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

寬闊的廣場上,因爲東西兩側相應兩個聲音,使得原本一面倒的局勢頓時發生了變化。

葉宇循聲望去,卻在人海之中看到了兩個頗爲熟悉的身影。

東側率先提出反擊的寒門學子,是當初福州寧德縣的武青忠。而與之對應的西側抗議者,是葉宇的老相識李墨。

當葉宇看到二人的身影的時候,他的心裡卻是油生一種莫名的疑惑。

武青忠能夠站出來替他說話,這一點葉宇表示能夠理解與接收。可是李墨也在這個時候出頭幫他,這就讓葉宇感到十分的意外。

當年在滁州的時候二人可沒少暗中較勁,三年前還因爲赴京趕考的事情,使得二人的恩怨越發的加劇。

不過此時不是他疑慮的時候,因爲有了二人的反擊,頓時激起了兩撥人的言語衝擊。

紛紛擾擾的廣場上空地上,葉宇見形勢已經難以控制,當即下令,但凡有不聽勸阻者,當即拖下去杖責五十以儆效尤。

官兵的加入其中,起初還有不少人妄言叫囂着,待這些叫囂着被打得鬼哭狼嚎時,衆人才知道葉宇並不是鬧着玩的。

來回往復幾次之後,嘈亂的現場衆人,終於慢慢地趨於安靜了下來。

在葉宇的一番雷厲風行之下,這纔將已有亂象的局勢挽回。

葉宇凌厲的望着場下衆人,沒好氣地斥責道:“今日是本官書院納學之期,爾等卻在這裡聚衆鬧事,是不是覺得本官真不敢殺了你們?”

“本官在這裡警告你們,凡事不要欺人太甚,太學生,哼哼,沒什麼了不起”

葉宇今日是動了真怒,他本想借助慶王的侍衛將這些太學生嚇退,可沒想到這羣太學生是油鹽不進,而且對他還是步步緊逼毫不退讓。

若是平日裡出現這種情況,他葉宇能忍就忍了,畢竟跟這些貴族學子犯不上多生事端。

可今日是清流書院的廣納學生的日子,這種毫不顧忌他葉宇面子的行爲,讓葉宇實在是難以忍下這口氣。

當孔孝儒與虞千盛出現的那一刻,葉宇已經知道了這一場聚衆事件,並不是簡單的一場聚衆示威,而是有人在暗中授意所爲。

虞千盛是當朝首相虞允文的嫡孫,雖然有意上門故意尋事,但倒是十分的彬彬有禮。

而國子監祭酒孔德賢的孫兒孔孝儒,年紀輕輕卻是十分的囂張,對葉宇那是步步緊逼毫不退讓半分。

這二人的祖輩,當初在朝堂上沒少與葉宇爭論過書院的利弊。所以今日的三千太學生聚衆於此,恐怕並非是表面上那麼簡單。

葉宇因爲憤怒而說出的鄙夷之言,讓在場的太學生們頓時也火了起來。畢竟他們這些人一直自恃在學子中高人一等,所以這種與生俱來的自尊,讓他們無法接受葉宇的鄙夷。

太祖皇帝自建朝之初就有明言:“本朝絕不以言罪人”、“文治國、武安邦”、“凡取秀才功名及以上者,無確鑿之罪證不得辱罵、加刑”……

一大堆祖訓丨教導下來的結果就是,本朝文臣的地位之高,在歷代皇朝之中可謂登峰造極。

文臣的地位尊崇,使得水漲船高,他們這些自命不凡的太學生,自然也不能容忍外人的詆譭,即使這個人是當朝的吏部尚書。

“葉學士,我等尊你爲一聲學士,那是對你學識的認可,但還請您注意言行我太學衆位學子乃隸屬國子監,等同於天子門生,雖不比葉學士地位尊崇,但也不該出言鄙夷”

“不錯,您乃是我大宋第一才子,這一點無人質疑,但既然均是儒門弟子,當應有自我的修養……”

臥槽

葉宇聽着這些人說什麼自我修養,當時就有種要罵街的衝動,這可是你們是主動挑釁,反過來還跟我說什麼自我修養。

“自我修養是什麼?是爾等不要臉皮的在此聚衆鬧事嗎?我葉宇開設私學乃是個人之事,與你們說的什麼大仁大義沒有關聯”

