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智若愚(2)

常委會在省委的會議室召開,像大多數會議室一樣,會議室的正中是一個橢圓形的會議桌,中間有幾盆低矮的綠葉植物。本省的十三名常委,除了周至誠外,都已到按順序分兩排相對而坐,楊志遠跟周至誠走進了會議室,鍾濤坐在會議室上首的位置上正在翻看着文件,看見周至誠走了進來,擡起頭笑了笑,說:“至誠省長,你總算來了。”

周至誠說:“抱歉,今天遲到了。”

鍾濤說:“你那事也是本省經濟的大事,現在一切都以經濟建設爲重心,我們等等,沒關係。”

楊志遠一掃,鍾濤的右手坐着省委副書記郭建明,左手的第一個位置空着,不用說,這是周省長的座位,楊志遠走過去,把省長的眼鏡,茶杯、記事本放到桌子,這種場合楊志遠自然不可久留,他做完這一切,趕忙離開了會議室。楊志遠注意到,看見自己走進會議室時,鍾濤竟然朝他微微地點了點頭,楊志遠不知道鍾濤這是不是在和自己打招呼,他禮貌地回以一笑。

常委們在開常委會,自然沒有秘書們什麼事。秘書們都在會議室的對面休息室休息,等候領導散會。省委那邊常委們的秘書,楊志遠除了因工作關係和鍾濤的秘書劉書琦有過幾次聯繫,其他人都還不熟。省政府進入常委序列的除了周至誠也就朱明華和馬少強二人,馬少強的秘書因爲周至誠和馬少強兩人不對付,和楊志遠自然也就走不到一塊。

楊志遠走進休息室時,劉書琦看見楊志遠走了進來,望了楊志遠一眼,算是打過招呼了。其他常委的秘書一看劉書琦對楊志遠態度不甚友好,自然不會主動往上湊,都是點點頭,淡淡一笑。只有朱明華的秘書範曉寧看到楊志遠進來,站起身來,拉出身邊的一張座椅,說:“志遠來了,坐。”關係的親疏一目瞭然。楊志遠走過去,大大方方在範曉寧的身邊坐了下來。

楊志遠是第一次隨省長參加討論人事的常委會,他發現秘書們的表情很有意思,省委常務會進行的前半段,秘書們要麼在看報紙,要麼就靠在座椅上閉目養神,表情很是淡定。到了後半程,除了省軍區司令員的秘書一如既往外,其他人都開始躁動起來。秘書們手中的電話也開始此起彼伏,響個不停。

楊志遠明白,此時常委會的議程已經進入了尾聲,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注視着這裡發生的一切,這個夜晚註定是不眠和不平靜的,因爲許多人的命運將在今夜發生改變,這種場合註定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對於許多已經進入大名單的人來說,此時,正一個個焦急地等待着這最後的結果。有些性情比較急的,開始按捺不住,一個個電話打到秘書們的手機上,目的只有一個,探明情況,希望自己在這最後時刻不會被排擠在外。這時候,就充分體現了秘書的優勢,秘書靠近權力中心,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雖然不能起決定性作用,但是卻可以最先知道結果,讓懸着的心早經落定。要知道等待是最折磨人的,到了這種地位的人,至少人到中年,心臟最經不起折騰。當然,這個時候能把電話打到這個屋子裡的秘書的手機上的,無不都有些私交,平時只怕沒少做功課,就是等着在這種關鍵時候派上用場。

此時常委會還在進行,至於進行到哪個議程,先前議程的結果如何,秘書們誰都不知道。秘書們此時接到電話,因爲不知道結果,自然都是三言兩語,哼哼哈哈,態度模棱兩可。

這就是權力的魅力,今天對面的辦公室就是權力的磁場,本省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四處打探的消息,希望自己最先知道結果,在這個大名單裡的人好多隻怕就坐在酒宴邊,只等塵埃落定,消息確認後就打開香檳慶祝,而沒在大名單的,也想最先知道消息,這樣就可以在第一時間裡對新晉晉升的領導去電錶示祝賀,表明心跡。

