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藍羽帝國:經濟改革

在十月份的會議中,有關藍羽帝國的政治問題,基本上都是由楊夙楓作決定的,但是在經濟上,就完全不一樣,參與討論的人卻非常多,討論也非常的積極,幾乎每個參與開會的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原來起草好的有關經濟改革方面的內容,都是起草小組認真考慮過的,自認爲已經沒有太多地漏洞,可是真正拿到了大會討論以後,立刻被指出了大量的問題,尤其是分組討論的時候,部分內容被批駁的體無完膚,慘不忍睹,代表們就某個內容爭吵的非常的激烈,有些內容和條款幾乎被修改的面目全非。

原因沒有別的,還是最根本的利益在作怪。參加會議的都是來自各個不同行業和不同地區的代表,各有各的利益,想要他們統一意見,的確很難。藍羽帝國目前控制區域下的各個區域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所制定的經濟政策,對於不同的區域來講,能夠起到的作用全部都不相同,甚至有些區域還起到了反作用,來自那些區域的代表當然不幹。部分法規在針對不同行業的時候,約束力和作用力也不同,部分代表感覺自己的行業吃虧了,他們也不幹。

在政治問題上他們沒有資格發言,但是在經濟問題上他們還是有膽量各抒己見的,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在藍羽軍刺刀的保護下,他們得以茁壯的成長,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藍羽帝國的建立,標誌着他們正式登上這個世界大舞臺,在雄厚地資金實力的支持下。他們開始撲棱撲棱的扇動着自己的翅膀,想要展翅翱翔,一鳴驚人。

代表們激烈的爭論導致本來準備開五天的經濟會議,延長到了十天,光是分組會議就延長了三天,有些問題大會還是表決不下。一直到了最後的第十天,有些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完滿地解決,還是有部分代表明確的表示自己保留意見。甚至在會場上哭哭鬧鬧地,吵吵嚷嚷的要親自和楊夙楓見面,有人還在會場當場拉出橫幅廣告,反對某項決議,鬧的一團譁然,輿論紛紛。

接到報告的楊夙楓又好氣又好笑,這些傢伙們爲了自己的利益,還真的什麼手段都作的出來。那個拉橫幅的就是薛思綺家族地,因爲他們的航運事業受到了威脅。還有格萊美很多大商家的,例如那個沃勒爾公爵,拆分企業防止壟斷的法規也影響到了他,於是這個已經六十三歲的老頭乾脆躺在會場上裝死,死也不肯讓反壟斷的相關法規順利的通過。

10月15日,天氣昏沉沉的,尼洛神京下着大雨,楊夙楓親自來到了會場,整整一天都在監督相關法定的表決通過。楊夙楓出面。這些人收斂了很多,可是還是顯得很不情願,雖然不敢苦惱不敢拉橫幅了,可是言辭還是非常的激烈。最後還是楊夙楓再次出面作惡人,當場拍板。確定了這次經濟會議地主要內容,並且頒佈執行,至於分歧,則在以後的日子裡繼續研究和改善。

這次經濟會議確定的五項主要內容,都對藍羽帝國的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爲藍羽帝國地經濟順利發展提供了有利的臂膀。在幫助藍羽軍順利的奪取整個依蘭大陸提供了堅實了後盾。從此以後,藍羽帝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大,反觀依蘭大陸的其他國家,經濟逐漸的萎縮。經濟實力越來越弱,從根本上喪失了和藍羽軍對抗地能力。

第一項內容是國稅和地稅分開。合理保證中央稅收,同時兼顧地方發展。

藍羽帝國原來的稅收是很低的,在天元1727年到1730,基本上是零稅收。因爲那時候免除了農業稅,同時對開設的工廠企業提供了三年的稅收免除優惠政策,所以,藍羽軍能夠徵稅地項目根本就沒有多少,只有海關在奢侈品的進出口商獲得部分地收入,在那段日子裡,稅收幾乎是一個被遺忘的名詞了。

