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蛛絲馬跡

“呵呵!三弟近日可是神采依舊啊!”趙愷看着眼前這個三弟,面帶微笑地寒暄着。

趙惇卻擺了擺手道:“二哥又在取笑我了,近日家門不幸,鳳娘胞弟死於非命,一直在府上跟小弟是一哭二鬧三上吊,實在是頗爲頭疼……”

“呵呵,弟妹這也是情理之中,看來三弟府上並不安寧吶!”

趙愷這句話一經說出,坐於下首的趙惇眼角不由得微微一動。

此話一語雙關,可謂是恰到好處,趙惇神色微微一怔,隨即笑了笑敷衍道:“二哥說的極是,近日府上確不安寧!”

坐在一旁的葉宇聽着這兄弟二人的對話,心道這皇家的子弟都是人精,說句話都帶拐彎的。

“恭王殿下不必憂慮,今日我等前來就是爲了貴府安寧而來!”

“哦?師弟此話當真?”趙惇看了一眼葉宇,不動聲色的詢問道。

“當然,否則下官又何必前來打擾?”

對於趙惇稱呼他爲師弟,葉宇也是感到一陣無語。

趙惇偏好算術之學,跟隨楊輝學過一陣子算術。自從當年楊府見過一次面後,這師弟的稱呼就已經得到了坐實。

當年葉宇與恭王趙惇,倒是有過幾次接觸,雖然只是學術上的交流,但是葉宇一直是敬而遠之。

究其原因,就是熟知歷史的葉宇知道,這個趙惇就是後來的宋光宗,也是一個極爲隱忍而又不孝之人。

因此對於這樣的人,葉宇自然是敬而遠之,保持着應有的距離。

趙愷看了看二人,隨即笑了笑:“葉學士,既然已經來到了三弟的府上,你也該辦理正事了!”

“二殿下所言極是,那今日下官就在這客廳之中,分析這場人命案……”

說着便站起身來,向兩位皇子各自施了一禮,這纔開口道:“據當日張大人所說,李崇是死於五更時分……”

“不錯,正是約五更時分!”張蒙一臉鄭重的迴應道。

“可是據調查李崇二更醉酒出了白玉樓,四更時分回到恭王府,試問一個爛醉如泥的人,又如何會去而復還,死在白玉樓的街巷之地?”

“哦?是麼?本王倒是沒有太注意這些……”趙惇端起茶盞,一臉茫然地沉聲說道。

而趙愷卻是饒有興致道:“那以葉學士之意,李崇之死並非是在街巷?”

“不錯,第一命案現場並非是在街巷,而是在恭王府中!”

“師弟,說話得有依據,李崇要是死於恭王府,難道本王會不知曉?況且如今李崇屍體已經焚燬,你之所言不過是主觀臆測罷了……”

趙惇放下茶盞,臉上頓時布上了一層寒霜。

葉宇胸有成足地鄭重道:“依據當然有,下官不僅尋到當夜打更的更夫,也從劉仵作那裡找到了這個!”

葉宇說着從袖中取出一本冊子,在手裡揚了揚,隨後冷笑道:“更夫可以證明李崇四更天回到恭王府!”

“但那又如何,這就能證明李崇死於本王府上?李崇酒量一直很好,回府之後又折回白玉樓,也並無不可!”

“三殿下所言極是,但問題就在這本錄冊上!劉仵作有個習慣,就是每每遇到驗屍之時,都會留下一份備錄,大理寺的錄冊已經焚燬,但這本備錄卻依舊存在!”

“這份備錄裡,記述着李崇的傷口以及衣冠樣貌,其中有一點值得推敲!”

張蒙看到葉宇手中的備錄,頓時欣喜不已,但之後卻是面帶疑惑的追問道:“葉學士,當初驗屍錄冊張某也參閱過,但未有發現絲毫線索……”

“這錄冊上記錄着,當日案發現場,李崇的服飾除了貼地之處略有潮溼,其餘地方都是乾爽的,但是據葉某所知,案發當夜臨安下起了小雨!”

趙惇冷冷笑了:“師弟,這又能說明什麼,當夜小雨到了四更時分就已經停了,李崇換上乾爽衣服,再折回白玉樓,不曾浸透雨水又有什麼奇怪的?”

