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爆發

黑雲壓城,整個帝都在一夜之間進入了最高級別的戒嚴狀態,不但所有集市、商鋪、行業會所全部關閉,旅店、客棧、酒樓全部歇業,所有外來人員必須在當地警察所進行重新登記,即便是帝都人也不得上街,都必須呆在家中。四門已經關閉,禁衛軍團進入了戰備狀態,羽林軍和憲兵出現在皇宮外的大街上配合着內政總署下設的警察和密探們挨家挨戶搜索,這讓躲在門後從門縫裡偷看的人們心中七上八下,這可是歷年來從未有過的新鮮事,羽林軍可是保衛皇宮的,怎麼會離開皇宮上街執勤?

街道上來往如梭的軍隊,讓市民們更感覺到一絲恐慌,即使是在前兩年太平亂軍逼近帝都時候,也從沒有出現過如此狀態,有消息靈通者隱隱約約感覺到可能與頭晚上的皇宮失火有關,但皇宮失火用得着軍隊出動戒嚴麼?士紳貴族們通過各種渠道打聽消息,但連門都不能出,這又如何瞭解得到?

安福宮外幾十米處有一座偏殿――集賢殿,那本是外臣等候皇帝陛下接見用的一處休息所在,但久而久之,這也逐漸成爲了重臣們在報請皇帝陛下之前的一種討論政務所在。

今日的集賢殿顯得格外肅穆森嚴,僅從殿外執勤的士兵數量就可以看出。羽林軍三步一哨五步一崗,甚至不少軍官一級的羽林軍也遠遠站在四周。

殿外十米處便不準站人,即便是執勤士兵也不能進入十米範圍內,若有事情只能先行通報。

殿內雜七雜八的坐着八九個人,氣氛沉鬱得有如要將房屋壓踏,一干人等都呆坐在那裡,卻是無人說話,只是盯着地面或者房樑不做聲。

“諸位大人,都別這樣不說話啊,這事兒不能拖下去了,再拖下去可就真的要出亂子了,昨兒個有人在皇宮西門內縱火,這事瞞不過人,現在又出了這麼大亂子,現在是該諸位決定的時候了。我和陳大人可是擔當不起這個責任的。”說話的是一名壯年漢子,一身杏黃武將袍顯示出他有着皇家血統身份,他是帝國羽林軍統領司徒明照,也算是與皇帝陛下同一輩分的皇家宗室,只是在血緣上隔了一些,不過在忠誠上卻是對司徒明月沒有任何問題,他口中的陳大人則是內廷侍衛總管陳子方,二人負責皇宮內的一切安全事務。

雖說他二人深得皇帝陛下信任,但這國家大事卻不是他二人所能過問,在發現皇帝陛下依然駕崩的第一時間,他們便封鎖了現場,並仔細察看了情況,發現了陛下並非死於暗殺,所以二人一番商量後便統一口徑,御林軍和內廷侍衛斬殺了刺客,但陛下卻是心疾發作,無聲無息故去。只是這等大事他二人倒也不敢隱瞞,立即飛報帝國行政總署第一副大臣寧遠望和內政大臣陸文夫二人,一人是帝國名義上皇帝陛下之下的第一人,另一人卻是帝國執掌內政大權的首輔,從名義上說內廷侍衛和羽林軍都當屬內政大臣管轄。

www ¤тt kΛn ¤c○

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連朝服都未來得及穿的二人立即感到了安福宮,並親自查看了現場情況,也仔細盤問了當時情況。陸文夫的老練讓司徒明照和陳子方二人一時間陷入了困境,好在上天救人,從御醫院請來幾位太醫都一致認定了皇帝陛下是心力憔悴過渡操勞猝死,這讓內廷侍衛總管和羽林軍統領如釋重負,在確認了雙方並無人做御醫院的太醫們工作時,二人都不由得送了一口大氣,畢竟背上這樣一個包袱實在讓心理難以承受。

但從已死的小太監身上搜出的一小瓶藥又讓事情有了些新變化,雖然這藥與陛下駕崩無關,但皇帝陛下的隨侍小太監足不出戶,怎麼會帶有這種江湖中用於自殺自絕用的毒藥,這無疑有着古怪,但此時卻不是深究此事的時候,擺在面前的是皇位問題,這纔是真正的大事,稍不謹慎便會釀成驚天鉅變。

“寧大人,您看這事現在該怎麼辦?陛下已然駕崩,這件事情恐怕瞞不了多久,也不能再瞞下去,若是讓外界知曉,我們還未能拿出對策,這就會出亂子,您是行政大臣,諸位大臣都唯您馬首是瞻啊。”連吹帶捧的話語這時候卻難以讓這位行政總署第一副大臣舒展眉目,這時候都知道我是第一行政副大臣了,要讓我出頭了,其他好事情卻沒有想到我呢?寧遠望打心底裡不想撐這個頭,可是位置擺在那兒,自己主持帝國行政事務,田易這傢伙雖然刁滑,但說的話也不能不說沒道理,總不能皇位由誰來坐由他財政大臣來作決定吧。

“諸位,陛下操勞過度心力憔悴不幸駕崩,我想其實我們諸位恐怕多少都有些心理準備,畢竟陛下已經病重病危數次,這也不是新鮮事,只恨我等身爲臣子不能爲君分憂,卻讓陛下勞累若斯,我等實在慚愧。”清了清嗓子,寧遠望木着臉斟酌着語言道:“只是眼下帝國形勢還容不得我等悲傷,陛下的後事須得和新皇登基一事一起辦了,這兩件事情騎士就是一件事,可能大家也清楚,現在首要的就是需要先將新皇人選定下來。”

“是啊。”“寧大人說得是。”“這是首要之事,卻須馬上解決。”

一干大臣都附和着寧遠望的話語,卻是無人敢提半個究竟該是由誰來擔此重位。

“只是陛下卻未留下遺囑就猝然過去,這多立儲之事素來是皇傢俬事,我等身爲外臣,委實不好介入啊。”寧遠望輕輕得將責任一推,“司徒大人既是皇室宗親,由一直伴隨陛下左近,不如我們先聽聽司徒大人的意見吧。”

司徒明照脊背上頓時汗下,心中暗罵寧遠望這個老狐狸,竟然把火架在自己屁股下邊烤,這皇位一事何時輪到自己由發言資格了,而且這稍不留神就會落得個萬劫不復,自己身爲皇室宗親本來就不可能有什麼想法,何苦去趟這渾水呢?

