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陛下微臣不同意

衆人在御書房裡爭論不休,卻沒有絲毫影響到了此刻的趙有。

他在接到葉宇的那塊玉佩之後,就一直放於手心未有離開,因爲他隱隱覺得這塊玉佩極爲眼熟,似乎他是在哪裡見過。

但是朦朧的意識,又讓他暫時想不起來。

最後只得將此事暫放一邊,見庭下衆人爭論不休,孝宗趙有隨即叱令衆人暫且停止爭執:“至於是否追究葉宇之罪,衆卿容後再議,然這和親之事,又該如何處理?”

如今這個問題不僅是葉宇的私事,而是兩國邦交的大事。況且在處理這件事情上,孝宗趙有還是覺得搬上臺面說比較好。

因爲這件事情,關乎他與福王之間的利益關係。

當年他之所以頒了聖旨賜婚葉宇與柳芊羽,就是看在福王趙琢讓出一部分兵權,如今這兩家的婚事因爲完顏雍的函文到達而暫擱,若是處理不好的話,恐怕真的會內憂外患。

這就好比一個平衡的天平,福王趙琢在境內的安穩,與宋金兩國的邦交,分別各自處於天平的兩端。

他趙有無論是偏向誰,對於這個穩定的朝廷來說,都會帶來不小的震盪

孝宗趙有這話是在問衆人,其實在場的所有人心裡都明白,這無非是在問福王趙琢與葉宇二人罷了。

福王趙琢腆着肚子,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有意無意的瞥了葉宇一眼,但是至始至終他都沒有作出任何表示。

而就是那有意無意的一瞥,葉宇卻清晰準確的捕捉到了,葉宇知道這趙琢是在等他表態,畢竟這件事情的根由在自己這裡。

於是深吸了口氣,隨後鄭重道:“陛下,此事乃是因微臣而起,故而微臣認爲此事……”

話說到這裡,葉宇能明顯的感受到這御書房裡的氣氛瞬間凝滯,而且有無數雙耳朵正在等着他接下來的決定。

“微臣認爲這乃是金國的一廂情願,聯姻之事純屬是有意向陛下挑釁,衆所周知陛下已經賜婚微臣與永安郡主,若是因爲金主的一道函文而朝令夕改,豈不是說陛下……”

“說”

“自甘於下,屈辱稱臣”

短短八個字,葉宇說的是極爲艱難,因爲他知道說出這句話,將會換來風暴般的雷霆之怒

果然不出葉宇所料,這句話剛說完,孝宗趙有就霍然站了起來,暴起地青筋足以表示此刻趙有內心的憤怒。

“陛下,微臣認爲葉尚書所言有理,此事決不可任由金人擺佈,若是在此事上做出了讓步,豈不是說我堂堂大宋,一個臣子的婚姻嫁娶都要受金人擺佈?”

蔣芾此刻的神情十分的激昂,言詞也是極爲犀利。因此這些話一經說出,其餘幾名主戰派的大臣們,也都紛紛出列附議。

蔣芾的話音剛落不久,緩過勁來的曾迪卻反駁道:“蔣大人此言差矣,因爲一個人的婚姻之事,而使得邊關再起戰火,如此行徑豈不是過於自私了?”

“哼人若無尊嚴尚存,又談何私與不私?”

“本可以兩國和平交好,爲何要再起兵戈生靈塗炭?蔣大人此番意圖,不過是爲了一己之私,而讓天下百姓爲之受苦,試問蔣大人,你又於心何忍?”

虞允文聽了曾迪的這番說辭,於是不悅的接過話:“金人欺壓我大宋子民久矣,難道這種委曲求全的奴性,曾大人不覺得可恥,反而引以爲榮乎?”

“虞相此言過片面,曾大人所言其實並無不妥,如今我大宋國泰安定,若是因爲某個人的一件婚姻之事而妄動戰火,這是不是小題大做了?”

張說在葉宇那裡吃盡了窩囊氣,所以也只有將這股憋悶之氣撒在了虞允文身上:“再者而言,若是能夠促進兩國邦交之事,難道不是一大善事?”

“張大人刺眼謬論……”

“哼是否謬論諸位心知肚明,當年還不是鬥志昂揚,最後卻落了個慘敗退兵?”

“你……”

方纔還安靜地御書房裡,又一次因爲兩方的意見不合再起紛爭。

這樣的情況對於孝宗趙有而言,其實並不陌生,當年決定北伐的時候,朝堂上的爭論要比當下還要激烈。

當年他是頂住了所有的壓力,力挺主戰派的虞允文進行北伐,但是結果卻是很不盡人意,反而後來成了主和派茶餘飯後的談資。

每每談到這種強硬的事情時,這些人總會將當年之事搬上臺面,這一直讓孝宗趙有很是無語。

不過這種場合對於葉宇而言倒是第一次遇到,聽着雙方此起彼伏的口水戰,葉宇是徹底地屏蔽了所有人,因爲他實在是聽不下去這種狗咬狗的言論。

福王趙琢是久不在朝堂,所以對於這樣的場合也是第一次見到。

見衆人紛紛擾擾不成體統,他就生硬的輕咳了一聲:“諸位若是爭論完了,是否聽本王一句?”

