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太子治越國

順王頒完聖旨,就到了信城,在那裡開始訓軍馬,準備對蜀國用兵。請記住本站的網址:。

太子在杭城見了無憂王,也經無憂王引薦,與李國公和霍遠見了面,幾人相談了半,太子對李國公的吏治之論及霍遠的治軍之策都頗爲賞識。就吩咐書記官,將李國公和霍遠的官職一體保留,上報齊王,留在自己邊,協助襲擊治理越國。李國公和霍遠趕緊稱謝。

無憂王見越地的差事基本辦完,就和太子告假,要回自己的封地臨城。太子就冷冷的對無憂王說:“你要回去,只管回去,現在太子妃已經隨我來了杭城,她一個人沒有人陪伴是不行的,無憂王妃就留下陪着太子妃吧!”

無憂王聽了,頓時垂頭喪氣的說:“太子爺,你這是要難爲我嘛,你留下瑩兒,我自己回臨城做什麼?!”

太子得意的大笑,說道:“那我不管。瑩兒我是要留下的,這是太子妃跟我提出來的,我總得順着她,你也就得給我面子吧!”

無憂王低頭不語,把李國公和霍遠看的也是忍俊不。他們翁婿也沒有料到,無憂王在外人面前強橫無比,卻唯獨對瑩兒千依百順;無憂王在軍是號令千軍萬馬,指揮若定,但見了太子就像一隻小綿羊,乖乖聽話。

太子見無憂王再不說什麼要回屬地的話語,就放過了他,繼續和李國公、霍遠商討接下來該如何治理越國。

無憂王似乎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坐在那裡不停的左顧右盼,弄出些響動。太子就皺着眉頭看他幾眼,然後說道:“齊祀,你要做什麼!坐都坐不住嗎?”

無憂王翻着白眼,並不回話。太子也就無奈,對他揮揮手說:“快快回去找你的王妃去吧。別再煩我了!”無憂王得了這句話,撒腿就跑,一面跑一面說:“這可是你說的!”

太子望着無憂王的影,一時懊惱起來,嘴裡恨恨的說:“又讓這小子跑了。”

太子在杭城,先與吳國王子英靖交割,吳王原就許諾,將所佔越地作爲嫁妝,送給太子,現在太子成爲越王,管理越地,自然是順順當當的就接收了。王子英靖在杭城帶了幾,也就帶着吳軍撤回吳國。大理王子段克堅也在杭城待了幾,按照大理王的意思,大理軍隊也全部撤回大理國,所佔越地盡還齊國。

太子分派軍政,由李國公挑選越國原有朝臣的賢者,留在自己邊協助處理政務;子龍帶大軍坐鎮福城;張彥坤帶大軍坐鎮上城;霍遠帶領一部軍兵,去各地收容散兵遊勇,清剿流寇,或是不肯歸順的越**隊。

楚國得到了消息,說是越王已被齊軍俘獲,齊王在魯城親自接見,並封越王爲留蔭侯,爲他建了氣派的侯府,一家人安置的妥當。齊太子出任越王,管理越國全境。於是楚王派出兩路使臣,一路去齊國魯城道賀;一路來杭城向太子道賀。

此時已是深冬,越地氣候溫暖,和齊地又不相同。太子讓子龍和張彥坤儘快整編所收攏的越軍,同時將各地城防、關隘進駐齊軍精銳部隊。霍遠的戰果也很可喜,各地有些散亂的越軍,聽說是霍王爺的公子前來收編,也基本都放棄了抵抗,歸順了齊軍。就有個別抵抗的,也被大軍頃刻征剿。

不出一月,越地已經是基本肅清,太子盤點軍馬,在月底境內的齊軍本有人馬有青州兵八萬,徐州兵三萬,其他各地所調集的齊軍三萬;收編越軍八萬人。太子命令子龍擔任越國兵馬大元帥,霍遠爲副帥,負責指揮越國的三軍;張彥坤任邊防總都統,統領各地的守軍;劉運忠本已請辭回家,也被無憂王找來,繼續擔任杭城的守備將軍。

越人對於國家的概念比較模糊,至於換了越王,百姓也並無太多牴觸。何況齊國得了天垂與河圖,千內即可統一華夏幾乎也是任人皆知的,現在看齊軍到了越地,也是秋毫無犯,官差較之往,也是隨和了許多。百姓自然也就擁戴,加之節臨近,新越王又傳令各處城防,開倉放糧,賙濟百姓,越地各處皆是歡聲雷動。齊呼越王萬歲。

