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強行突破

房玄齡也不得不承認,這是李淵極爲毒辣的一招,李建成會很容易在河內郡站穩腳跟,然後他的大軍繼續進攻河北,最後北上和羅藝軍隊匯合,河北形勢就危險了。『,

房玄齡沉思良久,緩緩道:“恐怕當初李建成選擇河內郡,就有以河內郡爲根基、圖謀河北的意圖了,所以李淵在剛進長安,就派溫大雅去招降羅藝,很顯然就是想以涿郡爲北環,以河內郡爲南環,等我們出兵江都,他們就趁機進攻河內郡,一旦唐軍將南北環聯繫起來,河北危矣,這應該是李建成的方案,此人深謀遠慮,我們都小看了他。”

張鉉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最後他停住腳步道:“唯一的辦法就是將羅士信調去恆山郡,守住井陘,同時截斷李建成北上之路,再調徐世績的軍隊前往魏郡,與王辯匯合,再放棄河內郡,將王匡軍隊撤回魏郡,三支軍隊就有兩萬人,以守拒攻,足以對陣李建成的軍隊,只要李建成軍隊糧食不足,他就不得不撤回幷州。”

“其實大帥可以考慮和劉武周結盟,請劉武周大舉進攻太原,李建成就不得不回軍救太原,這是圍魏救趙之策,大帥是否可以試一試?”

張鉉毫不猶豫搖頭道:“我不會試,第一,劉武周不會聽從我的安排,他巴不得李建成去攻打河北,羅藝就不至於向雁門郡撤退。第二,劉武周是突厥的狗,和劉武周結盟就等於與突厥結盟,這種勾結異族之事我張鉉絕不會做。”

房玄齡尷尬地笑了笑道:“既然如此,那就用大帥的方案,調羅士信駐防真定縣。守住井陘土門關要塞,徐世績軍隊南下魏郡和兩個王將軍匯合。

卑職建議再派使者去找李景,懇請他以大義爲重,替我們牽制住羅藝,使羅藝無法進入河間郡,同時派一萬北海留守軍緊急支援魏郡。這樣我們就能爭取到一點時間了。”

張鉉意識到剛纔自己說話太硬,他心中歉然,便點點頭道:“就這樣決定,令趙亮火速率一萬軍趕赴魏郡。”

宇文化及大軍終於抵達了山陽縣,由於通濟渠進入淮河的出口被數十艘青州戰船包圍,使宇文化及的船隊無法再北上,千艘龍舟船隊只得停泊在通濟渠上。

縣衙內,宇文化及正和元敏、元禮以及兄弟宇文智及商議對策,這四人中宇文兄弟都原本是紈絝子弟。根本沒有繼承他們父親宇文述半分的打仗本事,而元敏是內史舍人,政治鬥爭還可以,處理政務也勉強可行,但帶兵打仗他也是門外漢。

只有元禮是軍旅出身,官任虎賁郎將,又被宇文化及封爲兵部尚書,他多多少少懂一點帶兵打仗。說是商議,其實宇文化及等三人都只能依仗他了。

元禮沉吟片刻道:“我們的優勢就是八萬驍果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兵力又遠多於青州軍,只要八萬軍能到對岸,那這一戰我們就有六成的希望獲勝,所以我們面對的最大問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大軍如何渡過淮河?”

宇文智及哼了一聲道:“我們有足夠的船隻,難道渡河還有問題嗎?”

宇文智及現在官任左僕射,領十二衛大將軍,他纔是軍隊最高的指揮大將。但他說出的話卻十分外行,而且很幼稚,讓元禮內心充滿了鄙視。

元禮臉上卻沒有露出鄙視之意,笑道:“我們雖然有八萬大軍,卻沒有一個水軍,不能指望船伕去打仗,首先通濟渠就出不去,其次就算衝出去了,被青州水軍一包圍,滿船將士都會沉入江底,完全是送死,有多少船隻都沒有用。”

“那你說怎麼辦?”宇文智及怒道。

“我也不知道!”

