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十萬大軍伐西夏

戰雲之威名,天下如雷貫耳。

吳挺在不久後的戰報裡,用盡了溢美之辭,來襯托葉宇與這支鐵騎的威名。

這是吳挺在闡述實情,同時也是有意的開始渲染,因爲他吳氏既然選擇與葉宇同行,那麼彼此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陸游在此戰之後,也是不吝惜筆墨稱讚:“疾如風,迅捷如雷,所過之處血流成河。聞其聲而使敵膽寒,故而雖遙隔百里,卻無不望風疾遁也……”

詩人就是詩人,描繪什麼都帶有寫意派的風格,在渲染的情況下猶如身臨其境一般。

爲此陸游後來還寫了不少戰場詩篇,同時陸游也對葉宇的行軍手段頗有微詞,以及成都城外越來越高的頭顱,葉宇玉面閻王之名自此廣爲流傳。

作爲同時期的邊塞詩人辛棄疾,倒是沒有陸游這般寫意派。

當葉宇詢問對於最近兩戰的感受之時,辛棄疾就直接以葉宇爲題作詩一首:舉國臨危戍邊途,雄師三萬誓滅胡,試聞戰雲驚雷響,指點山河盡歸宗!

聽了辛棄疾這首詩,葉宇當即就是稱讚不已,因爲這首詩的氣勢實在不低,尤其是最後一句更是點睛之筆。

盡歸宗,盡歸我漢家之宗!

遼軍在損失五萬先鋒大軍之後,便直接撤離了宋境,大軍迴轉準備撤回本國境內。

這一舉動讓很多人頗爲疑惑,畢竟千里迢迢而來打了一戰就驚駭退去,似乎時間很不合理的事情。

但是在已成事實的既定環境下,人們總是會渲染勝利的一面,至於遼軍撤兵的根本原因,卻沒有多人願意去揣測。

錦上添花世間有,雪中送炭人間無,遼軍的驚慌撤離,在衆人的極力渲染之下,就更是襯托了葉宇的赫赫威名!

捷報傳到京城,則更是使得滿朝文武歡喜不已,這個時候無論是傾向葉宇的,還是與葉宇對立的,都爲這份不易的捷報而暗自地鬆了口氣。

至少以如今的局勢來看,西遼大軍被打痛了一次便已經回撤,如西夏的大軍被滅掉主力之後,致使以前被侵佔的州府也在悉數收復之中。

同時逃回本國的西夏皇帝李仁友,也已經下令將兵力匯攏在本國嚴守,已經沒有了當初的強勢逼人。

所以曾經所謂的三國聯兵,如今而言僅剩下長江北岸的金國在一家獨撐。

西路川蜀大軍的連連告捷,給謹守長江防線的虞杭坤、吳曦二人減緩了不少壓力。

在捷報傳入京城的同時,葉宇在奏之中進言,提議能夠率領川蜀十萬大軍征討西夏,並且附上了征討西夏的種種理由。

葉宇提出的理由那就是,可以用征討西夏的逼壓,使得西夏向金國這位老大哥求兵馳援,如此一來金國爲了保住這位小老弟,自然會抽調兵力前往馳援西夏。

而兵力的抽調,勢必會使得江北的金國大軍實力銳減,如此就更能減緩大宋長江防線的壓力。

趙昚以及滿朝文武,對於葉宇這個決定討論了很久,但最後還是同意了葉宇的這個提議,因爲這是目前最爲有效的禦敵方法。

這種圍魏救趙的兵法手段,在古代就已經得到了印證!

川蜀距離建康可以說是千山萬水之遙,要想將西路大軍調往建康謹守長江防線,這遙遠的行軍路程就足以耗時幾個月。

幾個月的時間裡,究竟會發生什麼,這對於瞬息萬變的戰爭而言誰也無法預料。

而讓趙昚以及羣臣點頭答應的主要原因,其實也並不是這些次要問題,最爲要的還是葉宇如今給他們的信心已經爆棚!

似乎衆人如今都有了一種幻覺:葉宇一人駐守,就可保大宋江山無憂!

若是葉宇以前有這種提議,趙昚或許都會陷入顧慮之中,因爲他不認爲以宋軍的戰鬥力,能夠起到威壓西夏的效果。

要是這種步步緊逼的效果沒有達到,就起不到緊張地壓迫感,那麼西夏就有可能不向金國老大哥求救。

如此一來,這圍魏救趙的計策就算胎死腹中了!

可是如今葉宇的連番表現,讓趙昚已經開始有了盲目的信任感。

所以趙昚頒下旨意,不僅同意了葉宇的建議,還對西路大軍的諸多將領予以封賞,同時撥下了雙倍的軍餉以作爲犒賞三軍之用。

不過當傳旨官來到成都的時候,葉宇已經率領十萬大軍出發了,並沒有刻意去等朝廷的旨意。

當大軍開赴岷縣附近,葉宇這才命令大軍紮營休整,因爲前方就是宋夏兩國的邊境!

