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山下老夫妻

環秀山下有座村莊叫做潭清村,村莊裡總共有幾十戶人家,都是靠撿些木柴,自己開墾山嶺荒地爲生計。潭清庵有些佛田,就給這些村民耕種,每年收些糧草。

最近村裡來了一對老夫妻,找鄉約在村裡買了幾間草舍。然後僱了村民和鎮上的一些青壯,將房屋翻蓋了。這對老夫妻,老翁姓曲,老‘婦’人姓王,都是六十多歲的年紀,爲人和善,據說是曾在外地爲官,告老還鄉,喜歡佛家清淨之地,想着在五臺山下,受菩薩保佑。

村裡的村民都很淳樸,這曲氏夫‘婦’又大方好客,與人極爲謙遜,所以村民也都願意幫襯。幾間大屋有不幾天就蓋了起來,此時是初夏時節,很快也就能入住了。

曲老漢就空出一間屋子,讓村民把自家的孩子送了來,自己親自給孩子們啓‘蒙’,教孩子們讀書寫字。初時只有村裡十個八個的孩子過來,老夫妻就一個教塾,一個做了飯菜給孩子們吃。這樣時間一久,村子裡的村民在十里八鄉有親朋的,也都知道了,紛紛送孩子們過來。曲老漢也不嫌孩子們多,來的只管收下。村中農‘婦’見王老太一人忙活這些孩子的飲食極爲勞苦,就爭搶着過來幫着。

不出一個月時間,曲老漢家裡就有二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孩子,常來跟着讀書寫字。這些孩子每日中午都在曲老漢家吃飯,虧得曲老漢有些積蓄,也不爲意,只是把銀錢給村民,讓他們去鎮上、城裡買了米麪回來。村民也都過意不去,家裡有田地裡種的青菜,就時不時的送過來。這曲老漢在村裡就成了德高望重的長者,村裡有什麼事,也都愛找曲老漢去評判。

山上的潭清庵到這村裡,有一條山路,本是崎嶇難行。曲老漢就說是老伴發下的宏願,要爲潭清庵修一條好走的石板路。於是出了錢,組織着十里八鄉的村民來一起鋪修道路。曲老漢出了銀兩,加上他的威望,此時‘春’耕已經忙完,百姓也都有了空閒,一時間環秀山下來了幾百青壯的百姓。

潭清庵的淨慧師太知道了此事,也是極爲感動,帶領着庵中的比丘尼每日裡輪流去給施工的村民送水,遇有勞作時傷到的村民,也及時爲他們施醫診治。臺後縣衙的官吏聞聽此事,也專‘門’帶了人來,向曲老漢送了旌匾,在縣內募捐了些銀錢,發動周圍村鎮裡的百姓一起來參與。

正是衆人拾柴火焰高,有這麼多百姓齊心協力,從山下到潭清庵的山路不用一個月就鋪成了一條石板路。自此再上庵中,路也寬了,也好走的多,而且再也不必擔心雨雪時山路泥濘溼滑了。

潭清庵的淨慧師太感念曲老漢夫‘婦’的心意,就專‘門’請王老太去庵中,答謝了一番,這王老太也就成了庵中的常客,隔些日子就會來山上,拜會淨慧師太。這王老太又與瑩兒相識,得暇就去和瑩兒坐坐,帶些日常的應用之物。庵中的比丘尼知道這王老太是個善心的老‘婦’,也多願與之親近。

王老太每帶了東西,就‘交’給**,也會喊**去家中取些東西上山。初時也會帶一些鮮果、果脯、醬菜上山,但瑩兒遵從庵中的戒律,與比丘尼們一體修煉、起居,不肯吃那些食物。**無奈,只得拿到菴舍,倒便宜了明媚和許諾。**每見兩人吃得不亦樂乎,就嘆息的說:“王妃卻不能吃,你們倒吃得好快活!”許諾就吧咂着嘴說道:“‘清懋師傅’說了,修行者更需體恤萬物,不可‘浪’費,這些美味,她不能享用,我們就當作善事,替她吃掉的!”

