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捷報傳來引朝爭

在消滅西夏軍的此次主力之後,吳挺率軍陸續收復並接替了淪陷幾州。

而這,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

同時關於西夏兵團全軍覆沒的消息傳開後,一時間讓很多人都開始不淡定起來。

臨安,皇城!

當趙昚看到西路安撫使吳挺,所送來的八百里加急軍情奏報時,當時的趙昚竟然激動地大笑起來,多日以來的積鬱如今卻是煙消雲散了。

“党項蠻夷一向囂張至極,如今忠王這一戰,可算是替朝廷解了百年之沉鬱……”

趙昚拿着西路的邊關奏報一直不願意放下,即便裡面的每一個字都已經能倒背如流。

前來送捷報的正是蜀州通判孟桐,隨後孟桐將攜帶而來的兩份首級呈了上去,那正是籍辣思義與羅萬明的頭顱。

趙昚擺了擺手示意首級不用看了,然後對着滿朝文武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如今國勢危機之際,朕只相信忠王,不必看了!”

這一番話,使得羣臣各個面面相覷,他們既爲葉宇能夠短時間內打下這等戰績而吃驚,也爲如今陛下的態度感到有些不安。

如今的朝堂上除了蔣芾與嶽霖爲首的大臣陣營之外,就是以曾迪、李墨二人爲首的太·子黨派。

而昔日的太尉張說自從前往福州受辱之後,就一直是臥牀不起瀕臨大限之期,故而太·子趙愷力感身邊人手不夠,所以將遠在福州的曾迪又調回了京城。

當年曾迪的任務就是前往福州剪出葉宇的羽翼,如今葉宇已經高調復出得以重用,讓曾迪留在福州也是沒了作用。

趙愷出於這些考慮,纔將曾迪調回京城!

“陛下,忠王殿下能如此以迅雷之勢,殲滅党項主力實在是可喜可賀,這足以說明陛下是任人唯賢慧眼識人!”曾迪出列朝班,移步來了殿前稱讚道。

趙昚聽了曾迪這番話,心裡也甚是高興,於是將目光看向樞密使蔣芾:“蔣卿家,這事就由你去辦,朕要讓邊關將士即刻知曉這份捷報!”

“陛下英明,如此捷報定能鼓舞士氣安定人心!”

曾迪見狀,隨後又上奏道:“陛下,既然忠王殿下能研製出手榴彈這等曠世利器,將來平定外患乃是遲早之事。如今何不將這等戰爭利器進行量產,裝備於江防要塞,如此豈不是可是使得江防工事固若金湯?”

此言一出,蔣芾與嶽霖二人各自對視了一眼。各自心中已然明白過來了,曾迪此前對葉宇的誇讚,原來主要的意圖是在這裡。

趙昚聽了,也是微微點頭,畢竟江防沿線若是不夠穩固,那麼金兵就會長驅直入直逼杭州臨安。

這對於京城的安危可謂是至關重要,若是有了這種利器裝備大軍,那麼就算不能打過江北去,至少可保長江沿線安然無虞。

“父皇,兒臣以爲曾尚書所言有理,如今正是戰事吃緊的時刻,若是能夠批量製造四皇弟所說的手榴彈,那我大宋又何懼金兵來犯!”

今日朝會非同一般,已經放權的趙昚又突然坐殿處理政事,那麼身爲太子的趙愷,自然只能位列朝班靜候。

“嗯,太子所言有理……”

趙昚話剛出口,嶽霖就站了出來進諫道:“陛下,微臣認爲此事應當從長計議,畢竟這等新型火器前所未有,其中的複雜程度也並非一般人所能窺測,所以批量製造恐怕並非易事……”

“嶽大人此言差矣,既然忠王殿下能夠動用大量手榴彈毀了党項人的鐵騎,那就說明這項製造技術已經趨於成熟,故而只要忠王殿下將這等技術,交由朝廷製造也是順其自然!”

朝堂之上再起紛爭,吏部尚書李墨出列批駁了嶽霖的解釋。

李墨的話音剛落,曾迪隨後附和道:“陛下,方纔李尚書所言句句在理,只要陛下傳旨成都,令忠王殿下遣送一批製造手榴彈的核心工匠來京,定然不會有任何的差錯,除非……”

“除非什麼?”

“除非忠王殿下不願意分享這絕世火器,那就理當別論了……”

“……”

曾迪的這最後一句話說完,滿朝文武俱是一陣沉默,這等誅心的話從曾迪的口中說出,實在是狠毒至極別有用心!

