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戰前夕的平靜

翌日,昨夜大捷的消息傳開在軍中,全軍上下,都已經知曉了這件事,畢竟深夜中與大營相隔數裡外的廝殺聲,還是能夠被許多士卒聽到,睡覺輕的都起牀拿起了武器,差點以爲敵軍襲擊到大營外了。

“聽說了,昨夜突厥派了騎兵想要偷襲我軍主力大營,但是遭遇了伏擊,損兵折將,死了不少人。”一名小卒排隊去吃打飯的時候,跟着前後的人嘀咕着。

“當然聽說了,大捷消息已經傳開,好像斬了不少人,足有上萬。”另一個士卒迴應着。

“不止上萬,最少有兩三萬,突厥不能只派一萬人前來偷襲吧,想不到咱們剛到,就接連有兩次大捷了,都說突厥人兇殘彪悍,但是這都折損好幾萬人了,也不經打啊!”

一位年紀稍大一些,三十出頭的老兵轉過頭,輕笑着:“那是我們大華軍隊精悍,陛下英明神武,能夠料到敵軍會來偷襲,及時設伏,才讓突厥人屢次吃虧,只要跟着陛下出徵,肯定能夠戰勝突厥人,哪怕他們看似比我們人多,但是幾次大捷下來,估計突厥人也會削減下來,不一定還活多少人了。”

“哈哈,那是,我們定能大破突厥!”前後的士卒都跟着興奮起來。

這樣一幕在軍營各處上演,士氣頓時大振。出征前一些招募的新兵還對突厥人有些心理畏懼,但隨着兩場大捷的消息,振奮人心,激發了膽氣。

此刻,一位校尉走過來,宣佈了昨夜的戰報。

“將士們,昨夜突厥騎兵來了兩萬人馬,想要偷襲我軍主力大營,一旦我軍受襲,突厥後面就會有更多的騎兵接應,襲擊過來,到那時,我軍沒有陣勢,空有營盤,很可能會被騎兵沖垮。但是,陛下英明,早已料敵先機,佈下重重伏兵,這纔有了這次反襲伏擊,薛萬仞將軍親自帶兵追殺十里,突厥不足五千人逃走,損兵折將!”

在合理誇大的基礎上,把來兵一萬換成了兩萬,逃走五千,那麼士兵自己一算,斬敵就成了一萬五千人了,這樣爲的是激勵新兵營的士氣。

校尉繼續道:“另外,根據可靠消息,晉陽破城之後,李唐覆亡,侯君集將軍,率兵五萬,從河東之地,過黃河渡口,正增援而來,只要我們堅持住,擋住突厥大軍,等侯君集帶着精兵抵達,擊敗突厥很容易了。”

果不其然,聽到校尉這些話,全都高呼起來,熱血激昂,充滿了鬥志和自信。

但一些老兵經驗豐富,卻不想新兵那樣樂觀,因爲他們心中清楚,突厥人雖然在先鋒作戰,偷襲作戰上失利了,但是後面的突厥大軍至少還有二十萬騎兵,這可不是小數目,很快就要交鋒了,大華目前得到戰馬補給,騎兵勉強湊夠了五萬,還有六七萬步兵,要跟突厥人大戰,風險還很大。

雖說侯君集帶兵前來增援,但是從河東之地,要跨過黃河,來到三川之地,相隔一千多裡,以目前行軍速度,至少半個月才能抵達,哪怕他十天前就出發了,到現在,至少還得五日。

能否撐住五日,纔是關鍵,以步兵對陣騎兵,本就是劣勢,需要血肉之軀來做鋼鐵長城,這就要許多條生命來填了。

很快,斥候送來消息,突厥大軍因爲昨夜偷襲失利,暫時休整一天,並沒有急着出兵趕路,而是打算休息一下,恢復體力,避免冒進貪功,要穩紮穩打了。

“突厥要放緩腳步,先休整隊伍,然後再發起猛攻了。”羅昭雲蹙起眉頭,野蠻人要冷靜下來,謀而後動,又會增加一些威脅。

“我軍也不要浮躁,今日繼續練兵,演練陣法,熟能生巧,明日好實戰檢驗!”