瑩兒在庵中修行了一個多月,起居已與衆比丘尼一般,早起晨練,誦經習武,按時休息。得暇就去後殿,按照淨慧師太的指引,抄摩經文。雖然吃的清淡,卻使體格強健了不少。偶爾也能和庵中的師姐們辨經論道,推手過招。漸漸的神‘色’變得更加從容淡定,每每沉思時,就如同一尊美奐的菩薩。**看着,心裡也不覺爲瑩兒高興;許諾則嚷着也要拜淨慧師太爲師,學習佛法,好如同‘清懋師傅’那樣纔好,每次都換得明媚的白眼。

曲老漢每日除了教孩子們讀書寫字,就是關注着那條從自家‘門’前經過的上山的路。前來讀書的孩子,沒有村裡發生的新鮮事,也都喜歡跟曲老漢說說,曲老漢每次聽了,都會拿些奇巧的玩具或是糕點給孩子。

這天的午後,村裡來了兩個年輕人,一進村子,就看到曲老漢的屋子,見‘門’開着,院子裡有不少孩童在玩耍,兩個年輕人就走進來,四下望望。曲老漢一早就注意到這兩個年輕人,見他倆站在院子裡張望,有幾個好奇的孩子已經圍了上去。曲老漢就走出屋子,眯着眼睛費力的打量了一下這兩個人。問道:“小夥子,你們是來有事嗎?”

兩個年輕人見屋裡出來一位老者,‘花’白的頭髮,微躬着身子,說得確實官話。兩人就知道這老人定是有些經歷的長者,於是就施禮說道:“老人家,我們是想去五臺山參拜的,替父母還願。不期走到了這裡,不知道這山上的寺廟可是五臺山的寺院?我們想着上去參拜一下,也好急着趕回去。”

曲老漢走到兩人近前,見兩人緊身的衣靠,手裡都提着一把寶劍,身上滿是灰塵。知道這兩人絕非是什麼燒香還願的善男信‘女’,於是就說道:“這是潭清村,山上是潭清庵,庵裡都是比丘尼。這庵中是不接待男子的,你們要去五臺山,不如轉過去,從後山上去北臺,到靈應寺去燒香還願吧!”

那兩個年輕人對視一眼,然後就轉身望望眼前的北台山峰,皺起眉頭說道:“老人家,我們是遠處而來,也不熟悉道路,就誤走到這裡,現在這天‘色’,估計我們也趕不到那靈應寺了。這庵堂又不讓進去,不知道老人家能否收留我們在您家中暫住一晚,我們明天趕早,也好去靈應寺,還了父母的心願!”

曲老漢連連點頭,說道:“真是有心的年輕人,怎麼遵從父母的心意。老頭子我就喜歡這樣的年輕人,來,隨我到屋裡坐吧。”說着就轉身引着兩個年輕人進屋。

一羣孩子,也早到了放學的時候,貪戀着在一起玩耍,有的還不肯回家,有那伶俐的,見曲老漢領了客人進屋,就跟着進屋給倒水。曲老漢自然是誇獎了一番,得了誇讚的孩子,一溜煙就跑出去,向其他人炫耀去了。

曲老漢望着兩個年輕人問道:“兩位公子,不知道怎麼稱呼呀?”

那個年齡稍長些的年輕人就拱手答道:“老人家,在下袁斌,襄汾人,這是我的堂弟袁權。還沒有請教老人家尊姓大名。”

曲老漢就點着頭說:“兩位袁公子,恩。老漢我姓曲,單字通,自幼離家,在外跟人做了多年署吏,老來落葉歸根,就回到故土。”

袁斌聽了趕緊拱手,說道:“原來老人家也是曾經爲官爲宦的,怪不得氣勢上如此威嚴。那我們就斗膽稱您曲老伯吧!曲老伯這是在家中開着塾館嗎?”

曲老漢就呵呵一笑說:“哪是什麼塾館,老漢我識得幾個字,村臨也願意把孩子送來,我就教着他們識幾個字罷了。說起來還怕誤人子弟呢!”

正說着,王老太從外面進來,見有兩個年輕人,就是一愣。曲老漢趕緊給介紹了。袁氏兄弟起身‘欲’王老太見禮,王老太就忙招呼他們坐下,然後對曲老漢說:“我是要準備飯菜,這兩位公子可是要留下,一起吃飯嗎?”

曲老漢點點頭,袁氏兄弟也趕緊稱謝。王老太就喊着外面院子裡的幾個孩子,去和自己拿柴禾,到廚房去做飯了。

曲老漢和袁氏兄弟聊着天,慢慢天‘色’就暗下來。曲老漢點上燈,王老太也做好了飯菜,端到屋子裡。幾個跟着忙碌的孩子,也得了老太太給的幾塊‘肉’食,開心的吃着,跑回家去了。

袁氏兄弟見桌上擺了四個菜餚,知道這兩位老人家着是盡地主之誼。一面稱謝,一面讓着曲老漢先用菜。

曲老漢就看看坐在一邊的王老太,說道:“老婆子,我和兩位公子頗投緣,不如讓我陪他倆喝一杯酒,可是行嗎?”

