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7章 鬥氣

對於趙石來說,這事只會當趣聞來聽。

京師天子腳下,首善之地,沒那麼混亂,不過一年當中,總有幾件關於權貴的故事發生。

皇室子弟當街縱馬傷人,之後又與長安府衙役毆鬥,不大不小,到是給長安市井添了不少談資。。。。。。。。。。。。

至於之後會不會有人說,皇帝陛下心狠?趙石是想也未曾想過。

要知道,當今這位陛下,可是弒父殺弟才登上的皇位,若還有人以爲皇帝陛下寬厚仁慈,那才真叫見了鬼呢。

而這個平寧郡王,也是撞在了槍口上罷了。

朝廷多事,很多人都在縮着腦袋過活,唯恐惹火燒身,這位可好,頂風而上,那也就怪不得旁人了。

據說在長安府衙門就捱了板子,長安府正愁威權不足,他就撞了上去,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至於接下來的處置,損了皇家威嚴和名聲,怎麼嚴懲其實都在情理之間。。。。。。。

這個話題不太好接,趙石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是真的顧忌名聲,心裡憋悶,還是有另外的意思在。

當然,照皇帝陛下以往的習慣看,還以後者居多。

於是,趙石道:“這事兒臣聽說了,天家之事,不涉廢立,誰又敢說三道四?陛下應以國事爲重,又何必把這等小事放在心上?”

“愛卿勸人,總是別具一格,不過讓人聽了,也確實舒心,要說這是小事,那麼之前有宗室上書,欲要將子弟送入國武監,並以爲常例,說的也好,皇家子孫。爲天下表率,皇家尚武,則天下奮起,朕有點拿不準。愛卿以爲如何?”

趙石想了想,隨即正色道:“進言之人,其心當誅。”

“哦?這是爲何?”

“陛下心知肚明,就不用考量微臣了吧?”

這話說的有點不恭敬,但皇帝陛下卻立馬笑了起來。點着頭道:“嗯,進言之人,已經在閉門思過,別處機樞,連結外臣,想的到是挺好,就是有些不自量力,看來啊,西山陵寢之內,還需些人去看守門戶了。。。。。。。”

你到是一點都不臉紅。趙石暗自腹誹,琢摸着,這又是要將人往溝裡帶的節奏。

但這會兒說起此事,是不是因朝廷紛亂,宗室這裡也有點不穩?

還真沒聽到什麼風聲,但皇帝陛下總不會無的放矢,和他聊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兒,又不是什麼趣聞來的。。。。。。。。

宗室不穩,涉及的可就是皇權了,只是不知道有沒有外臣參與其中。

想到這裡。遂笑道:“陛下不會是想讓微臣帶人上門,勸人去守靈吧?若是這樣,微臣可擔當不起,抄家滅族微臣還成。勸人的事兒,我可不在行。”

皇帝陛下本來端起酒杯,想抿一口,聽了這話,手一抖,差點沒把酒杯掉了。

拿眼瞪着趙石。那樣子好像在說,呀,你個趙柱國也學會耍賴了?

片刻之後,皇帝陛下才轉了轉眼珠兒,略有尷尬的道:“愛卿想哪兒去了,來,陪朕再飲一杯,說起來,朕與愛卿相交這些年,每次相聚歡飲,還都能覺出新鮮來,不容易啊。。。。。。。。。”

皇帝陛下打着哈哈,趙石這裡已是微惱,心道了一聲,果然,這小子又沒安好心。

新鮮?新鮮個屁,被算計了這許多回,若還不長記性,當老子傻的不成?

端起酒杯來跟皇帝陛下碰了一下,笑眯眯的就道:“臣在回京途中時,陛下有口諭到來,微臣聽的有點不太明白,陛下可能爲微臣解惑?”

皇帝陛下這酒都送到了嘴裡,聞言頓時嗆了一口,趕緊把酒杯放下,咳了兩聲,才哭笑不得的擦了擦嘴角,啞着嗓子明知故問,“口諭?嗯。。。。。。說。。。。。。”

趙石佔了上風,哪裡還會客氣,“陛下好像最後問了臣一句,微臣的家財夠不夠?問的臣有點糊塗啊。。。。。。。。微臣想了一路,也沒想明白,可謂是心癢難耐,如今見了陛下,微臣斗膽問上一句,難道陛下是想微臣將家產獻出來,以助國事?若是如此的話,微臣自然責無旁貸。”

他可好,一下把後路都給堵死了。

皇帝陛下目瞪口呆,有心想憑着帝王之尊,強詞奪理一番,不過,他和趙石相處,從來沒怎麼擺過皇帝架子,趙石也很少跟他針鋒相對。

用句淺白的話來講,就是相互都給面子,做的還都不錯。

不管是我挖坑你來跳,還是我挖坑你沒跳,皇帝陛下顯然都佔據了明顯的上風,可以說,這是皇帝陛下難得的樂趣之一。

甚至於,每一次都能讓他心情好上許多日子。。。。。。。。。。

不得不說,君臣兩人的相處模式,非同凡響,當然,應該說歷來帝王身邊,從不缺少這樣的人。

區別之處只在於,沒誰會真的想堵的帝王沒話說而已,很多時候,帝王身邊的親近之人,只是爲了讓帝王舒心順意,或者偶有爭執,最終也會給帝王個臺階下,當然,這還要看帝王本身的權威以及心胸了。

