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

高徐道之言,頓時令殿上最堅決的徵唐支持者也沒有說話。

李重九立國不過四年,大趙內部的矛盾並非沒有,大趙新的利益集團還在磨合之中,其中寒門與士人間矛盾,商閥與世家間矛盾,漢人與胡人間矛盾,任何一個都是隱藏在暗中,只是在李重九強權下,而沒有顯露出來。

若趙國經歷一場如淝水之戰的失敗,整個國家土崩瓦解,也並非沒有可能。

所以盧承慶,高徐道的勸諫並沒有道理,同時溫彥博,王珪,魏徵等人重臣對於徵唐的意見,也十分模棱兩可。可以看得出他們也有不少的顧慮。

之後力阻伐唐的大臣說完了,就是主張伐唐大臣們發表意見了。

主張討伐李唐的大臣不少,主要是趙**方大將全面的支持。文臣之中也有周州,姬川,林當鋒贊成伐唐,這些都是大趙中少壯派官員。

姬川更是實事求是拿出的數字來說明李唐與趙國方面,勝負優勢所在。

姬川侃侃而道,以兵力而論 ,趙軍可以動員室得奚部騎兵十萬,突厥騎兵五萬,靺鞨騎兵兩萬,以及常駐懷荒,御夷鎮漢軍三萬人馬。

說到姬川頓了頓,屈起手指數着道,這還不包括室韋,奚族,契丹,丁零,高句麗這些附從軍所在。

下面就是我趙軍最精銳的人馬,武衛,屯衛等六大府軍,廷衛軍,這數師截訓練有素,裝備整齊,直屬兵力有十萬之衆。

此外還有王薄,孟海公,王雄誕,蕭銑等大將的人馬,還有駐紮在各地的郡兵,人馬近二十萬。

也就是說若是伐唐我軍兵力在五十萬以上,若是緊急動員還可以從民間募集三十萬的壯勇。

聽姬川這一番話,衆人都是點頭,對方並沒有因爲主張要攻唐,而誇大趙軍動員力,事實上,若真正打戰,趙軍從民間募集壯勇,加上契丹,室韋各部的加入,動員力可以抵達百萬以上。

這絲毫不誇張,雖說趙國人口少於大隋全盛的時候,但是趙國疆土卻遠遠大於大隋,從塞外胡族那最少可以給趙國貢獻三十萬人馬。

姬川接着言道:‘而反觀李唐,從去年,李淵三路進攻失利以來,其兵力損失嚴重,加上關中疲敝,兵戶逃亡嚴重,加上今年楊文幹之亂就讓李唐元氣大傷,還有段德操等大將擁兵自重,再加上新丟失的河南之地這都是難以彌補的損失。‘

‘以風聞司的估計,若是李唐全面迎戰,兵馬不會超過三十萬。這還是他們全民皆兵後的動員力。所以我軍與李唐的兵力比是五比三,甚至是二比一,佔據絕對優勢。‘

衆臣聽了紛紛點頭,表示對姬川這樣的估算表示認可。就算是反對伐唐的大臣,也是挑不出毛病來。

但是盧承慶卻道:‘姬侍郎,五十萬對三十萬看似合理,但是我軍伐唐,不可能只取一路進兵,而分兵進擊,唐軍採取守勢,乃是內線作戰,在局部之上,兵力可能不遜色於我軍,甚至超過我軍,所以優勢不顯。‘

姬川說完,薛萬徹上前道:‘陛下,眼下我軍連破突厥,高句麗,滅林士弘,降馮盎,三軍上下士氣高昂,兵鋒正盛。千年以內,若數天下強軍,無人可與我們爭鋒。陛下,正當此時,當一股作氣掃平李唐,平一四海!‘

薛萬徹這一番慷慨激昂之言,頓時令軍方大將紛紛拍掌叫好。

他的意見與兄長薛萬淑意見截然相反,顯然是自己拿的決定。

一人卻出面質疑,趙軍固是精銳,但唐軍也並非弱旅,之前交戰趙軍敗多勝少。怎麼能輕言取勝。

戶部尚書林當鋒也道:‘爲了攻唐,我們戶部連夜算了一下,以大趙的錢糧稅賦估算,若是要支持五十萬大軍伐唐,預計最少要明年秋糧收上之後,若是三十萬大軍伐唐,明年夏糧收上即可,若是陛下緊急調用,可以預支黎陽倉,洛口倉的軍糧,下個月就可以出動二十萬以上人馬,三個月之用。‘

禮部尚書高徐道出面質疑道: ‘但是黎陽,洛口倉內的軍糧,這幾年用兵打戰,討伐王世充,杜伏威,以及今年宋將軍南下攻打林士弘,都已是用去甚多了,陛下之前就下令封存兩倉糧食,非輕易時不可動用。僅憑去年和今年收上的糧草,足夠大軍支用?‘

