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深夜傳召立儲君

大理苴咩城,王庭之上。

段智興聽着一份份前方急報,手捻佛珠目瞪口呆,喃喃自語道:“無端殺孽起,天朝不仁義。誠信爲和平,何苦動刀兵!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信佛之人果然不同一般,說起事情來不僅有着暗合韻律的打油詩,而且還一幅癡人說夢的樣子。

打你?需要理由?需要與你打招呼嗎?

若是葉宇聽到段智興的這番話,定會嗤之以鼻暗罵迂腐不堪。

段智興對佛法的癡迷,猶如南唐李煜酷愛詩詞美人,以及宋徽宗酷愛搞一些藝術,這兩位的結局是成了亡國滅,段智興似乎如今也好不到哪兒去。

大理雖有帶甲兵士二十餘萬,但是也只是數量上的充當門面罷了,一個臣民上下篤信佛法的國度,能指望帶甲兵士有多少戰力。

佛法講究逆來順受,講究因果報應,這種消極的思想醞釀於兵戈軍隊之中,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即便是一羣兇猛的野狼,終究也會被薰陶成了一羣溫順地寵物狼狗!

否則當年中原如火如荼開戰之際,大理也不會一直陳兵邊境而不敢擅自發兵。

羣臣在殿上議論紛紛,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最後在以高壽昌爲首的羣臣勸諫下,段智興這纔派遣使臣前往黎大隱的行軍處談判。

可是派遣的使臣剛離開國都苴咩城,黎大隱的大軍已然又在層層推進了。

大理的官職與軍制,都是嚴格效仿了中原王朝的體制。

因此面對已經不可協調的紛爭,大理王庭一面倉促調集各郡節度大軍抵擋黎大隱,一面積極派遣使臣希望儘快與宋朝和談。

面對大理王庭派來的使臣,黎大隱是直接玩起了當年山頭當盟主的土匪行徑,不僅絲毫不理會大理王庭的和談使臣,反而將使臣全部扣押在了行軍之中。

而且還打算在攻城之時,將和談使臣押往陣前祭旗,鼓舞軍中將士的士氣。

黎大隱的這一連串的舉動,要是中原的大儒們得知此事,定會將黎大隱貶低的一文不值。

更有甚者還會著書立說闡述黎大隱的卑劣行徑,讓其罪行鐫刻史冊遺臭萬年,因爲這是他們的慣用伎倆。

按照大儒們的道德標準而言,黎大隱在大理未有尋釁之前無故出兵犯境,這已經是極不道德,更應該予以譴責的行徑。

之後尚且不知收斂,在使臣前來交涉之際還私自扣押,並要將其押往軍前祭旗誓師,這就更是違背了‘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規矩。

野蠻的暴脾氣,有的人需要後天激發,就比如參與北伐的那些宋軍們,若不是葉宇縱容殺戮的磨礪,也不會有如今的四十萬虎狼雄師。

而對於黎大隱而言,這種野蠻的暴脾氣就是與生俱來無需磨礪,既然已經決定要閃電解決邊陲之禍,那就是開弓沒有回頭箭,豈能在這和談上面瞎耽誤工夫。

因而黎大隱絲毫不做喘息,率軍一鼓作氣繼續挺進,大理這個佛一般的國度,哪裡是這些虎狼之師的對手,再加上火器配置的先進性,攻城略地更是事半功倍所向披靡。

邊陲大理這邊面對宋軍的步步緊逼而岌岌可危,大宋帝都的羣臣們,近期的心思也開始活躍起來,尤其是擁立新一代儲君的問題,逐漸形成了三股勢力。

其中最爲主流,也最爲聲勢浩大的,當然是蔣芾擁立年紀最小的嫡皇子楚王趙斌。

其次則是身爲庶出的靖王趙楓,因爲按照年齡他是皇長子。

最後便是近日新起的勢力,是以晉王柴叔夏爲首的一衆大臣,紛紛站在了齊王趙清的這一邊,也要爲齊王趙清爭一爭儲君之位。

三股勢力相互撕扯各不相讓,你說立嫡不立庶,他說立長不立幼,也有人說嫡庶之別不關緊要,要看皇子的品性賢德……

滿朝文武的老頭子門,爲了幾個尚且年幼的皇子們,撕破臉皮爭得是不亦樂乎。完全沒了平日裡的溫文儒雅恬淡鎮定,反而使得整個朝堂成了繁華街市的潑婦罵街一般。

不過隨着爭論的持續升溫,在三股勢力之中,擁立皇長子趙楓的呼聲越來越小,最後直接被柴叔夏與蔣芾擠出了爭儲的行列。

皇權之爭,要的不僅僅是身份,更重要的是本身擁有的實力有多強大,這從葉宇的身上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試想一個能從私生子的尷尬身份,成爲如今大宋人人敬畏的天子至尊,這就是將個人的實力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否則單論身份貴重的話,無論是當初的慶王趙愷還是叛逆的恭王趙惇,哪一個也比葉宇這個私生子高貴。

如今趙楓雖然年長於其餘三位皇子,但是由於背後沒有強大的勢力支撐,也只能註定在這場權力爭鋒中,成爲一朵閃爍的浪花罷了。

而同爲庶出之身的齊王趙清,由於有了晉王柴叔夏的大力支持,在各種先決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卻仍舊可以屹立不倒與楚王趙斌爭儲!

