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番邦要有覺悟

時間慢慢進入年末,京城越發熱鬧,各地進京辦事的官員以及各番邦前來進貢的使團也是在依次到達京城。按照以往的慣例外邦前來進貢都是會好生接待,吃的是上等佳餚住的是大明會同館。今年也是沒有什麼區別,各國來的使節也還是被安排在了會同館裡。

不過,今年的會同館可是沒有以前那般奢靡!因爲萬壽節慶典的成功,明年的正單朝會天子也是允許太子參見制定儀制。太子所要負責的事中就是有着接待番邦事宜,所以會同館現便是由太子來負責了。

朱厚照的確是不是一個喜歡浪費的人,弘治皇帝前面纔是下了任命,朱厚照後腳到了會同館直接就是從上查下。抓了七八個,抄了七八個,把會同館上下都是嚇破了膽。當然也有人說話,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朱厚照在會同館一通整治,竟然給國庫交了近五萬兩銀子以及各種貪污所得,共計十萬兩左右。

這筆錢堵上了某些人的嘴。

以前的時候使節到了會同館想要什麼就是有什麼,就是想要個窯姐兒會同館的官員也是會滿足。不過這些番邦夷人總是會因爲大明的各種禮遇,常常迷失了自己而壞了規矩!他們好像忘了他們身處的地方是一個叫大明的地方,是天朝上國而他們低等劣質的番邦。

今年第一個到京城番邦,並不是之前年年第一的朝鮮國。而是南邊暹羅國,他們九月份就是到了京城了。在會同館一直住了現在將近三個月。不過今天暹羅國的使團所有人不但要被趕出會同館,還背上了將近十萬兩的債務!

“放肆,你們這是幹什麼?我乃是暹羅過使臣,你們如果對待就不怕我國王上不滿嗎?”一個穿着暹羅國服飾說着一口福建口音的官話中年男人指着一個會同館的小吏罵道。而這個中年男人不是別人,就是今年的暹羅國派來大明的使節秦羅。他家祖上原本是前陳(南陳)時福建清流縣的,後來海上出事便是流落暹羅。會說漢話,秦羅自己又是學習了官話,這纔是成了使臣回到天朝。

那小吏被秦羅罵很是氣惱,將手中一個全是衣服的包裹狠狠的砸向秦羅等一行暹羅人。狠狠罵道“好你個賊子,假冒文書,欺君罔上,混吃混喝如今還在這裡辱罵朝廷公人,簡直死到臨頭還不自知。”

“你胡說,我乃是暹羅國王上親自任命的使節,前來朝覲中原大皇帝。”秦羅對着那小吏說道。小吏當然是知道他是不是使節,這麼多年會同館的工作經驗文書真假他還是看的出來的。但是太子殿下說他是假的,誰還能夠證明他是真的。

“我呸,你個賊子,你們聽了。你們的東西都是扣下,剛用來還你們這幾月用度。”小吏喝罵一聲之後,就是將大門關上。

而這時外面的暹羅人都是慌了神,只有秦羅大聲用暹羅語說道“我們快去明國官府告狀!”

不過,他們還沒有走就是有一隊人走到他們面前,這位就是假冒暹羅國使節的海盜秦羅是嗎?明明是問着話但是這些人也不等秦羅回答,便是直接上前一人一副鏈子給鎖拿了。

“走吧,你這個假冒使節!”

會同館裡現在住的人可是不少,像太祖皇帝《祖訓》中規定了十五個“不徵諸夷”(注)今年也是來了不少,另外像朵顏泰寧等衛,哈密衛也是來了人。現在幾乎都是住在會同館裡,而來的早的像朝鮮的使臣鄭崇祖則是與秦羅成爲了好朋友。

所以,此刻鄭崇祖也是仗着自己使臣的身份出來說話了。“你們這是幹什麼?爲什麼如此對待使臣。”鄭崇祖顯的很是生氣,就好像剛剛那個被驅逐的人是他自己一樣。“你們要是不給本使一個答覆,本使一定會面見你們的皇帝,更是會向我國王上上書言說此事。”

小吏終究是小吏所以他沒有正面回答的鄭崇祖的話,只想着快點離開。但是鄭崇祖似乎是不想放棄,而且周圍又有很多人在看着。他內心那種小國自戀自負的心態也是被激發,他知道小吏不敢將他怎樣,所以一直步步緊逼。

“那你告訴孤,你想要什麼樣的答覆呢?”朱厚照陰冷的聲音出現在鄭崇祖的身後,隨機一隊隊上下披掛全副武裝的府軍前衛士兵便是出現在會同館內。朱厚照來到鄭崇祖的面前,不過朱厚照並不習慣擡頭看人所以說道“跪下!”

