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入宮

成武四年十月,聖旨終於來到了定軍侯府。

因冠軍大將軍,定軍侯,河東宣撫使趙柱國攻取河東要地,平滅北胡之功,晉趙石爲興國公,實封一百五十戶,節猛虎武勝軍,河東諸部兵權,撫草原歸附部族……

又賞兩天若干,金銀若干,以及儀仗等等。

看上去,這次的賞賜並不算太過豐厚,起碼與趙石的功績不很相稱,雖然晉國公,但興國公,怎麼看都是一個虛爵,封地其實還在鞏義縣,至於兵權,好像沒有多大的變化,甚至有所限制。

不明白的人,聽了這個,很可能會有不好的想法,但明白的人,卻是知道,這是爲了來年的戰事留下晉身的餘地。

來年戰事一起,等大將軍再次還朝之時,那時,纔是真正的封賞下來的時候。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當趙石率軍克太原,陷大同之後,朝廷已經有議功之舉,其間,皇帝陛下兩次給趙石定下國公封號,還沒到中書,就被同門下平章事李圃以及汪道存等人阻了下來。

還是那個理由,還是那個理由,賞功於臣下,當有分寸,實際上,還是怕到得後來,封無可封罷了。

成武皇帝從善如流,接着再議,但之後卻就緩了下來,因爲攻取河東之功,怎麼能和平滅西夏相比?既然大將軍趙石存着那樣的心思,論功就可以晚一些了……

皇帝陛下不着急了,李圃等人自然也就安下了心,大將軍趙石封國公號已是不可避免。擁立之功晉身一等定軍侯。加上戰陣上的功勳。邁過這個坎,誰也沒什麼異議,只是幾十年間,大秦第一位國公,卻是不能封的太過。

最好是等到衆將之功皆顯,再厚賞其人,以示尊榮,纔是正理。

這不用等多少時候。現如今的大秦,和十幾年前相比,已經多出了不少顯爵,可以想見的,之後還會更多。

凌煙閣上二十四位功臣,一位宗師郡王之外,其他皆爲國公,大秦這還差的遠呢。

所以,無論是成武皇帝,還是李圃。都沒好意思跟趙石說這個,只說是厚賞罷了。

趙石這裡到也沒什麼。一個國公號之外,也並沒有要他交卸河東兵權的意思,還任着河東宣撫使,想來這就是補償了。

像他這樣,兼任一地之宣撫使,行的其實是節度使事,之後又能領兵戰於西北,在大秦一朝之中,已經是絕無僅有。

功名利祿到他這個份兒上,多一些少一些的,實在算不得什麼。

接了聖旨,便是入宮面聖謝恩了。

出了府門,趙石看見已經有人在換定軍侯府的牌匾,興國公府幾個亮閃閃的大字很快就能掛上去,身後的府邸之中,已經陷入了一片歡騰之中。

京師第一個國公府,沒辦法不高興,而年關之前,府中有了這樣一件喜事,下人們的賞賜必然不少,自然各個喜笑顏開。

想到日後走在大街之上,一提是國公府出來的,定然是讓人豔羨不已,腰桿都要比京師其他府邸出來的下人直上幾分。

長安之中最不缺的就是高門大戶人家,下人們之間隱隱的比較和各家老爺之間的較量其實差不多,官爵地位劃下的鴻溝,比比皆是,只是下人們間的爭較,多爲意氣之爭,也更直接一些。

比如說到了人蛇混雜的彩玉坊,便能時常聽到各人自報家門,我是哪家哪家府裡出來的,比較之後,官爵低的,多數時候都會立馬灰溜溜的走人,或是湊上來巴結一番,勝利者則趾高氣揚,得意之情溢於言表,下人們的虛榮心會在這個時候得到極大的滿足。

而國公府這個招牌,無疑比定軍侯府更加耀眼,雖然,定軍侯府出來的人,在京師也已無人敢輕易招惹,但總歸不如國公府聽着便讓人震駭不是。

趙石自然不會理會這些,隨着傳旨的太監,離開府邸,徑直往宮中而去。

來傳旨的太監四十多歲年紀,面團團的一張臉,時刻都掛着諂媚的微笑,一路上不停的說着好話。

趙石則虛應故事的應付着,這個人他以前沒見過,不過能到他府中傳旨,應該也是宮中皇帝身邊的得用之人才對。

和當初想法多有不同的是,對於這些宮中的太監,他已經沒心思卻結交了。

這些閹人權力並不大,結交他們冒的風險可不少,得到的幫助卻也可憐巴巴,一個不對,還可能被其反咬一口,當初的徐春就是一個例子。

所以,在大理寺牢獄之中,他毫不猶豫的下手除去了此人,算是絕了一個後患。

不過就算他跟這人說話不很上心,卻也從其口中得知,皇帝陛下已經在宮中設宴相待,太皇太后那邊,可能要留他晚宴。

也就是說,這一天就在宮中過了,很可能晚上還要留宿於宮禁之地。

聽到這個,趙石不禁想起當年留宿於宮中,偶遇靖佳公主的事情,多年過去,兩人糾纏越來越深,也還不知有個什麼結果。

好像他這裡官爵越來越高,公主府那邊的名聲也越來越大,光明正大的娶得公主殿下過門的希望卻是越來越渺茫了。

娶皇帝陛下的姑姑,可比娶皇帝陛下的妹妹要難得多。

每次,一旦談及大長公主殿下,成武皇帝那裡也總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多數顧左右而言他的胡混過去了事。

