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賜封虛職尚書令

葉宇執意不願再理朝中事務,孝宗趙昚也是沒有任何辦法,所謂強栓的毛驢不拉磨,就算強行挽留也是於事無補。

“卿家真的去意已決?”孝宗趙昚心情複雜的看着葉宇,語氣中也帶着幾分不捨。

葉宇語氣平穩地迴應:“請陛下開恩!”

“也罷……”

“陛下,葉大人乃是國之棟樑,切不可棄賢良如敝履,還請陛下三思!”孝宗趙昚纔剛開口,就被急急忙忙的虞允文給堵了回去。

虞允文的話應剛落,蔣芾以及身後的一幫朝臣,也紛紛請示:“請陛下三思!”

張說與曾迪等人相互對視了一眼,隨後也紛紛出列進言,希望趙昚能夠挽留葉宇。這一次朝中雙方兩派,卻因爲葉宇的離去而達成了共識。

各懷心思的雙方此刻達成共識,這是孝宗趙昚最想看到的,但同時也不想看到的。

這就是帝王之術,既希望朝廷羣臣和睦大同,但也需要有彼此針尖麥芒般的爭鋒!

所以面對羣臣們的勸諫之詞,趙昚也只是稍稍的猶豫了片刻,隨後便鄭重道:“既然卿家執意離去,朕便不再強人所難,葉宇聽旨!”

“臣聆聽聖訓!”

這一刻葉宇終於又自稱爲臣了,這是對皇帝聖諭的一種尊重。

其實以葉宇如今的身份,即使是身無官職那也是天子門生,之前自稱草民也不過是顯示自己的決然之意。

“葉卿家多年爲朝廷履有功績,積勞心疲請於辭官,朕雖惋惜,特賜加卿家尚書令一職以示尊榮,願卿家早日迴歸朝堂替朕分憂……”

做皇帝的人,出口成章就是文縐縐的聖旨。雖然後面的話葉宇沒有細聽,但是這尚書令三個字他可是聽得十分清楚。

這份臨時口述的旨意,使得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覷,因爲這尚書令一職實在是太過怪異。

之所以稱之爲怪異,那是因爲這個官職已經不復存在,確切的來說是,是要比虛職還要不靠譜!

虛職,是有名無權,宋朝官員的頭銜一般都很長,但是全是高帽子虛銜沒有權利。

而這個尚書令一職,其實是三省六部制中,尚書省的最高指揮官,直接可以統御六部官員,與當朝宰相權勢等同。

甚至論及品階來說,尚書令的二品官階要比宰相還要高!

可是這些都是沒用,因爲宋朝的官制幾經改動,已經除去中書令、侍中、尚書令的虛稱。而門下併入中書,稱之爲中書門下。

而門下中書這個機構,直接由宰相主中書事務,兼尚書省之長,六部直屬於宰相,尚書省之制已廢於無形,實際上這也是三省合一。

所以這個尚書令其實已經廢除,比當下官制中的虛職還不靠譜!

虛職至少還有這個官銜,可尚書令又該從何說起?

一開始衆人以及葉宇都覺得,當今陛下是不是老糊塗了,就算要在葉宇臨走之時,爲了表彰一下予以虛職封賞,也不應該用一個廢除的官職加封吧?

可是隨後有聰明之人,心頭一經回思便恍然大悟,暗道這個官職可真是用意不純啊!

“臣謝主隆恩!”

葉宇恭敬地接旨謝恩,隨後便主動退出了大殿。

這一次沒有人上前進言阻攔,因爲陛下已經下達了旨意,再多說已經是無濟於事。

之後的朝堂上所討論的多是宋金之間的戰事問題,因爲放任葉宇的離去,其實已經表明了當今陛下趙昚的一個態度。

所以在宋金兩國的關係上,如今似乎已經沒有了商量的餘地。

除了應有的積極集結兵力防禦備戰之外,就是儘快查獲屠殺金國使節的兇手,兩手準備的決議之下,大部分人其實都有一個共同心聲。

那就是能不打,就最好不要打起來,因爲這對於黎民百姓而言是一場災難,對於他們這些朝中權貴其實也是一種折磨。

當朝會散去之後,虞允文被蔣芾拉到了一旁,見四周無人才低聲鄭重道:“虞兄,你跟蔣某說實話,這金國使節……”

“蔣老弟,你爲何突然問及此事?”

見虞允文一臉茫然的樣子,蔣芾神情不悅道:“虞兄,你若有事情,可不能瞞着蔣某,你可知此舉乃是欺君之罪!”

