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橫掃

(三更了。)

趙石可不想跟僧人在佛法上糾纏什麼,那純熟自己找不自在。

不過此時此刻,趙石很喜歡光頭們這一點,從不記仇,打了左臉換右臉,還能割下自己的肉來喂畜生,這樣的人欺負起來沒什麼成就感,但卻不用提防太多,越是佛法精深的光頭,越是如此。

當然,攙和進政治的和尚,就不是好和尚了……”“

這一晚,趙石沒有宿在象雄寺,還是回到了營地當中,謹慎他從來不缺,他可不想,晚上睡熟的時候,有人偷摸的想給他一刀。

一夜無話,第二日,趙石便率領着頗有些對象雄寺“戀戀不捨”的低地戰士,絕塵而去……

謀劃再多,也要先打過才成,這是趙石在戰場上形成的很樸素的經驗,而他一直以來,也是遵行不悖……

三千騎兵,都象雄寺信衆聚居的地方,又拉了兩百多奴隸,除了給他們配備的戰馬之外,還剩餘下來百多匹馬,離着一人雙馬還差得遠。

所以,趙石並未帶領大軍盡情疾馳,而是留着馬力。

即便如此,第二日午時,在象雄寺僧人的指引之下,也到了塘拉兌截區域西邊的枯巴城……

這是一座典型的高原小城,三千餘騎兵圍住小城,沒費什麼工夫,便爬上小城的城頭,殺死幾個反抗的小城守兵,便將城門打了開來。

三千騎兵一擁而入。小城便換了主人。

這次趙石沒再猶豫。小城中的幾個首領。頓時便做了刀下之鬼,這樣乾脆的殺戮,在如今的吐蕃地界是不常見的,首領貴族們總能找到生存的機會,但這一次,他們遇到了趙石,定然不會再用什麼銀錢來贖身了。

趙石也不要什麼財貨,隨即命人蒐羅城中馬匹食物。又弄到二百多匹戰馬,一百多個奴隸再次加入了進來。

不是戰馬總比人多,而是奴隸們並非各個會騎乘戰馬而已,其實,也只有那些給首領們放牧的奴隸,纔有一些騎馬的機會,當然,如果被發現了,也一定不會好過。

之後唯一讓趙石有些猶豫的是,是不是該將這裡高過車輪的男子殺個精光。如果是在草原上,趙石一定毫不猶豫的做了。但這裡是吐蕃高原,和草原諸部的情形並不相同。

他並沒有猶豫多少時間,很快便做出了決定,在城中吃飽肚子,殺死不能帶走的那些可以供人騎乘的活物兒,隨即便扔下這座已經被驚恐淹沒了的小城,繼續沿着藏布江向西而去……

到了晚間,已經來到一條大河之前。

這是藏布江的一條支流,蜿蜒向北,一直去到達莫林卡城。

這一晚,三千餘騎軍便宿在河邊,低地戰士們對這樣的作戰方式還有些陌生,又對不能盡情劫掠有些不滿,也就談不上什麼士氣。

其實,他們中大部分人都不明白,這一路作戰到底爲了什麼,只是他們有着良好的服從性,當然,這稱不上什麼紀律,只是對高位者的本能順從罷了。

所以,有些牢騷在所難免,但要說讓他們兵變,也是難上加難,即便趙石現在拿鞭子無緣無故的抽上一些人一頓,這些低地戰士也會選擇忍受,而非去琢磨着報復什麼的。

說實話,低地雖然一直信奉本教,但他們無可置疑的,已然被高地上的一些風俗習慣所同化了,和當年他們那些悍野難馴的羌人祖先,早已相去甚遠。

更何況,趙石還讓赤摩不停的派人告訴他們,在他們身後有着兩千同族可以收穫戰利品,到時候人人有份。

當然,在此同時,趙石也沒忘了,不停的灌輸給他們一些基本的紀律觀念以及騎兵衝鋒的知識,讓他們在行軍途中,慢慢適應。

第二天一大早,趙石便命人叫醒了這些散漫慣了的低地騎兵,沿河北上,在這天下午,便來到達莫林卡城。

這座城池比枯巴城要大一些,不過也十分有限,所以,趙石將在枯巴城所幹的一切,都在這裡重演了一番。

當晚,便宿在城中。

當他們離開此處,達莫林卡城中的首領貴族,皆都被砍下了腦袋,而趙石所率的隊伍中,又增加了一百多號奴隸。

經過對兩座城池的搜刮,趙石這支三千多人的騎兵隊伍,在短時間之內,將不會缺少糧草了。

趙石率兵繼續沿江西進,慢慢的,岡底斯山脈雄渾的身影出現在大軍視線之內。

而此時,趙石已經率領這羣低地騎兵攻破了沿途三個部落,殺死了他們的首領,搶走了他們所有馬匹,解散了他們的奴隸,一個部落因爲反抗極爲激烈,趙石索性祭起了屠刀,順手將那個小部落從吐蕃高原上抹去了。