這一番解釋,倒是合情合理,但葉宇卻是訕訕一笑道:“三殿下看來案發當夜睡得並不安穩,否則爲何連幾更停雨都瞭如指掌?”

“呃……,本王也是從下人的口中得知……”

趙惇已經是十分謹慎的應對,不曾想還是中了葉宇挖的坑。暗自懊悔的趙惇臉色略顯陰沉,尷尬的掩飾自己的失言。

“哦,看來三殿下親民果然名不虛傳!不過三殿下所言雖然有理,但李崇腳上靴子的鞋底沒有水漬,這又作何解釋?”

“這……”

一句話將趙惇問的是啞口無言,而張蒙頓時恍然大悟道:“葉學士果然明斷入微!”

在場的幾位都不是愚笨之人,自然瞬間明白了葉宇的意思。

李崇有個良好的習慣,那就不願意坐轎子,而且恭王趙惇也不允許管家如此招搖。

所以坐轎子的這種可能,就直接可以忽略了,況且案發現場也沒有轎子的痕跡。

小雨是到了四更停了,但大街上的地面卻是潮溼的,那李崇若要返回白玉樓,在不坐轎子的前提下,那這段路難免不會沾溼鞋底。

但錄冊上記載的是,鞋底沒有水漬與塵泥,這個破綻就足以說明一個問題。

那就是李崇回到恭王府後,由於一路小雨淋淋身上已經潮溼,所以就換了一身衣服與足靴。

乾爽的足靴沒有在潮溼,說明李崇回府之後就再也沒有出來。

而之所以躺在街巷處,很明顯是被人擡到了那裡。

葉宇把話說到了這裡,也就沒有再往下說,而是等待着恭王趙惇的迴應。

這一刻客廳裡陷入了短暫的寧靜,身爲兄長的慶王趙愷,看了趙惇一眼沉聲道:“三弟,難道你就沒有話要說嗎?”

“二哥,你也認爲李崇是死在小弟的府上?”

“那這事你又作何解釋?”

趙惇卻是訕訕地冷笑道:“就算髮現屍體的不是第一案發現場,但也證明不了什麼!”

“不,三殿下此言差矣,這還真的能證明一些事情……”葉宇擺了擺手,一臉鄭重的說道。

“哦?那本王倒要洗耳恭聽了!”

葉宇又再一次揚了揚手裡的錄冊,鄭重道:“這裡記述着,李崇的那雙乾淨的足靴,右靴的頂端有一塊紅色的生漆(油漆),而據下官所知,三殿下的府門重漆大門恰好也是那一日!”

嘶!

要知道在古代,大門的顏色是很有講究的,封建時代,宮殿朱門,硃紅色的門是等級的標誌。

除了天子宮殿,以及皇子王孫,乃至功績至偉大臣,纔可以有資格配以硃紅色大門。

而民間一般家庭,也多是以黑色大門爲多。

所以當葉宇說出李崇的靴子頂端有紅色生漆,這範圍就直接縮小了很多。

而且這生漆若要粘上鞋面,勢必是生漆未有凝固的原因。

恭王府重漆府門,又加上連綿小雨,以至於生漆不能迅速風乾,這也正好能合理的解釋一些問題。

硃紅色大門本就極少,當日重漆府門的,恐怕也只有恭王府了。

葉宇拋出一個又一個證據,雖然不能說明什麼,但已經將趙惇步步緊逼到了絕境。

客廳了氣氛有些凝滯,張蒙在旁看着這一切,心道這葉宇果然是胸有成足,難怪敢揚言半日就可偵破此案。

只是讓張蒙不明白的是,這葉宇剛出來沒多久,怎麼所有的細節都調查的如此清楚。

甚至連恭王府的大門幾時染漆,都已經調查的如此清楚。

“這也說明不了什麼,生漆即便不能隨意用於府門,但諸多漆器也是多用生漆塗染,或許……”

沉默良久的趙惇對此提出了辯駁,但是話還沒有說完,就見葉宇打斷道:“話雖如此,但方纔下官進入王府之時,看到了不該看到的東西……”

“是什麼?”

“王府大門的五尺高度處,有一個不易察覺的生漆褶皺,而這個褶皺的形狀恰好是鞋尖的形狀!”