林當鋒道:‘請高尚書勿要懷疑,我們戶部一粟一毫都計算在下,絕不會有所差錯。‘

李重九點點頭,林當鋒主持的戶部,還算給自己辦得不錯,算是個好管家。所以自己對他還是信任的。

林當鋒道:‘陛下,微臣認爲眼下關中疲敝,若是再行困殺之法,將來就算取了關中,恐怕恢復也需十年之功,微臣以爲乘此進兵,一戰而克,將來收拾起關中來也是容易,還能以長安爲起點,溝通西域,如此商貿便利,更是數倍於懷荒鎮。‘

李重九也知道,這也算是林當鋒代表的趙國商閥的意見, 他們早就看上了以長安爲起點,絲綢之路的龐大貿易。

所以極力勸李重九先攻下長安,同時不要讓長安蒙受太大的損失和破壞。

下面又是數人提出了伐唐的利弊。

但一日上午,大殿廷議沒有議論出結果來。

李重九與宮內賜宴百官,自己則走進偏殿休息,但可以猜測這一頓飯很多人都是吃得沒有滋味,筵席上關於攻唐的爭論,還是沒有停止。

李重九起身去偏殿時,姬川,張玄素,虞世南三名中書侍郎則是一併跟隨而來。

李重九道:“姬侍郎,若是你要來勸朕攻唐,那麼緩一緩,等事後再說吧!”

姬川向李重九道:“陛下,並非是如此,我們剛剛從風聞司得到消息,李世民手下的天策府記室參軍薛收,十日前秘密來到京城,拜訪了刑部尚書薛萬淑,據風聞司的細作發現,他們秘議了一個時辰,之後薛收才離去。”

薛收對於此人,李重九並不陌生,李世民一貫是用此人作爲說客,前往各處拜訪,執行秘令的。

而眼下對方竟是拜訪了薛萬淑,並且薛萬淑在朝堂上提出反對攻唐之策,這其中是不是意味着二者有聯繫呢?

李重九想到這裡道:“薛收還在幽京嗎?”

“是的,陛下,風聞司已是派人監視,只是怕打草驚蛇沒有動手,若是下令抓捕,一個時辰後就可以拿來到陛下面前。”

‘那朕就要一個時辰後,見到薛收,記着要活着。‘

‘諾!‘

李重九很欣慰,風聞司辦事的效率還真是高,不枉費了自己這幾年,投了大把錢在風聞司的身上。

李重九道:‘張愛卿,你以爲伐唐之策是否可行呢?‘

李重九看向張玄素,張玄素這幾年爲大趙出謀劃策甚多,很少有失,在朝廷上有再世張子房之說。而溫彥博則自是被譽爲李重九的蕭何。

而且李重九凡是作重大決定前,都願意先聽張玄素意見,再作決斷。所以張玄素在李重九心目中影響力可見非比尋常,因此姬川和虞世南都是豎起耳朵,想聽聽張玄素的意思。

張玄素聽了垂下頭道:‘陛下,微臣雖主張伐唐,但是今日盧御史和高尚書說得也不無道理。‘

李重九聽張玄素這麼說,又幾乎等於沒說,於是問道:‘張愛卿,這麼說,顯然心底也是有顧慮啊。虞愛卿呢?‘

虞世南拱手道:‘此事關乎重大,微臣也不敢輕易下斷言。‘

溫彥博,王珪,魏徵,張玄素,虞世南都是持謹慎態度,諸臣之中還是姬川,周州,林當鋒這樣少壯派最主張伐唐。

但武將之中徐世績,王馬漢,薛萬徹都是最積極伐唐。趙國朝廷上呈現一種十分明顯的武將主戰,而文臣態度謹慎的局面。

自古以來,武將多是主戰,因爲有戰打,他們纔有軍功。文臣一貫謹慎,因爲打戰有變數,他們更擅長從政治談判中,獲取功勞。

這也是爲什麼過去朝堂上太多武主戰,文主和的原因。

李重九道:‘朕知道了,朕先去用膳,你們再考慮考慮,下午的廷議會有大致的決定。‘

李重九正待轉身,這時候張玄素上前數步,來到李重九身邊道:‘陛下,當年隋伐陳,晉滅吳,雖都是以舉國伐一偶,看似兵力懸殊,但兩國之主都十分謹慎,以數年之功籌謀甚久,沒有操切過急。‘

張玄素一言,姬川隨即反對道:‘當年項羽與劉邦在滎陽大戰,項羽不支,於是與劉邦議定以鴻溝爲界,但劉邦事後卻聽張良,陳平之言,追擊項羽,最後纔有垓下之勝。若是劉邦當時躊躇,怎會一戰得天下呢?‘

張玄素道:‘當時項羽與劉邦鏖戰已久,項羽之勢已疲,劉邦自追擊而勝,但眼下我軍與唐軍交戰數年,只是一個勢均力敵,李唐真到了窮途末路之時了嗎?‘

見姬川要與張玄素爭執,這時候李重九道:‘兩位愛卿,不必爭執了,朕胸中已有決斷!‘

PS:感謝二月友,幕末戀華,獅心之王三位書友給本書所有章節點了贊,實在沒有想到,還有其他點讚的兄弟們,在這裡向大家表示感謝。R1152( )

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九章 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