“本官有錢,就喜歡揮霍,本官想要開設什麼學科,與爾等何於?若是再無理取鬧,可就別怪本官法不容情”

“葉學士……”

“滾”

葉宇此刻已經懶得與這些人廢話,這羣自以爲是太學生,讓葉宇越來越覺得討厭

當真正處於不可調和的情況時,這其實也是雙方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葉宇擔心這件事鬧大之後,會給清流書院的開辦帶來未知的變數,雖然皇帝趙有已經默許了,但也僅僅是默許而已。

三千太學生,背後代表着國子監,代表着朝廷的最高學府,若是此事鬧大之後,將會是一個難以收拾的殘局。

輿論,有時候真的不容小覷。

而這些太學生,面對葉宇近乎叱罵的態度,似乎也心生了膽怯,雖然他們知道在這京城重地,葉宇是不敢將他們如何的。

但即便如此,這種近似於無理取鬧的行爲,也讓他們心中沒了底氣。

畢竟三千太學生,大多數人的背景並沒有孔孝儒、虞千盛的強硬,所以葉宇的強勢讓他們有了後退之意。

虞千盛顯然要比其餘衆人冷靜很多,於是向葉宇拱了拱手:“葉大人,我等前來並非有意鬧事,而是對於清流書院的諸多科目不服罷了”

“哦?這話怎麼說?”葉宇目光深邃的盯着這個虞千盛,心說這虞允文的孫兒果然心智不淺。

“葉大人之才學享譽中外,這是我大宋文人士子所公認的世事。但葉大人畢竟是官場中人,雖說開辦了這所清流書院,卻也難有閒暇教授求學的學子,在下唯恐書院師資良莠不齊,將來辱沒了葉大人的名聲”

好一個迂迴戰術,葉宇沒有想到這個虞千盛年紀輕輕竟然如此了得

直接避開正面的爭鋒相對,而採用欲抑先揚的手段,避重就輕的將矛頭指向書院的師資配置上。

“哦?虞千盛,你這是在質疑本官開辦這所書院,是誤人子弟了?”

“在下不敢”

“不敢?哼哼”

葉宇冷笑了兩聲,隨即話鋒一變:“你又如何斷定,這清流書院師資良莠不齊?”

“葉大人……”

虞千盛雖然言語爲難葉宇,但一直是恭謙有禮不卑不亢。但一旁的孔孝儒卻沒有好耐心,於是打斷虞千盛直擊葉宇:“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選幾個村野的教書先生,也敢充當書院的教授,這豈不是滑稽?”

“我太學之中皆是當今鴻儒坐教,又豈是大人這清流書院所能比及?一個書院裡盡是匹夫蠻野,又豈能教書育人效命朝廷?”

孔孝儒一口一個匹夫蠻野,對於清流書院的師資力量很是不屑。而這番戲虐的調侃,讓在場的所有太學生鬨堂大笑起來。

楊輝今日主持清流書院的開院儀式,更是葉宇委以重任的書院院長。見這些太學生如此的無禮,氣得是吹鬍子瞪眼,欲要與這些人爭論個是非曲直。

不過卻被葉宇安撫離開了現場,他真怕自己的這位恩師氣得背過氣去。

這些書院的教師,大部分都是楊輝通過人脈聚攏而來,其中不乏有很多好友,如今這幫乳臭未於的太學生如此詆譭,楊輝又豈能咽得下這口氣?

面對孔孝儒的咄咄逼人,葉宇也絲毫不含糊,心說你爺爺孔德賢都不是我的對手,你這個孫子還能翻了天不成?

