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

不久,孝宗趙昚冊立葉宇爲儲君,還將所有大權交予葉宇,而他則退居德壽宮養老去了。

短暫地過渡之後,孝宗趙昚正式宣佈退位,而葉宇也順利成爲了新皇的唯一繼承人。

新皇帝繼承大統地程序很是繁瑣,而且用葉宇的話來說就是很不要臉。

因爲歷朝歷代的新皇登基接替,都會作出一種不在乎皇權的姿態,然後來個三拜三辭之後,纔會做出一副極不情願的樣子登基稱帝。

葉宇向來以真小人們自居,顯然是看不慣這種心中猥瑣,卻要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僞君子姿態。

不過他也知道這是一種必經過程,也是彰顯他新君好名聲的貼金程序。

羣臣一拜,齊聲恭請太子登基,葉宇手執事先寫好的文稿唸了一遍,程序式地作了第一次推辭。

羣臣再拜,懇請太子登皇帝位,葉宇無奈地再辭。

羣臣三拜,葉宇一臉疲倦地三辭!

三請三辭的過場走完後,葉宇終於在羣臣的跪拜下,由新任禮部尚書潘之所當着羣臣的面,給葉宇戴上了象徵皇帝身份的金冠,羣臣於是又是一番三拜九叩。

葉宇頭戴帝冠,君臨羣臣,儀態端莊,顧盼生威,似乎與生俱來的帝王氣質,與整個大殿完美地融合爲一體。

坐在龍椅上的葉宇,在接受羣臣的朝拜,葉宇目光卻忽然多了幾分迷茫,絲毫沒有那種君臨天下的興奮與得意!

滿殿臣工,只看得見他們黑壓壓的人頭,卻看不清任何一張臉,一種難以言狀的孤獨感莫名地從心底升出來。

寂寥,落寞,原來這便是唯我獨尊,爲何卻感覺不到一絲一毫的快樂呢?

葉宇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頗有些不甘地在殿內黑壓壓的人羣中尋找一番,然而仍舊只是一片面朝金磚地板的伏地頭顱。

或許這就是一種隔閡,一種千山萬水般的隔閡!

身處羣臣之中,他可以洞悉所有人,但是如今這種隔閡的形成,他還能一如既往的做到洞悉一切麼?

這一刻葉宇突然覺得有些好笑,因爲當他真正坐上這個位置的時候,他卻驀然發現自己真的不是很在意這個皇位。

因爲,它太冷了!

作爲太上皇的趙昚,看着葉宇順利登上皇位,他是既感到無比欣慰,也是心中油生一絲無奈,其中的酸甜苦辣,或許也只有他感觸最深。

葉宇隆重登基爲帝,年號承天,這既是對自己的昔日名諱的懷念,也是取自於秉承天命之意!

新君葉宇登基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尊母親柴婉月爲太后,並且下旨徹底爲柴家正名封爵,將閒居在慶元府的崇義公柴叔夏召回京城,並加封柴叔夏爲晉王,爵位世襲得享尊榮。

晉王這個爵位一直都是大宋朝的禁忌,因爲這個爵位是當年太宗皇帝趙光義曾經的爵位,古代甚至連名諱都不能與帝王類似,更何況這等皇帝用過的爵位。

但葉宇登基之後就反其道而行之,偏偏打破了這一規制,不僅加封柴叔夏晉王爵位,而且還是世襲地王爵!

這是葉宇有意彌補趙氏對柴家的虧欠,也是對趙氏皇族赤裸裸的另類羞辱!

同時葉宇召回了遠在西夏的柴彥穎,恢復其原有身份迴歸柴氏。

當初葉宇看到那份詔書內容後,就已經明白了柴彥穎假裝墜崖而死的用意,因爲那份詔書主要內容,是要讓趙氏子孫以柴氏後人爲尊。

這就等同於趙家無論打了何等的江山社稷,將來都要歸還於柴氏後人,這也是爲何趙氏子孫一直口口相傳,勢必以毀掉詔書爲頭等大事的原因。

而柴氏後人除了柴叔夏這凋零的一脈外,已經沒有其他柴氏屬於正統嫡系,所以柴叔夏與柴彥穎父子二人,就成了這份詔書的應對者。

柴叔夏一把年紀難以爲繼,若是那份詔書得以有效秉承的話,應對之人自然是葉宇的人表兄柴彥穎。

顯然在這件事情上,柴婉月與柴叔夏兄妹二人達成了共識,以犧牲自己親子柴彥穎爲代價,將這份詔書的應驗契機轉移到葉宇的身上。

因爲葉宇雖然不是柴氏正統嫡脈,但是她的母親柴婉月卻是柴家嫡女,在柴氏後繼無人的情況下,那麼他葉宇作爲血緣嫡脈的半個柴家人,自然是有利用詔書的機會。

從這一點上,葉宇看出了柴叔夏的明智,因爲他葉宇不僅具有半個柴家血脈,還有趙氏子孫的血脈關係,想要成就大事自然要事半功倍許多。

所以無論柴叔夏是出於何種目的,這位孃舅與母親聯合幫助自己,卻已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雖然這種幫助,直到最後也沒有任何作用,但這份心意葉宇是心領了!

