的了。

那人長的有些胖大,天氣並不熱,這人臉上卻是油膩膩的反着光,坐在椅子上也很不安份,身子扭來扭去的,臉上的神色卻顯得很是倨傲,不時的和身後的一個年輕人嘀咕兩句,然後就拿輕蔑的眼光瞅來瞅去。

反倒是旁邊的西夏使者坐的端正,目光中也帶着審視,正德記得,這個看上去有四十左右歲,滿臉堅毅神色的党項人叫李元康,是當今西夏皇帝的侄子,據說權柄還不小。

將這些人的神色收入眼底,正德皇帝心中不由一笑,雖然和西夏交戰日久,西夏對大秦威脅甚至超過了金國,不過從這兩個人看來,卻還是這個党項人看着要順眼的多,想到這裡,有些浮腫的臉上露出了些許微笑。

目光轉了回來,終於落在了自己最寵愛的兒子身上,這幾個月的磋磨下來,這個本就聰明的兒子也算是能獨當一面了,李玄瑾如今有些消瘦,精神頭卻不錯,一雙沉靜中透着嚴厲的眼睛也在幾個使者身上掃來掃去,絲毫沒有注意到父皇正看着自己。

正德皇帝又看了看身旁的太子,太子李玄持臉上依舊掛着溫和的笑意,衣冠一塵不染,眼睛卻在幾個大秦重臣身上轉來轉去,不時點頭示意,態度溫和,讓人易聲好感,也不知身旁的皇帝正在看着自己。

正德卻是心中微微一嘆,這個兒子啊,和自己太過相像了些,自小到大,處處模仿,偏又性子柔弱,不能擔當,壯士斷腕的功夫練的不錯,每每最後一招都是棄車保帥,但又不太清楚什麼人該棄,什麼人又是一定要保住的。

掩飾住自己內心的失望,心中卻是嘆息了一聲,五子到是不錯,剛毅沉穩,但在軍中日久,做事太過粗暴直接,治國和治軍是兩碼事兒,不難想象,若是五子坐了這個位子,是不是會像金主一般殺一個血流成河?

當年的事情卻如在眼前,那時玄謹還小,卻在和兄弟們玩耍時說了一句,我若是大秦皇帝,便要囊括海內,御六合,統八荒,建一番不輸於漢唐的功業出來,雖只是玩笑之語,但小小年紀便能有這般的心胸志氣,也是難得,既然起了別樣的心思,太子的作爲又讓他每每失望,這個心思也就越發的強烈了起來

第417章 家事(二)第47章 剷除第223章 成軍第1053章 宴請(一)第957章 幕僚第1192章 忙碌第1380章 邀請第934章 論賞第1020章 安達第1436章 音妙第309章 兩帥第771章 鏖兵(四)第1067章 強弱第1557章 序曲第191章 故人(一)第1085章 迴轉第343章 突圍(二)第1344章 大坑第118章 試探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八十九章 新鮮三第795章 見駕第964章 降順第1325章 消息第1430章 書信(二)第148章 計議第1040章 猶豫第1251章 陸相(二)第514章 雲涌(十四)第1259章 韋州(五)第1105章 商人(八)第1159章 朝局第1064章 秋獵第1296章 交易第919章 死戰(二)第1142章 禁軍第1482章 人事第7章 徵兵第652章 多事第1407章 爭權第1226章 西北第1029章 交戰(二)第1203章 訓誡第445章 棧道第726章 解州第381章 豪傑(五)第823章 天妖(五)第79章 僧道第1468章 戰議第1032章 交戰(五)第135章 密議(一)第1289章 歸來第346章 許諾(一)第349章 韃靼第954章 自薦第206章 嚴苛(八)第1246章 西涼(十)第1240章 西涼(四)第413章 離京第1395章 虎牢第152章 熟人第557章 寨子第1495章 糾結第1422章 太子第12章 行路第782章 議和(四)第1025章 投誠第1181章 相悖第1173章 入宮第1362章 變更第72章 提親第836章 竹林第408章 親族(三)第776章 鏖兵(九)第951章 知府第1402章 商隊(三)第999章 箭雨第889章 毆鬥第1481章 決心第833章 平靜第1552章 戰爭第419章 拜訪第1253章 突擊第596章 其人第1396章 敵人第439章 演武(一)第348章 大虎第1006章 忠誠第49章 定軍(二)第1500章 運氣第1105章 商人(八)第778章 道途第191章 故人(一)第1416章 商議第468章 貴客第229章 暗流第463章 洞房第1069章 敬酒第1363章 進言第722章 相邀第558章 寨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