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破敵

秦軍登關而上,虎牢失陷在即,呂盛平率部於城頭死戰不退,身披十餘創,猶自高呼酣鬥。

秦軍越來越多,虎牢失陷已在眼前,部將眼見不敵,欲挾呂盛平潰走,呂盛平怒喝連聲,大呼男兒守土報國,有死而已,不肯離去,最終力竭戰死於虎牢關頭。

呂盛平也是此戰戰死的第一位後周高級將領。。。。。。。。

秦軍四日陷虎牢,虎牢關鎮守使呂盛平戰死,五千守卒,只呂盛平侄兒呂琦率近千殘兵,潰出虎牢關,但他們並未去滎陽,而是退往了東北方向的孤柏嶺,一頭鑽進了廣武山中。。。。。。。。

而此時,得知虎牢失守消息的滎陽守將張大虎,纔有些慌了手腳,不過還沒等他將告急文書發出去,防禦使衙門讓他出兵救援虎牢的軍令卻是到了,張大虎看了文書,不由大罵,虎牢都丟了,還救個屁。

此時防禦使劉俊這裡也再顧不上準備迎接攝政王世子的事情,聽聞秦軍起兵攻虎牢的消息之後,他便立即命人送信給滎陽的張大虎,令其出兵救援。

這個時候,他也有些後悔,不該對呂盛平的求援文書不聞不問,不過後悔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之後他這裡琢磨的,其實不是秦軍到來,該如何應對,而是先要推諉過錯。

當虎牢關失守的消息傳到他這裡,這位防禦使大人大驚之下,卻也有着一絲竊喜,呂盛平死了。虎牢失守的過失。完全可以推到呂盛平的頭上嘛。

至於張大虎那裡。。。。。。。。若非滎陽乃兵家之重地。不能有失,他甚至想到了坐視滎陽失陷而不加理會。。。。。。

不過這些到底只能想一想罷了,一旦滎陽等處要地失守,他這個防禦使再是推諉,這失地之責也推不掉,所以,他這裡只能第一時間,傳令各地守將禦敵。

在這樣危急關頭。這位防禦使大人還沒忘了耍花招,以迎接保護攝政王世子爲由,留廣武軍在管城後方,絲毫沒有前往軍前帶兵禦敵的意思。

大秦成武六年五月,河洛大軍克虎牢,隨即出虎牢,入鄭州,在廣武,滎陽,賈谷。密縣一線,跟後周兵馬連番接戰。

因後周鄭州防禦使劉俊不曾親上敵前。指揮諸將迎敵,所以諸將固守防地之外,很少有配合之事,軍報傳送,來往之間也是拖沓無比,根本無法真正連成一線,而從防禦使衙門送回來的軍令,由於時過境遷,往往前後矛盾,讓人無所適從。

鄭州集結的後周近二十萬兵馬,在指揮上簡直只能用一塌糊塗來形容。

而更讓人無法忍受的是,廣武軍遠在管城,廣武空虛,秦軍沿黃河進兵,先破廣武守軍,繞道圍滎陽,滎陽這樣的兵家重鎮,竟然只支撐了四天,七萬餘守軍,在守將張大虎率領之下,竟然陣前降敵,滎陽易手。