在開始的兩三年的時間裡,藍羽軍的主要經濟來源都是依靠外快,依靠攻城略地的時候搶掠別國的國庫,依靠阿方索在所羅門羣島搶掠的海盜財富,依靠楊夙楓卑鄙無恥的敲詐和勒索,勉勉強強的度過了前面幾年的時間。然而到了今天,該搶的已經搶得差不多了,該敲詐勒索的也敲詐勒索的差不多了,藍羽軍再也不能依靠這樣的不正常的途徑來維持財政收入。

幸好,對於大部分的工廠企業來說,三年的免稅期已經過去,他們必須爲藍羽軍的崛起提供足夠的資金,現在美尼斯核心地區的經濟已經基本發展起來,格萊美地區、紫川道地區的經濟發展相當的活躍,大公司大企業層出不窮,各種科研機構和投資機構也琳琅滿目,充分表現了這裡的經濟活力。在這些地區,也誕生了藍羽帝國的第一批新興富豪,例如在格萊美地區,已經出現了身家超過一億金幣的大商人大富豪,而且數量超過了兩位數。

在依蘭大陸,金川道等地區的經濟也逐漸的恢復了。在整合了其他地區的資源以後,金川道的工業和商業也發展的非常地迅速,在天佑鐵路的兩旁,集中了超過三百家的大型工廠和企業,他們捐獻的的資金使得天佑鐵路在短短六個月的時間裡,就開通了複線,而且還對原來的就鐵路全部更換了鐵軌和枕木,因爲這條鐵路線,現在已經成爲了他們的生命線。

根據裁冰綃的報告,截至天元1731年9月1日,藍羽帝國需要繳納稅收的企業已經超過了三十萬家。在這樣的背景下,制定相關的稅收政策就顯得非常重要,同時中央和地方的稅收比率也要考慮。按照楊夙楓地考慮,藍羽帝國的商業稅收還是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的。主要是幫助部分的資本家完成資金積累,爲以後的快速發展作準備。在國稅和地稅的問題上,他希望不要搞一刀切,各個省份都有不同的比率,但是這個比率一旦制定,就不要輕易地更改。

原來的唐川帝國,稅收基本比率是中央和地方七三開,朝廷佔據大頭。但是,這種比率是非常不穩定的,朝廷經常作出改動,而且越來越偏向中央,到後來隨着戰爭的進行,基本上朝廷就囊括了所有的財政收入,地方除了勉強維持以外,根本沒有一分多餘的資金。更別說地方發展了。可是沒有地方的發展,中央財政只會不斷的萎縮,到最後也陷入無以爲繼地地步。

經過謹慎的商議,藍羽帝國決定實行分稅制的財政稅收體系。在這種體制之下,將各稅種劃分爲中央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簡稱共享稅)、地方稅三大類,將全國的稅務機關劃分爲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兩大系統。按照分工,國家稅務局負責徵收中央稅、共享稅、以及相應的滯納金罰金;地方稅務局負責徵收地方稅、以及相應的滯納金罰金。

當然,爲了方便納稅人,加強徵管,國稅與地稅之間可以互相委託徵稅。但不管怎樣。中央稅歸中央財政收入,共享稅按規定的比例劃分分別歸中央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地方稅歸地方財政收入。徵收的稅款,按照財政收入的歸屬,分別解入中央國庫及地方國庫。

分稅制的實行。有利於國家統一稅法地實行,加強宏觀調控。一方面可以保證中央財政收入,另一方面也有利於調動地方的積極性並保證其財政收入。分稅制的靈活性在於,在某些必要的時候,可以提高或者降低某個地區的中央稅來達成經濟制約和刺激地目的,例如。在某個比較貧窮的地方,例如雲川道等地區,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國稅的比率,將絕大部分的財政收入都劃歸地方,以幫助地方積累資金髮展;而在某些比較富裕地地方。例如格萊美和紫川道,則不妨將國稅比例提高一點。爲中央財政多做貢獻,同時也限制地方經濟發展過熱的勢頭。

不過,分稅制的實行在這次會議上也是爭論的非常激烈的,尤其是在某些具體省份地國稅和地稅比率上,許多地方總督都爲了這個問題爭論的面紅耳赤,總地來講,他們的發言,都是強調地方困難的多,連貞川道等地區也跑出來哭窮。在這個問題上,中央希望能夠得到儘量多的國稅,地方希望能夠保留儘量多的地稅,這永遠都是一個矛盾。

