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 家宴

因爲大將軍趙石的親眷極少,所以晉國公府幕僚們的地位便凸顯了出來,實際上,他們得到了等同於晉國公親眷的地位。

晉國公對幕僚的挑剔是出了名的,別說與他地位差不多的大人將軍們,便是比他地位差上很多的大臣,府邸中誰沒有十幾二十個幕僚,這些幕僚各有所長,平日裡能幫助東主主理府務。

用到他們動腦筋的時候,能幫東主出主意,其實他們也已經成爲一個羣體,更是士子們上進無門時的又一個出路。

別看平日裡,文人士子們鄙薄於幕僚之屬,但真要能在權貴府中謀得一席之地,許多文人士子會毫不猶豫的入幕其中,再不提之前那些酸溜溜的話頭。

而大秦很多地方官吏都非正途出身,而是各個府邸中的幕僚從屬,也讓這條捷徑在讀書人中間很有市場。

晉國公府的幕僚位置,是滿長安的讀書人都要羨慕的一個職位,大將軍早已開府建牙,和其他文官府邸不同的是,入幕晉國公府,實際上便有了官職,在吏部也會留下記檔,輕輕鬆鬆一步便跨入了品級行列。

雖然一定按武職來計,轉職文官,要降等,但再降也降不出七品,甚至轉頭就能到地方任職,雖然肯定得不到一縣主官的位置,但總歸是有了官身,又可以以大將軍門下自稱,在宦途上有着旁人沒有的便利。

就像大將軍府中辭出來的幾位幕僚一般,很快就都有了職位,或去河東。或去河中。倒黴點的。或者說晉國公府那邊沒打過什麼招呼的,則去了西北。

但說起來,晉國公府幕僚選擇極爲苛刻嚴厲,至今晉國公府能數得上的幕僚,不出十數,可見,能入幕晉國公府那要看運氣,也要看和大將軍的緣分。

比如說大將軍府司馬。孫文通,那就是一個蜀中降臣,在大將軍率軍平蜀的時候遇到了此人,一直重用到現在,也不曾失寵。

又比如說掌握着晉國公府資財的李博文,這位曾落拓長安,以給青樓女子填詞作賦爲生,可以說是文人中的敗類,士子中的恥辱,但途逢大將軍出遊。就稀裡糊塗的入了大將軍府,如今更是掌握着晉國公的度支重責。

南十八。賢相楊感府中幕僚,楊感辭官,轉投大將軍府。

陳常壽,身體虛弱,誰也不知其來歷,只知道此人來自河內,好像突然間便出現在了大將軍府中,很多人猜測,此人可能是大將軍親戚。

這幾個人跟隨大將軍趙石日久,最少的便是孫文通,不過也足有十個年頭了。

之後到是有那麼幾個人入了晉國公府,但不久就陸續辭出,被禮送了出來,雖得了官位,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幾位恐怕不合大將軍眼緣,或是才能不夠罷了。

是的,入幕晉國公府確實要看運氣,上門應幕,成功的也就南十八一人爾,而此人早已名聲在外,旁人比不得。

所以說,晉國公府幕僚如今寥寥無幾,最新入幕府中卻是個女人,還出自香侯府,許多人猜測,是大將軍卻不了香侯府情面所致。

其實,公主府那邊的麻煩,趙石難辭其咎,許多文人往公主府投書,其實還是想轉着彎子去晉國公府而已,畢竟,公主府那裡大多都是些女人,乃正經的嫌疑之地,文人士子們不會想着在那裡多呆。