這個時候,後周準備多年的鄭州防線,在短短數日間一潰千里。

大將魏懷德率軍連破後周兵馬,最終陷賈谷,在賈谷修整一日,再次率兵南下,與大將楊昭合攻密縣。

以五千精騎突前,先破密縣救援賈谷之援軍兩萬人,再進密縣,於密縣城北嵩渚山麓,與密縣守軍四萬廝殺一日,陣斬密縣守將萬勝,密縣守軍幾乎全軍覆沒。

十餘萬後周兵馬,在短短半月之內,便已經煙消雲散。

魏懷德留兩千兵馬受密縣,與楊昭兩人順水而下,直趨新鄭,欲與大軍主力會於管城。

此時對於後周而言,鄭州形勢已然糜爛,再難挽回了。

沒等秦軍合圍管城,鄭州防禦使劉俊已然帶着廣武軍攔住趕來鄭州的攝政王世子殿下,一同狼狽逃回了開封。

吃了這樣的敗仗,鄭州防禦使劉俊回到開封,卻不知怎麼走通了門路,竟然毫髮無損之餘,還以保全攝政王世子安危之功,轉身便領了兵部侍郎的職位。

不過這位新鮮出爐的兵部侍郎大人沒在新的位子上呆幾天,便在後周降將孟青,帶兵挖了攝政王趙氏墳塋的消息傳到開封以後,攝政王趙彥大怒之下,再加上有人連參劉俊陣前失利事,於是,後周攝政王大人便將所有的怒火,都澆在了劉俊頭上。

根本未經大理寺堪問,便以守土失利,喪師辱國之罪,將劉俊腰斬棄市,並誅滅了劉俊三族。

但說實話,這樣的舉動,絲毫無益於事,反而先自動搖了後周立國之根基。

年輕的攝政王與他的父親,已經故去的老攝政王趙乾比起來,真的只能用昏聵來形容。

不殺劉俊,提振軍心士氣,反而任其爲兵部侍郎,已經犯下了賞罰不明的錯誤,如今又因自己一怒,而以舊事而殺劉俊,這不但有着反覆之名,而且,後周立國至今,不殺士大夫已然成爲了祖訓一般的規條。

而攝政王趙彥此舉,無疑開了個極壞的先例。

當然,這些在當前都已經不重要了,秦人大軍臨境,朝廷政爭在這個時候已然看不出多少痕跡了。

因鄭州失守,朝廷中的主戰派猛然便佔了上風,攝政王趙彥也順勢,重新啓用老臣李仲謀任樞密使,調撥兵馬,準備死守開封。

在這之前,勤王的詔書已經發了出去,命後周各地守軍,在接到詔書的那一刻,即刻起兵,救援京師。

當然,這已經是後周的固有節奏了,不必細說。

秦軍得鄭州,修整數日,才起兵繼續東進。。。。。。。。

這中間,還出了點幺蛾子,那就是後周降將孟青挖了後周趙氏的祖墳。

這事吧,就太惡劣了些。。。。。。

雖說前人們也沒少幹了,但總歸不妥當之極,往大了說,那就失去了大義名份,傳出去,也有失民心等等,而往小了說,有仇就有仇,打打殺殺都是常事,但你卻去挖人祖墳,這就太缺德了。

若換個時候,少不得就要將孟青交給朝廷論處,但現在卻正值用人之際,大將軍張培賢大怒之下,卻也只是將其功過相抵,又打了孟青十軍棍,便將此事揭過不提。

誰也不曾想到,孟青此舉卻是讓早已逃的不見影子了的劉俊掉了腦袋。

其實這事還遠遠不算結束,只是此時後周到了生死關頭,將一切其他事情都壓了下來而已。。。。。。。。。

連番戰事下來,秦軍有些疲憊,也受了些損傷,但連勝之下,士氣高昂,從上到下,都死死盯着東邊那座繁華的城池,不肯放鬆半點。

於是,在管城修整數日之後,大將軍張培賢留楊昭,折潯兩人守鄭州,自己則率大軍繼續東進。

這個時候,先鋒人選已經換做了另外一位後周降將張大虎。

這也是無奈之舉,大將軍張培賢好名,從不擅殺降俘,這個誰都知道,實際上,許多人背後都在說,大將軍張培賢之所以如此,只爲了和大將軍趙石別一下苗頭,要知道大將軍趙石嗜殺之名,早已遍傳天下。

而大將軍張培賢,卻有着仁義寬厚的名聲,和大將軍趙石截然不同,再者說,如今大秦上將之中,也就河洛張培賢能與大將軍趙石比一比,其他人都差的遠呢,而這樣的不同,不是別苗頭又是什麼?