相對來說,秘書室裡,劉書琦的電話響的次數最多,這個電話剛掛,另一個電話又自響起。這可以理解,人家是鍾濤書記的秘書,本省第一大秘,自然有好多人向其靠攏,百般巴結。且不說他,楊志遠就任省長秘書的頭幾天,下面的書記、市長,電話接踵而至,內容千篇一律,套套近乎,說說話,無非就是想和楊志遠建立起某種聯繫,以便關鍵的時候可以搭上省長這根線。楊志遠對此心知肚明,他記住李澤成交代他的話,不想與下面的領導交往過深,打着哈哈,說不上熱情,也談不上生疏,保持足夠的禮貌。畢竟人家是書記、市長,是一方要員,不能傷了彼此的臉面。今天劉書琦的電話多,實屬正常,劉書琦的電話,如果比別人的少,那反而不正常了,要不就是劉書琦失勢了,失去了鍾濤書記的信任,要不就是鍾濤書記要走了,離開本省政壇。世態本就炎涼,官場更是如此,如果不是互相欣賞,真心實友,彼此交心,那肯定就是人走茶涼,換來一聲嘆息。

範曉寧的電話不多,但也接到了那麼一兩個,也就是說,今天拿到常委會上討論的大名單裡,至少有兩個人和範曉寧走得比較近,或者是說這兩個人和朱明華走得近。範曉寧接這兩個電話的時候,有些不安地望着楊志遠一笑,楊志遠笑一笑,表示理解,並且低下頭去,看今天的黨報。等範曉寧接了電話,主動找他說話,楊志遠才很隨意地和範曉寧聊些無關緊要的話題。

相對來說,楊志遠的電話,自始至終沒有響過一下,秘書們心裡不免有些奇怪,連劉書琦都忍不住投來探詢的目光。自然不會有人會認爲楊志遠在省長面前失勢了,也不會認爲周至誠省長要離開本省了。因爲官場中人誰都知道,周至誠省長對楊志遠信賴有加,對楊志遠大爲倚重,周至誠省長本人在本省的根基越來越穩定,未來本省政局,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將來肯定會由周至誠來掌控全局,本省大小官員現在對目前的形勢看得越來越清楚,上層把周至誠空降到本省,應該有將來接替鍾濤的打算。既然省長和楊志遠都沒有問題,那這就只能說明一點,省長和楊志遠自律性很好,下面的官員不敢打電話向楊志遠打聽‘小道’消息,之所以曰‘小道’,倒不是說從楊志遠這裡出去的消息沒有準確性,楊志遠的消息肯定是千真萬確,只是因爲消息不是出自於省委的官方文件,自然就歸於小道消息之列。這也是範曉寧之所以接到電話時要對楊志遠不好意思地笑一笑的真正原因,範曉寧這是有些自愧,心有忐忑。

楊志遠覺得今天應該會有一個電話會打到自己的手機上,那就是合海市市長羅亮的電話。楊志遠之所以這麼認爲,是因爲今晚有一項議程與羅亮有關,羅亮不可能不想在第一時間知道結果。

此次會議的第一項議程就是討論合海市市委書記的最終人選。合海市是大市,和榆江市、會通市同爲本省經濟重心。省人大有一位副主任是北京人,快退休了,這次回了北京,在人大任了個閒職,合海市原來的市委書記鄒波在12月18日得以接任省人大副主任一職,省人大副主任雖然不是什麼實職,卻是副省級,一般都是由退居二線的副省長就任。鄒波還有兩年就要退休,臨退休前既解決了副省級,又可以在政壇遲緩幾年退休,自是心滿意足,中央的批覆一下來,鄒波沒有絲毫的耽擱,立即到榆江走馬上任,這樣合海市市委書記就空缺了出來。有人說,鄒波這次能解決副省級,周至誠在其中出了不少的力氣,要不然,鄒波就得耗在合海市,到老退休。之所以讓鄒波任省人大副主任,是周至誠和鄒波協商的結果。周至誠需要鄒波讓出市委書記的職位,好讓合海市市長羅亮接任。

楊志遠開始還覺得此風多半爲空穴來風,但他後來發現,這還真不是別人憑空臆造,周至誠真有讓羅亮接任市委書記的打算。因爲在鄒波離開合海的第二天,周至誠就正式向省委提名羅亮作爲接任合海市市委書記的人選之一。既然羅亮是市委書記的候選人之一,那麼羅亮自然就不是唯一人選,他還有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那就是林原市市委書記樑大智。樑大智這個人,楊志遠自然知道,新營縣屬林原市管轄,楊志遠是新營人,樑大智就成了楊志遠名副其實的父母官。楊志遠原來在新營縣的時候和樑大智還有過一些交往,彼此感覺也還不錯。人家是老牌的市委書記,雖然從林原到合海,屬於平調,但林原是貧困市,合海是經濟強市,自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着天壤之別。