幸好,這個矛盾被楊夙楓強勢的壓下去了,當着所有代表的面,楊夙楓宣佈,部分地方總督被調換了崗位,所有的地方總督都實行交叉輪換制度,每人每屆任期五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屆。那些頭腦一時間過熱的地方總督們,立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同時也意識到了中央的威嚴,立刻變得妥妥帖帖的了。藍羽帝國的官員輪換制度也從這時候開始正式的實施了。

這次經濟改革的第二個內同就是建立中央企業,將經濟命脈控制在國家的手中。

隨着藍羽軍經濟的發展,大型企業不斷的出現,在格萊美,在紫川道地區,都出現了部分非常龐大的企業。這些企業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龐大的科研研究隊伍,還有數量衆多的員工,非常強的產品生產能力,其所生產的產品一般都佔據了市場份額的百分之十以上,對該產品的市場具有非常高的控制能力,他們的稅收,也成爲藍羽帝國主要的稅收來源。

例如碧江府曾家的陶瓷,就控制了整個陶瓷產業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市場份額,每年的營業收入超過了七千萬金幣,利潤差不多接近一千萬金幣,上繳的稅收也超過一千萬金幣。還有格萊美地區的沃爾多夫鋼鐵廠集團,擁有十四家不同的鋼鐵企業,年產值超過一億金幣,每年的利潤和稅收也都超過了千萬金幣。

藍羽帝國高層覺得,有必要自己掌握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企業。例如鋼鐵、電力、水泥、交通、航運、通訊等企業,以應付非常時期地需要。將部分大企業納入中央管理的好處是可以直接獲得大量的穩定的國稅收入,同時,大型企業納入中央管理,可以制定比較好的管理政策,防止這些企業在制定某些政策的時候出現大的偏差。這些企業都關係到國計民生,一旦出現破產的情況,將會給經濟帶來災難性地後果。給整個社會也將帶來極大的震盪。

經過雙方的協調談判,大約有四十多家大型企業接受了藍羽帝國的直屬管理,正式成爲藍羽帝國的中央直屬企業。不過,在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問題上,還有很多的問題要在以後的日子慢慢地理清。這些大型中央企業從藍羽帝國高層那裡的到政策上的扶持,而藍羽帝國則從他們那裡得到厚實的經濟基礎。

由於楊夙楓個人在前世對壟斷企業的醜陋行爲相當的深刻,所以這次經濟會議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內容,就是反壟斷。藍羽軍的崛起。帶動了大量的新興資產階級地崛起,部分有膽量有眼光的大資本家,充分了利用了藍羽軍給他們的政策和機會,發展起了一批大型的企業,從中獲得大量的利潤。由於沒有太多地對手,所以他們發展的很快,所生產的產品很快佔據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其壟斷的地位也不知不覺地形成了。

還是拿碧江府曾家的陶瓷產業來講,他們生產地陶瓷佔據了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市場份額,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利用強大的資金力量和經濟手段來打壓自己的對手。達到控制市場地目的。還有高陽府地裁家,他們也基本壟斷了紡織行業,其壟斷的程度甚至比陶瓷產業還高,藍羽帝國控制區域內的所有紡織品,幾乎都是裁家出產的。有着蘇綾鱈和裁纖纖等人時不時地指點和照顧,裁家在市場上的能力實在太恐怖了。

很顯然,在剛開始的時候,這樣的大型企業對市場的引導是很強大的,可是,當他們開始採用公平競爭不能容許的手段來阻撓對手的發展的時候

它們就會對經濟發展起到反作用,壟斷的弊端也開始逐漸的表現出來了。這是有數據可以顯示的,在競爭充分的鋼鐵和通訊企業,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陶瓷產業和紡織產業。新技術的發展明顯的放慢了,在整個天元1731年。鋼鐵企業誕生的專業技術超過一百三十項,而陶瓷產業和紡織產業的專利技術,加起來還不到二十項。