不過這話聽着雖然沒太多根據,但卻也有着一定的道理,至於大將軍張培賢是不是這麼想的,那就只有去問老天爺了。

但說實話,領兵之人,行的是殺伐之事,再是寬厚也寬厚不到哪裡去,和仁義更沾不上邊兒。

其實只要是稍微聰慧一些的人,便能明白,兩人行事之所以如此不同,和他們征戰殺伐的地界是有着很大關係的。

大將軍趙石在蜀中平的是亂匪,在河中河東打的是女真人,在西北則是滅夏之役,對面的是党項人,殺戮衆多除了大將軍趙石心性有些好殺之外,也可以歸咎於形勢所迫。

而大將軍張培賢領兵攻伐的地方皆爲中原腹地,在策略上自然要溫和的多,即便是換了大將軍趙石過來,手段照樣不會太過激烈。

中原之戰,最重要便是民心,將所過之處都打爛了,即便定鼎中原,估摸着也只能像前秦一般,得個殘暴之名,不定什麼時候便亡了。

用這樣的眼光一瞧,兩人別苗頭的說法,其實便成了無稽之談,不過到底是不是這麼一回事,誰說了也不算,只看成敗罷了。

回到中原戰場,此時此刻,秦軍情勢一片大好,因鄭州之戰結束的很快,勝的也乾淨利落,秦軍未受多大損傷,前面又已是一片坦途,進圍開封指日可待。

之所以用張大虎這樣的降將率兵,一個是張大將軍不欲擔上擅殺降俘的名聲,一個就是數萬降卒不好處置,解送洛陽,太耗兵力時日,也非常的危險。

更不能將他們留在鄭州,那是秦軍後路,一旦降卒作亂,影響可是非同小可。

這麼一來,也只能用其爲大軍鋒矢,算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一路上,幾乎沒用秦軍動手,前鋒張大虎部,幾乎沒出波折,一路向前,直抵開封近郊。未完待續。。

第197章 孤僻第171章 厚禮(一)第1028章 交戰(一)第767章 燒糧第1388章 兄弟(二)第175章 壽筵(二)第1108章 盟約(三)第536章 勇氣第718章 開端(七)第1225章 蠻王第734章 臨汾第1508章 將來第1016章 封號第472章 內衙第130章 先生(一)第384章 兇險(一)第1358章 考量第839章 老頭第698章 遊說第1388章 兄弟(二)第554章 解圍第385章 歸去第1330章 入宮第1317章 孩子第1162章 交鋒第523章 戰報(三)第1339章 惱怒(二)第22章 說服第1287章 繳獲第477章 大戰(三)第271章 開拔(一)第1543章 激戰第811章 駙馬第759章 烽火第1408章 夜宴(四)第1411章 相談第1397章 突變第999章 箭雨第1410章 佈局(二)第798章 見駕(四)第1186章 種家第852章 大亂第1297章 皇帝第1433章 謀算第1536章 村落第1419章 借人第945章 來歷第993章 惑敵第976章 會盟第45章 說笑第1394章 交底第758章 糧草第1540章 驚喜第1481章 決心第335章 消息第369章 決定(三)第1029章 交戰(二)第1008章 賜名第575章 戰機第678章 相遇(一)第1286章 考量第1493章 過往(二)第1434章 縱談第1413章 分院第25章 黑夜第1080章 速度第1389章 橫掃第1443章 文樓(三)第47章 剷除第1187章 酒樓第408章 獎懲(十二)第314章 異數第1011章 朝野第374章 軍隊第1014章 戰報第1345章 肺腑第188章 開始第180章 壽筵(七)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1014章 戰報第1204章 李氏第766章 瘋狂第535章 艱途(一)第1175章 麻煩第1476章 入宮第1284章 興慶第1204章 李氏第1564章 相議第739章 嘮叨第104章 目標第1251章 陸相(二)第1268章 使者(二)第113章 夜宴(四)第524章 戰報(四)第987章 退卻第820章 天妖第924章 騎兵第803章 漏風第762章 歸人第381章 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