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車內父子論忠奸

嶽霖從蔣芾的府上出來後,便坐上馬車準備回府。當他登上馬車那一刻,卻發現自己兒子嶽琛,在車內等候多時了。

“琛兒,你怎會在此?”

“孩兒處理完刑部的事務,回府途經此處,聽聞父親在此與蔣大人商議政事,所以就順便在此等候,打算與父親一同回府……”

嶽琛的說辭很是合理,但是知子莫若父,嶽霖擡頭看了對面的兒子一眼,旋即沉聲道:“琛兒,你是不是有話要與爲父說?”

“哦?父親何以有此一問?”

如今的嶽琛早已不是當年的瀟灑公子,混跡官場時日久了自有一份城府,所以只是輕輕一笑,並沒有在父親面前表露太多情緒波動。

嶽霖見自己的兒子如此氣度,心中卻是無奈與欣慰交織着複雜情緒。

欣慰地是,如今自己的孩兒年紀輕輕身爲刑部尚書,逐漸成熟的心智已然適應了這個官場,要比他這個父親有出息。

而無奈的是,昔日父子能夠坦誠相待的交談,如今卻成了他們彼此的一種奢望。

“既然你沒有話說,那爲父今日卻是有話要與你說……”

“孩兒恭聽父親訓示!”

“對於如今的朝堂局勢,爲父很想知曉,我兒心中是何種打算?”

這個問題困擾了嶽霖很長時間,因爲自己的兒子竟然在這種時局下,既不加入他們這一陣營,也不歸附於晉王的敵對陣營。

反而領着幾個年輕人形成了中立的小團體,這讓嶽霖的臉上多少有些掛不住,因爲這顯然是在蔣芾等人的面前,暗暗地打了他一記耳光。

畢竟他與蔣芾等一衆大臣,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團結的勢力,如今在他岳家子孫中出了這個自立門戶的,這讓統一戰線的同僚們又怎會看他?

是管教無妨,還是你嶽霖朝秦暮楚留下後手?

這些無端的猜忌,他私下裡已經聽了些許風言風語,但是嶽霖一直是置之不理,因爲他不想因他爲的立場,而去左右以及決斷兒子的想法。

他嶽霖不是一個頑固不化的人,反而對於頑固不化他向來嗤之以鼻,這一點,從當年滁州秋闈的空白考題就可見一斑。

一直以來,身爲人子的嶽琛也慶幸自己有個開明的父親,他今日原本就打算含蓄的與父親相談此事,如今父親既然已經率先發問,他也就直言不諱了。

“請恕孩兒直言,朝堂黨派之爭,並非孩兒爲官之初衷,所以纔會甘願處於中立,沒有與父親共同進退,雖是不孝之舉,卻是孩兒爲官之本心所在……”

嶽琛隨即深吸了口氣,望了一眼車外的黑夜,然後又道,“父親可曾靜下心來思量,身處朝堂官爵高位,僅僅只是爲了權欲之爭?若是如此的話,那又何來的奸臣,何來的忠臣?”

“忠就是忠,奸就是奸,顯而易見之事,我兒何來質疑?”

嶽琛聞聽父親此言,卻是搖頭反駁道,“父親此言謬矣,在父親的眼裡,您與蔣大人形成擁護太子的勢力是忠,而晉王違逆正統打壓其餘朝臣是奸……”

“難道不是麼?”

“可孩兒卻不那麼認爲,因爲在孩兒的眼中,雙方彼此沒有忠奸之分……”

“呵,那爲父倒要聽聽我兒的高論了!”嶽霖即便是脾氣再好,被自己兒子當面說成不忠之人,心中多少有些慍怒之氣。

嶽琛深知自己的話會讓父親不悅,但他今日仍舊要說下去:“就例如晉王彈劾的這十八位朝臣,這些人平日裡道貌岸然一幅清高姿態,可是背地裡卻是藏污納垢,這是忠臣所爲麼?”

“這……這只不過是個別例子而已……”

“呵,這件事情若是不被晉王捅破,那麼將來這些人就是青史留名,史官更會對其多留辭藻筆墨,孩兒這麼說,不知是否正確?”

“……”

見父親啞然無語,嶽琛又道:“晉王與孔德芳此舉雖是公器私用,旨在打壓對手,但是他們這樣做間接地剷除朝堂害羣之馬,難道真的錯了?”

“那依照我兒之言,晉王他……”

嶽霖的話剛一口,就被嶽琛直接打斷:“父親,晉王一黨雖多是奸佞之徒,但您不可否認,其中確有不少官員爲百姓做了實事,爲朝廷也是鞠躬盡瘁不辭辛勞,否則父親與蔣太傅也不會至今束手無策了,孩兒這樣說,不知對否?”

“呃……”

“何爲忠,何奸?拋去真正大奸大惡之人,這些憂國憂民的臣子,就因爲立場不同,而慣以千古罵名?”

