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

山西龍門一處不知名的山村,烏鴉呱呱叫,大雁悲鳴不止。

殘陽如血,將荒蕪的平原之上鍍上一層血sè,陡然之間一隊快馬奔行而過,驚起了一串串烏鴉的驚叫。

待快馬經過之後,烏鴉還聚,又落在地上,啄啃起乾癟的一具具骸骨來。

沿着官道所經之地,樹皮都是被扒得淨光,地上寸草不上。

遍地之有黃土淹沒,還有就是隨地倒伏的餓殍。

流民,大股的流民,遍地的流民,猶如幽魂一般飄蕩,如蝗蟲掠地,啃食着每一片稍有翠sè的地方。

眼下天sè將晚,氣溫驟降,上萬名衣衫襤褸之人,聚集在林中避風。這些人之中,面容乾枯,多手持棍棒短刀,在林中各自聚集。

馬蹄聲響起,一溜二十多騎出現在林子右側。

“回來了。”衆人皆是神sè一動,翹首以望。

身着一身兩檔鎧的虯鬚大漢,呼地一聲將馬停下,翻身下馬。

這時呼呼一衆民衆皆是眼底發紅,一併從樹林裡涌了過來,無數男女老幼皆是蜂擁而來

而這時馬上騎士將一布袋子取出,從裡面拿着白花花的饅頭,直接就是往人堆裡擲去。

這一刻無數人蹦跳而起,去搶,去爭,去奪這饅頭。

嬰兒嘩嘩地哭叫着,無人理睬,青壯男子女人堆在一處。抓到饅頭的人,直接就往嘴裡塞,嘴裡還未吞嚥進去,又是跳起來去搶。

還有搶不到,又眼紅那奪得饅頭再吃的人,當即衝過去去打去踢,去對方嘴裡摳食。

而那被搶之人,死也不鬆口,邊被人打邊自己吃,直到口鼻都噴出鮮血了,仍是不捨得吐出來。

至於搶不到食的老人小孩,只能蹲在地上向下摩挲着,看到有一絲落下的饅頭渣子,當即就丟入口中吞嚥。

那虯鬚大漢看着這一幕,卻是發出哈哈大笑,言道:“不錯,不錯,就是要搶,就是要奪。我手下,不要老弱,不要婦孺,拳頭大才是道理,這樣能活下來的都是硬漢,能殺人的,才能不被殺,這就是世道。”

原來這虯鬚大漢故意派手下,不勻分饅頭,就是要激得這些流民,自相殘殺,以實行他所謂汰弱留強的主張。

隨即饅頭都被投擲完,衆流民們又眼巴巴地望了起來,黃土之上,已躺倒了數十人,大多皆是老弱。

這虯鬚大漢將腰一挺,言道:“沒了,沒了,今ri沒了,明ri再取,想要吃食,明ri就去攻打附近的縣城,打下了就有糧吃。”

聽着虯鬚大漢這話,衆流民身上皆是一緊,似乎被凜冽的寒風所凍住,一起往後退縮。

“沒膽種!”

虯鬚大漢暗罵一聲,這些流民由自己爭食的時候,奮勇爭先,要他們去打縣城的時候,卻一個個嚇得腿軟。

這些人如此不成事,自己如何利用他們草頭稱王。當下虯鬚大漢不由自言自語,道你說王薄,高士達,杜伏威,翟讓那些人動不動就聚衆十餘萬。

我王鐵杖到了今ri,就連這區區萬人也收服不了,籠絡不了人心,一切都休提。

虯鬚大漢轉過頭看了一眼,林中黑壓壓聚成一堆的人,方纔自己部下來散饅頭時,這堆人一個也沒有上來,顯然有什麼來路。

虯鬚大漢當下提了一隻狍子,帶着七八個隨從當即策馬過去,到了那堆人前將手裡的狍子丟過去,言道:“嘿,這弟兄們,一點意思,不成敬意。”

狍子落地,卻無一人上前去取,虯鬚大漢一時看得真切,這坐在林中的幾十人裡,皆是拿着清一sè的齊眉棍,盤膝而坐,甚有規章法度。

虯鬚大漢心底一凜,心道這羣人看來不是一般流民,不僅是一夥的,而且還有陣仗,難道又是征討遼東的逃軍。

換做他人,可能立即撥馬就走,但是虯鬚大漢乃是野心勃勃的人物,嘀咕了一下,心道那般流民如叫花子一般,指望他們對陣官軍,去打縣城簡直乃是白ri做夢。

這些人看得不一樣了,皆是大漢,有章法,自己手下亦有百十號‘壯士’,二十多名能騎馬的,加上這些人實力可增之不少,打下縣城就有指望多了。

正待虯鬚大漢還未吭聲的時候,這些人中,突有一位身材挺拔的男子,站起身來,走出林子言道:“這位將軍借一步說話。”

虯鬚大漢看着對方,只見此人雖是武夫打扮,但是氣質舉止斯文,不似普通的軍漢,而此人背後更負着一張長弓。

虯鬚大漢見之心底一凜,當下回頭看了一眼,背後的隨從,見之都在左右,安心了不少,在馬背上拱手言道:“這位好漢有何見教?”

這名男子走到對方馬前,言道:“聽說將軍要打縣城,故而來勸。”

那虯鬚大漢哈哈一笑,言道:“還道什麼,你放心,那縣令最是膽小不過,平ri魚肉百姓,我相信只要我大旗一豎,到時縣內百姓自解縣令投降。”

說到這裡,虯鬚大漢肅然言道:“縣城,我少說也可以再聚衆個兩三萬,錢糧兵馬那是要多少有多少,我說小兄弟,看你也是有勇力的人,不如投之我的帳下,當個校尉,到時候有千人給你統率如何?”

說到這裡,虯鬚大漢眼睛一掃,對方身後那幾十人。

對方笑着言道:“多謝將軍好意,只是我自蒲津渡黃河的時候,聽說一則消息,朝廷要封唐國公李淵爲山西河東慰撫大使,率軍來剿河東一帶,縣城倒是容易攻下,但是萬一惹來唐國公大軍,將軍恐怕就危險了。”

說到這裡,虯鬚大漢將手一招,喝道:“什麼唐國公,周國公的,朝廷鳥官,還不都是一路貨sè。小兄弟,你自考慮一下,明ri再給我來答覆。”

說罷這虯鬚大漢,策馬去了。

那青年男子站了一會,身後一名光着腦袋,相貌憨厚的男子走上前,言道:“師兄,這等不將人命放在眼底的賊人,我老曇都恨不得一錘頭,將他腦袋打花掀瓢,你勸他小心做什麼?”

那青年男子笑了笑,言道:“師弟,這虯鬚大漢死有餘辜,但是這過萬百姓,卻是無辜的,你說若李淵擊破了這夥流民,該有多少人陪着他們一起送死,還有縣裡的百姓。”

那光頭男子言道:“師兄,你計較太多了,賊亂世,這一萬人都吃不飽飯,今天不死,也明天死,管着作什麼?我們還是早點上路,趕到太原郡纔是道理。”

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