不過,想要拆分壟斷行業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能夠將企業做到壟斷行業地步的,有哪個是生油的燈,又有哪個和藍羽軍自己的高級官員沒有密切的聯繫?裁家就不用說了,裁冰綃是藍羽軍的財政大臣,沃勒爾公爵也不用說了,本身就是格萊美最有權力的人之一,至於別的,最少也是未央宮的總廚(曾偉曾胖子)。

在楊夙楓的頑固堅持下,反壟斷法被強行通過了。所有的同類型企業,都需要建立至少兩個以上的企業,如果沒有的,則強行拆分,絕對不允許壟斷市場,操縱市場。在裁家姐妹的暗示下,反壟斷法通過的前幾天,高陽府裁家主動地拆分了自己的紡織企業,拆成了三個規模相當的公司。在反壟斷法通過的第二天,碧江府曾家也不得不拆分了自己的陶瓷企業,曾曾珙的幾個兒子分別成爲了各個不同的沒有隸屬關係的公司的領導者。同樣被拆開的還有其餘的三十多家大型壟斷企業,藍羽帝國的經濟秩序重新回到了公平競爭的起點,吸引了更多企業的開辦。不過,對於這次拆分,究竟是利多還是弊多,直到今天也是爭吵不斷的話題。

“壟斷阻礙競爭。”這是那次經濟會議上楊夙楓說的最多的幾句話之一。不過真正理解這句話的代表們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的人都認爲,這是楊夙楓眼紅他們的財富,所以,他們私底下悄悄地想要和楊夙楓商議,將部分的股份轉讓給他個人,這的確是很誘人的建議,結果股份被楊夙楓收下了,但是拆分地步伐卻沒有停止。那些代表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好用昂貴的學費來認清楊夙楓的嘴臉。

“你們將錢送到他那裡,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啦!”得知了這個內幕消息以後,別的幾個大商家都幸災樂禍的發出了會意的微笑。他們都是跟着楊夙楓長大的,怎麼會不明白楊夙楓的做法,他認定地事情。哪怕你送他再多的好處,也是沒有用的,反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過,這次楊夙楓也的確狠了一點,好幾家大企業的股份,每年進帳可以超過一千萬金幣,足夠他那幫女人們好好的過日子了。

不過,楊夙楓身邊的女人們需要靠他的錢過日子麼?笑話!除了香雪海地幽若紫蘿師徒以外。換了其他任何一個,都要比楊夙楓有錢多了,個個不是女王就是名人之後,背後都是有大家族支撐的,就連出身貧寒的紫悅小姑娘,也從蘇菲采薇的航運企業那裡得到了不少的股份,御用醫生啊,誰不願意巴結?生男生女學問可大着呢。要不然,後來的楊夙楓婚禮就不會鬧得沸沸揚揚轟動天下了。

在藍羽軍內部引起強烈激盪的,除了拆分壟斷企業以外。還有一個關注的焦點,那就是有關軍工企業走向市場化的問題。楊夙楓提議,將藍羽軍的軍工企業推向市場,以市場經濟地模式進行運作,一來減輕藍羽軍的負擔。二來通過競爭促進技術的發展。畢竟,技術發展到現階段,楊夙楓覺得自己腦袋裡的學識已經被敲榨的差不多了,軍工企業必須依靠自己地技術力量生存了。

藍羽軍的很多高級領導都擔心,將軍工企業推向市場,會不會導致喪失生存能力。畢竟,他們設計的主要是武器,而且,就目前爲止,他們的武器銷路只有藍羽軍一家。萬一藍羽軍暫時不需要那麼多的武器。這些軍工企業豈不是要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爲了生存,他們也許會不顧一切地將武器賣給藍羽軍的對手。結果最後吃虧的還是藍羽軍。還有,萬一在前線最緊張的時候,這些軍工企業趴窩了,那就更麻煩了。