“你是誰!”鄭崇祖在怎麼說也是一過使臣,怎麼這麼輕易就是對一個孩子跪下,在加上他心裡那種被慣出來的優越感。不過朱厚照又不是山大校長,所以鄭崇祖話一出口劉七及時上前,一槍敲在他的腿彎處。看着朕崇禮跪下劉瑾這纔是上前說道“大明太子殿下駕到!”待到所有人都是跪下之後,朱厚照纔是無限裝腔作勢的來至鄭崇祖的面前說道“現在,你知道孤是誰了吧!”

鄭崇祖不是傻子,要是朱厚照穿着好一點他立馬能夠一眼看出來。但是誰讓朱厚照穿着一個布衣,帶個小帽怎麼看都是不是太子啊。如果朱厚照知道他是這麼想的,朱厚照只會回他一句“死棒子,窮棒子沒見過世面。老子這一身衣物頂你家國王上百件,夠你這個棒子吃喝幾個月。知道老子這帽子都是金子做的內骨,蜀錦做的面。”

要不是爲了扮豬吃虎找找感覺,老子就是穿冕服來,你管的着嘛你。

“外邦小臣知道了。知道了,小臣知罪了。”鄭崇祖一直磕頭,但是朱厚照確實沒有饒他的打算。開玩笑道歉有用要錦衣衛幹什麼?

“你剛剛說你能夠面見我大明天子?還要向你們國王上書責問天子?是吧,看來朝鮮王這是要謀反啊。”朱厚照又是陰沉沉一笑,說道“來人將此人押往錦衣衛大牢!”

鄭崇祖被朱厚照身後畢豈等人像條死狗一樣提着,不管他怎麼哀求都是無濟於事。大明是天朝也是這些番國的主人,你一個小小的貢奉使臣竟然說自己可以隨便見到大明天子,還說什麼要番國國王上書責問大明朝廷。真心事找死,你朝鮮國不過是一個郡國而已,所謂的王也不過一個郡王想見大明尚書都是要排隊。

要是朱厚照今天不是突發奇想要來會同館,你們就是連見朱厚照的資格都是沒有,還要見大明天子!

見鄭崇祖被帶下去了,朱厚照指着一邊的朝鮮國副使慎民在說道“你馬上給李隆去消息,告訴他馬上派新的使臣前來大明。”而這個慎民在是現在朝鮮國郡王李隆郡王妃慎氏的侄子,比之鄭崇祖更加草包的一個人。一入京城就是一直在青樓之中,根本就是忘記了自己使臣的身份。

最主要的是,嫖資都是不給。

“另外,把你欠下的錢都是還上,不然你也是錦衣衛大牢陪着他吧。”

“是,是,是,小臣領旨!”

不在理會他們,朱厚照換上了衣服笑臉對着那邊不知道什麼時候聚集過來的各國使者說道“今日,孤前來不是爲了其他的事,而是邀請各位使者前去遊玩一番。”朱厚照滿臉笑容,對着其他人說着。說完之後朱厚照也是不管他們有沒有答應,就是出去了。

不一會兒,那些使者一個個都是出來了。外面,十幾輛豪華的馬車早就是在等待了。

朱厚照的馬車當然是最豪華的了,巨大無比車廂以及前面四匹高大全身白色的御馬拉着。朱厚照特地叫了朵顏衛的使臣帖木兒,泰寧衛使臣胡哈爾,考郎兀衛使臣宋哈答以及哈密來的使臣刺阿力克以及慎民在上到自己的馬車上。當幾人來到朱厚照這經過特殊改造,豪華又巨大的馬車裡的時候。第一時間也是見識到什麼叫做皇家氣派,在朱厚照的馬車內還分內間外間。

坐在外間,帖木兒第一個向朱厚照問道“太子殿下,我們乃是使臣前來向大明天子與大明朝廷進貢,不知道太子殿下這是帶我們去哪裡。”

帖木兒幾人雖然是上了朱厚照的馬車,但是他們也是害怕朱厚照就地做了他們。畢竟剛剛朱厚照的出場方式,的確是讓人一時心慌!

朱厚照知道他話裡的意思,只是笑了笑然後就是說道“各位使者不用擔心,孤沒有什麼其他的意思,只是孤這裡有一筆大生意想問問幾位使者有沒有興趣。”

“不過,孤又怕只是用嘴說幾位使者沒有什麼直觀感受,所以想着帶幾位前去看看東西,在是與各位詳談。”朱厚照臉上一股你們看了東西就是會買的自信,馬車早朝陽門外那筆直平整能夠同行四駕馬車的官道飛馳,很快就是到了宮莊。張永,還有高鳳以及張竹很早就是等在門口了。遠遠的看到了護衛禁軍隊伍,他們馬上就是前出迎道朱厚照的馬車前。

“小的(微臣)恭迎殿下。”幾人都是恭敬行禮,朱厚照讓他們都是平身之後便是下了車,然後對一旁的三人說道“叫你們準備的,可都是準備好了?”