綿延的營盤軍帳,如黑夜之中的點點繁星,點綴了邊境的另一番風情!

中軍大帳內,火光冉冉!

“王爺,據末將胞弟吳柄派遣的探馬來報,說是朝廷傳旨特使於今日辰時抵達成都,可我們未經旨意下達之前而動身行軍,恐怕會招來……”

吳挺一直爲這件事而感到深深地顧慮,雖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這種不經首肯就貿然行軍,的確是一件犯忌諱的事情。

畢竟這些話都是一句空話,就跟‘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個樣,誰也不會去真的當真。

恐怕也只有那些死讀書的酸腐文人,纔會將這一套皇家玩笑話當真,可是他們殊不知這後面還有一句:任你如何囂張,看朕秋後算賬!

所以吳挺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

葉宇將目光從《春秋》上挪開,擡頭看了吳挺一眼:“老將軍不必憂心,此事倒也無妨!”

“可是……”

“好了,老將軍,你的心意本王明白,不過老將軍將來應該對本王多加了解纔是……”

葉宇打斷了吳挺的言路,同時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本王向來是這裡永遠快於步伐!”

“王爺的意思是……”

“前來成都傳旨的宦官,是不是姓王?”

“呃……王爺,這您也知道?”

吳挺一聽這話頓時愣住了,要知道這個消息他也是剛剛得到了,沒想到眼前的忠王殿下,竟然連對方姓什麼都一清二楚。

“呵呵,還不止這些,如今老將軍可以放心了?”

葉宇沒有直面回答吳挺的一切問題,但是卻含而不露的向對方傳達了一切。

第32章 濠州城外懸首級第164章 虛不受補第770章 朝堂之上風雲起第85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第28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24章 硤石山中遭埋伏第35章 羣臣面前放狂言第307章 月下醉劍問平生第125章 指揮若定發政變第49章 聖意相阻志難酬第194章 妄談而已第36章 暗潮涌動是非明第31章 恩威並施第608章 蕭朵魯布的爲難第296章 一路凱歌氣勢宏第322章 黎大隱的兒子們第307章 網羅天下蘊天刑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764章 填平這條汪吉河第766章 刀出鞘、必飲血第248章 史料之外的故事第52章 公主殿下失蹤了第170章 一罈濁酒泯古今第549章 盒中九龍烈火旗第194章 妄談而已第796章 茶館之中紛爭起第171章 我是不是沒救了第800章 談判桌上話爭鋒第164章 葉宇心中兩詩人第786章 棋局天下第一帥第16章 王府門外閉門羹第75章 口氣不小第92章 安樂侯爺你有病第173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265章 東臺閣上認親母第247章 擔任主考第91章 華林一遊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312章 恐會遭來非議第108章 可惜知道太晚了第331章 葉宇版軍制改革第49章 聖意相阻志難酬第234章 兇器之中藏兇器第40章 風緊火急葬三軍第86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78章 善惡同源一念間第14章 畜生蒿藜第15章 何人爲證第259章 造人計劃第30章 今非昔比第117章 蘇家嫁女生變故第264章 父子二人的對話第260章 那就送秦王上路第74章 半個詩人黎大隱第771章 雙方撕咬紛爭起第109章 不虛此行第311章 芳草萋萋宋皇陵第168章 那裡發育不完全第166章 論語二字另類解第34章 事態嚴峻要變天第164章 葉宇心中兩詩人第276章 腿軟了不聽使喚第8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52章 疑惑不解第24章 煙花柳巷第290章 無所不能第223章 其實是你想多了第51章 甜棗大棒雙混合第109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17章 借鑑島國小電影第21章 高麗學士再折辱第341章 古簡譯文終得獲第317章 民心究竟是什麼第115章 純善之輩第18章 山好水好人更好第85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第9章 一株茶花惹心幽第311章 芳草萋萋宋皇陵第16章 茶館之中論時事第227章 太子趙愷的反擊第53章 無奈留宿 寒山寺第349章 英雄氣短的無奈第74章 終南山腰起爭鋒第17章 一波三折第310章 先做孫子的爺爺第86章 勤學苦練第7章 原來一切皆陰謀第154章 打醬油了第145章 馬踏天下第23章 紅袖添香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29章 竹杖銅錢第315章 朱仙鎮的圍殲戰第76章 心心相印第92章 月夜初逢危難間第152章 二把刀力斬敵帥第35章 劍落空山第174章 以命抵命第17章 繪製江淮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