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

在三岔河口海灣上。

大海如鏡,陽光照射在海面,漾起層層金光。海上幾處黑色礁岩裸露在海面上,海鷗從礁岩上乍起,沿着海面低低翱翔,飛了一圈停在了戰艦的桅杆上,好奇地打量着船上的陌生人。

上百艘趙軍戰艦,陳列於海面上,一面白帆如雲的景象。

水手們高聲地叫着,大聲道:“滿風,下半帆!”繩索的索索聲響起,在船帆下的戰艦甲板上,滿滿都是身着皮甲,持戈而坐的趙軍士卒。此刻不少人臉上都是面色鐵青。

海風驟起,海浪疾卷而來。

“嘔!”

陳阿四忙脫下頭兜,對頭兜大嘔。

不是陳阿四一人,他一旁武衛軍的弟兄們也是如此,各個手捧着肚子在船上大吐。

“他媽的,我真受夠了。連隔夜飯都吐出來了。”

一人用手擦了擦嘴,破口大罵,話剛說完,又是大浪打來,這人好容易才止住的,又伏在船舷上大噴起來。

“這海面上比河面上果真更難十倍,不是一般人可以待的。我是不行的。”

“這百錢我是不拿了,我要下船,我要下船。”

“我寧可少一隻胳膊,也不遭這罪啊。”

噗!

面對趙軍士卒的呼應,海浪重重地拍擊在船頭上,帶着鹹味的海水,迎面澆灌在趙軍士卒的臉上。甲板上一片狼藉。

在不遠的趙軍旗艦上。

李重九在甲板上,見着滿船東倒西歪的武衛軍士卒,不由笑着對一旁的虞世南,張玄素道:“依你們看,朕的武衛軍,廷衛軍裡兩萬士卒,這一次可以隨朕渡海而擊平壤的,能有幾人?”

虞世南面色蒼白,倚在欄杆上嘔吐。沒辦法答李重九的話。

一旁的張玄素卻是衣冠整潔,雲淡風輕般站在船頭上言道:“陛下,武衛軍廷衛軍的士卒都是北方人,在江河之中隨船都是不濟。到了海上恐怕是更難了。依照微臣這麼看能有五千士卒,就算不錯了,但若是再在海上操練二十日,再有三千士卒也是可以。”

“這麼少,那爲何朕和張卿你卻是沒事呢?”

張玄素笑了笑道:“微臣也不知爲何,微臣自小體格就算康健,平日坐船行馬也都是習慣得很,至於陛下乃是九五之尊,上天庇佑,區區風浪又怎能侵襲得陛下你。”

шωш⊕ttκa n⊕¢〇

李重九哈哈笑了笑。不過看向船上暈船的將士卻道:“我看是不是要調翊衛軍也是來此呢?”

張玄素連忙道:“陛下,不可,翊衛軍乃是天子親軍,若是將之調動,目標太大。不僅是高句麗,就連李唐和突厥的細作,也會關切。調動了翊衛軍,恐怕就瞞不過這一次我們渡海攻打高句麗之事了。”

李重九點點頭道:“那好,不過僅僅五千士卒,朕可是擔心兵力不足,只能看看新羅人能給我幫上什麼呢?”

“陛下。新羅將領金春秋,金庾信兩位求見陛下。”

李重九點點頭道:“那好,叫他們來見朕。”

不久金春秋,金庾信二人都是坐着小船登到趙軍船上。金春秋看着四面趙軍水軍操練之景,對金庾信問道:“國仙大人,你看趙軍水軍實力如何?”

金庾信道:“依照我看。趙軍陸戰能力,天下無雙,甚至連突厥人都未必是他對手,但論及海戰水戰,至少十年內。還無法趕超我新羅,百濟。”

金春秋問道:“爲何說十年?”

金庾信道:“大趙畢竟國力強大,若是以舉國之力,建造浮海大艦,操練水軍,又怎麼是我們新羅等國可以及上的。”

金春秋聽了點點頭道:“本王知道了,一會見了趙國陛下,你小心說話,趙國陛下可是雄主,吾國國主,哼,真是給他提鞋都不配。”

這話聽起來大逆不道,但金春秋與金庾信從小交好,也不當彼此是外人。更況現在金庾信的妹妹金文姬,還已是嫁給了金春秋。

聽了金春秋如此推崇李重九,金庾信目光一凜道:“如此我更應該見見了。”

當下二人一併上了甲板,隨目也看得趙軍士卒在海上那狂嘔的情景,也是好笑。

金春秋,金庾信二人正要上樓,一旁趙軍侍衛道:“還請二位解劍。”

金春秋依言解下佩劍,金庾信卻道:“此劍隨吾二十年,吃飯睡覺都不離手,就算見吾新羅王,也是不解劍的,爲何到了這裡卻要解劍?”

