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四國共分越

平王見東方胤久久無語,也不着急,看着他。

東方胤沉思良久,嘆了口氣說:“王爺所言我也不是沒有考慮,但我們做朝臣的,但求爲國分憂,爲皇上盡忠,無愧於心,其他的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平王見東方胤說的有些牽強,神情頗露落寞,就笑笑說:“東方丞相的赤膽忠心讓本王欽佩呀,我敬重東方大人的才識,日後如大人有什麼需要本王的地方,儘管開口,我定當盡全力相助。此次和談已成,我齊國又將和楚國共同出兵伐越,先在這裡預祝我們伐越大勝,其他的也不必再提了。”

東方胤也端起酒杯,和平王一起喝了。

這邊楚國使團回國覆命。齊吳聯軍也解除對武城的對峙之勢,大軍徐徐退回駐地;大理軍隊也退到貴城以西。

那邊越國也得到了齊楚和談,兩國罷兵的消息,但聽到齊國與楚國又達成約定,共同討伐自己。越國上下一片譁然。在他們看來,此議定是楚國提出的,一報越國攻楚的仇隙,但齊國居然應允,實在是出乎意料。待知道楚國割付齊國大片土地,也就釋然了,越國上下均大罵楚國卑鄙。

齊王與吳王、大理王下了國書,三國與楚國共同出兵伐越,齊國出兵十五萬,以平王爲主帥,太子齊禕爲副帥。吳王回覆,吳國出兵八萬,以王子英靖爲主將;大理國出兵六萬,以王子段克堅爲主將;楚國出兵六萬,以楚桓爲主將。四國聯軍以齊軍爲主,平王受四國國王委任爲伐越聯軍主帥,節制四國大軍。

齊吳楚級大理四國組成聯軍的消息,也傳到了越國。此時越國軍隊早已從侵佔的楚地內撤回邊境,越王聽說四國聯軍有三四十萬之衆,當時就驚得暈倒在龍椅上。滿朝文武也慌作一團,武將主張分兵抵抗;文臣主張割地求和。越王聽了更是心煩意亂。

當越國上下對於是戰是和莫衷一是的時候,平王已經率領虎賁軍及三萬鐵騎到了信城,與太子齊禕會合。此時駐紮在信城、隨城、廊城及華城的齊軍共計十八萬。吳國軍隊也已集結到吳越邊境;大理國軍隊也壓向了滇越邊境;楚國此次出兵頗爲猶豫,既想借四國伐越佔領越地,彌補割讓給齊國土地的損失,又怕齊軍乘勢再佔楚地,所以議來議去,只讓楚桓帶了六萬軍隊集結於楚越邊境。

越國守軍面對四國聯軍一是風聲鶴唳,惶惶不可終日,一有吳國、楚國、大理國軍兵的身影出現,就急忙點起烽火,各地烽火不斷,皆向朝廷求救,守將一日數次催要援軍,各說當面敵軍的聲勢浩大。越王從各地抽調人馬,也不知該先救哪邊。

平王到了信城,安排使臣與楚王商議,借道出兵。十八萬大軍留三萬駐守,其餘十五萬大軍自楚地,直擊越國。楚王與羣臣商議,認爲決不能讓齊軍從楚地出擊,齊軍借道極有可能是假途滅虢。商議一定,楚王就打發丞相東方胤專程到信城見平王,推說楚國境內無法讓十幾萬大軍通過,還請借道吳國出兵。

平王也不爲難東方胤,與他約定了進軍的日期,就傳令大軍開拔,經廊城、華城進吳地,與吳軍會合,齊吳聯軍二十多萬,聲勢浩當,揮師南下。

楚王聽了東方胤的回報,半喜半憂,也傳令楚桓與齊吳聯軍一同發起攻勢。楚桓對於此次和談頗有腹異,心下極爲不滿,但事已至此也只能遵命而行,但私底下囑咐楚棋,小心防備。

大理國此次是收穫頗豐,攻楚順利,白白得了貴城以西大片疆土,楚國的威脅解除。再會同三國對越作戰,那越國受此打擊,也將一蹶不振,短期內不會再對大理形成威脅。所以大理國王對於攻越是極爲踊躍,派了王子帶軍,先於齊軍之前就對越開戰,等齊吳楚三國發動攻勢,大理國軍隊已深入越國百餘里了。