沾染越來越多的血腥的低地戰士,已經開始適應這樣不停殺戮的征程,眼瞅着他們變得暴躁了起來。

但更加狂暴的是那些奴隸,這些常年生活在吐蕃高原最底層的人們,一旦被放出來,並有能力將暴虐施加給旁人的時候,他們一下便成爲了瘋狂的代名詞。

不過在趙石毫不猶豫的處死了幾個變得不可理喻的傢伙之後,奴隸們頓時找到了昔日的感覺,重新變得順服了起來。

但這注定是一個血腥的征程,奴隸們馴服於強大者的淫威,但對那些他們恨之入骨的高地首領貴族們,卻絕對不會手軟。

這種尖銳的社會矛盾所造成的仇恨,幾乎沒有辦法消除,就像漢地的農民起義一般,他們首先對準的便是富戶,之後在別人引導之下,纔會想到官府。

到了岡底斯山脈東南端,趙石的隊伍已經膨脹到了四千餘衆,幾乎人人都是雙馬。

趙石比較滿意這樣的戰果,手下的三千低地騎兵,已經有了些軍人的模樣,起碼知道什麼該幹,什麼不該幹了。

至於那些高地奴隸,趙石從來沒有正眼看過他們,這確實是一羣可憐的傢伙,但你現在只要看一看他們的眼睛,就會發現,這是一羣已經紅了眼的惡狼,只要放開套在他們脖頸上的繩索,他們也就沒什麼理智可言了。

這樣一些人,永遠不能稱之爲軍人,他們不過是一些受害者,說不定,很快,他們便會成爲施暴者,他們的手段,絕對不會比他們曾經的那些主人溫和上半點。

即便是一直跟在趙石身旁的幾個和尚,對這些奴隸們也是敬而遠之,再不去提什麼用佛法消除戾氣的話題了。

繼續沿江西進,這個時候,其實已經進入了象雄諸部當年興起之地,也就是吐蕃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從岡底斯山脈西南山麓,到藏布江的這條狹長區域之內,孕育出了象雄部的祖先,他們在這裡放牧,生兒育女,而且,他們也是吐蕃文明中最尚武的一個部族,遊牧民族,大多如此,不值得奇怪。

不過那已經是許多年之前的舊事了,隨着吐蕃的強大,遊牧部落變成了吐蕃最爲原始的部族,當他們慢慢融入新崛起的吐蕃文明之後,象雄部的重心,也開始漸漸南移到了藏布江對岸。

他們也開始建立城池,開墾荒地,慢慢改變了生活習俗。

如果不是象雄部落的主部一直十分強大,那麼象雄部落分裂成爲兩個部族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因爲一條藏布江,兩岸的人們生活方式差距越來越大,這麼延續下去,分裂是早晚的事情。

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之間的對立,在這一小片區域已然出現,只是還沒發生過於激烈的碰撞而已。

趙石來到這裡,要做的其實十分簡單,擊潰這些象雄部落中最尚武的部落,讓象雄部失去手中的刀劍,然後,才輪到南邊那些馴服的羔羊。

而岡底斯山南邊山麓生活的人們,無疑便是象雄部出產戰士的地方。

對於世代生活在這裡的數十個大大小小的象雄部落而言,這無疑是一場災難。

趙石率領着數千騎兵,像狂風一樣橫掃過去,在三日之內,連破大小部落十餘個,自身未有多少損傷,反而繼續膨脹,麾下已然有了六千多騎兵,大羣的戰馬,跟在騎兵身邊,所過之處,隆隆的馬蹄聲,讓藏布江的江水泛起漣漪,讓岡底斯雄偉的身軀都有了顫抖。

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越過格空瑭地域,深入到了象雄北方部落的腹地……

留在他們身後的,是十餘個殘破的象雄部落,他們的首領全被砍下了頭顱,掛在部落最高的杆子上,戰馬都被突然到來的敵人所奪走,奴隸們紛紛加入到這些敵人的隊伍中去,其餘也都逃亡而去。

而這些敵人,還帶走了他們大部分的羊羣,這麼一來,這十餘個部落,還能不能繼續存活於高原之上,已盡是個沒人能夠回答的問題了。

而他們,甚至不知道,這些敵人到底來自何方,爲什麼會突然襲擊他們。(未完待續……)

第380章 風雪(三)第913章 屠殺第702章 湖畔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九百二十二章 血腥第390章 爲官第636章 定計(二)第1417章 漢陰第919章 死戰(二)第744章 決議第410章 獎懲(十四)第965章 長遠第153章 相抗第477章 大戰(三)第1277章 右路第463章 洞房第1329章 平息第1231章 鎮軍第461章 草包第1208章 初戰第647章 用心第377章 豪傑(一)第1415章 心眼第1368章 聚飲(三)第267章 猛將第457章 君臣第858章 金殿第206章 嚴苛(八)第229章 暗流第1096章 商人(二)第173章 厚禮(三)第742章 勤政第1535章 議戰第474章 飛燕第460章 原委第897章 交底第85章 風雲(三)第1472章 名醫第1355章 踏青第379章 風雪(二)第710章 開端(一)第967章 殘酷第138章 來訪(一)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01章 捉賊(五)第1134章 晚間第407章 獎懲(十二)第1351章 周枋(四)第1253章 突擊第1295章 求懇第1383章 談商第461章 草包第1436章 音妙第969章 主帳第704章 亂子(四)第121章 頑劣(一)第1481章 決心第580章 戰後(一)第155章 祝壽(五)第828章 小人第1151章 拜會(一)第334章 山匪(四)第458章 童生第1179章 人情第1509章 論賞第656章 銀子第1464章 難題第1049章 私話第326章 盜匪第1483章 勸諫第1236章 右廂第九十一章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992章 小勝第1035章 獻策第1318章 偶遇第802章 傳話第1505章 進攻第1218章 無力第267章 猛將第308章 聚殲(三)第85章 風雲(三)第1510章 較量第1519章 長亭(一)第728章 變故第449章 笑語第67章 剿匪第409章 獎懲(一)第1218章 無力第1146章 國策(二)第470章 秘聞第738章 行路第853章 中書第183章 刺殺第98章 捉賊(二)第804章 安排第615章 勾畫第653章 年關第791章 歸家第1130章 喜事(二)第690章 新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