楊夙楓心裡冷冷的笑了笑,清楚地告訴他們,軍火生意纔是最好賺地,簡直是一本萬利,尤其是軍火出口。軍工企業走向市場以後,他們絕對不會坐以待斃,反而會更加積極的推動藍羽軍地軍事工業前進,甚至推動藍羽軍的軍事行動步伐,畢竟,只有不斷的打仗,只有不斷的賣軍火,他們才能獲得大量的利潤。到時候,恐怕藍羽軍自己不想打仗,軍火供應商也會全力推動藍羽軍打仗的,

按照楊夙楓的要求,藍羽軍需要的每樣武器,應該至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軍工企業可以生產,當藍羽軍有新武器需求的時候,他們必須拿出相應的競爭產品,然後藍羽軍從中挑選最出色的產品。根據這樣的原則,藍羽軍的後勤軍工廠被拆分爲十一家大型的武器製造企業,其中包括琶洲造船廠、納茲雷特輕武器研製中心等等。

當然,這些軍工企業的主要市場還是藍羽軍,只有極少數的武器允許出口到陰月皇朝地區,作爲疑花宮自己組建自身的軍隊使用。所有的武器出口,必須獲得藍羽帝國最高統帥部的批准,獲得出口許可證以後,纔可以出口,否則,將會以通敵叛國罪論處。對於軍工企業的負責人,藍羽軍實行嚴格的人身限制自由,不經批准,不得出境。

不過,既然走向了市場,那麼市場的所有不道德行爲顯然也會永遠存在,軍火走私之類的問題自然會如期而止,正如《資本論》裡面說的那樣,只要有百分之三百以上的利潤,資本家就會鋌而走險,哪怕有可能上斷頭臺也無所謂。這樣一來,完善相關的保密守則和法律法規是勢在必行的,只有最嚴厲的法律約束才能夠制止鋌而走險的發生。

第三項主要的內容是建立中央銀行,嘗試發行紙幣。

依蘭大

陸和伊雲大通用的都是金幣,金幣的使用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時間,金幣不是純粹的黃金製品,而是按照一定的比率參雜了其他金屬,不過,這個比率是整個大陸都約定成俗地。不得改變,否則將會被別的國家拒絕流通。這個比率是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說,每枚金幣裡面必須包含至少百分之五十的黃金,如果低於這個比率,將會被拒絕在其他國家流通。

在這樣約定俗成的比率下,每個國家發行金幣的時候,都必須衡量自己的黃金儲備。金幣和黃金產產量之間。構成了最原始的平衡關係,黃金儲備多的,自然可以發行更多地金幣,黃金儲備少的,能夠發行的金幣自然少。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瑪莎國發行的金幣是最多的,因爲他們擁有好幾個有名的金礦,每年的黃金產量都要比以前地唐川帝國高很多。

不過。由於金幣是直接的消耗黃金鑄造的,也逐漸的表現出了一種弊端,尤其是在國際結算的時候,或者跨地區結算的時候,大量的金幣需要互相轉來轉去的,非常危險。攜帶成千上萬的金幣走路,無疑是鼓勵強盜和小偷犯罪。可是,隨着經濟的發展,大量地金幣交換也是必然的,例如一宗大宗的陶瓷買賣。需要交換的金幣也許超過了百萬枚,這絕對是一種巨大的風險。

所以,如何保證金幣地交易安全,成爲了藍羽帝國的當務之急。

在這之前,格萊美地區的銀行已經出現了銀票。不過,銀票並不是紙幣,而是一種金幣的計算單位。印票的操作很簡單,你在這個銀行的某個分行存入一筆金幣,拿到銀票,就可以憑藉銀票在這家銀行地別的分行提取金幣進行交易。看起來,似乎解決不少的問題。然而,這只是相對於小數額的金幣交換來講,一旦交易額比較大,需要提取金幣的分行不能提供足夠地資金。就會出現問題,而且。最後這些金幣也是需要交換保存的,在運輸地過程中,非常不安全。

放在商業銀行裡面的金幣,也非常不安全,畢竟,商業銀行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一些小的銀行,只有一個最簡單的保險櫃,只要有點技巧的人都可以打開。格萊美的某個銀行就已經發生過保險櫃被人扛走的事情,儲存在裡面的幾萬枚金幣全部被偷走了。