大理國軍營內,大理王子段克堅和無憂王齊祀兩人正在營中與衆將商談下步攻打的目標。大理衆將早已聽說去年齊陳一戰,無憂王率領大軍旗開得勝,大勝陳軍。現今又與自己站在一起,對越作戰,且入越之後,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士氣大振,將領軍卒無不歡喜鼓舞。

大理王子段克堅對無憂王也是言聽計從,無憂王也不推辭,出謀劃策,先聲奪人,在四國伐越之戰中搶得先機。趁越國大軍集結未完,用兵未定之時,集中大軍突破邊境,長驅直入。而後分兵迂迴,盡殲守軍。現在大理軍隊陳兵邵城,將邵城團團圍困,邵城內守軍不足萬人,面對數倍於己的大理國軍隊,已經是將無戰心,兵無鬥志,看看援軍指望不上,守城的將領就偷偷的棄城跑了,剩下的守軍見主將一逃,就推選一名校尉出城,欲獻城求和。

無憂王與段王子召集衆將商議了,覺得不至有詐,若能兵不血刃,拿下邵城,既可減少軍兵傷亡,又可讓城中百姓少些苦難。於是決定由段克堅進程受降。邵城即得,大理軍隊向東出擊,便少有阻礙。無憂王與段王子整理軍隊,收編了韶關守軍,兩人便留了守城的將領及軍兵,又率領得勝之師向東疾進。

越國軍隊北面受楚國軍隊進攻,東面有齊吳聯軍,這兩邊有近三十萬聯軍,越國的守衛也已這兩面爲主,徵調自各地的軍隊也多集結在這兩面。西面對大理的防守最弱,卻被大理軍隊突進的最快。

越王眼見抵禦不住聯軍的攻擊,再苦撐下去,只會被四國吞併,與滿朝文武商議了,唯有求和。但此時越軍連連敗退,求和恐怕聯軍也不會善罷。有謀臣獻計,齊吳聯軍兵多將勇,實難抵擋,大理所入都是越國常年耽於管轄的地域,唯有北面楚軍,只有六七萬人,尚可一戰,於是悄悄將軍隊置於楚軍對面,先引得楚軍深入,進而三面出擊,以十幾萬越軍,圍困了楚軍。

然後不待齊吳聯軍救援,就派使臣去齊軍大營,提出和談。

平王率領齊吳聯軍,穩打穩紮,並不貪功急進。開展數日,大軍也只推進二百餘里。越軍悄然而對楚軍圍攻,平王也早看出端倪,待越軍對楚軍合圍,楚軍求援,越王以此爲由提出議和。平王早已瞭然於胸。

平王接見了越國使臣,先是替齊王問責了當初越王不尊齊王之誡,擅自出兵。越國使臣辯稱,出兵攻楚也是爲了助齊伐楚。平王駁斥,問他:“齊王讓你們不得趁我軍與楚交戰時用兵,就是不允你從中漁利。你見我軍勢盛就偷伐楚國,是不義;齊楚交兵,越國趁機侵襲楚國,佔領楚地,是不仁;齊王既與越王有約,而越王違約,是不信;你今言稱是助齊伐楚,絕非當初本意,是不誠。大軍到處,越軍潰不成軍,現在還來我這裡聒噪,提什麼和談!我齊吳大軍打到你越國都城也只是早晚,不要以所圍的五萬楚軍做條件。你們圍困楚軍,恐怕已是動用了舉國可用之兵,此時我齊吳大軍及大理軍隊前面幾乎無越軍防守,我一聲令下,兩路對勁,掃平了你越國,那楚軍之圍自然解了。”

越國使臣倒也有些骨氣,答道:“齊軍雖衆,我越境內還有可戰之兵,你們要想亡我越國怕也要損兵折將,大不了越國血流成河,難道里面就少了你們齊國的血嗎?何況放着幾萬楚軍不救,你就不怕與楚國的聯盟破裂嗎?”

