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2章 訓誡

很快,任紅纓見到了大秦另外一位傳奇女子,大秦唯一的一位女性大將軍,羽林中郎將李金花。,

不過,以前她是見過李金花的。

當年她離開長安的時候,李金花掌羽林衛兵權多年,不過那會兒,京師動盪,風雨欲來,李金花晉羽林中郎將的同時,也失去了對羽林衛的掌控。

這樣的巾幗女傑,離任紅纓,乃至於任家這樣的門戶,都很遙遠,不論從前,還是現在,差距從來沒有變小過。

而在很多人心裡,李金花無疑也是一個活生生的傳奇。

她的傳奇之處,和當年的香侯陸聞香其實很相似,陸聞香名傳至今,人們喜歡談論的,其實不是她的功績,而在於她和太祖皇帝陛下之間的恩怨糾葛。

雖說因爲避諱的原因,不能過多的宣之於口,但在民間,許多故事,還是在圍繞着這個在流傳。

而李金花,其實也差不多。

她和大將軍趙石之間的故事,纔是市井百姓喜聞樂道的重點。

當然,和香侯陸聞香的區別之處在於,陸聞香孤身終老,現在的李金花嘛,卻已是功成圓滿。

當然,這種比較沒什麼意義,也不用再做贅述。

兩位晉國公府夫人,遇於長安城西郊。

實際上,是李金花帶着人攔住了種七娘。

李金花滿身塵土,看着有些狼狽,但無論是在官職上,還是氣勢上。都能穩穩的壓住晉國公府三夫人。

護衛們很自覺的散開。阻擋行人靠近。留兩位夫人在原地單獨說話。

任紅纓也被隔開老遠,種七娘身邊的護衛們也沒人跟她搭話,雖然這位姑娘的身手。。。。。。很不錯,但畢竟是新人,還是個女人,沒人願意這會兒上來套近乎。

任紅纓也不知自己該幹什麼,只能孤零零的一個呆在那裡,望着說話的那兩位發呆。

當然。這種孤獨感她早已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也並不太在意,一邊想着回去之後應是能讓義兄高興一下,一邊有點好奇的想,這兩位應該是在爭吵吧?