王老太嗔怪的瞪他一眼,笑着說:“你饞酒了就說,還藉着人家兩位公子的幌子。我去給你們拿來。”說着就進屋取出一罈酒,放到桌子上。

曲老漢剛要去拿酒罈,袁權趕緊捧了起來,打開封蓋,先給曲老漢倒了,又給袁斌倒了一碗,自己卻沒有倒上,就放下酒罈,蓋上蓋子。

曲老漢就奇怪的問道:“袁權公子這是爲何呀,怎麼不給自己滿上?難道怕我家這酒不好喝?這可是杏‘花’村酒,我藏了多年的呢!”

袁斌就說道:“曲老伯,我堂弟他不善飲酒,他不喝酒不必讓他了。來,小侄我與您共飲!”

曲老漢也不再虛讓,就和袁斌喝起來,和了幾碗,曲老漢就有了醉意,對着袁斌和袁權說道:“這潭清庵裡是供奉菩薩的所在。這庵裡修行的比丘尼也都是菩薩心腸,濟世救人,勸人向善。任是什麼惡人、惡事,到了這裡也就變善了!”

說着,曲老漢打個酒嗝,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你們也是識文斷字的,袁公子你說,這世上還真有那十惡不赦的壞人嗎?誰肯去做那些傷害菩薩的惡事!做了那等事,是要下阿鼻地獄的。”

袁斌聽了乾笑了一聲,並未接話。袁權就笑着對曲老漢說:“曲老伯,您喝醉了吧。這世上哪有什麼地獄?至於善惡,人心本就有善惡之分,只是有時候一個人做事,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的。”

第12章 愛妻只遙看第4章 小懲許將軍第13章 夢珠暗示警第4章 化緣遇惡霸第10章 一發動全身第15章 越王攏人心第3章 大都護廢帝第14章 妖狐再現身第1章 突襲奏奇功第5章 和談擴勝果,回朝遇故交第7章 品茶風月樓第3章 惡少生事端第8章 燕軍蠢蠢動第1章 順王中埋伏第4章 兵圍齊瓷坊第20章 河圖與天垂第13章 瑩兒思無憂第12章 軟禁親家翁第1章 晨鐘伴暮鼓第18章 巾幗論天下第6章 四國共分越第15章 杭城起大火第1章 突襲奏奇功第14章 夜巡生事端第2章 子龍見故人第2章 平王說往事第22章 陳義封樑王第12章 離間淨街虎第7章 朝議暫休兵第12章 無憂訪各地第15章 李典反宜城第3章 屬地頒法令,恩威齊生效第6章 陳使會無憂第11章 問道青城山第11章 走脫三王子第1章 醉琴風月樓第10章 瑩兒收許諾第15章 探訪龍鳳汀第14章 大理偃月陣第2章 李玲再蒙難第5章 羣狼越牢獄第3章 惡少生事端第14章 妖狐再現身第21章 相煎何太急第1章 中原起戰事第12章 熊飛初登臺第6章 朝議逞口舌第4章 齊陳結盟約第7章 安城議糧草第8章 太子治越國第9章 相見得相識第5章 情勢突生變第7章 淡然無所懼第12章 無憂訪各地第1章 節定擒賊計第10章 瑩兒收許諾第10章 一發動全身第6章 各家執各詞第6章 慘烈殺狼王第7章 淡然無所懼第11章 問道青城山第10章 一發動全身第11章 蜀王獻蜀國第5章 夜黑風火起第4章 小懲許將軍第10章 大軍壓蜀境第6章 飛刀壓唐門第1章 勞軍共歡慶第15章 三堂審公孫第6章 李弼援安城第1章 山匪戰陳軍第22章 陳義封樑王第4章 四方烽煙起第11章 走脫三王子第8章 太子治越國第4章 兩虎再交鋒第5章 各國懷心事第5章 夜黑風火起第17章 齊祿暗生情第13章 夢珠暗示警第8章 閒暇遊晉祠第2章 將軍首攻城第13章 問疑聚英樓第6章 慘烈殺狼王第5章 和談擴勝果,回朝遇故交第5章 各國懷心事第16章 應和奪瀘城第8章 燕軍蠢蠢動第12章 齊祿封監國第5章 夜黑風火起第12章 軟禁親家翁第4章 兩虎再交鋒第6章 齊越再交兵第15章 李典反宜城第10章 魔王得走脫第6章 齊越再交兵第9章 楚王身戰死第5章 用兵逼楚和第8章 泛舟小垂釣第9章 楚王身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