因此,楊夙楓覺得,發行紙幣是勢在必行了。然而,對於發行紙幣,參加經濟會議的各位代表,似乎都顯得不是很樂觀,也顯得憂心仲仲,畢竟這是一項新事物,國民是否可以接受,還很難說。關於依蘭大陸使用紙幣的歷史,也許要追溯到三百年前明河帝國滅亡的時候,但是那時候發行的紙幣,完全就是爲了搶掠老百姓最後的財富,所以已經留下了很不好的名聲,這次藍羽帝國重新發行紙幣,能不能消除這個負面的影響也很難說。

不過楊夙楓相信,只要藍羽帝國持續發展,社會穩定,紙幣的使用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現代社會不就是這樣的嗎?拖着金幣到處走來走去的,多麼危險多麼累贅,別的也許都可能會錯,只有這條絕對不會錯的,所以不管代表們的疑問和擔心,楊夙楓強行通過了發行紙幣的決議。

藍羽帝國中央銀行承擔起了發行紙幣的任務,發行的紙幣叫做藍羽幣,單位是元,每元藍羽幣相當於1731年10月1日的金幣購買力的百分之一,也就是說,每個金幣可以兌換100藍羽金幣。當然,這個匯率是隨着經濟的發展而變化。10月底,藍羽帝國發行的第一套藍羽幣開始進入市場,果然,遭受到了預料中冷漠,大部分的國民都對這種本身沒有什麼價值的紙幣表示了高度的懷疑。

後來,隨着藍羽帝國加大了對藍羽幣的宣傳,藍羽幣才得以逐漸的流通,藍羽帝國的政府採購全部都使用了藍羽幣作爲計算的單位。藍羽幣從發行的時候就開始使用,和金幣具有同樣的流通價值,兩種貨幣都可以在市場上使用。不過從天元1733年1月1日開始,藍羽帝國回逐漸的回收金幣,不再投放市場,從此以後,在藍羽軍控制的區域範圍內,將全部使用藍羽軍來結算。至於國際結算,還是使用金幣。

既然設立了中央銀行,那麼跟着自然是制定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之間的關係。

在藍羽帝國控制範圍內,商業的發展速度還是很快的。當初爲了刺激經濟地發展,藍羽軍法典的補充條列裡面提到,只要個人有一百萬金幣的本金,並且保證本金儲存在伊雲大都督府的金庫不會挪作他用,就可以開辦商業銀行。因此,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各式各樣的商業銀行好像雨後的春筍一樣層出不窮。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天元1731年9月1日。藍羽帝國控制的範圍內就有不同地商業銀行超過一百家。

在這次經濟會議上,楊夙楓和古迪森明確了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的業務和關係。

商業銀行是以盈利爲目的,主要以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方式爲工商企業提供服務的金融企業。因此,它的業務主要有:資產業務(包括現金資產業務、發放貸款業務和投資業務)、負債業務(包括各項存款、借款和所有者權益),另外,它還爲工商企業辦理結算、信託、租賃等中間業務。楊夙楓明確指出,取消所有商業銀行發行金幣或者紙幣的功能。

中央銀行是管理金融業的國家機構,也就是說。它的職能有銀行地銀行、發行銀行和政府的銀行。因此它的業務主要有:貨幣發行(包括髮行基金調撥和業務基金調撥),對商業銀行的業務(包括存款準備金、信貸和清算等),對政府的業務(如國庫業務、公開市場業務和國際儲備業務等)。只有中央銀行可以發行貨幣。

商業銀行可以按照規定申請開立,但是中央銀行

只有一家,中央銀行開設以後,所有商業銀行的金幣儲存,將在藍羽軍陸軍的護送下,全部集中到中央銀行統一管理。

這次經濟改革的第四個重要內容是決定工業體系分佈以及經濟核心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與會的代表們倒是沒有多大地意見。當然,這個方案也是不完美的。不過在現實的情況下,也只有這樣的方法能夠適應藍羽帝國目前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的問題了。