看上去種氏夫人有點不高興,在不停的說着什麼,李氏夫人則偶爾搖着頭。

這在任紅纓眼中,到也不算什麼,她自小在任家見的就多了,家中的夫人姨娘什麼的。若是每天不吵上幾句,好像日子就沒法過了。晉國公府那樣的門戶,應該也少不了纔對。

不過,讓任紅纓有點奇怪的是,半晌過後,李氏夫人笑呵呵的摟住了種氏夫人的肩膀,種氏夫人則不情不願的扭動着嬌小的身軀。

看到這一幕,任紅纓險些樂出來,怎麼看都像是一位大度而又威嚴的長姐在安慰不聽教訓的妹子。

這一刻,夫人將軍那高深莫測的形象在她心裡一下崩塌了下來。。。。。。

過不多時,只見那邊李氏夫人揉了揉種氏夫人的肩膀,說了幾句什麼,然後翻身上馬,擺手之間,帶着人便與任紅纓等側身而過,往長安城方向去了。

氣哼哼的種七娘跺了跺腳,也翻身上馬。

不過,之後帶着人卻拐上了岔路,不久,任紅纓也就知道,夫人將軍被抓了丁,來到這裡當監工了。

因爲羽林衛已經被抽調出來,正在挖掘溝渠。

這當然是絕無僅有的事情,但長安城擴建以及城中內外溝渠修補以及改造的工程已經陸續開始,人手不足之下,閒着的羽林衛也就倒了黴。

當然,倒黴的不光是羽林衛,京軍各部也不能免。

而這樣的工程一旦大規模的開始,耗費的時日也就不會是一年半載,除非大規模的動用民力,纔會讓工期縮短。

但在此事上,朝野上下,無論文武,其實都在壓着。

尤其是中書這邊兒,更是頂着皇帝陛下的遷陵之議,開始了長安城的改造工程,更不會去節外生枝,給皇帝陛下以藉口。

於是,京軍的苦日子到了,多數兵卒,都成了工役,京軍從建立至今,就從來沒這麼苦過。

不過,也沒什麼可抱怨的,實際上,長安城的建造,歷代都和身爲天子羽翼的天子親軍脫不開干係。

區別只在於,上位者恤民與否罷了。

李金花將出城透氣的種七娘扔在城外當工頭,自己則帶着親兵衛士回府休息。

而這個時候,身爲晉國公府主人的趙石正在給兒子上課。

當然,如今能安安靜靜聽趙石教誨的兒女,也只有他的長子趙君玉了。

此時的趙君玉,已經一步踏上了仕途。

吏部文書已下,趙君玉將要出任銀夏路寧胡縣知縣,啓程在即。

西北各路,銀夏地區,乃塞上糧倉無疑,寧胡縣銀州和夏州之間,靠近延州,是正經的產糧之地。

選擇此處爲官,也沒少費了晉國公府幕僚們的心思。

當然,寧胡縣再好,也比不得秦川南北兩路以及蜀中各路,這些地方,大秦治理多年,治下平和而又繁盛,非是其他各地可以相比。

但對於有志向而又有選擇餘地的人來說,多數不會選擇這些地方,顯不出自己的本事嘛。

河洛其實不錯,空缺也不少。

但作爲大將軍趙石的兒子,到河洛任職,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大同那裡也還成,不過,那是晉國公府封地,更不合適。

這麼挑選下來,銀夏路的優勢也就出來了,雖說銀夏一路的宣撫使是折沐,但他與折家其他人不同,乃趙石舊部,他的任職經歷,處處都有着趙石的影子,斷不會無緣無故爲難趙石的兒子。

