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二十三章:線上有線(1)

楊志遠決定上省城一趟,辦事倒是其次,見張平原是主因。安茗現在恨不得一天到晚和楊志遠粘在一起,一聽楊志遠要去會張平原,安茗也嚷着要去,說,我和張老師雖然不熟,但我們在學校時也曾和他見過幾次,我和你一起去拜會老師,老師肯定不會介意。

這次拜會張平原純屬私人感情,沒有其他,楊志遠知道自己即便是多帶些人張平原也不會在意。既然安茗要一同去省城,楊志遠也就由了她,從楊家坳到省城有好幾個小時,有安茗陪着也好,正好可以消除路途中的寂寞。楊志遠把首批‘眉兒金’簡單地用塑料袋包裝了一下,分別裝進了幾個紙袋裡,提到‘五十鈴’上。楊志遠發動了汽車,汽車一溜青煙,駛離楊家坳。

安茗好奇,望了後座上的那幾袋‘眉兒金’一眼,說,志遠,你不是說這茶葉名貴嗎,可就這樣包裝也太不講究了,有些名不副實。

楊志遠笑,說,這你就不懂了不是,我和張平原之間,亦師亦友,與向晚成的關係也是如此,朋友之間看重的是心意和情分,過於貴重的東西反而會讓彼此生疏,感到壓抑。我這茶葉儘管名貴,但因是自家生產的,張平原也好,向晚成也罷,都是樂得接受。如果我也像其他人一樣,是買來高價茶葉去送,張平原、向晚成他們畢竟是個領導,以他們的行爲準則和處事標準,肯定會拒之門外。所以我送他們的茶葉包裝儘量簡約,這樣他們更是樂於接受。

安茗說,既然如此,那怎麼有二斤包裝的又是那麼的美輪美奐。

楊志遠笑,說,這二斤是給謝富貴和陳胖子的,這倆人是商人,酒樓的生意做的都有些規模,尤其是謝富貴,他在新營開的‘富貴山莊’上次你也看到了,酒樓很上檔次,能去他們酒樓消費的,非富即貴。給他們的茶葉有廣告示範的作用,自然包裝的越是精美越好,這樣才能吸引人的眼球。

安茗笑,說,志遠,你這人還真是心思縝密,考慮問題周全,面面俱到,還是前天那話,你這人不入仕途真是可惜了。

楊志遠單獨和安茗相處,也就說了實話,他說,楊家坳剛剛有所起色,有許多的事情需要我拿主意,在沒有找到合適的接班人之前,我若是棄之不顧,楊家坳肯定前功盡棄,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而且你有沒有注意到,近來的報紙上多次提到了農村問題,這就是說農村這個事關全局的問題,已經擺在了大家的面前,遲早會被提上中央的議事日程。

安茗是學新聞的,在楊家坳呆了一月有餘,楊家坳真實的發展情況她全看在了眼裡,她實話實說,志遠,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你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讓楊家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個不小的成就。

楊志遠說,這裡面有着偶然性,也有着必然性。偶然性是這和我個人的能力有關,不是每一個山坳裡都有一個楊志遠,必然性就與楊家坳村辦公司現行的發展模式有關,公司產權明晰,責、權、利,清晰明瞭,這纔有了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股份制格局。這種格局放眼本省農村,只此楊家坳一家,別無分號。

安茗有着新聞記者的敏銳,說,那你告訴我,你的這種模式是不是可以複製。

楊志遠說,這我還拿不準,任何事情都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變通,一旦生搬硬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我現在也是在邊探索邊改進,但要我拿出一個放眼全省都可行的方案出來,我只能說,無能爲力。

安茗說,不管怎麼說,你在楊家坳積攢的農村工作經驗,對你今後的工作肯定會大有幫助。

楊志遠說,當然也可以說我現在在楊家坳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在爲農村問題先行摸索。

安茗說,照你這般說,如果把楊家坳比作成一張農村問題的答卷,你覺得自己得多少分。

楊志遠想了想說,勉強及格吧。

安茗笑,說,謙虛了不是,依你楊家坳的發展勢態,我看你可以得一個優秀。

安茗說,改天請澤成師兄上你楊家坳來調研。

楊志遠笑,說,澤成師兄那麼,他豈會有時間上楊家坳來。

安茗笑,說,這可不一定,按照邏輯推理。我覺得還真有這個可能,你想,你現在經常向澤成師兄彙報楊家坳農村工作的情況,這可是難得的第一手農村經濟工作的資料,澤成師兄難道就不想來看看。

楊志遠還真沒有這麼想過,他給李澤成寫信,彙報工作談設想,純粹是出於一種對李澤成的尊敬,倒沒有想過其他,現在安茗這麼一提醒,楊志遠還真是覺得有這種可能,因爲現在的楊家坳還真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樣本,所謂眼見爲實耳聽爲虛,一旦因了某種機緣,李澤成還真有可能到楊家坳來調研。