按說,樑大智即便是老牌市委書記,也還不是羅亮的對手,因爲羅亮是省長提名的人選,有分量。但問題是這次提名樑大智到合海市去當書記的,恰恰是省委書記鍾濤。一個書記、一個省長,本省一二號人物齊齊當場,目標一致,都盯上了合海市市委書記這個職位,這事情就有些曲折,誰都不知道最終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結果,這也成了此次常委會最大的看點,人們都想知道合海市市委書記一職最終會花落誰家,如果樑大智表決通過了,那就說明鍾濤書記依舊掌控全局,如果是羅亮勝出了,那就說明周至誠省長略勝一籌。本省已經二分天下了。

楊志遠聽到外面的這些傳言後,就明白,合海市市委書記這個職位不好定奪了,這已經不是樑大智和羅亮的問題,這樣一來,合海市市委書記一職就演變成了省委書記和省長之間的對壘。用誰不用誰都成了一個兩難的問題,直接把本省的一二號人物直接放到火上去烤了。周至誠省長思考最多的,只怕也是這個問題。

鍾濤書記盯上合海,楊志遠不知道其內心到底是何想法,至於周省長的想法楊志遠多少還是清楚一些,省長要任用羅亮,應該是出於公心,與私誼無關。這是因爲合海市在周至誠的經濟佈局中至關重要,周至誠省長必須要把一個既懂經濟又熟悉合海,省長自己又瞭解還值得省長信任的人放到書記這個位置上才行。羅亮自然就是這麼一個合適的人選,他是合海的市長,對合海的情況瞭解,由其接任,承前啓後,對合海的經濟沒有絲毫的影響。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楊志遠覺得周至誠提名羅亮真是出於公心,是綜合各方面的考慮。楊志遠還真有些認同坊間的傳言,鄒波上調,只怕還真和省長有些關係,鄒波這人比較古板,老舊,羅亮在合海有些被束縛了手腳的感覺,省長於是動了心思,讓鄒波離開,想讓羅亮接任,好讓羅亮可以大膽的施展拳腳。問題是好好的事情,鍾濤書記卻橫空插上一腳,是不是省長在此之前沒有和書記協商好,只怕未必,周至誠省長做事,從來都是未雨綢繆,肯定會和鍾濤有所商量,雖不明言,但也會有所暗示。問題是現在鍾濤書記突然把樑大智提了出來,鍾濤書記這下得是哪一步棋,楊志遠還真沒看出來,是不是鍾濤書記覺得,周至誠省長經過這兩年的經營,在本省的勢力越來越強,風頭越來越勁,有必要在適當的時候,出出手,給本省的幹部提個醒,本省的書記現在還是我鍾濤,不是周至誠,我鍾濤纔是真正的一把手。政治就是這樣,往往是瞬息萬變,不到最後誰都不知道事情會朝何種方向發展,政治上既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鍾濤書記這次是不是故意揣着明白裝糊塗,故意下了這麼一步棋,上點眼藥,刺刺全省幹部的眼睛,提提醒,這事情就只有鍾濤書記自己清楚了,其他人只能胡亂猜想。

鍾濤書記突然走出這麼一着棋,周至誠省長應該也沒料到。省長早上於招待所的池塘邊,看書靜坐,應該也與此有着關聯,省長是在想對策,他既不能與鍾濤書記公然翻臉,又必須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需要他去思考,需要他運用政治智慧來解決問題。

而周至誠省長會怎麼來應這一着棋,楊志遠對此同樣充滿了期待,他知道省長肯定會實行自己的意圖,因爲他知道省長今天早上肯定已經想好了對策,楊志遠就想知道省長會怎麼去應棋,在楊志遠看來,結果會很光明,但過程會很曲折,肯定驚心動魄,百轉千回,有看頭。

羅亮因爲合海生物醫藥工業園的事情後來又二次到省政府面見省長,省國有投資公司最終還是採用了向合海融資,合海的資金到賬後,再由省國有投資公司以定投的方式,收購了合海生物醫藥工業園內幾家成長型公司的股權,從10%到30%不等,也就是說,合海市繞了一圈,通過省國有投資公司間接持有了生物醫藥公司的部分股權。

周至誠省長提名羅亮爲合海市市委書記的人選後,羅亮反而不往省政府跑了,私底下,楊志遠也沒見羅亮與省長有過什麼接觸。楊志遠知道羅亮這是在避嫌,同時也是保持一種淡定的心態:是自己的逃不掉,不是自己的上躥下跳也沒用。