無憂王從太子那裡跑出來,就帶了瑩兒離開杭城,他知道瑩兒不太喜歡太子妃,自然不能讓瑩兒再與太子妃見面。兩人帶着**姐妹,就去了大理,尋段王子夫婦,在大理國度過了這個節。

節一過,王子齊祿也到了信城,大都的軍務另派人去了。齊祿與楚國公主的親事已經定下,楚王與齊王也約好,待齊祿與公主完婚,齊楚兩國共同對蜀國用兵。

無憂王在大理也與段王子積極準備,大理國王同意由段王子率領三萬大軍協助順王對蜀國的進攻。

太子齊禕成爲越王,一方面積極治理越地,一方面也派霍遠帶着五萬大軍從上城出發,進軍到楚國邊境,等待於大理軍隊和楚**隊,一起攻打蜀國。

吳王子英靖也受吳王委派,負責爲信城的齊軍提供充足的糧草。

順王帶領着兩萬龍驤軍,與駐紮在信城的六萬多齊軍一起推進到了蜀國邊境。

楚國國王與丞相東方胤商議,既然楚齊結親,而且順王得了蜀國,極有可能就任蜀王,那麼王子齊祿將來就是蜀國的王儲,楚國作爲姻親,自然就會從受益。所以楚國此次也是派出三萬大軍,由大將軍東方義率領,集結於初蜀邊境。霍遠所率的齊軍也隨着推進到楚軍的側翼。

此時蜀國的邊境,自南往北,分別集結了大理、越軍、楚軍、齊軍四國二十多萬大軍。蜀國國王劉勝再也沉穩不下來,也推脫不開了。他召集武羣臣商議對策。一如當初是否聯合越國一樣,朝是意見不一。有的建議分兵相拒,與齊軍決戰;有的建議派使臣去齊國求和;有的則主張遷都,有的主張與秦國聯合。

劉勝被衆人爭吵的暈頭轉向,只覺得腦袋昏沉沉的更拿不定主意,於是就散朝。留下元帥與丞相,其他朝臣都散去。

蜀國元帥楊,是位久經沙場的老將,自然知道此次齊國聯合多國用兵,其意絕不會只是侵佔一點蜀地這麼簡單。齊國從與陳國交戰以來,敗陳軍,佔楚地,奪越國;與吳、楚、大理聯姻,此時整個華夏,僅剩燕國、陳國、秦國能與之抗衡。其他小國,如項國等,基本都已經成爲齊國的附庸。蜀國若想抗拒四國聯軍,恐怕僅憑蜀國之力是萬萬不能的。

楊的想法就是聯合秦國,共同對抗齊國。派使臣去秦國,許以重禮,請秦國派兵援助。

蜀國丞相蘇朗,則建議與齊國議和。蘇朗認爲:四國聯軍還是以齊國爲主,只要向齊國提出議和,和談成功,四國攻蜀的戰禍自然也就消弭了。

楊指責蘇朗軟弱誤國,求和無疑是賣國;蘇朗也說楊是爲了手的軍權,要將蜀國置於戰火之。

兩人在蜀王面前又是一通爭執。蜀王被他們吵的心煩意亂,就問道:“楊元帥,你說與秦國結盟,結盟後我蜀國與秦國對抗四國的大軍,勝算能有幾何?”

楊思索良久,說道:“秦國不知道能出動多少兵馬?若是能夠傾力支持,我們佔有地利,倒是有一半的勝算!”

蘇朗就冷笑道:“大元帥,你覺得秦國會爲了我蜀國傾盡全力支援嗎?他們就不要防備陳國及匈奴的侵襲嗎?”

蜀王轉而問蘇朗:“蘇丞相,你覺得去齊國議和,齊國能與我們和談嗎?”

蘇朗倒是回答的乾脆,說道:“陛下,齊國出兵,理由不過是當年在銀屏公主和親大理的時候,在我國遇到襲殺,但其實那些蜀軍均是楚國派來的,我們也說的清楚。齊國幾次作戰,無非就是要割地,索要糧草軍需,我們只要滿足了齊國的要求,齊軍自然就能退去。齊軍一退,越軍本就是齊太子所派,自然也就退了。楚國和大理的軍隊就不足畏懼了,況且也會隨之而去。”

蜀王就問道:“那蘇丞相,覺得齊軍的要求會是什麼?”

