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醉琴風月樓

陳國都城洛城,城中最繁華的街道上一家瓷器店開張了。店名喚作齊瓷坊,店主沒怎麼引起大家注意,倒是門口招呼的人實在是位名人。陳國舅肖天佑,看他那麼絡的招應着前來賀喜的賓客,不知道個還以爲他就是店主了。無憂王和九尾狐古月天在店內招呼來賓,把門口的接待直接甩給肖天佑,有他的面子,洛城內大大小小的官員、豪紳來的是絡繹不絕。

無憂王在華夏各國的都城基本都開了幾家瓷器店,一是爲了探聽各國的政局變更;二是順便作爲自己到各國遊玩的落腳點。至於賺不賺錢,他的原則就是不虧本關門就好,多結交當地的官宦士紳,打開齊國瓷器的名號就有賺頭。

齊國瓷器歷史悠久,齊人在大汶口石器時代就出產瓷器,到如今已經有幾千年的傳承。齊國瓷器薄如紙、亮如漆、聲如磬,官窯製出的器皿品質上乘、雍容華貴,是各國權貴甚爲喜的器物,民窯製作的盤碗瓶罐也都是百姓常所需。所以齊國瓷器在華夏是深受上自朝堂、下至草堂各方人們的歡迎。

年前無憂王齊祀就讓古月天到洛城的店面準備,修繕裝飾,添置櫥櫃,補充貨源,忙裡忙外,加上肖天佑不時約了幾個當權的朋友來走一趟,早就引得衆人側目。直到現在吉開張,那洛城內有頭有臉的權貴士紳紛至沓來,一時好不鬧。

開張首,古月天吩咐夥計:店內貨物只贈不售,凡有請帖的客人,一律贈送精美器皿,沒有請帖的儘管觀賞,看到中意的器物只管告訴夥計,記下地址,承諾次送到府上,價按八折,來的人不管是受邀來的,還是湊鬧來的,都是歡欣鼓舞。受邀的拎了禮盒,在衆人面前是賺足了面子;湊鬧的也有便宜賺,送貨到門還能八折。

人來人往忙到中午,無憂王看看天晌,店裡的事務自然有夥計打理,自己招呼了一衆賓朋,就去到洛城最好的酒樓六客堂喝酒。

這酒局從中午喝到下午,晚上肖天佑再回請酒席,大家繼續喝酒。喝到夜深,衆人都已醉醺醺的,又有那年輕的王侯子弟,邀了衆人去城中香豔之地尋樂。都說酒是色媒人,趁着酒興一桌人歪歪扭扭就出門,上馬坐車趕奔花街而去,這尋花問柳要去自然是去洛城裡最出名的青樓:洛水風月。這洛水風月是洛城內最大的煙花場所,有一衆年輕貌美、才藝俱佳的歌姬。時有南秦淮北洛水之譽,與揚州十里秦淮河畔的“秦淮銀光”齊名,文人雅士趨之若鶩。

此時,華燈璀璨,洛城內一片繁華的夜景。洛水風月就坐落在城南洛河邊處,這裡沿河整條街道被稱作花街,基本都是青樓歌院,一入夜這裡就是一片鶯鶯燕燕,歌舞聲樂。

衆人到了地方,下了車馬,洛水風月的老鴇自然認得這些官宦子弟,趕緊的從裡面迎出來。聽說是要招待肖天佑大人的兄弟,少不得大獻殷勤,說是自己這邊的姑娘那都是個個水靈,人人溫柔,特別是新來一位佳人名叫心怡,正值二九妙齡,歌聲悠揚,能讓人聽了不食忘飲。肖天佑醉眼朦朧,只叫趕緊呼出來給大家唱一曲。那老鴇又顯出爲難的樣子,說是這姑娘歌好,子也傲,平裡不肯拋頭露面,每隻接三回客人,隔紗輕唱。而且有三不接:聚衆不接;張狂不接;白丁不接。

