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

革新六年,六月。

橫山以北,一路浩蕩的大軍,正在橫穿大漠。

臨近大漠的本西羌族,看着兵馬行進時踏起的黃沙都是萬分驚恐。對於本西羌族而言,整個部族也不過兩萬戶人,而今他們只是在吐谷渾部,吐蕃部之間求存,向兩部臣屬,向他們每年進貢牛羊,以換得部族的生存權。

對於這樣一個弱小的部族,面對這一路看不見盡頭的大軍,自是沒有半分抵抗的意思。

本西羌人早就派人使者伏於道上,獻上自己族中最美麗的女子,最純淨的水,以及部族半數牛羊,以迎候這一路大軍人馬的抵達。不過這一路大軍抵擋後,對於本西羌人的進貢卻沒有絲毫理會,反而還送了本西羌人一百兩金。

本西羌人知道了,他們根本瞧不上本族那點供奉。

翻越大漠後,大軍橫山下紮營。

作爲北路軍大將王君廓,現在可謂重兵在握。

樑師都,張長遜,苑君璋等趙軍大將作爲先鋒已抵達,還有党項羌,稽胡兩部的人馬,加上自己從漠北帶來的十萬室得奚部主力騎兵,突利,執失思力的三萬突厥鐵騎,還有契苾何力,阿史那杜爾的漠北突厥,鐵勒諸部的人馬。

僅僅是趙國北路大軍的兵力就接近二十萬之衆,幾乎相當於李唐整個國家兵力總和。這也就是房玄齡向李世民所言之中,最害怕的一點,這就是國力的碾壓。千乘之國在萬乘之國面前,根本沒有翻盤的可能。

“本西羌和白蘭羌的族長都在外面,他們向我們告知了一個很重要的消息,就是李唐與吐蕃聯盟了。吐蕃國主朗日鬆贊雄才偉略。國內勝兵五萬之衆,現在派大將陳兵於河源(注一)一帶。”

“另外段德操也拒絕了投降。另外柴紹,楊師道。楊恭仁也率唐軍沿着河西佈陣,嚴陣以待。”

王君廓聽了摸着下顎的鬍鬚道:“本以爲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河西。但看來還是要折騰一番,也難怪陛下讓本都護提前率軍來此,既然這樣也好。西突厥還有吐谷渾,高昌,他們的國主可汗都在哪裡?”

樑師都道:“吐谷渾部可汗伏允已是到了!高昌國國主麴文泰也在侯在帳外!突厥統葉護可汗還沒有到。”

“那好,本西羌和白蘭羌的族長就不要見了,遲到的也不等了,先讓在帳外候着的進來!”王君廓言道。

不久吐谷渾部可汗伏允。高昌國國主麴文泰都是抵達。伏允姓慕容,吐谷渾部世代與大隋通婚,其部族有城郭而不居,恆處穹廬,隨水草畜牧。在西域吐谷渾部可是大國,東西三千里,南北千餘里,國內設官如同隋制,有王、公、僕射、尚書及郎中、將軍之號。

而高昌國更是西域大國,一直以來乃是西域中心。其國內崇拜佛教,百姓以漢人胡人雜居,久而久之。漢人胡化,胡人漢化,演變成獨特的民俗。

而這慕容伏允,麴文泰都是西域響噹噹的人物,百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現在這兩個一國之主身份的人,一進入大帳後即向王君廓行參拜之禮,絲毫不敢以國主可汗身份自居。

慕容伏允先道:“聽聞大都護伐唐,我吐谷渾部獻青海良馬三千匹。以助軍資,希望大都護旗開得勝!”

一旁麴文泰也是道:“本王也聽聞大都護伐唐。特進獻白鹽三百擔,赤鹽三百擔。疊布三百匹,預賀大都護馬到成功!”

慕容伏允和麴文泰的漢話說的都不錯,因爲他們都有一位漢人妻子。慕容伏允的妻子是光化公主,麴文泰的妻子華容公主,都是隋朝宗室之女。隋帝爲了經營西域,採用和親之策,將宗室公主下嫁給這二人,所以他們都是精通漢話。

王君廓聽二人這麼說道:“本都護不要你們送這些錢糧戰馬來,這些我們都十分足夠,眼下吐蕃贊普和李唐聯合,將大軍駐紮在河源,你們說是不是要替我們消滅他們?”

慕容伏允和麴文泰聽了都露出猶豫之色。

樑師都當下十分不快問道:“大都護問你們話呢?肯還是不肯,猶猶豫豫的,說還是不說?”

慕容伏允低頭道:“大都護有命,我們自然是要遵從的,但是吐蕃國國力強大,以我們二人兵力恐怕難以抗衡,此事我想請大都護,請動統葉護可汗,只要他肯點頭打吐蕃,我們都願意順從。”

“統葉護可汗?”王君廓冷笑道,“統葉護可汗能比得上頡利可汗嗎?聽說去年,唐軍大將柴紹只是帶了一萬人馬,就縱橫西突厥境內,無人可擋,依我看來不過如此。”

麴文泰道:“大都護有所不知,柴紹是唐軍名將不錯,但是西突厥也沒有那麼弱,柴紹入侵時,統葉護可汗正率十姓部落和西域僕從軍,與西面來的盟友,一併正攻打波斯,故而才讓柴紹乘虛而入,若是真正交戰,統葉護可汗不會懼怕柴紹的。”

麴文泰說得是實話,當時統葉護可汗正在攻打波斯,也就是歷史上的薩珊王朝。薩珊王朝以祆教爲國教。在西域不少百姓都信奉祆教,故而在西域很有影響力。

但這引起了西突厥的不快。

故而正是在統葉護可汗的幫助下,東羅馬帝國雄主希拉剋略皇帝,取得了對薩珊王朝的關鍵戰役尼尼微之戰中的決定性勝利。在柴紹入侵時,統葉護可汗正與希拉剋略皇帝會盟於第比利斯城下。

結果統葉護可汗聽說柴紹打到國內後,匆忙率軍從第比利斯城返回,令希拉剋略皇帝以及衆東羅馬帝國大將嘲笑。

眼下慕容伏允,麴文泰提出要統葉護可汗攻打吐蕃後,王君廓聽了緣由道:“看來統葉護可汗還有點本事,不過你們還不知道吧!統葉護可汗早已經是向我大趙稱臣了!”

慕容伏允,麴文泰聽了詫異,西突厥可汗向大趙稱臣之事,統葉護可汗眼底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所以並沒有告訴西域這些僕從國。

眼下慕容伏允,麴文泰,聽了卻都是嚇了一跳。

“西突厥可汗還沒有到嗎?”王君廓不快地問道。

帳外大將張長遜道:“回稟大都護,統葉護可汗剛剛抵達,他說在路上耽誤了,一會要向大都護請罪!”

王君廓點點頭道:“知道了!”說完王君廓看了慕容伏允,麴文泰一眼,當下二人都不說話了。

注一:河源即是黃河源頭流域。

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七章 遊獵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