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

王善便是太原王氏家主王壽胞弟,張鉉從士子王君雅身上發現了王壽已全面倒向大周,那麼對太原有着重大影響的王家,是不是可以在拿下太原上助自己一臂之力?

王善微微一怔,連忙道:“陛下需要微臣做什麼?”

“朕想知道,在太原守軍中有沒有你們熟悉的將領?”

王善立刻明白了天子的意思,他想了想道:“目前太原守軍中並沒有王氏子弟,不過我們可以影響不少將領,其中兩名將領有重大影響。”

“哪兩人?”張鉉追問道。

“一個是裴洪儉,他是裴寂的族侄,但也是王家的女婿,還有一人便是王君廓。”

“王君廓?”

張鉉一怔,“他和王家有關係?”

“陛下,王君廓出身不太好,這給他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他一直和太原王氏套親近,希望他父親的牌位也能放進王氏宗祠,他說這是他父親臨終前的唯一心願,能認祖歸宗。”

“王君廓和太原王氏有淵源嗎?”

王善苦笑一聲道:“這個很難說,他是太原郡石艾縣人,太原王氏在石艾縣確實有一支分支,不過那至少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而且還是旁支,更重要是王君廓拿不出家譜,陛下也知道,王是大姓,天下姓王之人至少有上百萬,真正名門也就兩支,一支是太原王氏,還有就是五胡亂華時南渡的王氏,至於其他各地的王氏,一般都沒有多大關係。”

張鉉想了想道:“那你兄長是什麼態度,是否願意接受王君廓父親的靈位?”

“這個不是兄長一人能決定,按照族規,需要幾房長老一起協商決定。”

張鉉沉思片刻道:“如果能把王君廓爭取過來,朕覺得和平接手太原就有希望了,轉告你兄長吧!朕希望王家也能爲和平收復太原盡一份力,相信他也不願意看見太原生靈塗炭。”

“微臣明白了,微臣立刻寫信告訴兄長。”

“有辦法聯繫嗎?”張鉉問道。

王善點點頭,“城中府宅和城外莊園有飛鴿聯繫,微臣只要把信送到城外莊園,莊園管事就會用鴿信送去城內,這樣就聯繫上了。”

張鉉心中一動,這倒是一個和太原城內聯繫的辦法。

他便笑了笑道:“希望太原會有好消息傳來!”

這時,門外侍衛稟報道:“啓稟陛下,軍師緊急求見。”

“請他進來!”

王善連忙告辭而去,這時,房玄齡匆匆走了進來,手中拿着一管紅色鷹信,這表示有十萬火急之事發生。

“是長安出事了嗎?”張鉉問道。

房玄齡微微一笑,“是陛下感興趣的消息。”

他將鷹信呈給張鉉,“這是情報署的緊急快信,關隴貴族在關中造反了。”

張鉉頓時大喜,他久等的一刻終於來了

李淵還是小看了關隴貴族維護自己根本利益的決心,就在李元吉囚禁十五名家主到第十天之時,扶風郡忽然傳來消息,以獨孤家族爲首,包括元氏家族、於氏家族、趙氏家族、侯莫陳氏家族等等一共十大家族的軍隊約兩萬人在雍縣聚集,打出了‘清君側、正朝綱’的口號,由將軍獨孤懷德率領,向長安浩浩蕩蕩殺來。

就在軍隊在雍縣聚集之時,雍縣縣令便派人秘密趕赴長安,緊急彙報了這個消息,這個消息令李淵極度震驚,他已經無法入睡,連夜召集重臣商議對策。

武德殿內,二十幾名重臣聚集一堂,作爲關隴貴族事件的直接發起者,李元吉也出席了這次重要議事。

大堂上鴉雀無聲,只見李淵神情沉痛地說道:“朕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朕最爲倚重、也最信賴的一羣人竟然背叛了朕,竟然召集兩萬軍隊進軍長安,他們想做什麼?想推翻朕的社稷嗎?朕絕不能容忍,也不想容忍,今晚把各位愛卿召集而來,並不是想尋求什麼妥協方案,朕要堅決鎮壓,希望各位從這個角度來獻計獻策。”

李淵說完,裴寂便站起身道:“陛下,請允許微臣先說。”

李淵欣慰地點點頭,“裴相國肯主動出頭,朕大感快慰,請說吧!”

“陛下,既然這些關隴貴族的家主都在陛下手中,其實對付這支叛軍就容易之極,把家主們押到陣前,讓他們勒令軍隊放下武器投降,臣以爲,即使他們一時嘴硬,但真到了生死關頭,他們還是想保住性命。”

李淵點點頭,裴寂的建議和他的想法一致,但他還是想聽一些更廣泛更深刻的意見,他見陳叔達似乎有話要說,但陳叔達看了看旁邊的竇璡,卻又不肯多言,李淵明白了他的意思,竇璡也是關隴貴族一員,陳叔達有些話不好當着他的面說。

李淵便將目光轉向李神通,問他道:“淮安郡王可有什麼平亂方案?”