不過不管怎麼說,逢了年關,晉國公府的幕僚們過的最是逍遙,享受着如同主家一般的待遇,金銀綢緞之類的阿堵物不提,晉國公府的幕僚們一年到頭從來不缺這個。

只說他們現在身邊的人就是一大羣,下人僕役一個不少,紅袖添香那是平常事,各種宴飲的邀請,都能排滿整個正月。

陳常壽身體虛弱,從鞏義範家領養了一個兒子,夫妻兩人全部的心思,都放了這個兒子身上,除了一些大事,已經很少爲趙石出謀劃策了。

南十八的家眷依舊養在國公府內,一應支應,與南十八在時無異。

孫文通早已從蜀中將家眷接到了國公府,如今有些思鄉,已經決定年後回鄉一趟,也不知他那家鄉還能剩下些什麼。

李博文活的最是逍遙自在,如今早已妻妾成羣,在晉國公府中養了一大家子,比主人家的人丁還要多上許多。

不過這位現在除了鑽進錢眼裡出不來以外,還有着打探長安動靜的職責,擔子實在不輕,不過這也沒阻了他的興致,還能抽空納了兩房小妾,讓國公府的女主人們很是不得意此人的貪花好色的行徑。

新入府的幕僚陸敖,則跑回了香侯府,本來,南十八走後,府中也就缺了個長史,新入府的幕僚,得到趙石承認之後,定要接任此位,因爲旁人都不合適。

但陸敖,是個女人,趙石雖然任用了她,但也下不定那個決心,讓個女人成爲晉國公府長史。

到是內宅護衛,多出自香侯府,先讓陸敖管起了內宅防務,這麼一來,陳常壽之妻韓氏更是當了甩手掌櫃,回家專心調教兒子去了。

不過讓幕僚管內宅諸事,也就是晉國公府了,換了旁處,誰願意讓個幕僚插手內宅諸事?那是要出醜事的。

不管幕僚,下人,還是家將怎麼逍遙快活。

晉國公府的主人們卻已經聚在一處,擺起了午宴。。。。。。。。

說是宴席,其實也就是兩張桌兒,團團坐而已。

午宴之前,趙石將自己長子趙君玉叫到書房,先照常挑了挑毛病,然後才吩咐正事,將手裡的一個單子交給趙君玉,命其在正月裡,挨家去拜訪一遍。

頭一次接到這樣的任務,趙君玉明顯有些緊張,但也有着些興奮,因爲名單之上,很多都乃大秦顯宦之家。

他代表晉國公府上門,這無疑便是父親已承認了他這個兒子的地位,要讓他頂門立戶了。。。。。。

趙石也沒多囑咐什麼,只是任自家兒子處置。

上門拜年送禮,一個晉國公府長子的身份,其實已經足夠了,沒誰敢於怠慢,失不失禮的,瞧自家兒子這小大人的模樣,趙石還真不擔心,陳常壽教導出來的學生,自家的血脈,若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好,趁早便絕了晉身仕途的想法爲好。

實際上,這無疑是一種考驗,對兒子的處世之能做出一些評斷,養兒爲了防老,這樣的心思不在趙石考量之中,他趙石的兒子,可以舞文弄墨,但一定要像個男人,能夠支撐起一片天空的男人。

之前他沒多管,因爲這個兒子學了文事,與他並不同路,但現在,這個兒子就要娶妻生子了,卻需要他來觀察,這個兒子是不是有那個能力,做好一些事情,是不是有那個城府,去搏自己的功名利祿。

代他,或者說晉國公府去送年禮,是他給這個兒子的一個禮物,也是一份考驗,如此而已。

既然有着考量的心思,他便不會多說什麼,至於送什麼人,送什麼禮物,該有怎樣的禮節,兒子儘管找人商量去,若連這點權力都不能運用自如,那麼這個考驗還沒真正開始,便是以失敗告終了。

從書房出來,領着神思不屬的兒子漫步來到老太太居處,家裡的兩個男人都到了,午宴也便正式開始。

來自大秦各處的美酒佳餚,流水般端上來,趙石嚐了嚐,味道實在不錯,晉國公府招了幾個廚子,都是連家帶口入的府,年關上,幾個廚子自然會使盡手段,來贏得主人家的歡心。。。。。。。