楊志遠笑,說,要是澤成師兄真能來楊家坳就好了,正好可以指出不足。

安茗笑,舊話重提,說,志遠,你就那麼肯定,你不會入仕。

楊志遠搖頭,說,其實人這一生之中,也就三種選擇:從商、入仕、做學問。說實話如果有可能,我都想試試,這樣自己的人生纔會有意思。從商我現在就從着,做學問,那是老了以後的事情。而入仕,這要視機緣、方式和人等各方面的因素而定。仕途就那麼好混?在我看來它是三種職業中最具風險的職業。當然所有的因素裡面我始終認爲這人的因素最爲重要。

安茗官宦世家,對這方面更是理解透徹,她說,這話不錯,進入官場,首先就是要跟對人,不管承不承認,官場就是一個金字塔,由點到線到面,每條線都有那麼一、二個靈魂人物,如果這靈魂人物正直、具有敏銳的政治智慧,那麼這條線上的人就可以跟着這個人的足跡走,一榮俱榮,反之則一損俱損,得不償失。

對於這一點,楊志遠還是有所體會,就拿新營來說,儘管向晚成並不認可,但在外人看來,向晚成、張開明、洪然、伏涌軍、延平、餘就無疑就是一條線上的人,在這條線上,向晚成就是這個靈魂人物。當然也會有人把他楊志遠歸於向晚成這條線上,但楊志遠自己卻不這麼看,他是體制外的人,是個農民,和向晚成他們只能說是性情相同,互相欣賞。要知道向晚成仕途的升遷對他楊志遠的影響不大,向晚成當不當這個書記,他楊家坳都會朝既定的方向發展下去。而對於向晚成這條線上的人來說,向晚成走得越高,他們也就可以跟着往上走,但如果向晚成摔了下來,張開明和洪然還好一點,伏涌軍、延平、餘就的日子只怕就不會好過,只能自認倒黴。說實話,楊志遠對向晚成這條線並不看好,向晚成這人正直、務實、膽大,這些都是從政者的優點,但向晚成也有其致命的弱點,這就是向晚成是土生土長的幹部,這類幹部上層資源少,不能做到線上有線,這就註定向晚成這人走不了多遠。馬少強、胡捷無疑也是一條線,這條線上的資源無疑要比向晚成那條線豐富,向晚成在他那條線上可以說是頭,在馬少強這條線只怕連尾都算不上。上次馬少強、姜慧有意通過提拔延平向他楊志遠示好,有意想把向晚成他們納入他馬少強的線上。這對向晚成來說未必不是一次機遇,當時延平在南山問及楊志遠的看法,楊志遠考慮到馬少強這人太過強勢,風言風語太多,只是含蓄地說:敬而遠之。雖然當時只是延平在問他,但楊志遠知道這中間未必沒有向晚成的意思。楊志遠知道向晚成肯定也有過一番思量和掙扎,但最終向晚成還是接受了楊志遠的建議,延平仍呆在新營原地沒動。

楊志遠想到姜慧這事,就問安茗,你還記得去年在‘天橋百貨’我們一同遇到的那個叫姜慧的女人麼?

這事情對於安茗來說並不重要,都過去一年了,安茗自然沒什麼記憶,她搖頭,說,不記得了,怎麼突然說起這事。

楊志遠於是把回省之後遭遇姜慧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安茗也覺姜慧的舉措有些不同尋常,她想,難道姜慧知道我的家世了,這怎麼可能,是哪個環節出現了紕漏?

楊志遠說,安茗,你跟我說實話,姜慧這事是不是和你有着某種關係。

安茗不知道姜慧這事和自己有沒有關係,如果自己的家世姜慧知道,而楊志遠不知道這對楊志遠來說多少有些不公平,說不定今後還會因此影響到彼此的關係。既然自己和楊志遠的關係已經明朗,安茗覺得還是由自己把自己的家世告訴楊志遠爲好。

安茗一字一句地說,志遠,我告訴你,我爸是陳明達。

儘管不在軍界、政界,陳明達是誰楊志遠當然還是知道,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將軍,儘管他對安茗的家世有所預期,但他還是沒想到安茗竟然會是將軍的女兒。他嚇了一跳,手腳發顫,趕忙把車靠邊停下。他定定地看着安茗,說,你可別開這樣的玩笑,我沒聽清楚,你再說一遍。

安茗看着手足無措的楊志遠,直樂,說,我爸是陳明達,怎麼了,什麼事情都可以開玩笑,唯獨這爸爸可不敢亂認。

楊志遠說,我說蘇鋒那小子天不怕地不怕,可就怯你安茗,原來你是陳明達將軍的女兒。

安茗笑,說,我和蘇鋒的關係,就跟你和楊雨霏的關係一樣,自小就熟,他怎麼敢和我叫板,要不然讓我把他自小到大的溴事說出來,他就沒法在學校裡混了。

楊志遠哈哈一笑,說,不至於吧,蘇鋒會怕這個。

安茗笑,說,蘇鋒不怕這個,哪他怕什麼?