李淵之所以問李神通,是因爲關中的軍隊由他控制,他應該比誰都清楚現在的局勢。

李神通點點頭嘆道:“陛下,現在情況確實比較複雜,據微臣所知,關隴貴族的軍隊只有很少一部分在關中,大部分都分佈在隴西郡、天水郡和弘化郡,現在他們居然聚集在雍縣,微臣最大的擔心就是大散關的五千守軍已經投降,否則他們怎麼可能無聲無息地進入關中,如果是這樣,他們的軍隊就不止兩萬人,至少是兩萬五千人。”

“大散關的軍隊投降很正常。”

一直沉默不語的竇璡開口道:“大散關主將司馬文德就是獨孤家推薦入仕的,他們祖孫三代都是獨孤家的家將,除此之外,陛下還要防止其他軍隊有將領投降,唐軍中有很不少關隴貴族子弟,微臣覺得陛下還是先清理軍隊爲好,以免出現臨陣倒戈事件發生。”

李淵頓時變了臉色,竇璡說到了核心上,關隴貴族在隋朝時便在軍隊中滲透極深,唐朝也不例外,除了族人直接掌軍外,還有他們的門生、家將、世奴等等,都在軍隊中大量任職,而且兩萬御林軍基本上都是關隴子弟,根本搞不清出這裡面有多少人和關隴貴族有關係,真的打起來,又不知有多少人會臨陣反戈。

李淵忽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關隴貴族的軍隊之所以敢起兵造反,就在於他們有恃無恐。

這時,李淵又看了一眼陳叔達,便道:“夜已經深了,大家先回去休息,明天一早再商議出兵之事。”

衆人起身紛紛離去

,李淵又給李神通使個眼色,讓他也留下來,不多時,大殿內只剩下李淵、陳叔達和李神通三人。

李淵這才問道:“陳相國剛纔欲言又止,想說什麼?”

陳叔達微微一笑,“陛下,微臣其實是想說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李淵精神一振,連忙問道:“什麼機會,相國說仔細一點。”

“陛下,關隴貴族的軍隊其實一直是大唐隱患,以前大家還坐在一桌吃飯,面子上過得去,關隴貴族也不會鬧事,但自從於筠事件後,關隴貴族開始倒向張鉉,關隴貴族就成了我們最大的隱患,可以想象,一旦周軍從河西南下,兵壓隴右,關隴貴族會不會像當年迎接陛下一樣,把周軍迎入關中?如果不是這次關隴貴族造反,我們怎麼也想不到,以險峻聞名於天下的大散關就這麼輕而易舉地丟掉了,說實話,微臣是感到慶幸。”

“陳相國說得非常精闢!”

李神通難得誇獎陳叔達,今天陳叔達也說到他心坎上了,他對李淵道:“陛下,大散關主將司馬文德原本是隋將,天水郡人,臣弟覺得他很能幹,所以才提拔他爲大散關主將,但如果不是今天竇璡揭穿他的底細,臣弟根本就不知道他居然是獨孤家家將,現在想想還是一陣後怕,我們軍隊到底有多少將領是關隴貴族的人?”

李淵點點頭,又問陳叔達,“相國所說的機會就是將關隴貴族一網打盡嗎?”

陳叔達點點頭,“既然他們起兵造反,那我們就有了對付他們的藉口,剝奪他們的土地、財產和糧食,相信陛下會收穫極豐,將徹底改善我們物質短缺,財力緊張的不利局面,有了大量土地,便可用土地獎勵軍功,有利於我們繼續和張鉉抗衡,陛下,這是我們翻盤的一次機會。”

第10章 少年皇族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968章 太原戰役(九)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709章 北方盟友(上)第467章 李淵升權第1056章 腹地一擊(上)第172章 強渡膠水(下)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1088章 夜攻虎牢(上)第79章 冶鐵名匠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878章 秋後算帳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5章 武川之府第879章 含蓄之勸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217章 瓦崗異動第1233章 唐宮政變(五)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82章 兵分四路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772章 關中危機(上)第1121章 國號共決(下)第1166章 天下大戰(二十四)第218章 濟北危急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802章 僥倖之心第787章 火筏攻擊第1061章 永興之戰(一)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656章 不戰而退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245章 福來客棧第729章 水營旱寨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883章 資政議事第1093章 軍權問題第855章 老巢聚殲第834章 大軍殺至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1224章 巧奪散關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49章 發現秘密第108章 發現敵蹤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472章 八面包圍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131章 紫陽鐵戟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43章 青石之經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181章 釜底抽薪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55章 識破陷阱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851章 老將建議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1182章 天下大戰(四十)第194章 齊郡武行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177章 轉戰東萊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730章 強襲敵營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727章 長遠規劃第683章 夜襲回龍第389章 李淵之策第293章 英雄大會(九)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46章 最終決定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165章 飛鷹武將第71章 獵殺敵酋第396章 蘇威心思第261章 三家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