像趙石這樣,抓住了皇帝陛下的小尾巴,便狠狠揪住不放,根本不打算搭什麼梯子,就想把帝王吊起來的,可謂是絕無僅有。

看着皇帝陛下眼神開始發飄,這個姿態他熟悉,當年在景王府中,這小子一旦犯了錯,就是這麼個模樣,轉着圈的想瞞哄過去。

一時間,趙石心情大好,酒喝到嘴裡,也覺得香了不少,菜吃到口中,也覺得爽口嫩滑了。

皇帝陛下則有點下不來臺了,他本意吧,被趙石確實猜的八九不離十,不過,他可真沒有讓一位大將軍去找皇族子弟的麻煩的意思。

最近些時日,朝廷紛紛擾擾,確實讓一些皇室宗親們有了些不安穩。

雖然,他的皇位依舊穩固,不存在什麼真正的威脅。但他得位時,做的太過激烈,留下了太多的痕跡,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如今皇室一旦不穩。頭一個會發生什麼,他心裡非常清楚,一定會是謠言。

所以,有人想送子弟如國武監時,他便雷霆震怒。雖然只是個閉門思過,但他已經起了心思,想收拾一批人了。

到了平寧郡王縱馬傷人事發,處置的也就重了許多。。。。。。。。。。

現在,趙石回京,京中亂局平息的也會更快,騰出手來,便是不安分的宗室。

實際上,他想用的是李金花。

京軍整編之後,各軍紛紛重建。在他這裡看來,現在最得用的還是李金花下轄的羽林左衛,其他的用着都還不太順手。

所以,一旦找到藉口發作,用的也只能是天子親軍中的羽林左衛。

至於爲何又兜着圈子等趙石跳進來,沒辦法,一來李金花是趙石的妻子,避不過去,二來呢,整飭宗室。最後名聲一定不太好聽,需要趙石來分擔一下,反正,這位名聲本來就不太好。黑鍋也背了幾個,再背上一個兩個的,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是沒想到,這回人家把扔過來的黑鍋敲的當當響,就是不願意接下來。

而且,順手還揪住了他的錯處。來了個反戈一擊。

皇帝陛下這會兒有點後悔了,不該在鄭氏分崩離析在即的時候,得意忘形,接二連三的弄出點小動靜,來表達自己的大好心情。

顯然,李圃,趙石這樣的人物,都不是那麼好耍弄的。

像李圃,就能倚老賣老的他面前擺個架子,趙石更好,當面直接質問上了。

皇帝陛下這下可就糾結了。

要知道,跟臣下開玩笑,會帶來這麼難受的後果,他那會兒絕對不會畫蛇添足,給人家添堵。

想了半天,他才耷拉了一下嘴角,算是笑了笑,“愛卿如今功成名就,朕這裡啊,不是怕愛卿失了進取之心,想要提醒愛卿一下,大功未靖,還有待來日嘛。。。。。。。”

這番話出口,皇帝陛下這心裡的彆扭就別提了,帝王尊嚴所致,時刻都提醒着他不該如此示弱。

但眼前這位喝酒吃菜,看上去好不爽快的傢伙,又在提醒他,一旦強詞奪理,這位惱火起來,說不定就會提議到皇宮校場上,舒活一下筋骨了。

趙石滿意的哈了一口酒氣,笑道:“陛下放心,微臣的家財不算多,但也足夠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女們分了,到是陛下。。。。。。。”

說到這裡,趙石嘿嘿一笑,趁勝追擊,“當年陛下好像說過,論起生兒育女來,微臣不如多矣,現在再看,微臣家中,可又要多上一雙兒女了,好像。。。。。。到是先行了一步,哈哈。”

這都是什麼,驢脣不對馬嘴的,皇帝陛下鼻子差點氣歪了。

就好像後世男人們討論行不行的問題一樣,這個時代,討論誰的兒女更多一些,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皇帝陛下有點毛了,冷笑一聲,道:“趙柱國,聽說你在河洛,碰到了個故人,朕是不是還要恭喜你一聲,府中又要多添丁進口了?”