藍羽帝國控制區域地經濟發展不平衡是衆所周知的,那麼,如何在這樣的不平衡中儘量合理的分佈經濟格局,以加快整體經濟的發展。成爲了重要的課題。經過不少經濟學者們地研究,他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藍羽軍帝國必須摒棄那種麻雀小而全的心理,分區域分行業的建立不同的重點區域,而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每個省都要發展所有地行業。

在美尼斯的紫川道、格萊美地區。在原唐川帝國地金川道地區,已經在市場競爭中形成了經濟核心,這兩個地區本身沒有太多的資源,但是有發達的工廠體系和技術體系,因此。這兩個地區的發展,應該是重點發展建造業。而其他的地區。部分有豐富的資源的,應該大力發展採礦業。什麼自然資源都沒有的,則重點發展大農業。

楊夙楓和古迪森採納了這樣的建議,最後確定了以紫川道和金川道爲經濟核心,輻射發展的戰略決策。從地理位置上來講,櫻川道也應該選擇在內,但是最後被排除了,從政治上來講,某個地區又有資源又有礦產,對中央也是一個隱患,櫻川道本身資源豐富,要是再高度發展工礦企業的話,似乎不好控制。

第五項內容就是頒佈藍羽帝國的一系列的經濟法規,例如《公司法》、《合同法》、《股票法》、《產品質量法》等等,以規範市場行爲,達到健康發展的目的。這些法律在當時來講都是很粗糙的,例如當時的合同法只有三十三條簡略的內容,不過,這已經從源頭上開始了法律規範市場的行動。

《公司法》是針對目前比較混亂的公司登記和運作而制定的,主要是規範公司的日常行爲。經過兩三年的發展,在藍羽帝國的範圍內,大大小小的公司超過一千萬家,良莠不齊是肯定的,皮包公司也不少,非法經營業務的更多,很多人以爲註冊了一個公司,就什麼都敢做,從賣日常消費品,到組織私掠艦隊,沒有不敢做的事情。

公司法的出臺,就是要杜絕這種胡來的事情。公司法明確規定了公司的性質,登記流程,稅收流程,日常管理和運作,經營範圍。用一句話來講,就是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合同法》是針對同樣混亂的經濟秩序制定的。在這之前,因爲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所以商人間的生意,大部分都是依靠個人信譽而達成的,可是,個人信譽並不是有力的保證,因此,違反協議的事情很多,報紙上幾乎每天都有抨擊誰誰誰又恬不知恥的不講信用的事情。

合同法規定了合同協議必須是書面的,規定了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明確了違反協議後的處罰措施,對混亂的信用產生了良好的效果。雖然最開始的時候只有三十三條基本框架,可是隨着法院介入市場調查了幾個有名的老賴以後,信用秩序逐漸的得到了恢復。

《股票法》上針對越來越熱的股票市場設定的,本來楊夙楓覺得應該叫證券法,不過他記不清股票是不是證券了,所以沒吭聲,以前上課的時候他都在睡覺,後來也沒有接觸過股票和證券。所以,股票法的出臺,他沒有提供任何的建議,只是要求股票發行和運營機構必須在最顯眼的位置提醒股民,投資股票是有風險的。

《產品質量法》是楊夙楓重點關注的內容,他吃過不少產品質量的虧,最可惡的就是當年一臺SONY的數碼相機,因爲一點小問題,被SONY的售後服務部推三阻四相互扯皮的,結果最後用了五百塊人民幣才搞定,氣得他轉身就將這臺垃圾扔入了長江,後來馬上又後悔了,不顧天寒地凍的下長江想要撈回來,結果差點被淹死。這次有了機會,他當然要狠狠地整治一下那些無量的商家。

產品質量法明確的規定了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中的質量檢查環節,三包措施,對於僞劣商品的打擊措施等等。其中對假冒僞劣產品的打擊是很重的,連罰款都免了,直接上來就是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最高甚至可以判死刑。有些代表覺得最高統帥如此咬牙切齒的,似乎沒有必要,可是他們又哪裡知道最高統帥當年受的委屈啊,那可是整整半年節衣縮食才節省下來的錢啊!結果撲通一聲就沒有了。