平王聽了,點頭微笑。對使臣說:“我們爲將帥的,怎會有懼死之心,怎可懷婦人之仁。三軍將士沙場征戰,馬革裹屍尋常而已。何況,你們想吃掉幾萬楚軍也不見得是那麼容易的事吧。只怕楚軍尚在,你越國都城裡住着的已不再是你們的越王了。”

使臣被平王說的啞口無言,平王見他不再爭辯,也就笑着說:“我大軍也是受齊王之命,略施懲戒,使越王能夠知進退。既然越王誠心求和,我們大齊也不會一意的棄和動武。”

使臣見平王說的緩和了,也就將越王所列的求和條件說了。越國自越王立國,對華夏南方各地進行侵佔,其疆土極大,但越國的根本還在東部各地,所以越國願意割讓了西南之地,以求和談。

平王這次率大軍對越用兵,其本意還是在楚,越國離齊尚遠,齊國的謀略還是先聯吳,進而得楚,收了南方諸國,再對西部秦國等地用兵,最後拿下陳國,則中原一統。但楚國也不是朝夕間可滅的,故而提出聯合伐越。使楚國和越國積怨,兩相敵對。再慢慢侵襲楚國,逼迫楚國向越國發展。這次伐越,越地不是齊國所謀,楚地纔是齊國想要的。而越國西部的大片疆土,正可割讓給大理國,現在大理國已成了齊國手中放在西南的重要棋子,使其壯大,正好可以牽制楚國、蜀國及越國。

平王聽了使臣的條件,但是冷冷的笑着,沉吟不語。使臣心中惶然,急忙問:“但不知平王的意下如何?”

平王站起身,在地圖前指着越國,將西部大片劃入大理;將北部一線劃入楚國,將東部齊吳聯軍所進之地劃入吳國。然後對使臣說:“我齊國此次出兵二十萬,軍需所費極大,你們越國的疆土我們就不要了,就以越國三年的稅賦賠償我齊國吧。”

說完,也不等使臣說話,就揮手示意送客。使臣被侍衛送出了大帳,急忙回自己所駐之地,飛書傳報越王。

第12章 無憂訪各地第6章 李弼援安城第6章 城中擒霍遠第13章 夢珠暗示警第16章 應和奪瀘城第7章 朝議暫休兵第7章 巧會二王子第7章 霍王守杭城第5章 出手施懲戒第1章 節定擒賊計第3章 屬地頒法令,恩威齊生效第15章 越王攏人心第2章 雙美拂清音第11章 走脫三王子第8章 楚國生內亂第14章 大理偃月陣第8章 楚國生內亂第1章 山匪戰陳軍第5章 無憂怒衝冠第8章 燕軍蠢蠢動第2章 秦陳歃血盟第11章 比武校軍場第11章 問道青城山第3章 一怒爲紅顏第8章 潰兵退山林第6章 慘烈殺狼王第9章 路遇施援手第2章 火燒平橋軍第10章 英雄惜英雄第1章 越王賜美酒第5章 無憂怒衝冠第2章 火燒平橋軍第4章 小懲許將軍第7章 品茶風月樓第7章 朝議暫休兵第7章 霍王守杭城第17章 齊祿暗生情第3章 醋海橫生波第1章 齊秦刀兵起第9章 惡霸施淫威第5章 妖狐鬥法師第15章 探訪龍鳳汀第6章 四國共分越第6章 城中擒霍遠第9章 巧用離間計第3章 參禪閒論道第6章 慘烈殺狼王第5章 情勢突生變第13章 夢珠暗示警第12章 齊祿封監國第2章 李玲再蒙難第20章 河圖與天垂第7章 斷糧現敗象第12章 熊飛初登臺第5章 兄弟三分陳第3章 藉故要殺人第5章 各國懷心事第9章 惡霸施淫威第12章 愛妻只遙看第12章 熊飛初登臺第7章 楚越兩相殘第12章 齊祿封監國第15章 越王攏人心第9章 路遇施援手第16章 瑩兒受驚擾第5章 兄弟三分陳第4章 誘敵進上城第9章 巧用離間計第2章 出使赴陳地第8章 縣衙辨曲直第15章 探訪龍鳳汀第17章 夢珠見無憂第3章 屬地頒法令,恩威齊生效第19章 陳王籠兵權第21章 相煎何太急第8章 首攻臨安城第5章 用兵逼楚和第11章 秦軍棄安城第9章 相見得相識第18章 巾幗論天下第8章 楊允反中計第13章 夢珠暗示警第17章 夢珠見無憂第5章 兄弟三分陳第18章 各方心自驚第15章 三堂審公孫第15章 三堂審公孫第5章 伏殺李定坤第4章 齊陳結盟約第17章 詐開正安關 各國共議事第11章 箭戟止紛爭第16章 兄弟談軍陣第4章 唐門遇劉暢第3章 惡少生事端第11章 秦軍棄安城第8章 首攻臨安城第6章 李弼援安城第6章 心事各自知第3章 參禪閒論道第5章 禍事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