“……”

“以孩兒之見,相對於那些大奸大惡之人,這些爲了私慾而進行黨派利益之爭,卻絲毫不顧百姓民生之輩,纔是真正的禍國殃民的奸佞!”

“你!……”

“孩兒若是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還望父親見諒!”

“……”

嶽霖揚起的巴掌,又緩緩的放了下來,雖然他覺得嶽琛如此肆無忌憚的妄談有損尊卑,但是不得不說,自己的兒子一席話讓他有了感觸。

越是通達明理的人,就越是能夠接受正確思想的灌入,顯然嶽霖並不是那種古板恪守之人,他覺得自己兒子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所以他沉默了,對面的嶽琛月不再多言,話說道這個份上,他知道自己的父親需要慢慢消化這些東西。

就這樣馬車緩緩地駛向嶽府,一路上父子二人彼此都沉默了,直到來到府門前,父子二人也沒有打算下車的意思。

久久的沉默後,嶽霖深深地嘆了口氣:“看來爲父真的是老了,竟然忘了年輕時步入官場是志向,也忘卻了我岳家的門風祖訓……”

“父親……”

“爲官若是不能爲國爲民,反而去做一些爭權奪利的勾當,即便是將來位高權重青史留名,那也會一輩子良心不安!我兒方纔一席話,倒是讓爲父有種醍醐灌頂之感吶!”

“孩兒不敢,況且此番言論也並非出自孩兒之口……”

“哦?是何方高士,竟將官場看得如此透徹?”

“是……陛下……”

“什麼!是陛下!?”

嶽琛此言一出,將嶽霖震驚的是當場目瞪口呆。

自從父子車內一路談話後,嶽霖便有意脫離蔣芾爲首的太·子一黨陣營,而是與其子嶽琛一起處於了中立態度。

沒過多久,關於日本使團途中遇刺一事震驚朝野,徹查之下得知乃是八公山匪所爲,於是派兵進行抓捕圍剿。

因爲此事乃是當朝首輔全權經手,如今出了這種大事情,蔣芾自然是責無旁貸,又加上之前蔣芾被晉王算計導致聲譽影響,因此一道旨意下達,直接罷黜蔣芾宰輔一職。

第93章 不知不覺天亮了第489章 真正宴席纔開始第224章 西夏國出城納降第92章 月夜初逢危難間第116章 七竅玲瓏第228章 奉旨回京認歸宗第239章 慶功宴上遭質問第45章 生財有道第256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73章 名正言順不容易第101章 強行要嫁爲哪般第60章 百鳥朝鳳第190章 一萬戰俘並不多第598章 一條黑水阻行軍第101章 強行要嫁爲哪般第128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85章 各懷心思謀求利第342章 何謂十六字箴言第98章 岳家六郎第78章 瘋癲和尚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606章 天上地下詭異生第798章 御花園中君問臣第245章 那柄劍,不尋常第266章 自古兒不嫌母醜第27章 金國太子陷埋伏第59章 前往柴家探緣由第29章 竹杖銅錢說說請假二三事第322章 黎大隱的兒子們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162章 啞口無言第92章 撿個師傅第78章 善惡同源一念間第4章 一場好戲第11章 古爲今用第174章 以命抵命第159章 頭痛欲裂猛撞牆第31章 恩威並施第46章 成了老子第606章 天上地下詭異生第126章 你能給予我什麼第29章 鳳陽城破飲悲歌第107章 五行奇門覓尋蹤第802章 潁州城東道法會第149章 黎大隱突襲營盤第593章 投彈又添新妙招第39章 鐵嘴黑鷹第298章 南葉北柳再相遇第13章 是非分明第766章 刀出鞘、必飲血第27章 金國太子陷埋伏第30章 一短一長絕妙出第215章 香車美人第40章 一夜七次第533章 秋宮美子坐天皇第52章 算無遺策第102章 天子門生第20章 鳳陵客出計突破第28章 斷袖之癖第142章 偶然必然第96章 奉旨離京第57章 不忘初心第337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第303章 見血封喉箭啐毒第549章 盒中九龍烈火旗第45章 蒼天之下皆吾土第54章 有時人比鬼可怕第183章 各方勢力暗窺探第175章 胡攪蠻纏第96章 起伏不定波濤怒第55章 知縣登門第77章 一不小心閃到腰第90章 牛不喝水強按頭第65章 母慈子孝謊言美第34章 趙昚妥協願禪位第60章 葉宇比他更優秀第94章 同輩對坐僅一人第130章 特來討教第70章 楊輝告假第289章 宋金之間初交鋒第69章 惡狼谷中形勢危第235章 白日做夢夢未醒第542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10章 有教無類第249章 瞞天過海另有因第121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28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541章 召回葉宇引爭議第52章 算無遺策第204章 金遼大軍雙夾擊第783章 不單純的柴叔夏第28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16章 王府門外閉門羹第1章 酒中鹹苦第21章 福王作亂三路軍第87章 天下筵席終離散第291章 宋金鏖戰進行時第266章 自古兒不嫌母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