楊志遠笑,說,這就如同哥哥對妹妹,蘇鋒那是在讓着你。

安茗對這點倒是認同,她笑了笑,說,看你剛纔那樣,是不是知道我是陳明達的女兒有些害怕了?

楊志遠說,說實話,剛纔還真有些害怕,但現在不怕了。

安茗說,看來你的抗打擊能力蠻強的,這麼快就適應了。

楊志遠說,我一個窮小子,什麼都沒有,你都不怕,我怕什麼。愛情是倆個人的事情,倆個人只要是真心相愛,名和利,權和勢都算不了什麼。

安茗說,我還真怕你因此膽怯,現在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這纔是我心目中的楊志遠,敢想敢做,一往直前。

楊志遠自信地一笑,說,男人嘛,自然是要一往直前,敢於擔當,不然上帝創造男人幹嘛,難道就爲生兒育女。

安茗白了楊志遠一眼,說,一誇你就來勁了,你還走不走,這太陽當頭,這車的空調效果又不好,你想把我烤糊了啊。

安茗的臉上滲出小小的汗珠,眼如星子,樣子可愛至極,楊志遠只覺心襟一蕩,他趕忙穩定心神,打動方向盤,把車開入行車道。

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一章:有的放矢(1)加捲:中央黨校_第四章:路見不平(4)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五章:大智若愚(5)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十七章:吉祥號碼(5)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四十五章:花開蒂落(2)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五章:書記蒞臨(1)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四十三章:一語定盤(3)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七章:競逐風流(4)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二十二章:江山多嬌(8)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九章:國慶長假(10)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一章:初來乍到(2)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五章:心情愉悅(1)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三章:一通百通(1)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二章:楓樹灣(2)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六章:無語的憂傷(3)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三十一章:情深意切(3)大結局:三年後_大結局:三年後(2)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三十三章:初具雛形(6)加捲:中央黨校_第六章:沿海調研(3)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二十八章:感恩之心(1)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四十二章:人生之幸(1)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三章:一通百通(1)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九章:磁場效應(2)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七章:夜色迷離(3)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六章:無語的憂傷(3)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一章:北京再見(6)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六章:有情翩翩(7)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五章:大智若愚(1)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八章:臨危受命(2)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二章:楓樹灣(6)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九章:刮骨療傷(5)加捲:中央黨校_第二章:捨我其誰(6)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四十四章:千里姻緣(5)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二章:人大議案(2)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二章:楓樹灣(2)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四章:元旦前後(3)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十六章:天網恢恢(3)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八章:風清月明(2)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十九章:運輸問題(4)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十七章:吉祥號碼(6)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二十章:欲罷不能(4)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十六章:尋根之旅(6)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五章:心情愉悅(1)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章:責無旁貸(4)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一章:北京再見(3)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十章:旅遊專線(3)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十六章:尋根之旅(5)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章:韜光隱晦(5)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二章:發展準則(2)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十七章:喪鐘爲誰而鳴(4)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二章:人大議案(3)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八章:換屆在即(3)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三十三章:力所能及(2)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九章:刮骨療傷(3)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二十八章:感恩之心(1)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三章:將軍令下(3)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七章:水落石出(3)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十章:旅遊專線(5)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三十四章:龍舟待發(4)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三章:旅遊畫冊(4)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三章:嘔心瀝血(5)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十二章:晴天霹靂(4)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二十三章:蓄意阻擊(8)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一章:北京再見(4)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十八章:民生民憂(1)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三章:將軍令下(1)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十三章:英雄美女(1)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九章:國慶長假(2)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十三章:同舟共濟(4)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四章:雨後新竹(1)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五章:大智若愚(1)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四章:提前佈局(1)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十章:無愧於心(1)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十四章:將軍光臨(1)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二十章:南山開發(4)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二十八章:福星高照(1)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三十七章:獻禮華誕(1)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六章:懷舊之旅(6)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八章:張溪嶺(3)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五章:融資貸款(4)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十一章:兩會期間(2)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二十二章:桃李天下(3)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三十二章:熱淚盈眶(1)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三章:得失之間(2)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二章:師生情重(5)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九章:中央考察組(4)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十一章:北京過年(2)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四十七章:雨意江南(2)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十六章:同學情誼(2)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二十七章:你不知道有我愛你(3)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十六章:尋根之旅(1)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四章:通普高速(9)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十八章:民生民憂(3)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十一章:北京過年(1)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十四章:姜慧其人(1)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二十七章:你不知道有我愛你(2)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一章:勿忘歷史(4)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四章:通普高速(4)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六章:無語的憂傷(1)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二十七章:省委考察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