“回稟殿下,都是準備好了!”

“那好,去看看。”朱厚照說着就是對着身後的一衆外國使臣說道,“諸位,隨孤前去看看吧。”來到宮莊管莊處大院裡,便是看到管莊處兩邊的兩間大廂房都是大門打開,從外面看也是能夠看到見裡面有着幾排貨架,上面滿滿當當擺放着東西。

“諸位,先請進去觀看,帶你們出來時再是詳談。”說着朱厚照就是離開了,留下高鳳看着眼前這些人一臉笑意。因爲在高鳳眼睛裡這些人都是一堆堆的銅錢與銀子,很有奸商潛力的高鳳一向是有錢什麼都是好說。所以當下他的服務態度也是奇好無比,到那些使臣有些不適應高鳳府熱情了。

兩個房間,北邊的來到的使臣都是被請到西邊廂房,而南邊諸番的則是被帶到了東廂房。

東廂房,一進到廂房,那些南邊諸番使節就是放出了巨大的驚歎聲。整個東廂房裡幾乎全部是上好的瓷器絲綢以及那種全部透明的“水晶瓶”與好幾塊可以將人影照的無比清晰的‘水晶銅鏡’。就如以爲是劉姥姥進到大觀園,這些南番的使臣都是驚歎與感嘆不已,他們有什麼時候見到這麼多精美到無以復加的瓷器以及水晶瓶和水晶銅鏡呢。他們就像是像孩子見到好的玩具一樣,一直在各個貨架之下來回轉悠着。

這就是大明,隨便一件事物都是能夠讓蠻夷驚歎的大明!

注1,“不徵諸夷”包括朝鮮國、日本國、大琉球、小琉球、安南國、真臘國、暹羅國、占城國、蘇門答剌、西洋國、爪窪國、湓亨國、白花國、三弗齊國、渤泥國

第148章模範城市通州中第104章南都夏氏入京 下第107章偏殿宮闈日常第15章不擇手段做強無題第12章救災情況明朗第82章遼東建設開始第143章謝遷莫名背鍋第3章上命兩路賑災第69章東番海上盜影第73章太子七歲監國第102章攪亂大明文壇第51章頒恩旨與御宴第72章強硬平定叛亂第53章君子大比開始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141章封海爲了海貿第104章南都夏氏入京 下第118章用京察嚇死你第105章市井纔有真言第118章用京察嚇死你無題第140章嚴海禁封海令第83章朵顏衛屯邊衛第133章走狗普遍怕死第7章誰的面都不給第148章模範城市通州中第40章圍殲小股韃子第85章南邊有人謀反第1章瑞雪不兆豐年第166章平判戰前準備第3章上命兩路賑災第19章青菜劉都不留第91章開戰便是死鬥第150章弘治十三年到第136章‘學亂’也是動亂第156章朝堂勢力突顯4第151章章懋巡九邊歸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146章模範城市通州上第7章誰的面都不給第86章亂糟糟的中都第143章謝遷莫名背鍋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2章遇刺與救災事第98章邊打邊佔邊談第76章自家墳自家修第42章右衛保衛之戰無題第33章右衛韃影再現第24章生氣的小榮兒第129章弘治帝的決心第108章李謝二人復相1第117章亡羊補牢不晚第4章一定親自去看第15章不擇手段做強第127章科舉試題泄露2第122章父子夜話大明第153章朝廷勢力突顯1第94章大勝亦是大敗第3章上命兩路賑災第110章李謝二人復相3第27章未來京城中心無題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無題第130章科舉試題泄露4楔子第141章封海爲了海貿第157章朝堂勢力突顯5楔子第113章設立河東三司第16章王家不死不休第47章照兒何須磨鍊第48章節前京師局勢第159章西南米魯生亂第25章朝堂下的齷齪第163章效率標準質量第17章你不認我不仁第35章有本事你上啊第53章君子大比開始第123章神機營大換血第163章效率標準質量第66章屯邊衛所之設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166章平判戰前準備第44章前面打後面玩第14章平靜時才最險下第114章兵戈難止新墳第38章戰爭從來殘忍第67章餵飽老狐狸們第105章市井纔有真言第72章強硬平定叛亂第28章於無聲處改變上第160章西苑是大軍營上第114章兵戈難止新墳第42章右衛保衛之戰第116章絲綢引發恐慌第135章漏題的人死了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