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大同化

“陛下,臣和禮務部勞民大人以及文教衛生部凱里奇大人已經討論過關於加大對騰格里草原、半島地區、北呂宋、緬郡、西域、印德安地區包括現在剛剛納入帝國控制的梅利地區的文化教育投入問題,臣與幾位大人一致認爲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教育投入是當務之急,這事關到日後帝國發展的長遠規劃,眼下帝國國內民族衆多,地方文化教育事業沒有一個明確而長遠的目標,我們唐族文明應該說對於各民族來說都是一個巨大寶庫,可以在吸納各民族精粹之時也將我們唐文明霞蓋到整個帝國控制區,讓各民族都享受到我們唐文明的好處。”

“所以臣和諸位大人都認爲應該在上述幾個地區興建一系列從初級到中級的學校,加大各民族對唐語的普及,同時帝國大學和西北大學都應該擴大招生規模,尤其是對邊境地區和民族地區的招生數量更應該大幅度提升,這樣可以爲各民族培養一些帝國官員、這對於鞏固和加強帝國在這些地區的統治和管理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另外臣和諸位大人都一致認爲帝國目前的教育力量薄弱,整個帝國只有兩所綜合性大學和三所軍事院校,臣以爲日後帝國可以在經濟發達財政充裕的那一級地區建設大學,比如江南那、東海那,以及像關西這些位置十分重要的郡也

應當建立一所綜合性大學,這樣既可以爲教育落後地區培養諸如法律、行政、經濟、文化、教育、財稅等各方面的專業人才,亦可使帝國的各方面譽理都逐步是上正規化,對帝國各項事業都會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出面洋洋灑灑一番暢言的政務院首相蕭唐,加快教育事業發展一直是他最關注地重點之一。原本在無鋒出巡江南時他就想提出一個較爲完整的教育發展綱要,但是鑑於這是一筆相當巨大的開支,而當時帝國財政也並不寬裕,所以他也就壓下了這個想法,但現在隨着南印德安地區藏金運回帝國金庫,幣制改革即將推進,而索利安和旁遮兩地的財稅也可能在較短時間內納入帝國財政體制內,帝國財政將會逐步好轉,推出這個方案也就是一個合適時機了。

“噢,蕭庸,你報上來的方案我已經看過了,這件事情應該說初衷很好,但是如此龐大一個計劃需要耗費鉅額資金,江南大學、東海大學、關西大學,還有數十座初級和中級學校會在邊境和民族地區建立起來。這個計劃是不是太過龐大了一些?現在的帝國財政能夠支撐這樣大一筆支出麼?”

事實上無鋒是清楚蕭唐提出的這個方案的意義的,隨着帝國面積以一個超乎尋常的速度不斷擴大,唐族佔主要地位地帝國本土面積在帝國領土內的比例不斷下降,唐族人口數量在帝國總人口比例也是不斷下降,如果將來要將西域、騰格里、北呂宋、半島地區、印德安地區、梅利地區這些少數民族人口全部計算在內的話,唐族人口基數雖然大但是在帝國總人口中大概也只有佔到勉強過半的數量,這固然是帝國大力擴張造成的,但是民族多元化如果沒有帝國向心力來雄系。那這就會導致許多麻煩問題,這是無鋒也清楚地看到的,而要讓這些民族形成凝聚力

和向心力,文化和語言的同化無疑是最重要的,而這一切都必須要通過推廣唐化教育才能實現,所以他本意也不是想要反對計劃,但是他更希望有一個明確而詳細的長遠規劃。

“陛下,臣以爲元許帝國財政有多麼困難,這個計劃都必須要迅速推進。否則帝國日後必將爲此付出更大的代價!要想讓這些少數民族逐漸融入到我們唐族的文明中來,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歷程,需要地時間不是一年幾年,而是十幾年幾十年甚至百年時間,現在帝國草創,這方面更需要先行一步,只有築好基礎。我們下一步工作才能更好的推廣開來。”

出列接上話茬的是帝國文教衛生部部長凱里奇,他雖然口口聲聲稱我們唐族,卻是一個有着白種人血統的混血兒,只不過經過幾代下來,白種人特徵幾乎再也看不見了,除了這個名字還能看出可能有些白人血統外。他是原唐河帝國文教衛生部大臣魏忠行極力框薦的人選,也是黎氏三妹曾經的仰慕者、一個極其敬業的官員。很是得無鋒的信任。

“陛下,我們也不是要一下子將這個計劃全面鋪開,像騰格里、緬郡、半島地區這些地區,這些民族的文明本來就與我們唐族文明有着千絲萬縷地聯繫,民族融合程度也比較高,而我們前期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績,可是適當投入,但是像印德安、梅利這些地區,我們唐文明的影

響力相對小許多,乃是帝國比較薄弱的環節,所以當務之急首先要在這兩地重點開始試點,穩步擴大影響力,不能有半點懈怠。另外臣也有些想法,比如鼓勵民間教育機構在這些地區發展,推進唐語和唐文化藝術的推廣,這些方面,帝國禮務部和文教衛生部都可以給予一些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和支持。”禮務部部長勞民也加入了建議陣營。

