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章 聚飲(四)

說到這裡,胡烈臉上的笑容也漸漸收斂了起來,看上去分外鄭重。

“國武監操典,乃國武監頭等大事。。。。。。大帥也一直在說,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需要許多人爲此羣策羣力,今日邀諸位前來,就是想請諸位鼎力相助,讓我國武監有個立足於世間的根本。”

到底是軍人,幾句話的工夫,已經將意思說的明明白白,乾脆的很,沒有半點的轉彎抹角。

不過在其中幾個人聽來,並不舒服,與其說是邀請,不如說的變相的傳達軍令。

不用問了,這肯定是晉國公本人的意思,在國武監操典這樣的大事上,胡烈的身份也決定了他的份量不夠,斷不會冒冒然的自行其事。

吳小妹則琢磨了下其中的味道,心中不由有些恍然,這麼多年過去了,還要將這些人請到一起來,在國武監馬場這樣等同於私宅的地方說起此事,看來啊,國武監操典的編纂還在進行當中,離着問世還遙遙無期呢。

這些話也明白的告訴了她,山長大人對此事已經極爲不滿。

“這是大帥的意思?”

先開口的竟然是噠懶,而這句問話,也顯示出他並沒有明白這話裡藏着的諸多味道,問的很是多餘,而且,也很得罪人。

若是旁人這麼問,胡烈的反應不好說,但噠懶問了,則又不同,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爲不可見的點了點頭。

隨後,噠懶呵呵一笑。抹了一把花白的大鬍子。“大帥說什麼。就是什麼,要俺怎麼着都行,只是噠懶可不識字。。。。。。。”

胡烈嘿嘿一笑,道:“大帥說,許多識字的人,也不過就是識字罷了,在座諸位的本領,可不在識不識字上面。”

話音未落。那邊啪的一聲,已經有人拍了桌子,席上年紀最大的那位鬧了,瞪着眼睛,吹着鬍子就道:“識字,問學之初也,離於懵懂,後可曉天理,明世情,此爲世間之正道也。。。。。。。。”

說起來好笑。桌上的男人當中,就老頭兒一位飽學之士。到是女人中,陸晨和吳小妹,都讀過不少的書本,還聽得懂他到底在說什麼。

頓時,桌子上的人齊齊埋頭喝酒,這話茬誰願意接誰接去吧,到是瑪麗安娜,求知慾非常的濃,瞪着那雙總是流轉着若有若無的媚意的眼睛,聽的聚精會神,嘴脣蠕動,想要稱讚一下對方的學問,但最終還是將話嚥了回去,這個老頭兒和草原上的那些汗王,甚至說大多數的男人都不太一樣,對她從來可都不怎麼友善。

一本正經說話的時候,雖然讓她覺着很有。。。。。。。嗯,氣度,卻也讓她不自覺的有些畏懼。。。。。。。。。。。。。

胡烈的嘴角抽動了幾下,心道,這位崔先生可是越來越倔了。

當然,他也明白,老頭兒這麼激動,也是有着原因的,因爲齊大人在的時候,編修國武監操典,弄了很多聖人文章進去。

這也還罷了,聖人的學問,無疑是這世間最大的學問,國武監操典裡面,必定不會少了聖人教誨。

但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齊祭酒主持編修國武監操典,各篇開篇之語,必定是大段大段的聖人之言。。。。。。。。。。。

這也還罷了,你說滿篇的之乎者也又算什麼?

若真這麼編出來,廣瞧明白他們寫的是什麼,就得難爲死一羣廝殺漢,還哪裡有那個時間操演?國武監中的生員們豈不都成了書蟲?

所以,如今國武監操典確實正在大改,齊祭酒所謂的以聖人教誨爲先,鋪之以軍陣之學的編修方略,已經被徹底摒棄,更開始大片大片的刪除聖人文章。

這裡面,無疑就有老頭兒的心血,所以,提到國武監操典,便有些激動也是在所難免。

讓胡烈有些不滿的是,老頭兒與大帥有着師生之誼,卻沒去大帥面前理論,揪着他一個小人物兒發火兒,又算哪門子的聖人道理了?

本來,今天就沒打算請這位過來,但老頭兒不知從哪得了消息,上趕着過來了,唉,真是麻煩啊。。。。。。

心裡嘆了一口氣,胡烈也只能連連點頭,趁着長篇大論的間隙,才道:“小子讀書少,整日裡胡言亂語,您也別計較,咱們還是說正事啊,說正事。”

老頭兒餘怒未消,但他心裡也有數,那位便宜弟子如今可不是鞏義縣的小小團練使了,那個時候他要乾的事情,就沒人能攔得住,遑論是現在了。

瞅瞅滿座這些人,就能明白,其人對讀書人的輕蔑和反感,當初爲其開蒙之時,就隱約的感覺到,那位雖然沒說過什麼過頭兒的話,但對聖人教誨,卻大多不以爲然,可以說是天生的武人心性,改也改不過來。

但說起來,與那些整日裡舞槍弄棒,連書本也不願碰上一碰的武夫又有不同,他這位便宜弟子是能讀進去書的,而且,只要沒有引經據典,便能讀的極爲明白通暢,對裡面的聖人道理,比一些讀書人看的還要通透幾分。

而且,如今還在教武人們讀書識字,然後成軍,這一切,已經可以看做是兵家之學的延續,現在又編國武監操典,引世間雜學入內,對儒家之學依舊不屑一顧。

想到這些,老頭的火氣不知不覺也就消了,心裡滋味莫名,最終,嘆了一口氣,擺了擺手,道:“行了,老夫替你說吧,諸位皆有一技之長,國公的意思是,萬不可敝帚自珍,有所藏私。。。。。。。。”

