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連番詔令天下定

一句不冤,雖是飽含諸多無奈,卻也多了幾分釋然。

雪依舊下個不停,當京城百姓正在熟睡時,一場決定大宋的危機,正在不知不覺中煙消雲散。

葉宇在久病之後第一次朝會上,連續頒佈了數道聖旨。

而這第一道聖旨,就是按照柴彥穎所提供的名單,對於柴叔夏暗中勾結的黨羽進行了鐵血清洗。

這其中不僅有曾經火蓮教的隱藏餘孽,還有不少葉宇這些年積累的敵人。

積累的這些敵人大致分爲兩股勢力,分別是居於廟堂的官僚貴族與皇族成員,以及身處江湖的文壇士紳與敵國暗樁。

自從葉宇掌權以來,就有不少朝中官僚心存排斥,因爲這些自命清高的官宦世家,對於葉宇的出身並不買賬。

門閥世家,自隋唐之後就逐漸削弱,加上科舉制度的全面貫徹,到了時至今日的宋朝時代,門閥世家的輝煌早已不在。

但即便是這樣,任何時代都會有等級之分,所以這些傳承的貴族官宦們,對於寒門出身的人仍舊持蔑視心理。

由於這種心理根深蒂固,所以對於葉宇的草根出身,他們是一直抱着微妙地態度。

又加上葉宇自入仕開始,直到登基爲皇帝,所作所爲都在無形與他們的利益形成對立,因此這就無疑是埋下了隱患。

若朝廷不經歷風浪的話,藏在水底的這些污物就不會被翻滾出來。不過如今柴叔夏這股巨浪,卻將水底污物翻滾了出來。

而這風浪背後的推手,顯然是葉宇有意爲之。

朝野上下除了這股不安勢力之外,還有就是皇族中的趙氏子孫。

當年金國靖康南侵,將徽欽二帝以及趙氏宗族擄到了北地,致使趙氏子孫大量死亡。

但經過南宋這近百年的繁衍,曾經一些不入流的趙氏子孫也逐漸形成了勢力。

這股打着宗正寺的旗號,在皇族之中也算頗有威望,甚至可以左右皇權的更替繼承。

當年若不是趙昚爲葉宇認祖歸宗鋪路,極力打壓罷免宗正寺的一批宗室元老,以葉宇的尷尬身份是很難順利通過這幫人的。

時至今日,葉宇已經做了大宋的皇帝,但是不少旁系的宗室子弟仍舊心存牴觸心理。

一個家族若是關係的繼承權的問題,都會明爭暗鬥詭計層出不窮,那麼關係到大宋皇權歸屬,就更是讓很多人心思不定!

這股皇族不安的勢力,葉宇如今正好藉助柴叔夏這個契機,正好一併都徹底收拾了。

廟堂之上的權力暗流不斷,江湖之遠的文壇士紳就更是張狂至極。

各地文壇巨擘反對朝廷頒佈的新科舉,以及在孔德賢的煽風點火之下,就是更是對他這個皇帝頗多微詞。

葉宇從一開始就想到了這種結果,但是一直苦於沒有合理的理由去整頓,所以也就只能暫且擱置了下來。

文壇的輿論,比謠言的殺傷力還要強橫霸道。

一篇文章可以罵死一個人,一本著作也可以抹黑一個人,甚至顛倒黑白讓這個人遺臭萬年!

《三國演義》坑了周瑜,擡高了一個智慧如妖的人物。

《水滸傳》坑了一幫人,尤其是武植與潘金蓮夫妻二人,致使武、潘兩家數百年擡不起頭來。

《楊家將》寫忠臣義士沒有錯,可是擡高了楊家,卻抹黑了一幫文臣武將,最後連狄青也成了十惡不赦的反派。

《包公案》毀了陳世美與秦香蓮,致使秦、陳兩家多年因此產生了宿怨。

作爲喜愛古典小說的葉宇,深知一些不良文人的手段,他可不想直面針對這幫人,所以他在等一個合理地契機。

如今柴叔夏拉攏孔德賢,以及鼓吹晉王賢明這些事情,葉宇正好以謀逆叛國罪名,將這些人一擼到底了!

除了這幫文壇士紳之外,就是葉宇一直擔憂的敵國暗樁。

消滅一個國家不難,但是想要徹底鎮壓與融合,這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辦到的。

西夏的歸順,以及後來金國的覆亡,這些看似納入了宋境版圖,但是這些化明爲暗的殘餘勢力,難免不會死灰復燃。

尤其是在葉宇病重不理朝政,柴叔夏又總覽大權,更重要的是朝廷的主要兵力都不在後方。

這樣特殊環境下,無論是西夏與金國的殘餘勢力,還是備受連番打擊的西遼,都會一個個浮出水面躍躍欲試。

或是顛覆大宋王朝,或是與柴叔夏合作謀求各自利益,這些都是他們浮出水面的理由。

面對這種情況,無論這些暗樁勢力如何抉擇,葉宇都是以不變應萬變,因爲他早已暗中織了一張大網捕魚了。

如今這個結局,是葉宇所樂意看到的。

他不希望因爲一個柴叔夏,而讓處於崛起的大宋王朝再次沉淪。

反而因爲一個柴叔夏,讓隱藏朝野上下的種種暗流與弊端,如今得以一一解決!