所以無論是出於私心還是出於公義,他都要還柴家一個公道,不僅讓柴彥穎繼承其父王爵,還另行加官進爵以示尊崇!

隨後又冊立了蘇月芸爲皇后執掌後宮,胡媚兒、秋蘭、初蓮、完顏長樂等人也皆冊封爲妃。

接下來,除了對從龍之臣的逐個擢升之外,對於江北諸國的作戰方針,也被葉宇提上了議程!

……

近日皇宮大內之中,拔地而起一座宮殿,中央樓閣高居皇城建築之首,那是葉宇親自命人督建的承天閣。

承天閣內雕樑畫棟富麗堂皇,遠勝於皇宮衆多宮殿,倒不是葉宇要走昏聵奢侈的昏君之路,而是因爲這座承天閣承載着另一種意義。

唐朝李世民爲緬懷二十四位賢臣,自此凌煙閣這三個字成了千秋佳話,所以他葉宇督建這座承天閣,其用意之一便便是效仿李世民之舉。

承天閣內,葉宇俯視整個皇宮,將一切盡收眼底。

閣內的一衆大臣,也紛紛靜默的侍立在旁。

今日留在這承天閣內的大臣們,幾乎都是葉宇的舊識與親信。

“孟桐,火器之事進展如何?”葉宇手搭木欄俯覽全景,輕聲問向身後的孟桐。

“回稟陛下,軍監處與工部連夜趕工,如今庫存足以支撐前線將士耗損!”如今的孟桐不僅真正接管軍監處,而且還擢升工部尚書全權督辦新型火器之事。

“嗯,如此甚好!”

葉宇自言自語地說着,隨後轉過身來看向蔣芾與嶽霖等人:“朕決定親自掛帥掃蕩北地,蔣太尉意下如何?”

第307章 網羅天下蘊天刑第224章 西夏國出城納降第70章 帝王之術第98章 岳家六郎第320章 不歡而散的朝會第120章 天下疆域皆故鄉第94章 一場鬧劇第38章 宮中亂象暗漸生第107章 南葉北柳初對決第162章 啞口無言第14章 經商之道第50章 二人研究陰陽道第617章 收網正在進行時第253章 貢院之外第781章 陳年往事陳年酒第129章 神武玉冊藏玄機第5章 量體裁衣第17章 一波三折第226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24章 天子之劍第56章 爲了劫色第236章 精忠報國引風潮第274章 下一盤棋第783章 不單純的柴叔夏第27章 太學聚衆共施壓第121章 反將一軍第175章 地裂石崩阻援軍第521章 鳳陵客再次出招第75章 口氣不小第162章 啞口無言第293章 人未至,威已施第325章 紫檀木盒有深意第93章 此起彼伏兩撥人第67章 完顏長樂小公主第125章 故事僅僅纔開始第114章 你不正常第609章 遼軍之中兵變生第622章 三軍鏖戰火如屠第175章 地裂石崩阻援軍第733章 帝都的繁華夜市第129章 神武玉冊藏玄機第35章 宮中迷霧暗重生第295章 親自出面勸柳蒙第270章 可笑的一段故事第600章 聽一曲十面埋伏第296章 一路凱歌氣勢宏第769章 御書:宋世流芳第171章 一場大火第31章 恩威並施第121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144章 無筆墨痕第126章 僅此而已第565章 吳府之內起爭端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124章 不要懷疑我的話第757章 火中的帝王尊嚴第8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35章 大卸八塊第229章 二女爭鋒第296章 一路凱歌氣勢宏第16章 王府門外閉門羹第10章 陸府賀壽第13章 此事過後立儲君第344章 晉王府中父子裂第307章 網羅天下蘊天刑第273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265章 東臺閣上認親母第36章 扒人衣服第769章 御書:宋世流芳第93章 不知不覺天亮了第55章 知縣登門第596章 完全失控的宋軍第57章 蘋果手機屠豪金第223章 一念生死第583章 掃蕩遼軍三十里第205章 鬼使神差第305章 柳千帆喪命疆場第15章 宋金之戰近在前第99章 考試腹瀉第795章 迷離黑夜露殺機第783章 不單純的柴叔夏第43章 做新郎官第44章 寶石山上雙雄會第191章 有聲有色第183章 各方勢力暗窺探第16章 月下中秋第15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27章 金國太子陷埋伏第766章 刀出鞘、必飲血第175章 胡攪蠻纏說說請假二三事第774章 車內父子論忠奸第198章 官商勾結第62章 楊政竟有私生子第91章 草木凋零第17章 繪製江淮地域第21章 餐食人肉第6章 待價而沽第56章 空降美人第87章 純屬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