楊志遠發現羅亮除了工作上和省長接觸的比較多外,私底下從未見羅亮和省長有過什麼接觸,不是羅亮不想,而是羅亮不敢,送禮更是想都不敢想,除非想自行找罵。現在羅亮沒跑沒送,省長照樣提名羅亮爲市委書記的人選,那就是說省長心中已有他的考慮,用不着羅亮去爲之跑動,羅亮真要是不知輕重,到省城又跑又送的,只怕反而會弄巧成拙。楊志遠知道以周至誠省長的秉性,羅亮真要敢如此,羅亮市委書記的提名泡湯不說,只怕市長的位置都會岌岌可危,只怕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楊志遠總覺得羅亮會給自己打個電話,問問情況,畢竟根據今天常委會的議程安排,合海市市委書記的人選是今天的第一項議程,羅亮會不會最終勝出,常委會應該已經有了結果。羅亮怎麼着也會打個電話問問,畢竟自己和他見過多次,雖然沒有私交,但總體還說得過去。羅亮真要問起,楊志遠知道自己如果知道了結果,肯定會告之一二,因爲他對羅亮這人並不反感,覺得他是個做實事的人。但楊志遠發現自己想錯了,自始至終,羅亮都沒給自己打電話。事後,他發現自己同樣想錯了的是,合海市市委書記的表決是第一項議程進行這不假,但卻是最後一個通過,與自己的想象大不一樣,這其中,就充分顯示了周至誠省長的政治智慧,周至誠省長應了一着很漂亮的棋子,鍾濤書記最終棄子言和。

這場常委會比預計的時間大大超時,應該是周至誠省長上任以來開得最長的一次常委會,沒有誰會想到,常委會開到凌晨一點才散。真不知道常委們怎麼熬得住,就是楊志遠他們這些年輕人都扛不住了,開始在休息室裡打盹。就在楊志遠他們昏昏欲睡的時候,‘哐當’一聲門響,楊志遠他們這些做秘書的立馬就清醒了過來,知道至此,常委會勝利結束。楊志遠他們趕快走出了休息室。紛紛接過領導手中的茶杯、筆記本,然後是眼鏡。

看得出,常委們一個個滿身疲倦,眼袋下垂,分明就是疲勞過度。楊志遠走到周至誠省長的身邊時,竟然聞到了煙味,楊志遠知道周至誠是不吸菸的,只有在實在困頓的時候纔會抽上那麼一二支。

常委們是依次而出的,鍾濤書記在前,周至誠省長慢半步。楊志遠迎上去的時候,書記和省長正有說有笑地走出來,要是不瞭解今天事情真相的人,肯定會認爲本省書記、省長關係親密,一團和氣。只有楊志遠他們這些身邊的人才知道,就在幾分鐘前,在常委會裡,只怕兩人還是針尖對麥芒,針鋒相對。可常委會一散,一出會議室的門,彼此就是‘老鍾呵呵!’‘老周哈哈!’看上去比誰都親熱。

鍾濤看到楊志遠,笑了一笑,竟然關切地說:“小楊同志,你到省政府以來,我還沒有向你表示祝賀,今天就送上我遲到的祝福了,祝小楊同志,前程似錦。”

楊志遠知道鍾濤書記這話有問題,但他還是趕忙道謝,說:“謝謝鍾書記。”

爲什麼楊志遠覺得鍾濤書記這話有問題呢,是因爲‘前程似錦’這四個字。官場中人,有些話不能說,也不可說,話只說一半,後一半,得自己去猜。‘前程似錦’後面其實還有四個字,那就是‘步步高昇’,這話民間怎麼說都行,但到了一定級別的幹部,說出來就不合時宜,步步高昇,怎麼升?升到哪?讓人誤解。所以‘步步高昇’一般都省略不說。楊志遠是周至誠的秘書,周至誠上升了,楊志遠自然就是前程似錦、步步高昇,在本省周至誠再往上升,那就只能是省委書記一職了,鍾濤書記這話是什麼意思,看似祝願,實則嘲諷?