顯然,皇帝陛下也不想自己平白無故的多出一位姑父出來,對大長公主府那邊,也越來越是優厚,這裡面有趙石的關係,也許還有愧疚之心在作祟,誰能說的清楚呢。

但是這麼一來,皇帝陛下的態度也就十分的明顯了,他不在乎趙石跟靖佳大長公主有什麼牽連,但絕對不能拿到面上來提,甚至公主府那邊多出個義女出來,宮裡的反應都是平平淡淡。

管你是私生子還是其他什麼,反正沒有鬧開,也就認了。

趙石這裡到是屢屢有心向皇帝陛下提起,不過多數都被靖佳公主本人勸止,其中利害不用說,趙石也能明白,但像他這樣的人,和長公主殿下偷情?他可沒有一點的征服以及刺激的感覺,怎麼想着心裡都不太舒服……

說話間,宮門已經在望。

走過長長的宮門甬道,宮中殿宇樓閣逐次出現在眼前,一場冬雪過後,銀裝素裹,富麗堂皇之間,多了幾分雅緻。

宮人們來來往往,臉上帶着笑容,年關的氣息已經很濃了。

宮裡殿宇的修建,在成武皇帝登基之初,便多數都停了下來,三年多過去,皇帝陛下專心政事,一次秀女都沒有選過,宮中人等,多數還是當年舊人。

不過當今陛下厭棄先帝身邊人等,也已經不是什麼秘聞了,到了如今,從上到下,人事上的變幻,可要比朝堂之上還要劇烈幾分。

宮中新貴比比皆是,景帝留下的嬪妃,是際遇最慘的一些人,多數都被當今陛下陸續趕到西山尼姑庵裡守陵去了。

那些當初就不很老實的,暴斃者多,其餘也全都去到了冷宮,悽清度日,在這個上面,成武皇帝的手段是沒有半點的溫情。

不過給趙石的感覺,宮裡還是一如往常,年輕活潑的宮女太監們見了生人,都像貓兒一般悄無聲息的躲開,卻還用好奇的目光在打量着來人。

不同的是,偶爾遇到一兩貴人的車駕,問上一聲,便都躲到了道旁,一行人則大搖大擺而過,轎幕之間,往往會拉開一絲,有人向外喟嘆,隱約還能聽到竊竊私語的聲音。

而非是像當初那樣,遇到宮中貴人,多數要避讓一番,他還要上前行禮什麼的,冠軍大將軍這個名字一亮出來,已經不需要那些多餘的禮節了。

不過走着走着趙石就覺出不對了,這去的根本不是乾元殿方向。

腳步微停,有些疑惑的望了領路的太監一眼。

一直陪在他旁邊的傳旨太監,立即賠笑道:“國公爺,殿下在宜春殿設下的酒宴,看這天色,已經等了有些時候了,還請國公爺移步,不然讓陛下久等,怕是不妥。”

趙石腳步加快了幾分,但宜春殿幾個字在腦海中閃過,臉色頓時一變,當初那位大有專寵於後宮之勢,一曲劍舞,名動長安的沈才人,可不就是居於宜春殿?

皺了皺眉,不由問道:“在外幾年,記得有些不太清楚了,公公說的宜春殿,可是當初沈才人所居之處?”

“國公爺記性好,正是那位……貴人住過的地方,只是已經空置了下來,陛下因那裡建的好,有了興致,總要過去轉轉,也不算是空置。”

趙石哦了一聲,也沒再言聲,景帝寵妃的住所,成了當今陛下散心的所在?這可就有點意思了……如今蜀中沈氏可是很得當今陛下看重呢……

求贊,今天接到朋友來電,說發大水了,問問有沒有被衝到,不管怎麼說,阿草都很欣慰,朋友很長時間沒聯繫了,聽到發大水,頭一個還能想到你,真的不容易。)(未完待續……)

第1405章 夜宴第205章 嚴苛(七)第1533章 登門第630章 來人(三)第1104章 商人(七)第472章 內衙第1522章 長亭(四)第349章 韃靼第774章 鏖兵(七)第1098章 商人(四)第1196章 縣事第117章 夜談第155章 比鬥第18章 血戰(五)第233章 血夜(一)第534章 詭異第1255章 韋州第1013章 女眷第319章 夜談(一)第1426章 論妃第3章 血色都市第1351章 周枋(四)第299章 夜戰(二)第319章 夜談(一)第595章 隊伍第1542章 南下第548章 故交第863章 收官(二)第558章 寨子(二)第272章 開拔(二)第1212章 富貴第1256章 韋州(二)第914章 安達第1136章 回京第465章 突然第280章 歸來第370章 遭遇第1414章 兄弟第2章 變故第1419章 書信第1337章 邀約第504章 雲涌(四)第890章 國武第134章 先生(五)第1091章 終結(四)第805章 種氏第1077章 分封(三)第177章 壽筵(四)第1352章 陰私第951章 知府第526章 艱途(二)第581章 戰後(二)第157章 比鬥(三)第1069章 敬酒第703章 亂子(三)第1460章 局面第8章 煩惱第154章 祝壽(四)第1567章 風雪第36章 聚衆第569章 刺殺第478章 圍城第655章 同窗第367章 狂戰(三)第679章 相遇(二)第1157章 拜會(七)第943章 刺客(三)第795章 見駕第1289章 歸來第277章 初到第960章 李刑第1295章 求懇第1349章 周枋(二)第1363章 煎熬第1424章 問話第303章 魏王第125章 打鬥第87章 清明第1378章 埋伏第532章 猶疑第1290章 教誨第716章 開端(五)第441章 遊園(四)今天只能一更了第439章 演武(一)第848章 巾幗第1380章 邀請第820章 天妖第二百九十二章第848章 巾幗第1080章 分裂第548章 故交第329章 鏖戰(三)第1517章 簡字第1348章 周枋第1328章 賭博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二十八章 艱途四第916章 請降第307章 聚殲(二)第197章 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