作爲當今大宋最具權勢的王爺,說起話來當然自有一番威信,所以紛擾的御書房裡,隨後便漸漸地恢復了平靜。

“陛下,以臣之見,陛下乃是天子,此事應由陛下乾綱獨斷”

福王趙琢這句話說了等於沒說,孝宗趙有若是能夠乾綱獨斷的話,還用在這裡聽着衆人瞎嚷嚷嗎?

但是有心人都會看得出,這是福王趙琢故意將了孝宗一軍。趙琢就是要看看在這種情況下,孝宗趙有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

“朕……”此時此刻的孝宗趙有還真是犯了難,因爲這件事情無論如何決定,都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見自己父皇不知該如何迴應,慶王趙愷就開口解圍道:“皇叔,以侄兒之愚見,不如就暫且應下金人的聯姻之事,古語有三妻四妾之說,以四弟之身份,不如……”

“皇侄的意思是,要讓本王的義女屈居一個側室?”

“皇叔,那柳芊羽不過是民間女子,且只是一個賜封的郡主,而金人聯姻的卻是公主。所以小侄的愚見,讓堂義妹作爲四弟的側室也不算委屈……”

其實慶王趙愷的這個提議,這也是孝宗趙有的心中所想,因爲只有這樣才能和平的結解決問題

不過這個提議卻不能由他趙有去說,畢竟他自己答應福王趙琢的婚事在前。

所以面對福王趙琢,孝宗趙有是處於理虧的境地。

“朕覺得……”

而就在孝宗趙有準備借坡下驢,順勢接納慶王的提議時,一直沒有言語的葉宇,卻突然開了口:“陛下,微臣不同意”

(第三更,呼呼,今天的結束,明天外面繼續,月末了,大家有月票的記得給三生哦,在此多謝你們了……)

第106章 一桶江山第596章 完全失控的宋軍第790章 輸在你手中不冤第18章 一招不慎輸江山第244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17章 借鑑島國小電影第230章 黎大隱又開詩篇第237章 移花接木第293章 人未至,威已施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61章 雨打沙灘萬點坑第29章 傲然目空天下士第275章 車中旖旎第148章 戰如墨雲乾坤殺第14章 畜生蒿藜第55章 冷麪死神第31章 才子佳人第24章 煙花柳巷第155章 伴駕遊園第112章 你黑還是我更黑第80章 佛道之爭進行時第79章 願爲兄弟退一步第336章 血染江北映山紅第6章 待價而沽第307章 月下醉劍問平生第54章 原來是你第98章 病情惡化難醫治第21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80章 笑將酒灑一窗風第473章 我給你們講故事第16章 月下中秋第90章 離山之前論改革第596章 完全失控的宋軍第34章 事態嚴峻要變天第155章 伴駕遊園第31章 恩威並施第38章 心狠手辣第85章 各懷心思謀求利第53章 無奈留宿 寒山寺第129章 茶樓閒話第72章 重陽宮前先發難第788章 十八殿中誰爲首第144章 無筆墨痕第15章 擲筆斷絃第33章 玉屏山匪第296章 一路凱歌氣勢宏第279章 北伐滅金的序幕第17章 繪製江淮地域第608章 蕭朵魯布的爲難第603章 順利攻下宣化府第100章 庭院小閣赴佳人第155章 伴駕遊園第120章 無根白銀第550章 起死回生造勢成第63章 三角定律第89章 石室之中藏兵書第782章 趙斌皇太子第52章 公主殿下失蹤了第32章 狐騷醋味第151章 兩軍廝殺戰正酣第24章 天子之劍第322章 黎大隱的兒子們第86章 勤學苦練第64章 神力少年摔倒馬第148章 戰如墨雲乾坤殺第110章 心少一點第142章 偶然必然第258章 文人迂腐第191章 有聲有色第353章 此後再無完顏氏第286章 我玩剩下的把戲第171章 一場大火第252章 葉宇的另類剖析第289章 宋金之間初交鋒第79章 願爲兄弟退一步第316章 交予顧夕風密旨第265章 鑑貌辨色第118章 安豐知縣第25章 血腥不燃畏難消第134章 軟硬兼施第160章 選擇相信第252章 葉宇的另類剖析第603章 順利攻下宣化府第606章 天上地下詭異生第31章 三千太學皆俯首第340章 臣妾真的做不到第165章 斯文敗類第764章 填平這條汪吉河第125章 故事僅僅纔開始第87章 天下筵席終離散第252章 葉宇的另類剖析第542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32章 林中相談第275章 見與不見已陌路第25章 茶樓巧遇第5章 量體裁衣第308章 大宋皇帝的口諭第86章 趙悌之死第789章 江山究竟歸誰家第293章 人未至,威已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