“哈哈哈……”

“虞兄,你……”

“老弟你不會以爲,那金國使節是老夫所殺吧?”虞允文爽朗的笑了笑,隨後十分玩味的問道。

蔣芾見虞允文主動說到了這個事,他也就沒有什麼再顧慮的了,於是直言道:“既然虞兄不避諱此事,那就請虞兄直言相告!”

他蔣芾之所以懷疑多年的老友,那是因爲他知道虞允文太需要這場戰爭了,積蓄隱忍這些年,其實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收復失地。

換成虞允文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就是:此生不見江山一統,虞某死不瞑目!

正如當年宗澤臨死之時,由於心繫北伐大業,口中還不停地口中唸叨:過河!過河!

對於這樣一個執着於北伐事業的人來說,近日發生金國使節被殺一事,蔣芾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虞允文的身上。

況且當日在虞府之中的時候,虞允文說的那些自信的話,就更成了蔣芾堅信的旁證!

“蔣老弟,你多慮了,虞某雖說做事有時候過於意氣用事,但也不會做出這等極端之事,所謂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那麼兩國交惡,又與駐國使節何干?”

“可是當日你說……”

虞允文猶豫了一下,隨後壓低聲音道:“當年北伐雖說失利,但是虞某也不是沒有暗中發展北伐的火種,所以當時虞某的意思是讓他們……”

聽了虞允文的一番解釋之後,蔣芾這才明白自己這位老友竟然早有籌謀。

“那金國使節被殺一事,又是何人所爲?”有一個疑問,縈繞在了蔣芾的心頭。

虞允文搖了搖頭,神色凝重道:“此事實在是過於蹊蹺,虞某一時也難以看出是何人所爲,不過這對於我們而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第67章 完顏長樂小公主第199章 進駐紹興第50章 二人研究陰陽道第166章 論語二字另類解第18章 一招不慎輸江山第17章 繪製江淮地域第318章 城雖未破心已亂第70章 帝王之術第106章 一桶江山第35章 大卸八塊第605章 大軍又踏新徵程第305章 柳千帆喪命疆場第245章 那柄劍,不尋常第757章 火中的帝王尊嚴第161章 捷報傳來引朝爭第122章 莊園之中宇液池第608章 蕭朵魯布的爲難第39章 鐵嘴黑鷹第17章 一波三折第132章 八大書院第207章 紅城古堡有來源第36章 暗潮涌動是非明第134章 軟硬兼施第19章 武將寧爲亂世狼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156章 舊病復發即昏厥第25章 茶樓巧遇第540章 到了棋局收官時第41章 駕馭心術第119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第310章 先做孫子的爺爺第241章 坐懷不亂第28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569章 各存心機局再生第267章 更尊崇的三結義第92章 月夜初逢危難間第160章 選擇相信第601章 鐵爪飛鷹發飆時第12章 指點一二第24章 硤石山中遭埋伏第39章 鐵嘴黑鷹第42章 自古戰場無仁慈第2章 招蜂引蝶非我錯第52章 此番盪漾真不好第145章 馬踏天下第31章 恩威並施第27章 金國太子陷埋伏第322章 黎大隱的兒子們第50章 雞毛蒜皮第79章 冰肌玉滑第85章 來者不善第108章 機緣巧合見入口第42章 龍山喋血第16章 王府門外閉門羹第271章 茶館閒聊波濤起第188章 菩提寺內第320章 不歡而散的朝會第240章 本王殺人習慣了第51章 美人獻吻第104章 心成驢肝第59章 強行納妾三元樓第73章 衆生行善第100章 大夫許宣第87章 山中蘊藏磁鐵礦第98章 岳家六郎第33章 玉屏山匪第41章 秋宮美子邀共乘第192章 多謝成全第55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313章 吳挺此前的顧慮第35章 宮中迷霧暗重生第43章 陰曹地府第124章 丁家老宅第274章 遠去地落寞背影第259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225章 月牙湖邊第111章 讓我脫衣是何意第71章 浮雲暗動第65章 母慈子孝謊言美第259章 造人計劃第1章 有豬一樣的隊友第262章 浙東四絕第113章 月夜玫瑰伴佳人第794章 你先抱個美人歸第301章 引蛇出洞再開局第13章 是非分明第792章 十年如夢又逢君第130章 特來討教第159章 頭痛欲裂猛撞牆第774章 車內父子論忠奸第337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第28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308章 大宋皇帝的口諭第65章 母慈子孝謊言美第116章 七竅玲瓏第69章 更換簾官第65章 母慈子孝謊言美第11章 陛下,草民累了第49章 聖意相阻志難酬第218章 宣化城中殺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