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

自大宋開國以來,打仗爭鋒即便沒有輸,也是宋朝先向鄰國示弱。

如今卻是恰恰反了過來,現下兩國使臣聚集京城,無論最後談判的結果如何,這都已經是大大的長了宋朝的臉面。

況且西夏如今已經歸附,這就更是壯大了大宋的聲威與底氣。

而身爲當下大宋王朝的現任皇帝,臉上自然是極度榮光的。

當他看到遠處整齊的輕騎大軍緩緩臨近那一刻,不禁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向身旁的太子趙愷確認道:“太子,那就是讓三國聞風喪膽的戰雲鐵騎嗎?”

趙昚老眼昏花看得不真切,但是趙愷是早已經看到了遠處猶如長龍的騎兵。

“回稟父皇,正是四皇弟麾下的輕騎!”

“嗬!果然是我大宋的精銳之師!”

雖然老皇帝趙昚眼神不太好,但是朦朧中聽着整齊的馬蹄聲,就已然體現了這支輕騎的不同尋常。

趙昚年輕時也是在軍中待過的,自然對軍事頗有一番瞭解,步兵走出整齊的步伐並非難事,因爲那可以訓練人的習慣潛意識。

然而能讓幾千匹馬甚是上萬騎兵,都能默契的形成統一步調,這顯然不是單憑訓練就可以達成的。

這是一種戰場上長期廝殺,以及長久形成的協調默契,纔會形成這種整齊的步調聲音。

然而相對於趙昚的欣喜萬分,太子趙愷卻顯得不是那麼自在,在眺望遠處臨近的輕騎隊伍,雙目之中閃現一絲厲芒。

不多時,葉宇親率五千輕騎已經來到了皇城外。

葉宇擡頭看了城樓一眼,隨後主動從馬背上下來。而黎大隱等一衆將官,也隨之默契的躍下戰馬。

伴隨着衆將紛紛下馬,身後的五千輕騎騎兵隨即也統一姿勢下馬。

行至空曠的皇城腳下,葉宇率先單膝跪地鄭重高呼:“臣葉宇參見陛下!”

“參見陛下!”

“參見陛下!”

“……”

無需事先合聲,五千輕騎統一聲調,連續三聲高呼足以震懾皇城。

高亢而有雄渾的山呼般氣勢,讓城樓上衆人紛紛驚詫不已,而趙昚雖然親眼見到了這支傳聞中的騎兵,但是此刻卻突然地高興不起來。

因爲葉宇的這聲稱呼,讓他這位做父親的察覺到了疏離感。

他已經下旨昭告天下,不僅承認了這位私生子的身份,而且還賜了趙忬這個名字,這是天下所共知地事情。

可如今這個讓他糾結的皇兒,仍舊用以前的名字自居,這顯然是對他這個父親心存芥蒂啊!

想到了這些,趙昚沒有讓葉宇與一衆將領平身,而是由身旁的內侍劉武嶽摻扶,吩咐羣臣一同隨他下了城樓。

葉宇不知其中是何緣故,但既然皇帝沒有說平身,他也只有跟衆人依舊保持原有姿勢。

沒過多久,滿朝文武全部來到了皇城腳下。

而趙昚則是緊走幾步,來到了葉宇的近前,情緒複雜的顫聲道:“皇兒平身,辛苦你了!~”

“謝陛下!”

“嗯?還不改口?”

趙昚有些慍怒的看着葉宇,但眼中流露地,卻是少有慈祥父愛。

葉宇在擡頭與趙昚對視的那一刻,明顯地感受到了那久違地父愛,這種感覺對於前世今生都缺乏的葉宇而言,卻是如同久旱的大地突逢一場甘霖。

而同時對於趙昚而言,能在衆人面前流露慈父之態,對於帝王家而言又是多麼奢侈。

“兒臣,兒臣給父皇請安了……”

葉宇有些生硬的低頭回應,原來的陌生以及心中的怨言,此刻卻瞬間化爲烏有。

“誒,好!”

趙昚轉怒爲喜,拍了拍葉宇寬厚的肩膀,隨後向衆將士傳諭道:“都平身吧!”

“謝陛下!”

聲如悶雷,凜然肅殺之氣,這使得皇城腳下的羣臣個個是面色微顫。

趙昚雖然也被這支輕騎聲勢所震懾,但是卻反而十分的欣喜,因爲朝廷能夠有這等精兵強將,何愁不能一路北上收復中原!

“來,與朕同行回宮!”

趙昚今日心情大好,也顧不上什麼皇家的威儀與規矩,拉着葉宇的手就聯袂就朝着御輦而去。

葉宇一瞧趙昚這番舉動,當時心中卻是驚詫不已,心說這老爺子一時興起是不是玩大了?

這皇帝的御輦,能是別人能夠同乘的嗎?