蘇朗就是一愣,說道:“這個微臣不知。”

蜀王嘆了口氣說:“那你們知道齊王爲何不殺越王?”

蘇朗和楊都是一愣,然後望着蜀王。蜀王說道:“期望無非就是要告訴我們,將來齊國是一定要吞併各國的,而齊國吞併了各國,還是會好好禮待我們這些舊國主,可以讓我們不必心生拼死之意。”

說着,看看眼前的兩人,繼續道:“齊太子又留用了越國的重臣,依舊委以重任,也是向你們這些臣僚傳達,雖然吞併了各國,但各國的大臣並不會被免職流放,仍有被重用的機會,使你們不必抱定必死之心。”

說完,蜀王長嘆一聲,喃喃的低語道:“齊王都已經做了如此的打算,他會接受我們的議和嗎?他會懼怕我們與秦國的聯合嗎?”

蘇朗臉色一變,問道:“那陛下的意思是,齊國此次是打定吞併我蜀國的主意了?”

楊也望了下蘇朗,然後看着蜀王。心裡暗暗驚詫:蜀王平看上去一副懦弱的樣子,遇事優柔寡斷,卻沒想到,看得如此深遠。看來往自己的所作所爲,都是裝在蜀王心裡的,只是自己沒有做什麼危害蜀國的事,不然恐怕蜀王也不會留着自己了。

蜀王看着兩人,淡淡一笑,說道:“既然四國伐蜀,我們也只管迎戰就是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齊人的謀劃好,一切還要看天意!”?...??

第2章 火燒平橋軍第3章 大都護廢帝第10章 一發動全身第9章 鏖戰安城外第13章 夢珠暗示警第10章 修心潭清庵第4章 三槍定輸贏第7章 斷糧現敗象第15章 李典反宜城第1章 中原起戰事第6章 齊越再交兵第7章 朝議暫休兵第10章 化緣忻州城第1章 節定擒賊計第8章 閒暇遊晉祠第10章 大軍壓蜀境第13章 夢珠暗示警第17章 齊祿暗生情第16章 應和奪瀘城第2章 雙美拂清音第1章 使團聚大都第19章 三王定天下第7章 西湖賞美景第1章 突襲奏奇功第12章 齊祿封監國第15章 越王攏人心第8章 誇武校軍場第6章 心事各自知第12章 愛妻只遙看第17章 詐開正安關 各國共議事第6章 齊越再交兵第10章 糧草盡歸齊第3章 山林遇劫匪第17章 夢珠見無憂第17章 詐開正安關 各國共議事第20章 亂點鴛鴦譜第2章 平王說往事第3章 山林遇劫匪第4章 兵圍齊瓷坊第13章 宜城尋美味第6章 朝議逞口舌第4章 三槍定輸贏第1章 節定擒賊計第10章 密使見平王第3章 定計收霍遠第1章 節定擒賊計第3章 惡少生事端第3章 大都護廢帝第9章 一戰破強敵 主帥成威名第12章 熊飛初登臺第10章 越王起殺機第8章 首攻臨安城第11章 比武校軍場第1章 突襲奏奇功第1章 中原起戰事第21章 相煎何太急第5章 情勢突生變第9章 相見得相識第2章 山下老夫妻第5章 兄弟三分陳第16章 陳王娶夢珠第11章 蜀王獻蜀國第2章 秦陳歃血盟第12章 無憂訪各地第10章 一發動全身第2章 無憂暗調兵第3章 一騎絕塵去第4章 定計追匪蹤第16章 瑩兒受驚擾第9章 逼出血魔王第7章 誘殺截糧軍第5章 無憂怒衝冠第10章 瑩兒收許諾第7章 大軍奪福城第12章 愛妻只遙看第8章 燕軍蠢蠢動第7章 西湖賞美景第2章 休戰議和親第4章 兵圍齊瓷坊第11章 箭戟止紛爭第13章 瑩兒思無憂第14章 夜巡生事端第14章 鐵豹再稱雄第10章 修心潭清庵第7章 楚越兩相殘第1章 使團聚大都第9章 禪僧說因果第7章 品茶風月樓第5章 禍事嫁他人第16章 瑩兒受驚擾第11章 比武校軍場第4章 化緣遇惡霸第13章 英雄揚美名第8章 潰兵退山林第5章 妖狐鬥法師第3章 一騎絕塵去第8章 楚國生內亂第3章 大都護廢帝第1章 英萍試瑩兒第11章 蜀王獻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