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太子七歲監國

五月望日大朝,當朝臣們都已經在奉天殿外大廣場自己的位置上站好了,淨鞭也是響過了。但是大家確是很驚奇的發現天子卻是沒有準時出現,正當大家都是一頭霧水的時候。與所有人的目光之中,陳寬高舉着一封聖旨出現了。

沒有過多廢話,陳寬展開聖旨就是開始唸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陳寬一隻一句的念着,他每念出一句殿內以及殿外的百官們臉色就是變化的越快,因爲天子聖旨突然就是宣佈了讓七歲的太子監國。就是以徐溥爲首的內閣也是一頭霧水,而六部並都察院等人也都是個個一頭霧水。

但是,聖旨就是聖旨。尤其是這種涉及到統治主體與皇權以及宮內事情的聖旨。所有人都是知道即便是心中有着疑惑但是都是放在心裡,先是安置旨意上說的來。

所以,衆臣都是接旨。然後依次按照順序退出奉天殿及奉天殿廣場,向着文華殿而去。太子監國朝會還是要繼續,但是舉行朝會的位置就是要從奉天殿轉到文華殿。這是規矩,與太宗時候就是定下的。

令太子監國,在大明並不少見。太祖時建文爲太孫曾經短暫監國。太宗時候時常親征塞外太子與南京與北京都是有過監國故事,而當時爲太孫的宣宗皇帝也是有監國。

令太子監國大家都不是很是意外,因爲有先例。

但是對於弘治皇帝來說,大家能夠想到的時候是不是天子的身體出了問題。不然以當今天子之勤政何以以年幼的太子監國?儘管太子天資聰慧且與當今天子很是相近乃是未來仁君的不二人選,但是不是太過年幼了?且是不是是事出太過於倉促,太過於突然了?

令太子監國,又是何種程度的監國?聖旨除說讓太子監國又是說了以徐溥,劉健,以及馬文升、屠鏞、張懋等爲輔之外就是在無其他之言了。

所有人心中藏着疑惑,來到了文華殿。今日文華殿一點都是沒有以前的那種空蕩蕩的感覺。自文華門開始全副武裝個個高大的府軍前衛禁軍侍立在門邊道旁,一直到文華殿的臺階上都是紅盔侍衛還有錦衣衛的大漢將軍。

即便是錦衣衛指揮使牟斌此刻也是一身飛魚服,腰間懸着繡春刀目光凜凜的掃視着每一個進到的文化殿區域內的文武官員。待到太常寺以及禮部的禮官再次將官員的位置排定,朱厚照終於是在‘萬千期待’之中出現在的文化殿之中。

今日的朱厚照沒有穿着常服也是沒有穿着平常望日朝會會穿着的皮牟服,而是一身冕服。雖然還沒有正式的及冠但是朱厚照卻是不願意在禮儀有任何的減弱,所以還是戴着玄表朱裡的冕冠,前後皆垂九旒,旒旒都用五彩玉珠九顆。身上是五章玄衣四章纁裳,大帶大綬,手中拿着玉圭朱厚照緩步來到丹陛之上就坐。

一般這個時候百官就是要向朱厚照來時行禮了,但是朱厚照卻是一揮手然後就是有尚寶監的太監將玉璽雙手高舉着放置在朱厚照面前的御案之上。見此,內閣並百官都是心中一動,臉上都是一種疑惑已解的平淡。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這話還真是沒有錯,朱厚照一穿上這九旒九章冕服,整個人的氣勢就是被無限的拔高尤其是現在他居高臨下的看着下面的百官的時候,這種感覺更是被成倍疊加。

這樣看人的感覺果真是有着不一樣的感覺,不過就是這冠帶起來實在是有些太難受了。朱厚照頭上沒有多少頭髮可以固定冕冠所以全靠脖子間的冕纓繫着,勒的脖子還真是有些難受。不過在朱厚照想來這也是幸福的難受,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朱厚照並沒有多少抱怨,因爲這是他自己的期望也是他所必須要經歷的。

說來朝會之中正旦大朝以及朔望之朝基本都是一種禮節性的,多以今日也是沒有太多不同。不過因爲是朱厚照正式開始將監國的第一朝所以今日的朝會禮節部分很快結束,接下來就是朱厚照個人“施政報告”時間。

第一時間朱厚照需要解釋一下自己爲何監國,因爲他必要要向朝臣們解釋一下天子的身體情況。所以朱厚照說道“諸卿,昨日夜裡父皇因爲多日勞累突發身體不適,與太醫診治之後言需靜養一段時日。故父皇將旨以孤監國,待病體安康之後再行處政。”

百官在內閣的帶領下,高呼“吾皇萬歲,臣等祈祝天子安康!”

朱厚照也是回答“吾皇萬歲,安康!”