“國武監操典若成,必爲世間之學。。。。。。。增色不少,能治一學,列入其中,將來後世子孫,當可記得諸位姓名,流芳千古不一定,但蔭及子孫卻乃易事,諸位考量一下。。。。。”

“國公那裡的意思恐怕是想讓諸位主持編修。。。。。。。言語務求淺顯易懂,識不識字。。。。。。嘿嘿,確實不太要緊。”

老頭兒有些落落寡歡,但說的話卻極有條理,一下就能讓人聽的明白,胡烈那邊臉上立即堆起了笑容,豎起大拇指道:“還是您老的學問高,大帥正是此意。。。。。。。。”

這會兒他也不藏着掖着了,“而且,大帥還說。。。。。。嗯,世間的學問沒有高低貴賤可言,看的是得不得用,比如說啊,胡人到了咱禮儀之邦,嗯,長安,會說漢話的就要便利不少,而漢人去了胡地,嗯,草原,會說幾句胡語的,不定就能免了殺身之禍,找到處帳篷,還能跟主人把酒言歡,而不是因言語不通而動刀子。”

他本就不是一個少言寡語的人,這會兒見老頭兒不知怎麼不來添麻煩,而且還能幫襯幾句,這興致立馬上來了。

“又比如說這匠人啊,修橋補路什麼的都少不了,而且,咱們這些人手中的刀槍弩弓都出自匠人之手,拿在手裡在戰陣上是能保命的,憑什麼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就罵娘?匠人比旁人又沒少了什麼,不偷不搶,都憑手藝吃飯,差了哪兒了?”

“還有啊,商人往來道途,賺的也是辛苦錢,雖說有時嘴臉難看了些,但總歸也有好人的吧?”

最後有點言不由衷,當時就有人撲哧一聲樂了,胡烈說的正高興,當即不滿道:“笑什麼,大帥說了,商事上是一篇大文章。。。。。。”

那邊笑的人立即不滿了,不客氣的道:“大帥說,大帥說,你這點見識,都是從晉國公那裡聽來的吧?正事還沒說完呢,你問問,誰耐煩聽你的這些胡言亂語?”

胡烈雖然年輕,但在國武監,敢跟他不客氣的人真的不多,不過說話的人就是其中一位,出身香侯府的女人,到了哪裡,都有着這樣的底氣。

“嗯,嗯,那咱們趕緊說正事。”待得看清說話的是誰,胡烈沒骨氣的立馬軟了。

吳小妹在旁邊看的熱鬧,感覺這一趟真的沒白來。

但胡烈這些話,雖有些凌亂,卻還是讓她感覺到新鮮,工匠,商人,嚴格的來說,皆乃賤業,按照古往今來的大道理而言,因他們家無恆產,易生亂事而爲人所輕賤。

而按照儒家之言來說,一個是奇技淫巧,玩物喪志的典範,一個則是無信無義,滿身銅臭的代表。

但反之一想,沒了他們,成嗎?肯定是不成的,就像自己這些武人,往大了說,保家衛國,上護君王,下衛黎民百姓,往小了說,也是靠本事在養家餬口,憑什麼就要居於讀書人之後,爲那些自詡聖人門下的文人所輕?

以前,也許只是一些隱約的想頭,他們這些將門之後,其實還是很羨慕讀書人的風雅以及淵博的見識的,但現在,卻好像在她面前打開了一扇門,直可清晰的看到門後的景緻,頓時便有豁然開朗之感。。。。。。。。。。。

(一更,阿草努力中。)(未完待續。。)

第582章 戰後(三)第376章 遇匪(二)第943章 刺客(三)第211章 年關(四)第370章 部落第12章 行路第251章 爲謀第1416章 商議第1105章 商人(八)第1346章 文會第1397章 突變第171章 厚禮(一)第1025章 投誠第626章 任命第1408章 夜宴(四)第1190章 廷議(二)第1508章 將來第1048章 變化第8章 煩惱第1552章 戰爭第655章 同窗第1268章 使者(二)第90章 馬球第1137章 相見第930章 忠誠第1023章 決定第1280章 天狼第471章 激鬥第1095章 商人(一)第88章 衝突第986章 清除第106章 反拙第490章 勞軍(二)第776章 鏖兵(九)第300章 潰敵(一)第493章 風起(二)第375章 汗王第185章 太液第763章 入甕(一)第1360章 陰暗第1021章 遊說第162章 分配第722章 相邀第239章 血夜(七)第1347章 談論第168章 揚威(二)第1413章 明遠(二)第1145章 國策第1412章 遷徙(二)第1405章 發飆第1102章 商人(五)第1341章 應對第1099章 驚懼第1567章 風雪第715章 開端(四)第8章 煩惱第1542章 南下第407章 親族(二)第1394章 交底第1285章 漢官第211章 年關(四)第1561章 碰撞第1498章 內外第1162章 交鋒第900章 請戰第990章 決定第1203章 訓誡第243章 崩殂第346章 許諾(一)第974章 商議第521章 戰報(一)第343章 突圍(二)第86章 風雲(四)第216章 年關(九)第565章 關內第111章 夜宴(二)第311章 邸報第1363章 進言第15章 血戰(二)第375章 遇匪(一)第181章 決死第121章 頑劣(一)第577章 激戰第1455章 起意第693章 重遇第1555章 覆滅第68章 縣城第1375章 烏澤第五 卷萬里征途會英豪第329章 鏖戰(三)第1146章 國策(二)第1000章 衝擊第486章 發作第1178章 獻女第1260章 韋州(六)第683章 相遇(六)第1386章 蜀僧第1395章 虎牢第419章 拜訪第795章 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