天元1731年10日召開的藍羽帝國經濟會議,整整召開的十天,因爲過度的傷腦筋,有部分代表形容此次會議爲瘦身會議,因爲的確有人瘦了整整一圈。包括楊夙楓自己在內的很多人,都有點筋疲力盡的感覺,因爲這不是楊夙楓本身擅長的領域,不過,辛苦的付出總是有回報的,這次會議,基本上奠定了以後藍羽帝國的經濟運行模式,爲藍羽帝國的經濟高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瘦了一圈的代表們紛紛離開了尼洛神京,回到自己的地頭休養,但是楊夙楓還沒有空,還必須爲了軍事改革上的諸多事情而絞盡腦汁,而這時候,古迪森這個混蛋,也向報紙透露了有關他的婚事的事情,結果鬧得整個尼洛神京再次沸騰起來了……

第294章 稱帝?!第497章 消失的莫洛卡(2)第450章 血色高原的未來(3)第706章 不能公開的條件(3)第244章 你們騙我第341章 能仁寺(上)第384章 誰是陸戰之王?(6)第154章 人才交易第136章 將帥之決第742章 雅歌聯盟(2)第56章 法大於王(下)第60章 落日之戰(四)第547章 這是我們的地盤(5)第4章 末日領主(上)第586章 順流?逆流?(4)第86章 怒海孤舟(上)第478章 第一批客人(4)第591章 火龍半島:尾聲(2)第214章 南柯寨第621章 大白艦隊(1)第460章 黑獄冥風(1)第698章 迪古爾大橋(1)第389章 釜底抽薪第216章 勇士的末日第704章 不能公開的條件(1)第383章 誰是陸戰之王?(5)第710章 城破(2)第237章 亞丁海的碰撞(下)第86章 怒海孤舟(上)第759章 妹妹(2)第371章 落幕(7)第442章 龍騎兵計劃(2)第271章 終結(上)第38章 報紙消息第681章 洛娜故事多(1)第149章 遠來是客(上)第464章 香雪海(1)第29章 獵人獵物(三)第248章 拍賣風波第139章 尼斯海上(中)第513章 瓦拉人的聖物(3)第44章 奴隸市場(下)第696章 死亡的臂彎(2)第604章 你究竟想什麼樣?(3)第611章 從天而降(5)第769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3)第316章 未戰已先亂(下)第34章 火烈軍奴第246章 四國聯盟(下)第275章 包圍第44章 奴隸市場(下)第106章 劍之所指(下)第597章 燃燒的伊麗納(6)第169章 死亡風暴(下)第392章 海盜的盛宴(3)第624章 仙人掌的刺(3)第138章 尼斯海上(上)第38章 報紙消息第178章 自投羅網(下)第522章 五十萬戰俘(1)第577章 皇帝專用人身保險(3)第166章 風暴前夕(上)第16章 希望曙光(上)第475章 第一批客人(1)第778章 不是我不給你機會(2)第562章 東風吹,戰鼓擂,這個世界誰怕誰?(3)第277章 決斷第3章 死亡聖旨(下)第56章 法大於王(下)第231章 強攻第316章 未戰已先亂(下)第134章 血戰麗川(下)第596章 燃燒的伊麗納(5)第370章 落幕(6)第243章 合縱連橫第720章 八道聯盟,何去何從?(1)第152章 烏格勒村(下)第131章 雷霆一擊(下)第44章 奴隸市場(下)第620章 蝶思詩的調教方案(4)第5章 末日領主(下)第413章 公主駕到(1)第581章 該來的不該來的統統都來了(4)第524章 五十萬戰俘(3)第742章 雅歌聯盟(2)第745章 雅歌聯盟(5)第721章 八道聯盟,何去何從?(2)第691章 毀滅!明娜斯特萊!(8)第752章 內羅畢(2)第143章 強硬手段(下)第279章 選擇第250章 十公分的親密接觸(下)第768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2)第669章 “千刀萬剮”計劃(1)第452章 血色高原的未來(5)第712章 目標!光明城!(1)第716章 娜塔莉日記④(中)第178章 自投羅網(下)第145章 誤中副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