趙石正高興,逼得這位皇帝陛下惱羞成怒的時候,可不多,沒有半點畏懼不說,反而心裡生出了點得意。

搖着頭就道:“不成不成,微臣府中妻妾已多,再多怎麼照顧的過來?在這事兒上,微臣只能甘拜下風了,後宮佳麗三千,陛下得多辛勞啊。。。。。。。”

風涼話一句接着一句,不過,皇帝陛下終非平常人等,雖說被這樣氣着的時候比較罕見,但控制情緒的本事卻是世間一等一的。

壓了壓胸中懊惱,氣沮的嘟囔了一句,“再多,也沒你那裡雜亂,現在又出了彈琴的,哼,不知所謂。”

交鋒告一段落,趙石大獲全勝,也終於想起來給皇帝陛下搭個梯子什麼的了。

“這些都是閒話,惹的陛下不快,還請陛下恕罪。。。。。。。。”

皇帝陛下哼哼了兩聲,悶頭喝酒,顯然餘怒未消。

趙石則繼續道:“說起來,天子家事,微臣本不應多言,但陛下既然提起,微臣到也覺得,宗室們老是這麼呆着沒事兒,有些不妥。”

聽了這話,皇帝陛下立即豎起了耳朵,只是就這麼下臺,還有點不好意思,所以沒有接話。

趙石拿起酒壺,給皇帝陛下斟滿了酒杯,這才繼續道:“如今我大秦撫有吐蕃,草原諸部,西域諸國,也聯通在即,如此中外交通之際,正乃漢唐事業之始。”

“所以,理藩院便顯不足。。。。。。。。”

說起正事,皇帝陛下終於不再計較那些有的沒的的小事了。

順勢點了點頭,道:“朕也有意,廢理藩院而重設鴻臚寺。”

鴻臚寺,這個趙石知道,鴻臚寺的職能很多。

而大秦,後周,以及南唐,都不再有這樣的機構,因爲鴻臚寺在漢時最主要的職能,便是掌管外藩交通供奉事。

這裡所說的外藩,指的就是番邦,異族之屬。

而沒有番邦供奉,設的什麼鴻臚寺?

所以,大秦,後周,南唐都很久沒有這樣的機構了,不是不想設,而是設了沒用。

在大秦,鴻臚寺的其他職能,多數都在禮部,理藩院更像是驛站。

重設鴻臚寺,在今日的大秦,已是當務之急,皇帝陛下有這樣的意思,也不奇怪。

趙石立馬附和,“陛下卓有遠見,微臣等不及多矣。”

皇帝陛下又好氣又好笑的看了他一眼,終於忍不住笑了起來,“行了,到河洛走了一趟,怎麼就變得如此憊懶,快說,這和宗室有何關聯?難道讓他們入鴻臚寺任職不成?”

說到最後一句,無論語氣或是神態,都表達出了皇帝陛下的不贊同,要知道,鴻臚寺這樣的衙門一旦設立,其職權就不會太小。

讓宗室子弟進這樣的衙門任職,皇帝陛下也定然覺着不太靠譜。

趙石聽着有點不順耳,憊懶這樣的詞兒,怎麼能落在他身上呢?

不過剛纔佔了便宜,心情正好,心說也就不計較了。(未完待續。)

第751章 崎路第111章 夜宴(二)第1394章 兩喪第733章 決斷(四)第539章 善後第104章 目標第1365章 想法第509章 雲涌(九)第62章 追蹤第1368章 趙氏第626章 任命第679章 相遇(二)第1511章 婚姻第186章 豔遇?第913章 屠殺第62章 追蹤第1461章 怪事第521章 戰報(一)第223章 成軍第988章 軍議第1209章 胖子第715章 開端(四)第893章 閉門第272章 開拔(二)第416章 熱鬧第339章 遇敵(四)第191章 故人(一)第1404章 請命第324章 大戰(二)第1384章 向西第1364章 小樓第412章 李府第890章 國武第531章 上門第150章 陌刀第161章 破寨第198章 軍營第1128章 安置第581章 戰後(二)第850章 鬧劇第112章 夜宴(三)第466章 準備第1224章 豪情第1181章 相悖第403章 獎懲(八)第95章 說破第430章 遊園(三)第1329章 平息第1389章 橫掃第1260章 韋州(六)第925章 部衆第1503章 爲父第1170章 內外第1415章 區別第1375章 大夫第612章 不歡第92章 少年第13章 遭遇第1430章 巡狩第678章 相遇(一)第764章 入甕(二)第734章 臨汾第160章 襲寨第1455章 起意第1377章 談戰第1682章 問難第1169章 爭辯第1404章 邀請第1508章 將來第215章 年關(八)第1501章 護衛第1066章 深意第744章 決議第1547章 大將第812章 公主第1355章 踏青第544章 父子第372章 襲戰(一)第1286章 考量第1444章 文樓(五)第1567章 風雪第1168章 言儲(二)第506章 雲涌(六)第338章 遇敵(三)第471章 激鬥第602章 歸家第642章 逝去第555章 漢中第8章 煩惱第1379章 啓程第317章 少君第1454章 老僧第608章 夜談(三)第1299章 小事第114章 盛怒第763章 入甕(一)第605章 入宮第672章 勘議第589章 大將第1522章 長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