“嗯,蕭唐,看來你們對這個計劃的可行性也做了充分的調研,朕原則上同意這個計劃,但是一定要和帝國財政地支付能力相協調。朕的意思是可以讓崔文秀現在就勒今梅利地區的中高級學院都必須加設唐語和唐文化兩門課程,推廣唐文明的普及,印德安地區可以在西印德安、南印德安、旁遮、索利安四地都分別建立一系列從初級到中級的唐語學校,選拔本地優秀人才到帝國大學和西北大學培養,進一步推廣唐語的使用力度。另外可以讓鮑林出面在印德安地區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選拔會唐語的本地人出任官員,這要逐漸形成一個制度,日後梅利地區和印德安地區地官方語言都必須加上唐語,並且要逐漸佔到主導地位。這方面政務院要拿出一個詳細的五年甚至十年規劃,每年投入多少,會有哪些大的項目,都要明確。”

沉吟了一陣之後無鋒才又一錘定音:“帝國法務部可以會同帝國元老院和公民院商討一下這方面的立法問題,正如凱里奇所說,這是一個長期工程,一蹴而就是不現實的,必須要用立法來保證這項政策長期得到貫徹,嗯、就叫做《帝國文化教育促進法車,帝國財政部門每年都必須要納入預算,作爲一項特別撥款支出給予保障。”

一連串的軍政事務都在無鋒的果決拍扳下迅速得到了確定,這讓一干臣子們也感覺到皇帝陛下似乎在江南一行後精力和精神狀態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好轉,在帝國剛剛建立那一段時間中皇帝陛下的一度變得有些急躁,心情似乎也一直不太好,那太醫院的郎中分析這是皇帝陛下的情緒綜合症,是由於壓力過大和長期勞累雙重原因造成,看來這一次江南之行對於皇帝陛下的情緒釋放起到了相當好的作用。

在朝會散後,無鋒專門留下了蕭唐、凌天放、蘇秦和薄近塵四人就北方地區遭遇乾旱帶來的後果以及採取政府組織無地和貧苦流民移民緬郡三府和北呂宋帕米爾府、奎羊府地區的可行性進行了商討,最終決定從燕雲及北原兩郡中移民八十萬到緬郡和北呂宋兩郡中,移民費用由帝國財政和地方財政各付一半的辦法來解決。

五人同時也商討了關於崔文秀要求政務院儘快派員組建梅利地區的地方政府的意見,在這個問題上軍政雙方意見卻走出現了巨大分歧,軍方認爲梅利地區情況不同於印德安地區,經濟發達,現在局勢穩定且位置重要,政務院應當接手管理以便於軍隊能夠騰出足夠精力來處理中大陸地區的其他事務:但是政務院卻表示反對,認爲梅利地區甫入帝國控制,太過急切的建立行政管理機構容易激起當地民衆反感,反而不利於帝國日後的統治和管理,建議暫時先進行軍管,等到時機成熟和印德安地區一起來完成行政機構的設置,但是在財政方面可以由政務院財政部派員先行代管。

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僵持不下,連無鋒本人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究竟是先行組建梅利地區地方政府好還是等到和印德安地區各部一併解決更合適,最後還是雙方達成妥協,決定組建一個顧問調查團先行對梅利地區情況進行調研,最快時間內拿出是否即時組建梅利郡的意見,調查團成員由帝國政務院、樞密院人員以及公民院代表組成。

第111節 陰對陰第88節 禁衛軍第121節 獨當一面第139節 最後時刻第61節 多管齊下第133節 發展機遇(1)第105節 霧鎖殺機第93節 震撼第20節 法務署長第55節 奇舞第6節 雙刃劍第11節 各懷鬼胎第26節 絕望第111節 第二日(3)第39節 狂想第81節 懸殊第74節 雄心如鐵第20節 折戟第11節 一劍問心第71節 風雲再起(1)第99節 分化第66節 敵友第80節 大會戰(11)第107節 豪華樓船第119節 最後一搏(4)第21節 何苦來哉第9節 交友第125節 全勝第66節 誰拳頭硬第58節 易策第71節 獅子與狼第127節 大發展(1)第51節 深意第123節 內鬼第14節 遊說風雲(4)第68節 莫測第95節 舌劍脣槍(1)第97節 摻和第50節 邂逅第39節 興風第14節 死灰復燃第33節 皇位第78節 佳人來訪第106節 斬使第55節 殖民地(2)第43節 拉與打(1)第27節 酒宴第71節 途中第96節 大唐王朝第86節 勁吹第114節 見解第22節 挾勢第42節 伏殺第78節 大計(1)第91節 海外殖民(1)第16節 燦爛雲霞第79節 國策第11節 各懷鬼胎第100節 王者戰爭(4)第72節 風雲在起(2)第45節 議事(1)第116節 狼煙再起(2)第39節 奇謀第34節 狡謀第5節 視察第17節 短兵相接第57節 攤牌(2)第46節 試比高(2)第63節 五月風波第54節 還能熬多久(1)第64節 堅城第83節 大計(6)第5節 分道揚鑣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89節 北伐(2)第69節 戰略與戰術(3)第54節 釘子第32節 一邊倒第43節 搏殺第23節 盟友第61節 屠刀將舉第57節 約會第38節 戰略籌碼第43節 絕世妖嬈第11節 樓蘭明珠第7節 拉鋸戰第30節 渾水第9節 外交風雲(1)第24節 鐵拳(1)第18節 療傷第79節 預謀第10節 虛實相間第52節 吏改第1節 預言第1節 盧克索第49節 下野第38節 絆腳石第139節 最後時刻第52節 巡遊(2)第31節 連環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