“我這清流書院究竟師資如何,不勞諸位費心。太學乃是朝廷儲備人才的最高學府,我這小小書院自不能比。不過我這書院至少可以保證一點,那就是絕對不出窩囊廢”

一句窩囊廢可是捅了馬蜂窩,雖然這一句並沒有直接針對太學生,但這句話擺在這裡,就是一個很明顯的諷刺。

這說明什麼,說明太學佔着全國所有的資源,卻做着培養窩囊廢的事情

葉宇這句話不僅諷刺了在場的所有太學生,更是在諷刺國子監的太學學校乃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也可以說是文明化延續與傳播的聖地。

可是這些官辦的書院又做了什麼,尤其是朝廷的最高學府太學院,簡直成了孕育官僚主義的夢工廠。

佔據着大宋百分之八十的資源,卻培養着一代又一代庸碌之輩。

說句極不和諧的話,那就是站着茅坑不拉屎

當年宋金文化對決的時候,八大書院的優秀之士雖然戰敗,但多少也出了很大的犧牲。然而再反觀整個太學院,整日裡掛着國府正統的旗號,卻沒有一人能夠爲國分憂

但這個已經無用的太學,卻實實在在的屹立不倒。

這其中除了是一種制度之外,也是當朝官僚的有意維護,因爲太學院是他們爲子孫買的一份長期保險。

正如後世高考很多地區的分數線差異很大,其實本身就是一個道理。

北京的名牌大學,對於本地招收分數線要比外省低了幾百分,這個問題在人大會議上不是沒有提及,希望能夠各地考生平等對待。

但是很多年過去了,仍舊沒有得到應有的改善,這是爲什麼?

明明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問題的嚴峻,但是卻終究不能做到分數線的統一與公平,這就是一種官僚主義的種種內在貓膩。

分值拉平了,考生的競爭會更加的激烈,那麼他們還有什麼優勢可言?

葉宇當年分值高達六百六十分的成績,結果卻與清華北大說了聲拜拜。這對於葉宇而言,本身就是個難以磨滅的痕跡

第343章 皇儲之爭暗流生第163章 鳳陵客暗蘊三策第42章 剃頭挑子一頭熱第473章 我給你們講故事第37章 黃龍吸水第544章 侯府靈棚事非生第98章 病情惡化難醫治第23章 孤狼難言述玄機第98章 這個葉宇不能殺第275章 車中旖旎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273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268章 詔書之外的故事第77章 林中殺機第244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10章 變幻局勢一觸發第175章 胡攪蠻纏第163章 鳳陵客暗蘊三策第87章 山中蘊藏磁鐵礦第313章 吳挺此前的顧慮第17章 繪製江淮地域第101章 又有何難第44章 寶石山上雙雄會第117章 蘇家嫁女生變故第277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125章 指揮若定發政變第282章 很多事情你不懂第777章 神奇的三件組合第276章 腿軟了不聽使喚第157章 蕭朵魯布的決定第165章 斯文敗類第27章 太學聚衆共施壓第277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159章 頭痛欲裂猛撞牆第91章 草木凋零第63章 三角定律第250章 一着爭來千秋業第539章 三國結盟碾壓來第76章 但願你我永不見第298章 南葉北柳再相遇第49章 聖意相阻志難酬第248章 史料之外的故事第168章 心甘情願第230章 黎大隱又開詩篇第70章 手化太極做體操第32章 狐騷醋味第221章 究竟是誰算計誰第112章 你黑還是我更黑第12章 男上女下第149章 黎大隱突襲營盤第35章 宮中迷霧暗重生第244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278章 提攜新人爲掣肘第61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11 名爲清流第42章 龍山喋血第782章 趙斌皇太子第107章 天縱奇才第603章 順利攻下宣化府第47章 領兵江北突受阻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161章 標點符號第172章 好人永遠沒好報第69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第120章 防火防敵防女人第146章 太白酒樓第265章 東臺閣上認親母第55章 冷麪死神第21章 餐食人肉第41章 火光赤巖映天起第94章 同輩對坐僅一人第89章 石室之中藏兵書第192章 多謝成全第121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38章 權臣之路多坎坷第184章 自己挖坑第25章 漸陷漩渦覺權術第188章 菩提寺內第286章 我玩剩下的把戲第316章 交予顧夕風密旨第85章 來者不善第757章 火中的帝王尊嚴第66章 舌戰羣儒第114章 你不正常第90章 望江樓畔第152章 口舌之爭第29章 叛我者死第189章 一場誤會第111章 金蟬脫殼第8章 沐浴春天第102章 可惜明白太晚了第18章 一招不慎輸江山第76章 靜水聽曲第302章 潁州城下戰火燃第6章 沒有看法第55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93章 此起彼伏兩撥人第97章 酒樓受辱第190章 一萬戰俘並不多第273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