鍾濤望着楊志遠呵呵一笑。大家下了樓,劉書琦打開奧迪的車門,鍾濤上了奧迪,在劉書琦即將關上奧迪車的車門的一霎那,楊志遠聽到鍾濤打了個哈欠。鍾濤這個哈欠應該忍了很久,不想讓同僚聽見,一上奧迪自然就放鬆了,自是哈欠就出。沒想到,劉書琦的手腳慢了些,讓楊志遠聽見了。楊志遠相信周至誠省長應該也聽到鍾濤的哈欠聲了,因爲省長看着鍾濤遠去的奧迪,獨自一笑,有些小得意。

楊志遠後來才知道,周省長那個小得意是有原因的。就在這次常委會上,羅亮任合海市市委書記的提議得以表決通過。常委會上,周省長和鍾濤書記下了一盤對手棋,常委會一切都按照周省長的預想落子,周省長不得意纔怪。

讓楊志遠沒想到的是,在這次常委會上,周省長還順帶提名錶決通過了一個副廳級幹部的任命,本來這個副廳級幹部的提議,不在今天常委會的議事日程之中,但周省長卻恰到好處的提了出來,讓常委們議了一議。

此次表決通過的副廳級幹部與楊志遠的關係非同一般,兩人親如兄弟。楊志遠事前根本就不知道周省長會有此考慮,楊志遠對此大感意外,爲其真心高興。

周至誠省長的此項提議就是:提名省農業科學研究所的所長楊建中同志爲省農業廳副廳長。

常委們最終以12票同意,一票棄權,通過了周省長的提議。那一張棄權票的主人爲馬少強副省長。

第25章 你的生日(2)第24章 雨後新竹(2)第1章 北京再見(1)第44章 千里姻緣(2)第17章 吉祥號碼(2)第17章 水落石出(1)第21章 務虛務實(3)第19章 雄才韜略(1)第3章 嘔心瀝血(3)第4章 魚頭期貨(3)第36章 諸事妥當(1)第3章 嘔心瀝血(1)第31章 情深意切(4)第38章 臨危受命(3)第33章 初具雛形(2)第21章 務虛務實(3)第13章 思變之力(1)第10章 新春福到(3)第1章 黨校報到(1)第5章 書記蒞臨(1)第15章 事發突然(3)第12章 春暖花開(3)第8章 新春團拜(5)第7章 英雄相惜(2)第24章 稻田養殖(1)第30章 冬天的溫暖(1)第26章 賓客盈門(3)第5章 大智若愚(2)第22章 江山多嬌(5)第20章 南山開發(1)第9章 國慶長假(5)第15章 安茗家世(1)第13章 思變之力(2)第28章 風清月明(1)第36章 諸事妥當(1)第39章 依依惜別(1)第39章 農博會(1)第10章 旅遊專線(3)第9章 專橫跋扈(2)第33章 力所能及(1)第11章 兩會期間(2)第28章 省長召見(2)第4章 不拘一格(1)第8章 張溪嶺(2)第20章 欲罷不能(1)第25章 洽談周(4)第26章 尋根之旅(2)第22章 江山多嬌(3)第33章 力所能及(2)第34章 龍舟待發(2)第17章 喪鐘爲誰而鳴(2)第11章 兩會期間(1)第11章 勿忘歷史(2)第22章 發展準則(2)第3章 先行一步(1)第34章 提前佈局(3)第25章 豐收在望(2)第39章 農博會(2)第26章 願賭服輸(1)第28章 福星高照(2)第11章 新年快樂(2)第12章 張憫沈協(3)第14章 通普高速(1)第33章 旅遊畫冊(2)第1章 空降社港(1)第1章 空降社港(3)第27章 你不知道有我愛你(1)第15章 舊地重遊(4)第37章 更上層樓(2)第3章 權力快感(3)第4章 元旦前後(4)第23章 蓄意阻擊(1)第2章 捨我其誰(1)第35章 激情飛揚(2)第5章 書記蒞臨(3)第34章 花香遍地第10章 旅遊專線(1)第3章 權力快感(4)第16章 同學情誼(1)第37章 更上層樓(3)第18章 問政於楊(1)第37章 更上層樓(3)第4章 先謀後定(1)第47章 雨意江南(1)第28章 風清月明(2)第41章 車輪滾滾(2)第40章 蓬蓽生輝(2)第2章 楓樹灣(3)第9章 專橫跋扈(1)第4章 不拘一格(2)第16章 無語的憂傷(2)第5章 從政之道(1)第30章 責無旁貸(3)第1章 北京再見(3)第24章 稻田養殖(1)第25章 你的生日(1)第35章 心情愉悅(4)第2章 韜光隱晦(2)第31章 磨礪人生第25章 你的生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