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羣臣面前放狂言

今日孝宗趙有的一反常態,是所有人沒有想到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王朝的興衰,故然是君王的過失較大,但臣子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

君王是掌控天下之權,但同時也是受制於羣臣

誠如方纔趙有說的那樣,一個個臣子可以一句‘臣等無能,,將所有的責任推得一於二淨。而他身爲一個國家的皇帝,卻要承受後世之人的惡評。

不過這也無可厚非,因爲擁有多大的權力,那就要承擔應有的責任與後果。

趙家的江山屢屢備受金國欺辱,這種多年的折磨已經讓趙有失去了耐心。他難以想象這一次若是合議,金國又會開出什麼樣的苛刻條件。

他,受夠了

相對於習慣委曲求全的太上皇趙構,顯然孝宗趙有有着趙家子孫少有的反抗基因。

決定禪位的這個決定,表明了他寧願讓出九五之尊的皇位,也不願意就此向金國低頭屈服。

雖是無奈,但也足以表露此心

而此刻庭下最爲窩心自然是慶王趙愷,而最爲愕然地卻是提出合議的張說。

此刻的張說真想抽自己兩嘴巴子,因爲他知道自己這一次是失策了。方纔若不是急於提出合議,也不會將趙有逼到禪讓的地步。

要真是禪讓了皇位給福王,那他們力保的慶王趙愷又將置於何地?

失策,嚴重的失策

“父皇”慶王在狠狠地瞪了張說之後,便極力進言勸說孝宗趙有。

可是話剛一說出口,就被趙有揮袖打斷:“福王此前不是派了使者前來勸降嗎?如今朕就滿足他的要求,此事就無須再議了”

“範卿家,去吧”

“微臣……”

此時的范成大犯難了,他不知這道口諭是接還是不接。

就在這時,內侍太監前來稟報:“陛下,尚書令葉大人求見”

“他?他來做什麼?”

此時此刻,不僅是孝宗趙有有此疑惑,其實所有人的腦海裡有縈繞着這個問題。

因爲葉宇自從辭官之後,就一直深居簡出不問世事,如今在這個關鍵時刻突然出現,這顯然讓衆人感到了一絲異樣。

“宣他進殿”

“是”

內侍宦官離開大殿不久,葉宇就一身簡裝踏進了垂拱殿。

垂拱殿的氣氛本就極其的怪異,而當葉宇踏進大殿的時候,所有人的臉色又添幾份無奈。

顯然葉宇的這身裝束,實在是太隨意,於朝廷禮儀所不符。但是誰也沒有吱聲,因爲已經習慣了葉宇不合禮法的行徑。

“微臣葉宇,叩見陛下”

“卿家免禮”

“謝陛下”

葉宇剛一起身準備說話,就被一旁的慶王趙愷搶了先,趙愷低聲提醒道:“四弟,父皇要主動禪位於叛臣趙琢,你還是快勸一勸父皇”

“哦,陛下要行上古三皇禪讓之舉?”

趙愷說話的聲音很小,但是葉宇回答的卻是聲如洪鐘。說完之後,葉宇還不忘瞥了一眼慶王趙愷,心說這禪不禪位應該是你操心,似乎與我沒多大關係。

葉宇此言一出頓時引得羣臣一陣憤慨,因爲這句話顯然是在說趙有禪讓是對的。

“卿家也覺得朕該當禪讓皇位?”

“該當禪讓”葉宇迎向趙有的凌厲目光,依舊是斬金截鐵地說出了這四個字。

“大膽葉宇,你可知你在說什麼”

“陛下,葉宇有謀逆之心,此人不可留”

“陛下,葉宇與那亂臣趙琢有翁婿之宜,定是禍亂軍心之臣,微臣提議應將其綁到城門斬首,以鼓舞我軍士氣

面對羣臣的叱責之語,葉宇依舊是神態平靜渾然不懼。

而此刻的孝宗趙有似乎也冷靜了下來,揮了揮衣袖示意羣臣噤聲,隨後擠出一絲笑容道:“朕,相信卿家此來,不會只是勸朕禪位的”

“陛下聖明,微臣此次正是爲了替陛下排憂解難”

“哦?何以解憂?”孝宗趙有見庭下葉宇如此鎮定,他方纔混亂的心緒漸漸地得到了平息。

趙有有時候都不知爲何,只要有葉宇出現在他的眼前,他的心境就會得到一份平靜,這也是爲什麼他一直將葉宇留在朝中的原因之以一。

“上古三皇例行禪讓,是聖賢讓於聖賢。陛下乃是聖賢之君,禪讓並無不妥,然福王趙琢卻並非聖賢而是叛臣,豈能禪讓之?故而陛下行聖賢之舉,是該禪讓,但卻不該讓與不賢之徒”

一番解釋不僅化解了方纔的言語誤會,反而讓孝宗趙有舒心不已。由此可見這拍馬溜鬚,也是一種極爲講究的學問。

羣臣紛紛低頭,對葉宇極力鄙視之後,也不得不讚嘆葉宇的這口才實在是了得。

他們苦勸都是無濟於事,結果葉宇簡單兩句話就讓趙有改變了本意。

雖然葉宇的這番話讓趙有心情好了不少,但這根本的問題不解決,那也只是一時的嘴上痛快罷了,於是就問道:“那卿家可有退敵之策?”