隨後他又是說道“父皇靜養期間由孤行監國事,內閣部院並五軍府當遵旨輔佐與孤。父皇雖然病中,但是國政一日不願懈怠,更加不願意拂諸卿拳拳忠君之心,所以諸卿要探望者可上疏請之!另朝會結束之後,內閣徐溥劉健,六部屠滽馬文升徐貫,並五軍府張懋劉福入乾清宮候旨!”幾人當即行出班位躬身領了旨意,而朱厚照也是讓幾人平身。

“今日諸位可有事要奏?”朱厚照問道。

“稟告太子殿下,臣鴻臚寺卿陳壽有事要奏。”作爲大明朝廷小九卿的鴻臚寺卿,陳壽當然是有位列朝班的資格尤其是現在鴻臚寺因爲天子旨意負責外邦事宜之後,在朝廷之上更加有存在感了。

陳壽是新任,在朝廷之上其實並沒有打開局面。而且上任以來鴻臚寺除了派駐大使一事之外,就是沒有什麼大的事情能夠引人注目了。不過陳壽的爲人倒是讓朝中許多人很是津津樂道,畢竟上任纔多長時間鴻臚寺有一半的官員吏員被他彈劾與辭去。

這是以往朝廷各衙中很是少見的,所以陳壽的所行所爲還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卿且奏來!”

朱厚照身爲監國,其派頭是與皇帝所差不多的,按照規矩身邊事要站着幾個太監的。但是朱厚照不一樣,他們不準太監和他站在一起。朝會之上也是不允許太監出現在大殿之上,即便是剛剛宣旨的陳寬也是一樣。朝臣對於這樣細微的安排也是看在心中,同時對於太子的滿意也是留在了心裡。

太監一向是不被文官喜歡的,太子願意發出這樣的信號也是百官樂意見到的。

“殿下,我大明派駐朝鮮國之使臣林廷玉已經傳回消息,他已經到達朝鮮國。並且已經向朝鮮國購得了皮島,請求朝廷予以命名並派官員管理。”陳壽說完之後便是退到一邊,而朱厚照這邊則是看向了吏部尚書屠滽,問道“屠卿,你怎麼看?皮島該如何?”

“回稟殿下,臣以爲皮島距離甚遠預期與大明再派官員前去,不如朝廷准許林廷玉與隨行人員中選取賢能充任。”屠滽並沒有將皮島看的有多重,只不過是將它視爲太子的“面子問題”,一個遠離中原千里的小島從大明派官前去太過於浪費了。

儘管現在在禮部候補的兩榜進士很多,還有大批的舉人等着派官。但是,官不是這樣派的。

“好,就是如屠卿所說,鴻臚寺即刻傳旨林廷玉命其與隨行中選舉才能任之,秩比下縣!”

朝會很快結束,朱厚照的監國首朝還是比較順利。起碼在禮儀以及朝會進行上都是沒有什麼問題。雖然期間也是有着許許多多朱厚照並沒有意料的事情,但是在徐溥等人的幫助之下多是被很好的解決了。

古有先秦甘羅十二拜相,今有大明太子七歲監國。

歷史有着相似也是有着很大的奇遇發生,當後來人回過頭再回味今日的時候,人們的會發現大明與今日便是開始那悄然無聲又必然偉大的變化。

第140章嚴海禁封海令第70章帝暈厥紫宮變第103章南都夏氏入京 上第7章誰的面都不給第40章悲歡並不相通第110章李謝二人復相3第111章李謝二人復相4第81章邊地再現狼煙第104章南都夏氏入京 下第129章弘治帝的決心第113章設立河東三司第154章朝堂勢力突顯2第71章內廷已無威脅無題第51章頒恩旨與御宴第77章四衛營與東廠第85章南邊有人謀反第98章邊打邊佔邊談第158章雨綿綿愁長長第32章文人文官文事第98章邊打邊佔邊談第35章有本事你上啊第140章嚴海禁封海令第133章走狗普遍怕死無題第168章適烏母子到來第151章張鶴齡的變化第164章孤之底氣所在第113章設立河東三司第96章吵架也有目的2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議第120章佳節代天慰問下第106章宮莊守我秘密第16章王家不死不休第24章生氣的小榮兒第124章科舉前的京城第42章右衛保衛之戰第138章故衣社不簡單第127章科舉試題泄露2無題第122章父子夜話大明第40章圍殲小股韃子第155章朝堂勢力突顯3第66章屯邊衛所之設第146章大明水師威武下第69章東番海上盜影無題楔子第86章亂糟糟的中都無題第35章有本事你上啊第114章兵戈難止新墳第126章科舉試題泄露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議無題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133章走狗普遍怕死第164章孤之底氣所在無題第143章謝遷莫名背鍋第96章吵架也有目的2第78章清寧宮大災禍第146章模範城市通州上第159章西南米魯生亂第109章李謝二人復相2第21章錦衣起大同變中第83章朵顏衛屯邊衛無題第30章於無聲處改變下第1章瑞雪不兆豐年第165章兵所指有兩處第16章王家不死不休第125章此科科舉新規第116章絲綢引發恐慌第103章南都夏氏入京 上第144章大明戶部專營第49章節大同忠民到來第23章二王治邊之始第106章宮莊守我秘密第123章神機營大換血第142章羽翼豐下狠手第64章可嘆美人遲暮第78章清寧宮大災禍第59章做了筆大生意第100章不安分的遼東第67章餵飽老狐狸們第2章遇刺與救災事第138章故衣社不簡單第133章走狗普遍怕死第129章弘治帝的決心第59章做了筆大生意第119章佳節代天慰問上第29章於無聲處改變中第25章朝堂下的齷齪第9章從順天到大同第104章南都夏氏入京 下第18章十大罪達天聽第19章青菜劉都不留第46章聖旨感動全城第24章生氣的小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