“陛下……”

蔣芾正欲要上前進諫,卻被趙昚直接制止:“蔣卿無需再說,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既然任命忠王爲樞密副使掌摑兵權,就不會因此而心生質疑,此事……”

“陛下,臣有話要說!”自從進入垂拱殿就不敢多說話的孟桐,此刻卻突然開了口。

“大膽,你一個小小通判,竟敢貿然阻攔陛下言路!”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陛下……”

“好了!諸位卿家不用說了,朝廷危難之際,爲何爾等不似這般慷慨激昂?”趙昚一瞧這些大臣,就心中油生一陣心煩。

“呃……”

一句話噎的衆人是面紅耳赤,紛紛垂手閉口不言。

“孟桐,你說!”

方纔的一幕幕,孟桐是看得明白聽得清楚,此刻他心中越發的對朝廷羣臣心生厭惡。

朝堂之上一般都是五品乃至以上的官員,纔會有資格參與垂拱殿的朝會。

孟桐雖然身爲通判乃是五品官,倒是有資格參與朝會。但是身處西南邊陲的通判,與這些京城的京官來說,官籍自然而然的就低人一等。

曾經孟桐還爲葉宇將他調到川蜀而心生不滿,畢竟當年他一個二甲進士之首,就算不能在京城爲官,也可以在京城下轄的幾個縣當個肥差。

但是他卻被葉宇調往了遙遠的西南,這讓他心中一直抑鬱難消。因爲誰也不會爲了誰,而情願付出自己的大好前程,即便二人是知交好友也不例外。

然而經歷了成都之戰,以及今日所見的羣臣醜惡嘴臉,孟桐此刻卻慶幸自己當年被調離京城,因爲與其在這朝堂上備受污染相互撕逼,倒不如深入底層做些實事。

孟桐定了定神,隨後鄭重道:“陛下,其實幾位大人所言均是在理!手榴彈乃是忠王殿下曾在福州之時秘密研製的,一直以來處於試驗階段,不知其威力如何,故此沒有將此事稟告朝廷……”

“嗯,原來如此!”

“如今這項技術已經的確是已經趨於成熟,但是卻非曾、李二位大人想的那般簡單,況且這項火器並不是適應所有的軍士!”

“哦?此話何意?”

第100章 大夫許宣第178章 留個女子很必要第97章 皇權之爭纔開始第85章 來者不善第128章 移花接木第177章 十萬大軍伐西夏第107章 南葉北柳初對決第592章 宋夏交戰進行時第35章 羣臣面前放狂言第50章 雞毛蒜皮第126章 你能給予我什麼第171章 一場大火第204章 金遼大軍雙夾擊第155章 各懷心思談笑間第41章 何謂對錯第20章 正月十五羣賢聚第190章 俗不可耐第120章 無根白銀第92章 進退兩難第168章 那裡發育不完全第316章 交予顧夕風密旨第17章 繪製江淮地域第43章 陰曹地府第5章 量體裁衣第297章 柳千帆臨危受命第4章 做回自己第243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73章 名正言順不容易第329章 一種無聲的打臉第142章 偶然必然第27章 金國太子陷埋伏第9章 接手染坊第194章 妄談而已第761章 圍三缺一空城計第16章 葉宇大婚聲勢大第48章 故作茫然掩心機第125章 指揮若定發政變第6章 待價而沽第81章 貌合神離第324章 朕要燕雲十六州第237章 移花接木第90章 牛不喝水強按頭第94章 一場鬧劇第40章 一夜七次第226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271章 夜讀春秋第251章 夜色朦朧第304章 包天三錘震敵首第779章 三器組合異象生第55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186章 出乎意料第86章 趙悌之死第608章 蕭朵魯布的爲難第221章 究竟是誰算計誰第315章 朱仙鎮的圍殲戰第292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13章 此事過後立儲君第162章 啞口無言第256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53章 此後再無完顏氏第3章 讓你背後暗發涼第1章 春雨秋蘭第605章 大軍又踏新徵程第171章 我是不是沒救了第227章 太子趙愷的反擊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177章 十萬大軍伐西夏第82章 秋闈州試第148章 戰如墨雲乾坤殺第159章 滴 強勢相擁第122章 裝瘋賣傻第34章 趙昚妥協願禪位第30章 一短一長絕妙出第93章 前往臨安第113章 坐懷不亂第89章 吏治五疏第115章 純善之輩第293章 人未至,威已施第116章 父子二人心思異第314章 兩軍相遇朱仙鎮第660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533章 秋宮美子坐天皇第318章 城雖未破心已亂第321章 將道教立爲國教第41章 何謂對錯第111章 花海之中纏情思第227章 用意何在第15章 何人爲證第225章 月牙湖邊第17章 一波三折第69章 惡狼谷中形勢危第99章 二人月下話短長第50章 二人研究陰陽道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76章 但願你我永不見第17章 借鑑島國小電影第86章 蛛絲馬跡第143章 墨生五彩第277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171章 一場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