“三殿下,你不會要跟下官說,有人閒來無事,故意在五尺高的位置留個鞋印吧?”

“這……”

要說府中的僕人無意碰到剛生漆的大門,倒也能夠說得過去。但那隻能在大門的下方留下印記,而五尺高的距離,遠非人力所能爲之。

而唯一能夠解釋地就是,有人將李崇擡出府門,不小心觸碰到了王府大門。

而被扛在肩膀上的李崇,平躺距離地面正好約有五尺高度。

雖然這些並不是十足的證據,但恭王府成爲案發地點的嫌疑,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三弟,這多番嫌疑,不知你可有合理地解釋?”

“這……”

趙惇神情尷尬地一時語塞,不知道該如何去辯駁。

“三殿下,此事恭王府有重大嫌疑,或許這真正的兇手就在這府內!三殿下睿智英明,若要還恭王府上下一個清白,該如何做,想必不用下官多言了!”

葉宇看着神色陰沉,默然不語的趙惇,依舊是步步緊逼的說道。

其實葉宇的意圖很是明確,那就是要搜查整個恭王府。因爲只要是在恭王府行兇,即便清理的再如何幹淨,都會找到蛛絲馬跡。

第65章 一夜學問第98章 這個葉宇不能殺第110章 心少一點第255章 秦王府中逢異變第44章 寶石山上雙雄會第93章 前往臨安第96章 客似雲來第794章 你先抱個美人歸第119章 御書房裡起紛爭第35章 宮中迷霧暗重生第71章 玉佩之事莫當真第92章 引狼入室第31章 恩威並施第149章 天有異象第785章 策影令出風雲動第244章 武家青音第21章 高麗學士再折辱第16章 月下中秋第258章 文人迂腐第225章 月牙湖邊第277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76章 強扭的瓜很解渴第128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28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78章 你倒是挺專業的第622章 三軍鏖戰火如屠第48章 故作茫然掩心機第113章 偶得良駒過三關第348章 冊立太子暗流涌第117章 時間不許去蹉跎第254章 月夜鷹鴿第55章 冷麪死神第235章 白日做夢夢未醒第130章 神棍後代不靠譜第36章 扒人衣服第52章 算無遺策第104章 一見鍾情你信嗎第202章 酸甜苦辣第734章 天生的貴賤之分第46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188章 菩提寺內第62章 楊政竟有私生子第296章 一路凱歌氣勢宏第12章 賜封虛職尚書令第273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229章 臨行前的送別宴第70章 帝王之術第340章 臣妾真的做不到第478章 福州水師要擴建第314章 兩軍相遇朱仙鎮第303章 見血封喉箭啐毒第159章 滴 強勢相擁第143章 墨生五彩第89章 吏治五疏第103章 嶽府一敘第86章 終南捷徑另有因第606章 天上地下詭異生第192章 多謝成全第86章 蛛絲馬跡第45章 生財有道第41章 秋宮美子邀共乘第52章 公主殿下失蹤了第101章 朝野上下皆沉默第87章 天下筵席終離散第33章 罪證確鑿難辯駁第49章 無名大火內有因第87章 天下筵席終離散第71章 問天劍下血流河第78章 你倒是挺專業的第607章 深陷重圍難生天第81章 貌合神離第68章 只爭朝夕第608章 蕭朵魯布的爲難第348章 冊立太子暗流涌第72章 重陽宮前先發難第92章 安樂侯爺你有病第40章 冷麪死神夜孤狼第197章 可是我卻當真了第774章 車內父子論忠奸第33章 玉屏山匪第289章 創辦書院第264章 兩幅真跡第221章 究竟是誰算計誰第28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15章 宋金之戰近在前第262章 浙東四絕第113章 偶得良駒過三關第58章 赴任在即先離去第606章 天上地下詭異生第22章 大棒甜棗第212章 宋軍發動閃電戰第117章 蘇家嫁女生變故第49章 無名大火內有因第47章 領兵江北突受阻第62章 楊政竟有私生子第48章 故作茫然掩心機第31章 一箭奪命鎖雙魂第224章 西夏國出城納降第268章 詔書之外的故事第87章 春宵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