而寧胡縣,又是銀夏路通往延州的必經之路上。

這個地方,和西北其他地方比起來,人口一樣不怎麼多,也殘留着些戰爭的痕跡,這也爲任職之後的政績,有了一些鋪墊。

這裡不但可以施展拳腳,最重要的是,沒那麼多的危險。

可以在政事上有所建樹,武事上,也可以剿除匪患,立下功勳,由此可見,選擇此處,着實沒少花費了心思。

相比其他人,晉國公的長子,可謂是佔盡了優勢。

乍一看,大將軍趙石的長子,本該如此,但只要細想一下,大將軍趙石的兒子,出任地方知縣,怎麼聽都有些彆扭。。。。。。。。

父子兩個,這會兒誰也沒想那麼多,這麼多年過去,趙石對這個兒子的前程,已經不抱太多的希望。

這個兒子在他眼中,既沒有多大的野心,也沒有多大的魄力,在仕途上,一步步往上挪其實挺適合這小子的。

而在趙君玉這裡,也滿心的無奈,這和他想象中,走上仕途的那一刻,差距也太大了。

大考沒參加也就算了,選個地方爲官,他插嘴的餘地都不多,怎麼着都有一種身不由己的感覺。

實際上,父子兩人的心底深處,都有着那麼幾分不滿意。

這幾分不滿意此時其實已經稍稍顯露了出來,書房中很安靜,趙君玉肅手而立,微微垂着頭,趙石則看着一封信箋。

父子兩人都沒說話,氣氛稍稍有些異樣,或無心或有意,誰說的清楚呢。

信箋是劍南路布政使寧向嶽親手所書,比朝廷文書早到了一些時候。

蠻王博薩病故了,南蠻諸部有了些騷動,不過,早有準備之下,南蠻的命運其實早已註定。

在大秦成武八年初夏,蜀中南蠻開始割裂開來。

此時朝廷旨意沒下,甚至於,朝廷還不知道蠻王博薩病故的消息。

但布政使寧向嶽爲了此事,卻已經準備多時了。

此次蠻人入京報喪的隊伍,會由蠻王幼子親自率領,實際上,也預示着蠻王之位的歸屬大致已經定下。

由博薩幼子繼承蠻王之位。

而其長子,會被封爲土王,成爲蠻族平地各土司之主。

所以,之後山蠻和平地蠻的界限,也就清晰了起來。

蠻王博薩的兒子們,一定不會很滿意,但有着蠻王博薩的遺言,以及大秦的支持,這事也不會鬧出什麼風波。

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蠻族各洞洞主以及土司領主們,安享太平很久了,很多人不願意蠻族之間再有紛爭。

秦人很強盛,大將軍趙石也還活着,各部日子也越來越好過,所以蠻族諸部就亂不起來。。。。。。

趙石終於放下信箋,這事對他而言,不算什麼大事,樞密院之後要做的,其實就是略略向成都方向增兵,給南蠻諸部施加一下壓力罷了。

有了之前的諸般準備,蠻族突然大亂的可能性,幾近於無。

看着老老實實站在那裡的趙君玉,趙石緩緩開了口,“是不是覺着有些委屈?”

即便有了些準備,趙君玉身子還是僵直了一下,稍稍擡頭,在父親的注視下,他立馬垂下了腦袋,“兒子。。。。。。不敢。。。。。。”

(又斷更一天,阿草也是無奈了,這個星期有個大推薦,這麼下去,很可能會讓編輯不滿,讓給別人,啊,這個月怎麼這麼倒黴啊,對了阿草月底要回家看看,可能還要斷更幾天,唉,除了事先跟大家請假之外,阿草也只能說,下個月好好努力了。)(未完待續。。)

第977章 乃蠻第154章 祝壽(四)第228章 進京(三)第715章 開端(四)第1117章 盟約(十二)第1536章 村落第595章 隊伍第45章 說笑第73章 相談第329章 鏖戰(三)第69章 暴怒第831章 蛻變第1513章 請假第830章 截殺第1359章 結親第1391章 膨脹第1335章 質問第1034章 相爭(二)第1114章 盟約(九)第1399章 戰爭(三)第1206章 進攻第531章 上門第1020章 安達第856章 中書(四)第1305章 論政(二)第469章 貴客(二)第1274章 白晝第1371章 聚飲(六)第27章 完勝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一六章 密諜第1211章 圍攻第578章 激戰(二)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三十九章 國武三第370章 部落第729章 決斷(一)第86章 風雲(四)第1389章 兄弟(三)第766章 瘋狂第1231章 鎮軍第942章 刺殺(二)第737章 退兵第637章 國武(一)第1556章 拜會(六)第1093章 終結(完)第1539章 豪傑第88章 衝突第3章 鹽監第1379章 伏戰第368章 決定(二)第744章 決議第656章 銀子第1364章 小樓第270章 進京第965章 長遠第1255章 韋州第747章 震撼第118章 試探第1348章 周枋第1515章 開端第481章 行進第846章 暴起第409章 獎懲(十三)第1367章 聚飲(二)第793章 家人第1117章 盟約(十二)第675章 尋源第701章 亂子(二)第743章 爭執第1561章 碰撞第753章 無辜第1103章 商人(六)第945章 來歷第1529章 相議第5章 大雪第1372章 交託第289章 戰略(二)第1333章 所求第1555章 覆滅第523章 戰報(三)第154章 開場第454章 條陳(三)第267章 猛將第1285章 漢官第199章 嚴苛(一)第1073章 獻策(二)第453章 條陳(二)第1085章 迴轉第304章 爲將第471章 激鬥第199章 嚴苛(一)第333章 山匪(三)第201章 嚴苛(三)第485章 種氏第342章 突圍(一)第827章 王氏第675章 尋源第1435章 驟聞第852章 大亂第1041章 對戰第1061章 王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