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

雖至初春,臨朔宮朔風凜冽。

趙國衆武將卻隻身着鐵甲戎裝,步入大殿。

大殿內鋪就的水磨磚,光可鑑人。

趙國的文臣武將三三兩兩步入了大殿。

“現在永濟渠不能通行,這一次伐唐的軍資,恐怕還過些時日,從永濟渠運抵黃河南岸啊。”

“是啊,王世充幾個使者,這幾日哭得眼的腫了,那副樣子哪裡像是一朝大臣。”

“王世充也不容易啊,唐軍十萬大軍圍攻洛陽已不是一日,洛陽城岌岌可危。”

“若是我們不援洛陽,王世充就完了。”

衆臣各種議論不止。

“上朝!”

當下趙國臣工都停止了議論,待李重九步入大殿,衆臣子一併行兩跪六叩之禮。

李重九雖是稱帝,但這幾日都忙着南征王世充之事,趙國的帝制尚未定下,但此叩拜的禮儀,卻已是先一步實行了。

龍袍尚不及縫製,李重九仍是身穿着往日爲趙王時袍服,腰懸佩劍待坐至椅上,這才淡淡開口言道:“平身。”

趙國文武臣工這才一併起身,坐於殿下的蒲團。

這一日是上元節之後的大朝會,趙國凡五品以上官吏皆至。

李重九目光掃過衆臣,當下問道:“李唐打算聯合高句麗,令吾腹背受敵,各位有什麼高見?”

薛萬徹率先出首道:“高句麗固步自封,尚有東鄰新羅,百濟等大敵之下,我看不會抽出多少兵力來攻打遼東邊境。”

“話不能說得這麼絕對,”吏部尚書楊林甫開口道,“高句麗垂涎我漢地之心,非一日兩日了。這一次李淵許諾五郡之地割讓高句麗,我看高句麗國內,必會有人貪圖於此。”

“張愛卿有什麼高見?”李重九開口問道。

張玄素輕撫長鬚。沉思道:“李唐聯合高句麗,乃是遠交近攻之策。若要破李唐遠交近攻之策,吾等亦要肘制李唐。”

“從何說起?”

張玄素道:“我軍新與突厥言好,我們可以重金賄賂突厥頭人,再假以厲害,讓他們勸說處羅出兵,攻打隴西一帶,襲取關中。威脅李唐的關中。”

一旁姬川道:“此言差矣。李唐對突厥人早有防備,李唐令名臣楊恭仁坐鎮涼州,以全隴西,河東有總管李仲文。又有太子李建成坐鎮蒲津,足以對抗突厥。突厥不出動十萬以上人馬,根本不足以突破李唐防線。”

姬川一面說,一面看向張玄素,李重九心腹謀臣之中。姬川與張玄素不和,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姬川作爲當初懷荒鎮建立之初,選拔的文官,可謂是跟隨李重九最久的臣子,但張玄素後來居上。現在已與姬川平起平坐,自是令他有所不快。

兩人在廟堂上爭鋒相對,姬川常常唱張玄素的反調,這已是李重九,衆大臣都習以爲常的事了。

張玄素道:“突厥只要能出兵騷擾即可了,我們還該動員南方的蕭銑北上,與我軍南下大軍,構成南北合擊之勢。”

“陛下,”張玄素低下頭道:“蕭皇后乃是蕭銑叔伯姑母,皆出於蘭陵蕭氏,我們可向南面聯絡樑國,相互聲援。”

姬川道:“蕭銑自顧不暇,其人內心猜忌,先後殺其大將董景珍,張繡,自毀長城,要他出兵救援洛陽,是不可能的。”

裴矩出面道:“臣認爲倒有可能,樑國坐擁荊襄,士卒四十萬,只要樑國有意出兵,從國都江陵出兵,旬日可至襄陽。”

張玄素道:“臣沒有足夠把握,蕭銑一定會出兵,但其若是,能以一支偏師出荊襄,必能給唐軍壓力。”

李重九點點頭道:“此事我知道了,就派一能言善道的人,前往荊襄一趟,替我說服蕭銑吧。”

話音剛落,虞世南出列道:“微臣可以一試。”

虞世南剛剛說完,一旁歐陽詢也是不甘示弱言道:“微臣熟悉江南,也可以同去。”

李重九聞言笑着道:“兩位臣工,都是忠勤之士,臣知道了。”

說到這裡,薛萬述出首道:“眼下天寒地凍,幽京左近滴水成冰,我大軍暫無法南下援鄭。不過這十餘日之間,卻不可坐視李唐攻打洛陽而不顧。”

李重九點點頭道:“此吾早有安排,虞愛卿就替我出使樑國,轉告他兩國同盟之意願,在請他從江陵發兵攻打襄陽,襄樊乃是荊州重地,不得襄樊,一旦李唐水軍從川蜀順流而下,再遣一將從襄陽攻江陵,樑國危矣。陳述利害,蕭銑必會慎重考慮我們的意見。”

“諾。”

說到這裡李重九看向有些失落的歐陽詢道:“歐陽愛卿,聽聞你與王薄就舊,就替我去齊郡會會他,告訴他我大軍剋日南下,現在委他爲前鋒,率軍一萬於虎牢以西佈陣。”

歐陽詢聽了當下道:“王薄此人反覆無常,依臣看王薄會找各種藉口推諉。”

李重九道:“他若推諉,你就告訴王薄,說我南征大軍一渡黃河就踏平齊郡!”

李重九強硬之勢凜人,歐陽詢當下大聲道:“諾,微臣一定不辱使命。”

溫愛卿,孟海公,徐圓朗答覆我們沒有?”

溫彥博言道:“這兩人對我們來使都十分客氣,但沒有明確說要投靠我軍,顯然是要在唐國與我趙國之間,騎牆觀望。”

“好,你至書信給二人,好好安撫,就說我趙軍剋日南下,他們按兵不動就可以了。他日必有厚賞。他們二人不同於王薄,不僅兵強馬壯,對我軍而言,也暫時鞭長莫及了點,眼下只需安撫就是。”

“諾。”

說到這裡,衆人又商談了一些細節之事。最後遼東防務,就由突地稽,郭孝恪二人擔之,突厥方面防務,由王君廓,英賀弗,額託擔之。

退朝後,李重九直接來至蕭皇后的住處。

蕭皇后道:“陛下退朝後,親自來見哀家一定要事吧。”

李重九道:“正是,我已決定出兵伐唐,現想聯合樑國南北夾擊,但苦於沒有門路,想請娘娘幫忙。”

蕭皇后聽了笑着道:“蕭銑之祖父,乃吾父之兄弟,都是一家人,你若是要他幫忙,哀家必幫你這個忙。”

李重九聞言大喜道:“多謝娘娘了。”

蕭皇后微笑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了,哀家這就給你寫信。”

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