“那不就行了嗎?既然元將軍也不知道怎麼辦,而還不如去試一試,我就不信沒有一點效果。”

宇文智及站起身對兄長道:“大哥,我們糧食不多,不能坐以待斃,讓我率軍去試一試,不管成與不成,總比無計可施好。”

宇文化及想到糧食不多,心中也着急起來,他也顧不得可能會得罪元禮,便點頭道:“那就派一萬軍隊強行突破,智及說得對,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次日清晨,八十艘中型戰船在一艘大型龍舟的帶領下沿着通濟渠向淮河駛去,船隻上滿載着一萬士兵,他們逆水而行,必須依靠風力,所有船帆都拉起來了,船帆如雲,頗爲壯觀。

在爲首的大船上,司馬德戡手提鐵槍,目光惱怒地望着遠處的淮河交匯口,由於通濟渠即將注入淮河,河面十分寬闊,足足寬達一里,兩岸都是數里長沼澤,驍果軍無法從岸上協助他們,船隻也無法靠岸,只能從水面上衝過去,如果不行就向回撤退。

司馬德戡在江都兵變中立下首功,被封右屯衛將軍,別人被封尚書、國公,他卻僅僅只升了一級,連爵位也沒有,賞賜也不過百兩黃金,讓他心中憤恨不已,宇文化及爲何待自己如此之薄?

現在卻又讓自己去給他們賣命,打一場必敗的仗,這讓司馬德戡有一種被卸磨殺驢的感覺。

但惱怒歸惱怒,司馬德戡也知道天下已無自己容身之處,他已上了宇文化及的賊船,宇文化及的船翻了,他一樣也活不成。

他們的任務是突破隋軍封鎖,在淮河對岸登陸,爲後面大軍渡河創造條件,但實際上他們是去試探突破封鎖的難易程度。

司馬德戡集中注意力觀察河口處青州軍戰船的動靜,此時他們離河口已不到兩裡,依然看不到隋軍的任何動靜,這使司馬德戡心中有點困惑起來,他也不懂水軍,不懂戰船的速度和衝撞力,也不懂水軍戰術,在他看來,水戰和陸戰沒有什麼區別,只要強行突破成功,便是作戰勝利。

“給我擂鼓!”

司馬德戡大喝一聲,大船上頓時轟隆隆鼓聲大作,八十艘戰船上的萬餘士兵開始大喊起來。

儘管驍果軍喧囂鼓譟,但青州軍依然不爲所動,河面上還是沒有任何動靜。

站在山陽縣城頭觀戰的宇文化及等人也有點困惑起來,他們站得高,看得遠,在河口附近分明停泊着數十艘青州軍戰船,他們始終沒有任何動靜,難道他們一定要等自己軍隊的大船駛近了才動手嗎?那樣距離河口也太近了,突破就容易多了。

“殿下快看!”

一名士兵指着河面大喊起來,“有船隻出動了。”

宇文化及等人立刻扶着城牆向河面上望去,只見一直停泊在河道兩邊的數十艘青州軍戰船開始出動了,但它們不是迎頭而來,而是沿着河道兩邊列隊向南疾駛,明顯是要錯開驍果軍的戰船。

這讓衆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對方這究竟是什麼戰術?

元禮注視着青州船隊,他忽然醒悟,急對衆人道:“對方是要繞到我們身後,截斷我們船隻的退路!”

宇文化及大驚,急問道:“這....這該如何是好?”

元禮回頭冷冷對宇文智及道:“大將軍,你說現在該怎麼辦?”

宇文智及有點惱羞成怒,怒視元禮道:“我只是安排軍隊出戰,具體作戰指揮是司馬德戡,問我做什麼?”

元禮哼了一聲,撇着嘴道:“估計你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吧!”

宇文智及大怒,按着劍柄喝道:“你是什麼意思,把話說清楚了。”

就在這時,又有士兵大喊:“有小船出來了!”

衆人一起向河面上望去,只見河道上不知何時冒出了上百艘小船,密密麻麻分佈在河面上。

衆人面面相覷,不知青州軍這是什麼戰術?但他們心中都有一種不妙的感覺,恐怕這支船隊要凶多吉少了。(。)

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310章 王孫聯手第445章 恐慌突來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740章 施壓江都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6章 替身之謎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200章 剷除異己第484章 勢不兩立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1211章 誰是刺客(中)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284章 尤通抉擇第1211章 誰是刺客(中)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415章 公孫上哲第1222章 偷襲河湟(下)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1050章 唐軍東征第1093章 軍權問題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10章 少年皇族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1001章 金玉良言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105章 意外調動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731章 分而殲之第982章 太原戰役(二十三)第121章 平壤決戰(一)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259章 官場生意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870章 王府新人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708章 蠶食戰略第811章 及時提醒第1129章 三郡換一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837章 兵不血刃第182章 兵分四路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158章 讖語事件(下)第505章 貪慾之敗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960章 太原戰役(一)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1019章 反間之計第1061章 永興之戰(一)第920章 微服私訪(下)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52章 可汗憂慮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837章 兵不血刃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1078章 洛陽佈局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316章 兩線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