葉宇虛拱一禮,鄭重道:“微臣,三日之內可破福王趙琢三路叛軍”

“什麼?”

此言一出衆人皆驚,就連孝宗趙有也霍然站了起來,用不可置信的語氣詢問道:“卿家所言當真?”

趙有這麼一問,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側耳等待着葉宇的迴應。

葉宇沒有直面回答趙有的問題,而是又道:“微臣,三個月,可抵禦金兵於淮河以北”

“卿家,你……”

孝宗趙有與羣臣一樣,都不由自主的喉結滾動,愕然地望着一臉平靜地葉宇。

“微臣,半年之內,可讓趙氏祖蔭之地,盡歸我大宋境內”

一個個豪言,一個比一個狂傲,尤其是最後的趙氏祖蔭之地,就更是讓滿朝文武渾然懼驚。

自從宋室國祚南渡之後,當年的開封東京一直是難以忘懷的傷痛。

當年的大宋是定都東京汴梁,歷代皇帝陵墓都是位於河南。如今北地盡歸於金國,每逢清明時節即便是要祭祖掃墓,南宋的皇帝也只能望着長江、淮河徒增感嘆

因爲那已經是金國的疆域,南宋朝廷一直沒有忘記要討回祖陵,但是能力不夠終究一切是個惘然。

第237章 移花接木第169章 游龍戲鳳第175章 地裂石崩阻援軍第4章 做回自己第157章 蕭朵魯布的決定第273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32章 濠州城外懸首級第271章 夜讀春秋第609章 遼軍之中兵變生第225章 將你留下必有用第21章 福王作亂三路軍第324章 朕要燕雲十六州第80章 取名郭靖第1章 春雨秋蘭第289章 宋金之間初交鋒第226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55章 知縣登門第138章 衆望所歸第333章 不可告人的情愫第248章 雲山霧水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84章 一份殘卷第779章 三器組合異象生第119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第95章 學無止境第263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第314章 兩軍相遇朱仙鎮第402章 並非泥巴任你捏第168章 心甘情願第240章 本王殺人習慣了第72章 佛前發難第84章 釜底抽薪定本心第542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783章 不單純的柴叔夏第41章 秋宮美子邀共乘第61章 雨打沙灘萬點坑第77章 林中殺機第276章 腿軟了不聽使喚第35章 劍落空山第119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第245章 一首好詩第339章 彼此恩怨氣病身第276章 腿軟了不聽使喚第88章 古墓之中述玄機第54章 有時人比鬼可怕第660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542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33章 罪證確鑿難辯駁第85章 桂榜之上第248章 史料之外的故事第265章 鑑貌辨色第61章 雨打沙灘萬點坑第90章 師徒情深第117章 地 朝堂風波第28章 斷袖之癖第128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569章 各存心機局再生第110章 心少一點第87章 純屬扯淡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121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12章 指點一二第278章 提攜新人爲掣肘第353章 此後再無完顏氏第240章 本王殺人習慣了第99章 二人月下話短長第87章 春宵一刻第159章 滴 強勢相擁第106章 一桶江山第290章 失算的突襲騎兵第338章 中都城外金軍潰第512章 客棧氣氛頗詭異第105章 亂草歸整第244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64章 黃山毛峰第56章 空降美人第212章 宋軍發動閃電戰第85章 劫掠有道第35章 宮中迷霧暗重生第79章 軒然大波第172章 劫後餘生第152章 二把刀力斬敵帥第541章 召回葉宇引爭議第132章 八大書院第159章 頭痛欲裂猛撞牆第282章 很多事情你不懂第622章 三軍鏖戰火如屠第10章 來則不拒第76章 靜水聽曲第37章 刑部天牢雙對弈第45章 趙氏子孫出異類第274章 下一盤棋第270章 可笑的一段故事第45章 蒼天之下皆吾土第95章 學無止境第17章 一波三折第190章 一萬戰俘並不多第18章 冰釋前嫌第794章 你先抱個美人歸第592章 宋夏交戰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