葉宇下達的其餘旨意,主要是圍繞江淮賑災與科舉取士。

江淮賑災是重中之重,所謂天災引起人禍,關乎王朝的民生,葉宇是不能不親自過問。

而對於科舉取士,不僅否決了之前柴叔夏的一切,而且葉宇還主張隆重舉辦武科取士,以彰顯他追求文武並重的決心。

作爲一朝天子,有權力直接授意擬旨,更可以出口成諭乾綱獨斷。

但按照朝廷的制度,一道聖旨要由宰相機構先將意見寫成札子,然後進呈皇帝天子,若是獲得皇帝認可,再授意草詔。

當進入草詔程序時,一般都歸中書舍人起草聖旨,再由皇帝御覽簽署,最後宰相署名,發至門下省審覈。

這其中的每一道程序,所屬官員都有駁回的權利,所以一道聖旨能夠順利頒佈,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一系列的程序看似繁瑣複雜,卻也是操持國家龐大機構的謹慎態度。

當然,如今葉宇行事頗有乾綱獨斷的風格,所以有時候就無需經過繁瑣程序,直接下達了最高指令。

倒不是葉宇有意的罔顧法制,他也深知自己這樣做的弊端太大,但是有些事情若是經過這層層審覈下去,黃瓜菜不僅涼了,恐怕都快要餿了!

尤其是江淮天災迫在眉睫,等朝廷機構審覈頒佈旨意,那不知究竟要死多了人。

還有就是緝拿抓捕叛逆亂黨之事,若是不以雷霆手段重拳出擊,等錯過了最佳時機,那豈不是放虎回山後患無窮?

連番詔令出皇宮,烏雲散去日當空!

一時間官員調動頻繁,但卻有條不紊十分合理。暗流亂黨血染京城,各方勢力紛紛落網成擒。

一場大換血計劃,已然拉開了序幕。

(江湖二字,不用我解釋了吧?這個江湖不是武林江湖的江湖,真怕有的讀者瞎了罵人。)

第156章 舊病復發即昏厥第32章 濠州城外懸首級第85章 來者不善第208章 羊皮卷中隱玄機第42章 龍山喋血第151章 兩軍廝殺戰正酣第261章 黎大隱率軍而來第800章 談判桌上話爭鋒第169章 遼軍陣營暗隙生第58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47章 誰是孫子第77章 林中殺機第282章 很多事情你不懂第285章 長江爭奪戰開端第20章 鳳陵客出計突破第332章 武氏兄妹夜談心第346章 深夜傳召立儲君第197章 可是我卻當真了第111章 金蟬脫殼第114章 你不正常第293章 人未至,威已施第128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765章 吐蕃王庭的震驚第3章 讓你背後暗發涼第72章 佛前發難第291章 宋金鏖戰進行時第24章 煙花柳巷第299章 識破戰術另謀法第548章 飯後運動更長壽第194章 妄談而已第58章 赴任在即先離去第17章 借鑑島國小電影第156章 舊病復發即昏厥第43章 做新郎官第278章 提攜新人爲掣肘第8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297章 柳千帆臨危受命第113章 偶得良駒過三關第202章 酸甜苦辣第100章 庭院小閣赴佳人第332章 武氏兄妹夜談心第89章 青出於藍第113章 月夜玫瑰伴佳人第96章 奉旨離京第132章 八大書院第112章 月夜佳人第7章 天生犯賤第121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25章 茶樓巧遇第97章 皇權之爭纔開始第793章 如果時光可回溯第177章 十萬大軍伐西夏第140章 曠世一戰第218章 宣化城中殺戮起第60章 葉宇比他更優秀第97章 誰說公主摸不得第86章 趙悌之死第539章 三國結盟碾壓來第149章 黎大隱突襲營盤第227章 太子趙愷的反擊第244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770章 朝堂之上風雲起第606章 天上地下詭異生第122章 陛下微臣不同意第102章 天子門生第654章 一開始就註定了第80章 笑將酒灑一窗風第203章 有備而來第303章 包天初會柳千帆第761章 圍三缺一空城計第21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795章 迷離黑夜露殺機第120章 天下疆域皆故鄉第30章 一短一長絕妙出第62章 名動天下第89章 針尖麥芒暗爭鋒第14章 我們是否在助他第33章 罪證確鑿難辯駁第149章 黎大隱突襲營盤第79章 冰肌玉滑第112章 奇聞之中又生奇第51章 美人獻吻第16章 茶館之中論時事第353章 此後再無完顏氏第190章 一萬戰俘並不多第260章 青雲議談第65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09章 五行八卦困二人第102章 玉佩之中有玄機第757章 火中的帝王尊嚴第117章 蘇家嫁女生變故第613章 峰迴似有路轉時第198章 官商勾結第41章 火光赤巖映天起第36章 暗潮涌動是非明第152章 口舌之爭第65章 母慈子孝謊言美第92章 安樂侯爺你有病第42章 剃頭挑子一頭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