無憂王聽了倒是一樂,問那老鴇,“你們這煙花之地,哪一個不是最喜客人手裡的黃白之物,只要出得起價錢,怎麼還有挑剔客人的道理。”

旁邊一個年輕公子,對老鴇說:“你家姑娘子傲,我這哥哥脾氣也大,再羅裡羅嗦,看我們給你把招牌砸了。”這幾位是什麼份,什麼脾氣,老鴇都是知道的,趕忙在前面引路,親自領了衆人往裡面一座繡樓走。

前面喧譁不止,這後院倒顯清淨。還沒到樓下,就聽到一陣琴聲傳來,悠揚動聽,如水潺潺,如鳴佩環。無憂王不覺讚歎:“間關鶯語花低滑;幽咽泉流水下難。”他話聲雖低,樓上琴聲嘎然而止。

無憂王齊祀聽樂聲止住,微微一愣。不過還是跟着衆人上樓。

樓上有兩張茶几,放着兩個精緻的坐墊,裡面是一襲輕紗。隔着隱約可以看到有人坐在那裡。

肖天佑經年出入這些風月之地,自然知道不能唐突佳人,見裡面只能坐兩個人,就擺擺手,跟着來的一幫小兄弟也就識趣的下樓,到前面尋各自相好的姑娘去了。

老鴇請肖天佑及無憂王進去,然後轉到垂紗前,對紗幔內人說道:“心怡姑娘,肖大人和他的朋友來了。”

只聽裡面柔聲婉轉,說道:“不知剛纔可是這位公子在樓下吟詩。”

肖天佑衝無憂王笑笑,嘴裡還有些含混的說道:“偏你讀得幾天書,會背幾首詩。”無憂王也是有些醉意,略拱了拱手,笑着說道:“正是小可。怎麼姑娘也不讓我們進來坐坐嗎?”

“兩位公子請坐,看茶。”裡面一聲吩咐,兩邊侍立的丫鬟待兩人進來,扶兩人坐下,然後斟了茶水奉上。無憂王聽的那聲音悅耳動聽,不覺又讚歎道:“姑娘聲音真是好聽。”

裡面竟傳來一聲輕笑:“這位公子,那是我的琴聲動聽還是我的聲音好聽?”

無憂王微閉雙眼,似在品味,然後緩緩說道;“姑娘琴聲猶如清泉流過石上,姑娘聲音又如清風拂過花間,都是讓人沉醉的絕妙聲音。”

裡面也沒答話,略住了一會兒,只聽錚的一聲輕響,接着一曲琴聲奏起。

那老鴇早已識趣的輕輕轉出去,回首又輕輕掩上房門。

一曲奏罷,琴聲住了良久,無憂王和肖天佑尚在癡迷。直到那奏曲的佳人問道:“兩位公子聽得可好!”

無憂王這才輕拍了幾下自己的的大腿,連聲說:“好、好、好,我竟是聽得醉了”。

只聽那女子說道:“心怡爲公子彈的一曲《流水》,可趁公子雅意嗎?”

無憂王應道:“伯牙遇子期,高山流水有知音,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姑娘這曲流水婉轉卻能讓我見乎高山。妙啊妙!”

那女子就喚丫鬟挑開紗簾,要當面敬無憂王幾杯茶。待紗簾掛起,無憂王擡頭看去,裡面坐着實在稱得上天人。膚如凝脂,發似烏雲,舉止端莊,落落大方。肖天佑也是看得癡了,直呼:天仙。女子嫣然一笑:“大人說笑了,小女子心怡。”

然後轉向無憂王,問道:“肖大人我是仰慕已久的,不知這位公子尊姓大名。”

“在下齊樂天,齊國人氏,販賣瓷器爲生,不足掛齒。”無憂王輕點下頭,回答道。

“原來是齊公子,心怡幸會了,就以茶相敬。肖大人一起滿飲此杯。”說完,舉杯敬了兩人。無憂王齊祀和肖天佑也舉杯示意。心怡接着問道:“不知大人和公子是要聽曲,聽唱還是品茗?”

