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

由義安王李孝常策劃的叛亂,簡單而粗暴。就是控制禁軍發動一場如同玄武門般的政變。但是就是在他們聚會之時,身在太極宮的李世民,卻已是瞭解他們的一舉一動。

就在第二天的半夜,上千人馬出動,驚動了長安百姓。

馬蹄聲在坊間街道響過。長街上的口號聲一聲響過一陣。

面色嚴肅的于志寧騎馬走到某間府邸門口,隨意向裡面一指喝道:“除了主謀之外可生擒外,遇反抗者皆斬!”

隨即如狼似虎的唐軍士卒就撞開了大門,拿出刀子朝裡面殺進。

同樣這一幕也是發生在長安十幾處的府裡,百姓們顫抖地不敢出門,只是悄悄地將窗戶拉開一角,但見長街上燈火通明,一匹戰馬拖着一個人,從街道上行過。

那人雙腿長長地拖在馬後,在道上留下了兩條血跡。百姓們立即將窗戶關上,牙齒裡咯咯直響。

這一夜長安城內流乾了鮮血,府門外的百姓聽着重物砍入肉塊,以及咕嚕嚕地滾動聲,一夜都不能安枕。李孝常,長孫安業,劉德裕,元弘善府門前血流十丈。上千人頭在一夜間落地。

李孝常等人親眼見着唐軍士卒將自己的家屬親人的人頭一一砍下後,堆疊在一起。

他們憤怒哭喊,但迴應他們的是一長串笑聲。

次日天色明亮,但是恐怖猶自沒有過去。

長安的夔國公府裡,大門緊閉,府內奴婢僕人受到昨夜的驚嚇,都是清醒過來,有那麼一刻,他們以爲外面的人馬都要殺進來了。後來才知道他們不過是在門口轉了個圈,繞了個彎罷了。

重新見到長安城頭上新生的太陽,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充滿的欣喜。

而府內,一名婦人抱着一名襁褓中的嬰兒低聲地哭着。而夔國公劉弘基揹負雙手站着,最後他擺了擺手,那婦人停止了哭泣,朝着他長長一拜,然後退出了屋子。

劉弘基此刻拿起了鏡子端視了自己一番,但仰天一聲慘笑。

“太子殿下,昨夜雖未派兵殺我,但是我劉弘基與李孝恭乃是世交,以他多疑的性子,怎麼又會不懷疑我身上。可笑,可笑。什麼辭官保命,婦人之見,只有我死了,我劉家纔不會遭到滅門之禍。太子殿下連親兄弟都可以殺的人,難道會對我心軟嗎?”

劉弘基長笑一聲,從牆壁的劍匣上取出利劍來,用手拂拭然後道:“可惜,可惜,此劍新磨,竟是用我之人頭第一個試劍!”

說完劉弘基這位被李世民的少年之交,被譽爲大唐名將,大唐開國功臣,李淵親信的男子,用長劍一橫在脖頸上一抹。

隨即鮮血長長噴濺,灑了滿屋子都是。劉弘基腳步向後蹬了幾步,目光中露出一抹欣然,似在贊着此劍‘好快’。

太極宮早朝,李唐的大臣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上朝,可以看出很多人昨夜都是沒有睡好,臉上頂着黑眼圈。

隨即李世民精神抖擻地出現在大殿之中。

李世民對諸臣宣佈道:“昨夜叛亂平定,各位不必憂心。”

隨即生擒的李孝常,長孫安業,劉德裕,元弘善等人被李唐的禁軍拖拉上殿,這些人都是穿着一身血衣,臉上傷痕累累,看得令人觸目驚心。

李世民當殿問道:“孤素來待爾等不薄,爾等爲何起事要殺孤。”

李孝常慘笑道:“王侯將相寧有種,這天下又不是你李家的,你這樣連親兄弟都能殺的人,也登得上太子之位,我們又爲何不可。”

李世民點點頭,並沒有動怒,反而道:“罵得好!統統拖下去,在殿前杖斃!”

說完李唐禁軍將這些人統統拖拽而出,在大殿門前大唐百官的圍觀中,一一杖斃。

大唐衆官員看得噤若寒蟬,李世民卻談笑自如。

隨即劉弘基自殺而死的事,也是報上殿上,李世民想起二人的交情,只是輕輕道:“可惜,弘基與孤是少年之交,若是能說明情由,未必不能免死罪,但是他既選擇此路。孤也無話可說,讓他的妻子扶他靈柩回老家安葬吧,對了,以國公的禮數,不可差了一點。”

堂上大臣見連劉弘基都自殺了,與之交好的大臣都是紛紛感嘆。此人乃是李唐名將,折了一人,也是少了一人,加上李孝恭被罷免兵權,李唐能戰的名將也就更少了。

慶州已是夜晚。

慶州城外,火光四處,無數唐軍士卒,舉起火把登城廝殺。

楊文幹站立在城樓上,指揮士卒拼死反撲。

昔日的袍澤廝殺在一處,大唐的精銳相互搏命,彼此的士卒雖是不願意,但是在各自主帥的命令下,他們又不得不彼此交戰。

轟!

一聲巨響,慶州城城門終於被唐軍的撞門車轟破,城外的唐軍一涌衝入城門,城門後慶州軍一點抵擋,根本是螳臂擋車。

但是楊文幹猶自在城頭上喊着:“殺,殺,殺到最後一人!”

楊文幹麾下的死士在聽得楊文乾的命令下,大吼一聲率領城牆上的士卒,紛紛從馬道上殺下,義無反顧地撲向了正在涌入唐軍將士。

頓時楊文幹左右的城牆上一時候都是空了起來,只有他一人面色猙獰地猶自舉劍大吼,左右士卒在他呼喝下都是衝到了城下,竭力阻攔唐軍殺入。

但是城門已破,殺入城中的唐軍士卒猶如洪水決堤,其勢不可阻擋。

楊文幹麾下將士的阻攔,猶如是一頭快要溺死的魚兒,最後那幾下撲騰,雖是十分有力,但最後還是沒有了生息。

楊文幹看着左右將士盡數戰死在城下,回望着左右空蕩蕩地城牆,原來只剩下他一人。

左右唐軍士卒已是從馬道上上來喊道:“活抓此人,敘功三極!”

“不,要將此人千刀萬剮,這慶州城折了我們多少將士。”

“要不是此人,我大唐將士,也不是死在這裡三四千人,都是因爲他,殺了他,爲死去兄弟報仇!”

楊文幹聽此哈哈一笑道:“蠢材,李世民以爲殺了我楊文幹一人就行了嗎?大唐完了,大唐完了!”

說完楊文幹登上城垛,然後縱身往城下一跳!R1152( )

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九十章 內附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