趙石一邊陪着石頭娘說話,一邊左右瞧瞧,見幾個兒女都躲到了另外一桌,頗有些遺憾,因爲過了這個年,趙君玉便算是正式成年了,不好在跟父親的妻妾混在一處,所以另開了一張桌子。

索性,將另外兩個兒女都安排到了那一處,讓他們自己去說話了,無論正在呀呀學語的小兒,還是已經四五歲了的扣兒小丫頭,都有乳母陪着,在那邊自得其樂。

趙石這一桌也很熱鬧,有了達達兒真,想不熱鬧也不成,這位就喜歡人多,操着結結巴巴的漢話,嘴巴不帶停的,往往說上幾句,就能蹦出一句蒙古語來,逗的旁人笑聲不斷。

趙石正喝着酒,怡然自得的聽着妻妾們的笑鬧,石頭娘這裡已經低聲問了一句,“那孩子怎麼樣?大過年的,也不說抱回來讓我瞧瞧。”

一口酒差點沒嗆在嗓子裡,趙石使勁嚥了一下,才尷尬的左右看了看,見沒人理會,才低聲道:“娘,您要是想見,得等一陣兒,唉,那孩子沒法認,只能看看,其實吧,不如不見。。。。。。。”

石頭娘一下火了,揮手將給了趙石一下,瞪眼道:“都是你造的孽,好好的姑娘,連個名份都沒有,生個兒子還不能認祖歸宗,你說你辦的這個事。。。。。。苦命的孩兒啊。。。。。。”

這邊的聲音一下就沒了,目光都瞧了過來,還好,石頭孃的聲音不高,沒人能聽清他們說的什麼,但趙石捱了一巴掌,動靜可不小,一下將目光都吸引了過來。(未完待續。。)

第160章 羣戰第157章 祝壽(七)第505章 雲涌(五)第1437章 殷切第1203章 訓誡第1223章 降敵第176章 壽宴(三)第62章 追蹤第318章 靜夜第331章 山匪第1034章 相爭(二)第1246章 西涼(十)第1362章 開監第1520章 長亭(二)第367章 狂戰(三)第1397章 突變第404章 獎懲(九)第1385章 糊弄第1564章 相議第1412章 明遠第1015章 舊部第1383章 衝鋒第1249章 西涼(十四)第740章 碑林第370章 遭遇第593章 自污(三)第244章 國議(一)第1157章 拜會(七)第1558章 攻防第484章 舌劍第472章 內衙第1476章 入宮第825章 樞密第1542章 南下第1214章 財富第646章 冬日第402章 獎懲(七)第131章 先生(二)第1530章 學問第609章 書課第1460章 局面第1349章 文武第430章 遊園(三)第134章 先生(五)第160章 羣戰第118章 試探第490章 勞軍(二)第965章 長遠第386章 狂戰(二)第12章 行路第21章 意外第753章 無辜第1374章 推心第368章 決定(二)第15章 血戰(二)第1394章 兩喪第1218章 無力誠摯的道歉今天缺更一天第225章 謀算第445章 棧道第599章 皇子第282章 禁溝第763章 入甕(一)第775章 鏖兵(八)第594章 自污(四)第330章 鏖戰(四)第180章 壽筵(七)第597章 提議第1368章 趙氏第1514章 緣由第1549章 降人第1383章 談商第1106章 盟約(一)第1380章 邀請第1357章 用人第836章 竹林第430章 遊園(三)第409章 獎懲(十三)第1501章 護衛第966章 衝鋒第586章 宴飲第1001章 血色第931章 見客第1035章 獻策第564章 謠言第1384章 向西第390章 爲官第368章 餘生第1161章 李府第542章 奏表(二)第1165章 遠見第950章 思慮第1369章 結巴第110章 夜宴(一)第1345章 肺腑第161章 破寨第1219章 攻守第126章 波瀾第834章 信箋第996章 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