也不待肖天佑吭聲,無憂王齊祀接口說道:“就請心怡姑娘再彈奏一曲吧,聽着琴韻雅音正好品這香茗。”

心怡笑笑說:“琴音實是自語,箏聲方能動人,我還是換箏爲兩位彈奏一曲《梅花三弄》吧”

無憂王和肖天佑各自正正姿,齊聲說道:“洗耳恭聽。”

待一曲奏罷,無憂王不覺讚歎:“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接着離席深施一禮,“心怡姑娘,在下有一個不之請,不知當講否?”

心怡先是一愣,轉而起回禮,說道:“齊公子不必客氣。”

“今晚沉醉唐突了姑娘佳音,不知明能否請姑娘移足到在下府上,再聽姑娘彈奏。”無憂王知道瑩兒是極喜歡音律,便想着讓她一起聽這美妙的樂曲。

心怡卻笑着推辭道:“不是拂公子雅興,小女子不能外出,若是公子願聽,還是煩勞來這裡,我願專候公子。”無憂王想想也罷,那明帶瑩兒來就是了。?...??

第11章 秦軍棄安城第2章 平王說往事第8章 誇武校軍場第10章 糧草盡歸齊第10章 大軍壓蜀境第1章 中原起戰事第13章 瑩兒思無憂第11章 走脫三王子第22章 陳義封樑王第11章 案涉公孫氏第5章 霍遠占上城第3章 勸退夜襲人第1章 節定擒賊計第6章 朝議逞口舌第6章 公主做和事第9章 英雄說過往,飛龍挫強寇第10章 英雄惜英雄第2章 山下老夫妻第4章 三槍定輸贏第2章 平王說往事第2章 雙美拂清音第4章 齊陳結盟約第15章 三堂審公孫第8章 潰兵退山林第3章 天元掌焦城第1章 使團聚大都第9章 逼出血魔王第7章 誘殺截糧軍第4章 兩虎再交鋒第2章 秦淮遇心怡第3章 定計收霍遠第9章 一戰破強敵 主帥成威名第6章 衆女遇強敵第19章 三王定天下第2章 休戰議和親第7章 品茶風月樓第9章 一戰破強敵 主帥成威名第6章 衆女遇強敵第7章 巧會二王子第2章 出使赴陳地第8章 誇武校軍場第9章 相見得相識第3章 一騎絕塵去第5章 用兵逼楚和第13章 問疑聚英樓第12章 熊飛初登臺第3章 天元掌焦城第5章 伏殺李定坤第14章 夜巡生事端第6章 四國共分越第13章 問疑聚英樓第2章 山下老夫妻第1章 使團聚大都第1章 山匪戰陳軍第1章 順王中埋伏第8章 泛舟小垂釣第5章 和談擴勝果,回朝遇故交第13章 夢珠暗示警第3章 勸退夜襲人第9章 禪僧說因果第8章 歸途遇山賊第3章 一怒爲紅顏第8章 泛舟小垂釣第2章 山下老夫妻第3章 山林遇劫匪第5章 各國懷心事第13章 問疑聚英樓第8章 歸途遇山賊第8章 太子治越國第2章 休戰議和親第8章 楊允反中計第6章 心事各自知第5章 妖狐鬥法師第13章 瑩兒思無憂第12章 離間淨街虎第6章 公主做和事第20章 河圖與天垂第7章 誘殺截糧軍第10章 修心潭清庵第5章 情勢突生變第5章 出手施懲戒第9章 惡霸施淫威第4章 兩虎再交鋒第1章 府中迎遠客第3章 一騎絕塵去第4章 小懲許將軍第4章 化緣遇惡霸第2章 雨中賞春色第2章 子龍見故人第3章 參禪閒論道第17章 詐開正安關 各國共議事第9章 惡霸施淫威第8章 泛舟小垂釣第12章 軟禁親家翁第7章 霍王守杭城第12章 熊飛初登臺第1章 使團聚大都第9章 堂中廢惡徒第9章 楚王身戰死第8章 太子治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