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戰略與戰術(1)

帝國紛亂的局勢也對周邊的態勢產生了一些影響,馬其汗人再度緊張起來,大唐第一軍團已經進入了半島地區,而虎衛軍團雖然算不上什麼,但是它的前身畢竟也是唐河帝國的禁衛軍團,虎倒威在,加上在整個西南片區已經有了的三個軍團,駐紮在這片地區的兵力已經達到了五個軍團,如果說大唐在短時間內無意對西發起進攻,那這五個軍團的來意就有些可疑了。雖然外交部門頻頻和大唐一方交涉,而大唐外交部門也信誓旦旦的向馬其汗人保證不會對馬其汗人有所不利,但是馬其汗人還是悄悄的加強了邊境地區的兵力佈置。

更爲緊張的卻是南洋聯盟,雖然和大唐帝國關於馬汶羣島主權的談判一直在繼續,後期也陸續達成了一些共識,但是在兩個主要島嶼的主權交割上,雙方仍然有不小的分歧。雙方在前期曾經同意暫時擱置分歧,將業已達成的協議履行後再來商談兩個重要島嶼主權問題,但是看到大唐軍隊大規模的涌入半島地區,而帝國媒體又在紛紛炒作暫時不會再和西半島同盟那邊發生戰爭,南洋聯盟的議員們就有些懷疑唐軍的此次軍事行動會不會是要藉着談判一直未能達到滿意結果而要採取軍事行動了。

南洋聯盟外交部門主動要求重開已經停滯了很久的談判倒是讓帝國外交部門有一種意外驚喜的感覺,談判進行得十分順利,雙方在兩座重要島嶼主權交割問題上十分順利的彌合了分歧,大唐帝國以一百二十萬帝國金幣的價格作爲對南洋聯盟前期開發兩座島嶼投入的彌補換取了兩座島嶼的絕對主權,這樣的好事情是帝國一方之前想都未曾想到的,要知道兩座島嶼不但地理位置重要,而且面積也不小,最重要的是其中一座島嶼位於馬汶羣島最南端,距離大陸已經有相當距離,正好可以作爲帝國海軍最南端的先遣基地。亦可作爲帝國對南方海域探索地橋頭堡。

帝國在西南地區的增兵也最終導致了蘇萊曼一直主張的採取攻勢防禦的策略破產,事實上在佔領了索克圖公國之後,蘇萊曼個人威望雖然上升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同盟軍中無人在懷疑她的指揮能力,但是對於蘇萊曼主張的乘勝追擊直接攻入巴釐亞和東薩摩亞境內地想法同盟軍中的反對呼聲卻是不小,尤其是南安人和西薩摩亞人以及錫金人更是懷疑半島同盟軍是不是有意想要重新收復東半島同盟,這在他們眼中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們更希望能夠通過這一次地勝利來迫使大唐帝國言和,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像南安和西薩摩亞的一些議員甚至希望能夠通過像大唐帝國支付一些賠償金來換取長久的和平。這種幼稚地想法讓蘇萊曼憤怒無言。

即便是在半島同盟軍內部也有不少人對蘇萊曼的這種想法表示質疑,唐軍的戰略優勢並未因爲這一次失敗而削減多少,如果同盟軍貿然進入東半島地區。也許在一定程度上會獲得當地懷舊民衆的支持,但是必將引發大唐對戰事的升級,他們也同樣希望能夠將戰事控制在現在這個層面上,再擴大戰事規模地話,他們同樣感到不能接受。

同盟軍中地這種被蘇萊曼視爲鴕鳥心理的思潮相當強烈。以致於蘇萊曼屢屢要求乘勝追擊都被同盟高層政治人物否決。而南安、西薩摩亞以及錫金也明確表示不會支持越境進攻,戰機白白喪失,當唐軍退回巴釐亞和東薩摩亞重新站穩腳跟時。蘇萊曼就知道自己想要逆轉大局的努力失敗了。

而當唐軍第一軍團和虎衛軍團陸續進入半島地區時,她也清楚大唐一方肯定下定決心要用軍事手段來解決問題,而絕非外交談判可以解決。蘇萊曼此時還是懷着一念希望,那就是如果唐軍在這個時候重開戰爭,自己完全可以藉助天時地利人和再打一場漂亮地戰爭,但是當她發現唐軍根本無意在這個時候重啓戰事,相反大唐外交部門的官員們卻頻繁出現在南安、錫金乃至半島同盟領地中時,她才意識到自己的對手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魯莽無智,這些卑陋的唐人又在利用己方陣營中的弱智政客們心中那一絲懼怕展開他們的外交攻勢了。這不過是緩兵之計,等待時機成熟,這些唐軍又會捲土重來,但是現在誰會相信自己的話呢?即便是有人半信半疑,他們也更願意將和平寄託在這種虛無縹緲的談判上。

西南陰雲濃濃,卻並沒有影響到印德安戰場上的戰事,崔文秀已經是第三次秘密視察南印德安前線了,情報部門傳來的消息稱呂宋人似乎在和自由自治領交涉希望得到自由自治領的軍事支持,同時也派出了人與西面的梅利公國聯絡,這也引起了崔文秀的警覺。自由自治領的軍事力量這兩年雖然有所發展,但是要說是一直具有決定性的力量他們還算不上,科米尼的不世武將屈林投效了凱瑟琳大公,但是並不意味着自由自治領的軍隊也就能變得和科米尼原來的精銳一樣能征慣戰,能夠給腓特烈支持的恐怕更重要的是財政支持了。

