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

眼見綦公順在臺上呼喝後,親自上了城頭敲擊戰鼓,隆隆鼓聲下,城頭守軍在對方的打氣下,向城下放箭!

“此人倒是天生將勇。 要破青州城,必要奪此人之志。”李重九看着綦公順在城上擂鼓的樣子,對張玄素,薛萬徹這麼言道。

“陛下,徐,宋兩位將軍來了。”

李重九轉過頭,但見徐世績,宋金剛二人以及十幾名將領一併騎馬趕到,二人見了李重九一併下馬參拜。

李重九扶起二人,徐世績一臉慚愧地道:“微臣未能攻下青州,還請陛下責罪。”

李重九沒有說話,徐世績,宋金剛等人當下都是垂下頭。過了半響,一旁張玄素道:“陛下,此事不能責怪徐,宋兩位將軍,清州城內的兵力確實也超出我軍預計。”

李重九道:“過去事算了,臧君相已爲我軍殲滅,青州城勢孤,現在只要攻克青州,山東將席捲而下。”

說到這裡,李重九頓了頓看向徐世績身後數將道:“這幾位看得面生得很?”

徐世績身後諸將當下一併躬身,一人上前道:“末將虎牙郎將蔣善合,拜見陛下。”

李重九點點頭道:“朕知道你,攻破徐圓郎,你立大功。”

蔣善合大喜道:“一點微末的功勞能讓陛下記在心底實是末將的榮幸。”

蔣善合後又有二將上前拜見李重九。

“末將徐師順,拜見陛下。”

“末將張青特,拜見陛下。”

至於王薄,孟海公等將領也是一併行禮。

李重九看向徐師順,張青特二人道:“朕知道,你們既投奔我大趙一方。就都是在一條船上。徐師順,朕封你爲滎陽郡都尉。”

“謝陛下。”徐師順原來只是任城縣令,現在成爲一郡最高武官,自是高興。

“張青特。朕就命你汲郡郡守。”

“謝陛下。”張青特更是驚喜交加。對方原來是劉黑闥舊將,李重九絲毫不介意。還讓他爲郡守。

說到這裡,李重九頓了頓道:“這青州城,你們有何計策攻下?”

新任的滎陽郡都尉徐師順環顧左右,上前抱拳道:“陛下。末將與劉蘭有舊,懇請入城,一席話說得綦公順,劉蘭二人束手來降。”

徐師順這一番話說得口氣很大,他頗有資本他是前齊尚書令徐之才的孫子,其東海徐氏也是一方大姓。

李重九聽說徐師順與劉蘭相識,當下道:“可以。若是你能勸降他們,倒是可以免除一場兵災。告訴綦公順,朕很賞識他,若是他來降。朕可以給他封郡王。而劉蘭也不失爲一方郡守。”

徐師順聽到當下更有幾分信心道:“陛下還請放心,末將這就說得他們二人來降。”

當下徐師順沒說什麼,而是策馬來到護城河前,這時城頭上亂箭放下。徐師順撥馬大喊道:“吾乃是劉軍師故人,懇請入城一見!”徐師順這麼說後,城頭箭矢方停,而李重九一揮馬鞭,趙軍騎兵退離了三箭之地。

徐師順坐吊籃入城後,被左右士卒搜身。徐師順大喝道:“吾乃是劉軍師故人,你們安敢如此待我。”

左右士卒道:“這是規矩,就算是你是劉軍師親爹也是一般。”

檢查之後,徐師順方纔被請入城樓之中。綦公順,劉蘭二人一併坐在椅上,神色冷漠。

徐師順看了這陣仗,對劉蘭道:“劉兄,莫非你不識得故人了。”

劉蘭臉色一沉道:“徐兄,你若是來敘舊的,我是十分歡迎的,但若是來勸降的,我看倒是罷了,你不要開口,免得傷了以往我們二人以往之情。”

徐師順道:“劉兄,你這又是何必呢?青州城堅厚比得上平壤城嗎?臧君相中伏身死,現在整個山東的唐軍只剩下青州城內一支,外無援兵,則無必守之城,劉兄你還在堅持什麼?替李淵賣命值得嗎?”

綦公順微微動色,沒有說話。劉蘭笑了笑道:“未必,我青州城內糧草充足,半年也是食不盡,城內兩萬士卒都願與總管同生共死,而冬季馬上就要到來,趙軍難道還能圍城?至於吾主陛下,出身名門,世代爲宦,如此英睿之主不去侍奉,難道要去侍奉趙國那市井之徒嗎?”

聽對方出言侮辱李重九,徐師順頓時泛怒道:“都什麼時候,劉兄還以門第取人,眼下羣雄並起,有能者得其鹿。你若還是拘泥門第之見,必遭其禍。”

劉蘭搖了搖頭道:“與你這等人多說也是無用,他日唐趙兩國自會見高下。請吧,不要再多費口舌了。”

徐師順仍不放棄大聲道:“劉兄實話與你說了,吾主不忍見青州城內生靈塗炭,所以條件也十分優厚,若是綦公,劉兄你們肯降,陛下說了封綦公爲郡王,劉兄你也不失爲一方郡守。連我這等奔走之人都可以爲一郡都尉,而劉兄還在猶豫什麼。”

劉蘭一曬道:“一方郡守?唐公奪了天下,我的前程還少得了區區郡守嗎?”

徐師順又是苦勸,最後只能無功離開青州城。

而徐師順走後,綦公順對劉蘭道:“軍師,趙軍勢大圍城,你何必不聽徐師順的意思考慮一下。”

劉蘭聞言道:“綦公我知你底氣不足,但我們先降李密,再降唐公,若再不戰而降趙,豈不是爲人看輕。伊州總管張善相當初據王世充城中糧盡,破城在即,猶自不肯降服。張善相死後,陛下說吾負善相,善相不負吾。於是封其子爲襄城郡公。張善相雖死,但死則留名,吾既已降爲唐臣,就不該另作他意。何況我們又未必守不住。”

綦公順聽了十分感動道:“某書雖讀得少,但也知忠義二字。就聽你的吧。”

而徐師順回稟李重九說,綦公順倒有幾分意動,只是劉蘭頑固,立主勸綦公順不要投降。

李重九聽了心知勸降無望,於是下令準備攻城。

而就在當夜,把守青州城西門的趙軍,卻抓到一名奸細。

趙軍士卒直接將此人押到宋金剛面前,宋金剛盤問後得知,原來是駐守西門的青州軍大將淳于難,有意獻門向趙軍投降。

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