一旁侍衛道:“這是參見的規矩,你們當然要入鄉隨俗,否則不可以見陛下。”

“除非我金庾信死,否則無人可讓我解劍。”金庾信傲然言道。

“放肆!”一聲大喝,一旁甲板上腳步聲咚咚響起,幾十名持盾的趙軍廷衛軍圍了上來。

“這是要動手了嗎?”金庾信冷笑一聲,他身爲新羅花郎道的國仙,十八歲時劍術天下(新羅國的天下)第一,對於這方寸間格殺搏鬥再是拿手不過。

“你就是金庾信?”

話音落下,金庾信但見舷梯上下來一名年輕人,此人不過二十多歲,但眉宇間英氣勃勃。

“金春秋參見趙國陛下。”金春秋將手一拉,金庾信也是收起傲慢,一併行禮。

“陛下,他們……”

侍衛剛要說話,李重九將手一止,來到金庾信面前道:“你就是新羅的金庾信?”

金庾信垂下頭道:“是。”

李重九走到金庾信面前道:“可否借劍一觀?”

“這是在下的榮幸。”金庾信將劍奉上了去。李重九將劍接過,陡然嘩地一聲,半拔出劍鞘。李重九看了一會道:“劍刃上的血槽雖是抹擦得乾淨,但仍見透着血氣,這劍一定殺過不少人。你叫金庾信,朕聽說過你,你配上得上這把劍。”

金庾信聽了道:“陛下是第一個一眼看出此劍來歷的,此劍是上一位國仙虎林大師傳給我的。”

李重九點點頭道:“你們隨我到樓上來吧。”

船樓上,張玄素正在煮茶,一旁虞世南苦青着臉道:“看來這一次,我是沒辦法隨陛下去征討高句麗了。”

張玄素笑了笑道:“以虞兄的才具去哪裡也不是一樣,看你衣裳都溼了半邊,我給你在茶里加個薑片。”

“好吧。”

隨即李重九,金春秋,金庾信三人都是到達。五人坐下品茗,金春秋道:“空山,元曉兩位大師,已是返回新羅,去請示王上出兵幫助陛下攻打高句麗了。但是你也知道吾主上了年紀,國內又有一羣老邁的人在主事,我看要說動吾主恐怕不容易,何況就算說服吾主,取決是否出兵攻打高句麗,也是大事,必要有上大等大臣合議,舉行和白之會,才能定奪。”

李重九聽了心底有數,看來指望新羅這一次出兵,多半是不靠譜了。但李重九仍是道:“那麼還是勞煩空山,元曉兩位了替我跑了這一趟了,無論如何都要感謝他們二人,若非他們,這一次我大趙也無法在党項城駐軍啊。”

金春秋道:“陛下還是言重了,當初倭國圖謀我新羅領土,若非陛下支持我國,倭國恐怕在派大軍前來攻打。無論如何我新羅都爲大趙盟友不變。”

金庾信道:“趙皇陛下,隨我們二人在登州,都裡鎮的新羅水軍,花郎戰士有三千人之多,他們各個都是久經沙場的將士,這一次就算沒有吾主的同意,他們也可以聽候陛下你的調遣,隨軍攻打平壤,建功立業。”

李重九喝了一口茶道:“你們二人倒是十分心切。”

金庾信當下道:“攻下平壤城是我新羅每個熱血男兒的心願。”

金春秋卻道:“能爲陛下效力,纔是我們的榮幸。”

見二人如此,李重九想到周洲給自己的文書上所言,這二人是新羅國中的主戰派,若是可以拉攏他們,頂替一直持重謹慎的新羅真平王。新羅必然會成爲大趙在朝鮮半島上,牽制高句麗的有力盟友。

但周洲也說二人也都是野心勃勃之輩,萬一他們上位了,將來也怕不好控制。

李重九這時候道:“王子殿下,聽新羅國主有意立其長女爲攝政不知真假?”

金春秋道:“是的,陛下,吾主長女,攝政大人乃是德曼公主,他也是我的後母。”

李重九道:“女主臨朝,朕也是第一次聽說,不過聽聞倭國現在也是女主當權,倒也是不足爲奇。”

金春秋臉上露出不忿之色道:“陛下,倭國雖是女主,但大權都在權相蘇我馬子手中。但我這位後母,哼,她身爲攝政,對我父親卻頗多猜忌,反而信任她的兩個亞夫欽飯、乙祭。”

一旁張玄素聽了故作驚愕道:“亞夫,新羅居然女子可以嫁三人?”

金春秋聽了露出大怒之色,一旁金庾信也是目綻寒光。金庾信道:“吾花郎雖信誓,事君以忠、事親以孝、交友以信、殺生有擇、臨戰無退。但攝政大人卻如此有亂綱常,真是臣子的大恨。”

這時候李重九卻道:“二位不必動怒,這一次攻打平壤是勞師遠征,海上之事頗多意外,我想我趙國大軍在攻打平壤城時,順便在党項城歇腳,你們看如何?”

張玄素聽了瞬間一愣,心道陛下這麼說的意思,莫非是想假道伐虢。

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