除了一些皇帝,爲了表現禮賢下士的明君風範,纔會讓一些賢臣同乘御輦而歸。

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卻是極少。

而如今的這種情況,意義就更是非同一般,因爲葉宇不是臣子而是皇子親王!

一個皇子親王與皇帝同乘御輦,這就是當朝太子也是不曾有過的殊榮。而且如今太子趙愷還就在一旁,這種情況的反差之下,又將太子趙愷置於何地?

所以趙昚的這番舉動,不僅葉宇感到吃驚,就是在場的文武大臣也是紛紛色變。

以蔣芾、嶽霖爲首的一衆大臣,見到這番情形紛紛是面露喜色,因爲這說明葉宇在皇帝的心中位置越來越高。

而曾迪與李墨等人則是各個臉色陰沉,原本欲要上前進言,可是卻被趙愷以眼色制止了衆人舉動。

葉宇一瞧皇帝老爺子正在興頭上,所以也就沒有拒絕,反正再僭越的事情他也做了,自然也不在乎這一次。

因此便心安理得跟着趙昚登上了御輦,期間還不忘做一個孝子,甚是關切地摻扶着年邁的趙昚。

五千戰雲輕騎沒有進城,這是太子趙愷下達的命令,同時這也是朝廷歷來的規制。

向來藩王未經特旨,是不可以帶兵入京的。像葉宇這樣率領三萬輕騎抵達安溪,已經是前所爲的破例之舉了。

所以在進入皇城之際,五千輕騎留在城外也是合乎情理。

因此隨着御駕進入皇城的,只有黎大隱、吳月嬋以及孤狼率領的幾百名近衛。

進入皇城的那一刻,街道沿途的百姓們紛紛跪倒在旁,異口同聲的山呼:陛下萬歲,秦王殿下千歲……

這就更讓隨行回宮的趙愷心沉不已,如今的京城百姓的心中只有秦王,卻絲毫容不下他這個堂堂東宮太子!

第512章 客棧氣氛頗詭異第313章 帶兵搜查慶王府第204章 順水人情第49章 七月十三第294章 紅血伏屍遙千里第75章 抓了你的小饅頭第112章 奇聞之中又生奇第190章 一萬戰俘並不多第69章 惡狼谷中形勢危第298章 南葉北柳再相遇第30章 斷筋碎骨第88章 羯鼓三通第107章 五行奇門覓尋蹤第8章 都是假貨第188章 菩提寺內第116章 七竅玲瓏第84章 讓他們將來養老第32章 林中相談第112章 奇聞之中又生奇第66章 言語震懾豔秋娘第79章 命理乾坤第82章 秋闈州試第544章 侯府靈棚事非生第87章 山中蘊藏磁鐵礦第122章 莊園之中宇液池第783章 不單純的柴叔夏第320章 不歡而散的朝會第70章 巨鷹抓攝撲狼羣第272章 或許我真的累了第44章 分道揚鑣第76章 心心相印第332章 武氏兄妹夜談心第15章 何人爲證第138章 衆望所歸第63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69章 趙氏太祖耍心機第150章 拈花一笑第100章 古籍記載是血咒第5章 趙構心聲第592章 宋夏交戰進行時第119章 御書房裡起紛爭第227章 用意何在第473章 我給你們講故事第172章 好人永遠沒好報第80章 取名郭靖第39章 宮中時局幾變換第779章 三器組合異象生第39章 鐵嘴黑鷹第599章 王處一前來獻策第51章 吃幹抹盡不認賬第250章 兩本奇書第151章 我本小人第108章 機緣巧合見入口第36章 暗潮涌動是非明第552章 大戰將即蓄勢發第765章 吐蕃王庭的震驚第235章 白日做夢夢未醒第163章 鳳陵客暗蘊三策第258章 小人懷恨記千年第55章 冷麪死神第64章 神力少年摔倒馬第271章 茶館閒聊波濤起第220章 牢房之中述根由第30章 一短一長絕妙出第285章 長江爭奪戰開端第353章 此後再無完顏氏第98章 病情惡化難醫治第777章 神奇的三件組合第86章 終南捷徑另有因第324章 朕要燕雲十六州第136章 宣旨回京第8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587章 二女爭鋒引困擾第239章 慶功宴上遭質問第36章 暗潮涌動是非明第79章 願爲兄弟退一步第49章 聖意相阻志難酬第21章 高麗學士再折辱第184章 小河岸邊表白聲第335章 愚弟的良苦用心第583章 掃蕩遼軍三十里第30章 濠州大地戰亂起第289章 創辦書院第776章 三大神器再聚首第60章 葉宇比他更優秀第8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39章 盛夏將過秋已到第197章 可是我卻當真了第21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90章 無所不能第76章 但願你我永不見第38章 心狠手辣第36章 扒人衣服第104章 心成驢肝第255章 麻辣鴿弊第34章 趙昚妥協願禪位第28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64章 出水芙蓉配妙詞第767章 爲了大宋千秋業第62章 楊政竟有私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