“寧大人您說笑了,司徒明照不過是一名羽林軍統領,如何能夠由資格妄言此等大事,皇位之事雖說是皇傢俬事,但陛下曾經說過皇家無私事,還是請各位大人商量此事,我等洗耳恭聽便是了。”司徒明扎三言兩句便把話題推到了一邊。

“寧大人,這時候不是推託責任的時候了,陛下已去,國不可一日無君,我等還是儘早商量到一條路纔是。”外交大臣薩里登也是帝國老臣,但他立場素中立,絕不牽涉其他,倒是在帝國朝中頗有人望。

“可是諸位,陛下未曾留下遺囑,也未曾立有儲君,甚至也未曾明言當由哪一位殿下來繼承大寶,我等如何決斷?這等立君之事,豈是說立就立的?難道就憑你我幾人就足以定下這等大事,一旦朝臣非議,我等何言以對?”行政副大臣眼皮一翻,冷然道:“眼下幾位皇子皆在帝都,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刀兵指災,依本人之意還是慎重些好。”

“聽寧大人您的意思,好像是要等陛下後事辦了之後纔來定新皇人選?”陸文夫心中暗暗一沉,他沒有想到在這個骨節眼上,這位領袖羣臣的第一首輔居然會有如此荒唐的想法,若是這樣,只怕立即就會掀起滔天巨浪。難道陛下在前兩日裡一點意圖也沒有與他透露,還是他真的不知道這中間的利害關係?

“這也未嘗不可。陛下後事不能拖,當然新皇人選問題是一個事關帝國興亡大事,連陛下都一直未曾拿定主意立儲君,這時候卻要在我們幾人之間幾句話便定下來,這未免太過兒戲,以本官之意,還是多方商量,多方徵求意見方能決定,另外雖說皇家無私事,但皇后陛下和皇太后陛下的意見難道也不徵求,就憑你我幾個外臣便擅斷了?”寧遠望冷漠的注視着對方,心中暗自得意,表面卻是義正詞嚴,一副天下爲公的模樣。

“寧大人,您考慮過沒有,若是不能立即定下新皇人選,這陛下駕崩一事傳出,將會引發多少不可預測的混亂,外敵虎視。內敵側臥,難道您就沒有考慮過這等眼中後果麼?”陸文夫此時已經全然斷了此人公心的想法,此人分明是有着不可告人的打算,方纔會如此一說,但這個傢伙不愧是行政總署修煉幾十年的老賊,表面卻是句句以公心爲主,說起話來也是滴水不漏。

“陸文夫,你身爲內政大臣,不思穩定危局,卻在這裡危言聳聽,難道你真以爲陛下一去,你就可以爲所欲爲了麼?我前日便得報說你和已遭陛下貶斥的何知秋勾勾搭搭,欲行不軌之事,你當我們都是瞎子麼?”寧遠望陰陰一笑,目光卻飛快的掠過旁邊一直未發一言的軍務大臣吉林一眼。

第34節 酒會第48節 易將第55節 崆峒第7節 臣服第12節 北防第69節 結盟第31節 慾望之冬第45節 遠第101節 隱忍第58節 收買民意第32節 連環殺(5)第128節 口蜜第100節 聯姻第24節 風雨飄搖第70節 大會戰(1)第104節 大手筆第45節 議事(1)第18節 伐謀第54節 合謀第21節 薄近塵出馬第58節 安插第35節 霹靂第122節 制衡第10節 納賢第3節 結交第123節 內鬼第55節 易位第92節 無毒不丈夫第7節 會獵(1)第26節 逆襲(1)第113節 說服第103節 戰猶酣(7)第23節 騰格里風雲(1)第六十節第41節 短兵第92節 無毒不丈夫第137節 西風漸(6)第53節 海洋戰略第9節 潮落第112節 驚天變第52節 輸誠第31節 入局第11節 初現端倪第89節 北伐(2)第63節 遇襲(2)第49節 西林古道第104節 危局第81節 大合縱第46節 共抗第11節 情報第23節 天機第37節 密謀第40節 出路第128節 口蜜第22節 納入第68節 船上(3)第25節 和平盛會(2)第18節 倭諜第39節 貿易禁令第47節 獎賞第20節 女官第69節 厄運第93節 決心第119節 敲詐勒索第19節 內廷第107節 故人來第117節 長思第105節 謀刺第14節 東利伯亞行省第36節 潛機第56節 再刺第89節 交心(3)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48節 東與西第12節 意外收穫第38節 造勢第54節 虎與狼第45節 兒女情懷第131節 中州留守第97節 前夜第7節 美人第57節 梟雄第46節 議事(2)第96節 惡毒第104節 戰猶酣(8)第109節 絕命殺(3)第16節 亮劍(2)第11節 遊說風雲(1)第68節 此伏彼起(1)第111節 陰對陰第122節 制衡第91節 重兵第23節 盟友第6節 潯陽樓上(4)第59節 陰謀(2)第5節 鬥智第4節 機遇第94節 發財之路第29節 連橫第2節 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