一個當朝宰輔兼太傅,一個則是皇親國戚尊貴王爵,兩人的無論實力還是地位都是十分的超然,更是奉命共同執掌朝中軍政大事。

所以二人相互對峙起來,可謂是不相上下各有千秋。

終於在這一日夜間,宮中突然傳來皇帝病危的消息,並有宮中內侍傳旨,宣召朝中幾位重臣即刻進宮面聖。

直到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關鍵的時刻終於來臨了,究竟這大宋帝國的接班人是誰,今夜也定然會有一個結果。

福寧宮中,但凡六部乃至六部以上的官員,紛紛靜候在殿外等候傳召。

沒過多久,內侍劉武嶽從殿內走了出來,繼而站在臺階上清了清嗓子,神情憂戚地鄭重道:“陛下有旨,宣晉王與蔣大人殿內聽訓!”

“臣等遵旨!”

蔣芾與柴叔夏二人相互上對視了一眼,隨後又各自滿懷心事的避開對方目光,隨後各自整了整衣冠,便先後邁步走進了福寧宮。

第87章 山中蘊藏磁鐵礦第281章 親臨建康持大局第85章 各懷心思謀求利第544章 侯府靈棚事非生第16章 葉宇大婚聲勢大第112章 你黑還是我更黑第34章 事態嚴峻要變天第116章 父子二人心思異第264章 兩幅真跡第161章 標點符號第402章 並非泥巴任你捏第227章 太子趙愷的反擊第589章 肅州城下蘊軍威第43章 做新郎官第21章 高麗學士再折辱第20章 正月十五羣賢聚第73章 衆生行善第233章 葉宇無奈地決定第159章 滴 強勢相擁第62章 一縷茶香第64章 黃山毛峰第770章 朝堂之上風雲起第32章 狐騷醋味第159章 頭痛欲裂猛撞牆第102章 可惜明白太晚了第276章 腿軟了不聽使喚第292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314章 兩軍相遇朱仙鎮第223章 其實是你想多了第93章 風雨欲來第733章 帝都的繁華夜市第758章 什麼是連環戰局第778章 月夜之下顯神蹟第52章 此番盪漾真不好第57章 蘋果手機屠豪金第775章 相國寺內閱經人第125章 一片青天第151章 我本小人第109章 五行八卦困二人第113章 月夜玫瑰伴佳人第133章 八大山人第230章 黎大隱又開詩篇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25章 血腥不燃畏難消第70章 帝王之術第324章 朕要燕雲十六州第278章 提攜新人爲掣肘第99章 櫻花精美易相思第44章 分道揚鑣第32章 濠州城外懸首級第175章 地裂石崩阻援軍第27章 太學聚衆共施壓第140章 曠世一戰第140章 曠世一戰第57章 手心手背本一體第79章 且以詭辯攬乾坤第244章 武家青音第149章 黎大隱突襲營盤第78章 善惡同源一念間第53章 血腥之中顯春紅第157章 蕭朵魯布的決定第42章 自古戰場無仁慈第72章 重陽宮前先發難第117章 時間不許去蹉跎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282章 很多事情你不懂第11章 陛下,草民累了第43章 小樓二人心思變第104章 心成驢肝第26章 注意形象第26章 後續計劃進行時第7章 一起白頭第67章 樸實無華第148章 夜雨微寒第28章 世事難料一念間第10章 陸府賀壽第267章 更尊崇的三結義第131章 鐵劃銀鉤第35章 劍落空山第345章 南北戰場的瘋狂第124章 丁家老宅第48章 一劍寒光顧夕風第34章 趙昚妥協願禪位第587章 二女爭鋒引困擾第294章 紅血伏屍遙千里第331章 葉宇版軍制改革第145章 馬踏天下第55章 新科狀元上大學第62章 名動天下第129章 茶樓閒話第129章 神武玉冊藏玄機第757章 火中的帝王尊嚴第9章 接手染坊第155章 伴駕遊園第91章 與時俱進是正道第29章 鳳陽城破飲悲歌第91章 權衡利弊放歸去第264章 父子二人的對話第757章 火中的帝王尊嚴第68章 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