倒是梅利公國的動向頗爲引人矚目。梅利公國應該算是波羅的海和愛琴海東岸最重要的一個國家這句話並不爲過,除了它獨特的地理和氣候使得它成爲大陸上當之無愧的香料之國富甲大陸外,它精悍的軍隊和一直主張和平中立的國策也是值得關注的。

繁榮的香料產業成就了梅利公國的富庶發達,整個大陸的香料貿易至少有一半以上來自於梅利公國,加之它地處愛琴海和波羅的海交錯間的地理位置也讓它的香料貿易通達四海。富庶和繁榮並未讓梅利公國統治者們放下警惕,雖然他們的軍隊力量並不大,但是卻相當精悍,他們有很多機會可以擴張自己的土地和勢力範圍,但是他們都放棄了,他們只是堅持,恪守自己的國策,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要不危及自身利益,只要不影響香料貿易,梅利公國的軍隊從來不會踏出國門一步。

腓特烈不是不清楚梅利人的思維定式,但是這個時候聯絡梅利人卻是爲什麼呢?難道說梅利人會改變他們沿襲了百年之久的國策,干涉與己無關的戰爭?不,這似乎不大可能。或者說腓特烈是處於財政需要才和富甲大陸的梅利人打交道?梅利的金融貴族和高利貸商人同樣和他們香料一樣聞名於世,建立在香料產業積累起來的財富也使得梅利人發現金融行業獲得利潤一樣不會比香料產業差。

不過關注雖然關注,崔文秀並不會因爲任何人的介入而改變自己的策略,手中握有如此強大的軍隊而不能爲所欲爲,那自己真的可以告老還鄉了,對漢森同盟的暫時讓步不過是爲了避免兩頭作戰,爲了從呂宋人手中獲取更大的利益,印德安屬於帝國,這一準則早已嵌在了崔文秀的心版上。

帝國十一軍團也已經正式啓程西進了,虎衛軍團去了西南並沒有影響崔文秀的心情,樑崇信坐鎮西南也的確需要更多的兵力,那個暗夜玫瑰看來也是一朵棘手的花,看看樑崇信如何摘下這朵花來蹂躪吧。羅卑四個遊騎兵團終於整編完畢從騰格里草原上南下了,這讓漢森同盟那幫傢伙又緊張了起來,德信行省他們的兵力又在增加,不過崔文秀相信他們不是爲了挑釁,而是一種自我保護手段而已。

克爾曼、羅塞以及昆都士三個行省都在帝國大軍控制之下,已經對西澤和卡納塔兩個呂宋人控制的行省形成了包圍態勢,各部軍隊都已經開始進入潛伏到位,等待着最後戰爭的到來。情報顯示呂宋人已經從南印德安陸續抽調了一部分軍隊離開,但是數量上並不多,遠遠低於自己最初的設想,看來自由自治領似乎願意爲腓特烈賣命了,不知道腓特烈給唯利是圖的凱瑟琳許下了什麼樣的好處?難道是他自己去充當小白臉?崔文秀有些齷齪的想道。

不過這一切似乎都左右不了戰爭的進程,哪怕是腓特烈不抽調南印德安一兵一卒,崔文秀同樣會進軍南印德安,情報已經證實漢森同盟高層短時間內的確無意在進行一場戰爭,他們西南奧格斯堡帝國和他們的邊界糾紛又在鬧得紛紛揚揚,他們的目光都已經轉移到了西南方向去了。沒有漢森同盟的掣肘,崔文秀就打算好好和克魯夫來玩上一場,他已經首先將目標所定在了西澤和卡納塔兩個行省上,但這僅僅是戰術目標,戰略目標卻是克魯夫手中在南印德安的所有呂宋軍隊。

第39節 見聞第3節 潯陽樓上(1)第103節 亂!亂!亂!(1)第10節 虛實相間第68節 武林第42節 伏殺第117節 長思第5節 鬥智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4節 探究第38節 造勢第17節 短兵相接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30節 遊說第2節 迷霧第12節 東南之旅(4)第79節 爭奇鬥豔(1)第28節 壓力即動力(1)第48節 東與西第74節 風起(4)第66節 聲東擊西(1)第48節 東與西第1節 變故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41節 威懾政策第43節 彷徨第53節 軍事整編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69節 決擇第34節 絕望的孤獨者第7節 朝議第11節 各懷鬼胎第81節 大合縱第4節 軍情局第11節 東南之旅(3)第112節 入關第64節 海軍(3)第117節 狼煙再起(3)第5節 懷疑第35節 烽煙滾滾(5)第80節 握手第51節 深意第116節 改革第5節 分道揚鑣第23節 原委第86節 禍起蕭牆第121節 獨當一面第84節 兵變第18節 異動第43節 彷徨第12節 東南之旅(4)第107節 前夜第45節 霸勢(1)第2節 驚豔第25節 環航成功第30節 殷勤第121節 險關第21節 大捷第32節 惡狗第42節 三陽真力第95節 舌劍脣槍(1)第94節 戰爭步伐第31節 圈套第65節 蛇芯岬(2)第30節 分裂第44節 一線希望第10節 待發第24節 謀略第47節 獎賞第55節 奇舞第61節 繼續戰爭!第45節 遠第71節 風雲再起(1)第62節 鄂霍次克(2)第8節 暗箭第16節 遊說第21節 龍種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33節 商業間諜第44節 覆滅第104節 大手筆第10節 待發第25節 國策之議(2)第82節 風滿樓(1)第18節 異動第50節 火起第63節 五月風波第40節 金陵掘金(3)第60節 如願以償第32節 全面爆發(5)第85節 動員第5節 分道揚鑣第96節 春光第51節 佈線第5節 平匪第116節 收穫第30節 樹倒猢猻散(1)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85節 相思第52節 名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