幾位將軍抱拳,聽了聖喻之後,出迎操練兵法和士卒了。

每個方陣有上千人,大多手持長兵,邁着同樣的步子喊着沉厚的號子,有如一座正在移動的山,陣型整齊,凝聚出無堅不催的氣勢,向前走推進。

令人感受到一股濃烈的陽剛之氣,蒸騰散發,這就是軍人的體魄和軍魂氣勢凝結。

“吼!吼吼!”

長矛、長槍,鋒刃閃亮,寒氣森森,一會當胸舉平,一會成角度斜指半空,變幻着方位和陣型,專門對抗騎兵。

在邊緣一個角落,有着兩個重兵方陣,所有甲士都是厚重的明光鎧,這種鎧甲很燒錢,無法大規模推廣使用,但是,騎兵和步兵方陣,都被打造一些,選拔精銳武士來使用。

他們的長槍更像是鉤鐮槍,既能夠刺擊,也能夠鉤殺馬腿,這是羅昭雲從水滸傳上看到的,徐寧教使鉤鐮槍,宋江大破連環馬,這給羅昭雲一個啓迪,他既發明了鉤鐮槍,又打算跟突厥作戰中,使用連環馬。

因爲比騎士的嫺熟性,中原騎士單對單,是無法比得過草原騎士的,因爲他們從小就騎馬放牧,中原百姓大多是耕農,沒有馬匹,只有少許耕農,騾子、驢子也很少,不具備騎馬射箭的條件,只有權貴、門閥家族,他們的子弟才能夠打小有錢學習騎馬射箭。

所以,羅昭雲打算這次將重甲兵,配備連環鎖,這樣衝鋒過去,那麼騎士死了,但是戰馬不會散,繼續前衝,可以將突厥的騎兵方陣給打亂,衝個措手不及。

同時,鉤鐮槍是步兵方陣對抗突厥騎兵的陣地戰武器,鉤鐮槍屬於槍與戈的結合,長約達五六米,相信任何敵人遇到這樣的重型長武器方陣都會束手無策,五六米的距離可是一些輕騎兵無法逾越的距離,註定付出慘痛代價。

只要這次大破了突厥,以後不同時使用鉤鐮槍和連環馬就可以了,免得被敵方學去,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

次日,羅昭雲得到突厥開拔的消息後,他也下令,三軍拔營,收拾帳篷和行轅、包裹,向前挺進,選擇指定的戰場區域,搶佔有利的地形來與突厥大軍決戰。

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擊第一百六十二章 主力渡河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九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一千零七十章 奪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六百零九章 再聚首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灘之戰 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愛她,就給她一片天空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五百一十六章 佳人有約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九百八十四章 禦敵之策第三十九章 聚將會第六百六十三章 設樞密機構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家父子第七百一十三章 隴關到手第六百九十章 謀巴蜀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四十九章 心如蛇蠍第一百九十八章 美人蕭後第三百六十六章 失利的陰影第八百九十九章 談經濟第八章 父子間的秘密第三百六十五 舉步維艱第八百八十五章 禁閉的平陽公主第六百零六章 退位讓賢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隱患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創十八騎第五百一十六章 佳人有約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六十七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固步自封第六百零五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羌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五百四十二章 固步自封第七百六十三章 壯士出川第四百九十三章 困龍消志第二十八章 殺一是罪,屠萬爲雄!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玄感起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困龍消志第六百零三章 走馬上任第四百七十二章 趁機陷害第六百一十八章 奪城第八百六十五章 奇謀狠計第一百六十章 正面掩殺第四百零五章 叢林圍殺第二百一十二章 賠罪來了第二百三十章 豆蔻年華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七十七章 算計未成第九百三十一章 坦誠交流第四十七章 男兒膽氣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六百一十七章 接連拔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斬將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協議生效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義不靠譜第五百八十二章 圖謀楊隋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人計第八百五十八章 岌岌可危的太谷城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六百章 血拼滎陽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東巡洛陽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訴苦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機四伏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施計謀第七百零二章 變數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調出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冊封婕妤第九百零四章 江湖夜話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難民第七百七十六章 觸景傷情第八百零五章 敘話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慮細微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六百九十章 謀巴蜀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誘敵深入第三百八十章 無端遭妒第六百六十八章 橫掃第八十八章 人比黃花瘦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四百九十三章 困龍消志第三百四十五章 搜尋證人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